一直很羡慕野田妹和千秋,在他们的青春里是梦想,是奋斗,有一起努力的朋友,还有相互扶持的爱人。
从电视剧一路追到电影,除了少女心,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和热血。
无论是当初S乐团的成功,还是后来千秋克服了恐惧来到巴黎,这其中的过程都让人觉得有梦想是特别美好的事情,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更是幸运。
也谢谢这部剧让我接触到了交响乐。
电视剧二周目的时候,我在想,到底千秋是什么时候需要野田的存在了呢?
是最后的拥抱?
是他不再拒绝她总是挽着自己?
是习惯了每天做饭给她吃?
还是假装睡着给她偷袭机会的那个吻?
要我说……一切早就是在一开始,最开始的时候,他透过夕阳,穿过晚霞,凝望的那个背影的时候。
野田问黑木,一个只想做幼儿园教师的我,为什么要像你们一样努力呢?
黑木疑惑了一会,说,对野田来说,什么是前进呢?
对我来说,喜欢一样东西,感觉到在前进,就会很开心开开心心,随心而真诚的做事情,有什么不好吗?
千秋又何尝不是呢?
脾气非常差的千秋没什么耐心的千秋表面上虽然对谁都很客气,但实际上内心充满了对他人的鄙夷的千秋焦虑,急躁,自我肯定后又强烈的自我否定的千秋却在遇见野田以后,变成一个为他人着想,稳定大度,不论是谁都能打从心里对待对方的千秋。
更投入,更坚定,更从容不迫的千秋。
更友善,更真诚,更无畏无惧的千秋。
我们都清楚我们自己,不是做不到某件事情,而是缺少这么做的理由野田,遇见你,就是所有一切好运气的开始。
记得高三的时候,借来同学的魅族MP4,晚上躲在被窝里一遍一遍地偷看。
那是夏天的晚上,我裹着厚厚的被子,举着MP4的手臂酸痛,还要时不时地擦汗,遇到笑料百出的地方更会憋出内伤,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跟着他们一起开心,跟着他们一起掉眼泪,跟着他们所有人一起被音乐感动。
一个感动,一不小心就爱了五年。
从最初的11集日剧,到特别篇,再到最终篇,最终划上了一个完美的省略号,对,是省略号,因为野田妹和千秋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正像米老头子所说的,他们都在努力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合奏出完美的交响乐。
从整部剧来看,都似野田妹死皮赖脸地追逐千秋,从这点看,这与当下流行的某部“脑残”日剧无异,都是“废柴弱智女死追高商全能男”的设定。
但这二者之间的天壤之别,其实只是出自一句话而已,是米璐奇老头子那句一针见血的话:“小野田,以你现在的水平是不能跟千秋在一起的。
”(大概是这样吧=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野田,她不再纠结于“他到底爱不爱我”的问题,她不再到他面前摇尾乞怜,她不会为他的一个拥抱而欢呼雀跃,她甚至拒绝他出于同情可怜的帮助。
她选择转身离开,她选择去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配得上他的人,甚至是比他更优秀的人。
每一次的转身离开,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怜惜,更不需要求助,虽然会背负心酸与寂寞,但是回来之后,却已然变得更坚强、更优秀,离他更近一步,然后平等地恋爱。
这样的女孩儿,怎能让人不爱?
因为爱你,所以要和你变得一样好,甚至更好。
当然,野田妹的最后一次华丽转身终于让千秋恍然大悟:与其是说野田把他带到了欧洲,不如说是上帝安排他留在日本,让他带着小野田来到这个本该是属于她的舞台上。
他其实才是小野田生命中的配角。
终于,野田的转身让他惊慌失措,一个人对着手机掉眼泪,难以置信地发现自己是被甩了。
于是就出现了削瘦的千秋奔跑在金色的巴黎街道上那一幕。
于是就出现了他们在金色的夕阳光线下重弹“莫扎特双钢奏鸣曲”的那一幕。
这一幕像是对过去的致意,对过去的感恩,感激过去少不更事的自己,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虽然本大爷奇迹般地配合下来了,但是你说的进步在哪儿呢?
”“看着前辈的背影,好想扑上去,我的心扑通扑通,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fall in love吗?
”(大概)狡猾地编剧套用了最初的台词,仿佛一下子被拉回了日本东京,变成了那个死皮赖脸的小野田和不可一世的千秋。
成长中,必然会改变,但是有些东西确实是不会变的,比如小野田对千秋长久以来的爱和努力。
还有千秋火爆脾气的指挥风格,还有他对小野田刮目相看时充满爱和赞赏的眼神。
可以发现整个特别篇和最终篇都沉浸在金色的夕阳中,金色是秋天巴黎的色调。
街边的咖啡屋,高雅的fine dining,金色的教堂,微波粼粼的塞纳河,广场的情侣,圣诞节的流光溢彩……最终篇甚至把野田的发色也染上了淡淡地夕阳黄,剧组的大叔大婶们你们是有多么喜欢夕阳= =不过确实是非常的漂亮。
五年了,对这部剧始终心心念念。
每看一遍,除去对音乐的热爱之外,也会对千秋和野田的爱情多一些思考。
只有这样平等而积极的爱情,方能长久吧。
后篇从野田妹出道后,剧情转的太快,该强调的部分缺失掉了,反而注重描写不那么重要的东西。
我的理解是,野田妹演奏音乐的初衷是获得极大的快乐,后面虽然有磨练有成长,但始终未能脱离这个本质。
和千秋合奏恐怕也是这个目的。
只不过是由独乐乐上升到众乐乐。
她的演奏始终围绕着这个宗旨,但是出道演出后的野田妹,惶恐压倒了快乐,她的内心似乎还承受不了这种程度的快乐。
此时,她懦弱了,她胆小了,像大多数人一样,她害怕后面的落差太大。
野田出走后的自述“我已经好好的做过了,已经勇敢直面了,所以这样就够了吧。
”对于野田妹此时的心理状态只以这样一句话作结显然不够。
什么够了,直面了什么,如果没有好好的深入人物的来龙去脉,恐怕忽视野田妹此时的状态是很容易的。
于是就有可能连接不上后面的变化。
后面野田妹因雅多薇的激发,从对于音乐的止步中再次找到了她的原点,就是快乐自由的弹琴。
此时,她也许并不是想着为了超越而演奏音乐,而是单纯的回忆起了最初的演奏音乐的快乐。
于是就有了幼儿园这一部分。
我认为这一段表现野田妹出道后的感情变化,是需要以更加连贯而细腻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简单来说,需要更多的篇幅。
但是显然剧本和导演都不很看重这一部分。
中间穿插的是千秋的视角,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那段野田妹的幸福论。
然后就是千秋将野田妹引向感情和音乐的正道。
野田妹向千秋表达了对于音乐的惶恐,此时她虽然更加倾向于回到音乐这条路上,但是这条路已经不能再包括千秋了。
这说明野田妹已经对千秋的感情失去了信心,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野田妹一直以来就是将爱情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对于音乐没有信心,对于爱情也就没有信心。
后面就是双钢琴完全唤醒野田妹的部分。
这一段我不得不庆幸千秋幸好有才华,不然两个人的感情也就差不多玩完了。
通过双钢琴合奏使两人爱情回春,真的是一步险棋。
而且一曲奏毕,野田妹就恢复了对于音乐对于爱情的信心,与演奏前对比,心理产生了急剧的变化。
但是只通过音乐表达,果然还是太含蓄太隐晦了。
最后的双钢琴合奏,让野田妹的脸上又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还是回归到了追求快乐的本质,只是千秋通过现场让野田妹感受到了信心的来源,这个方式也算是对症下药,立杆见血了,但是一般人切勿模仿。
以上这部分,由野田妹转到千秋再转到两人的互动,略显分散、潦草、仓促,缺乏重点,缺少冲击力。
我觉得最后还是应该更加强调野田妹的视角才好,这样才能和前面连接上。
至于两人爱情的互动,观众其实早已理解了。
以上是我对于后篇的不满有人说认真你就输了但是我并非为了输才认真的总之,我爱交响。
也因为我太爱交响,太爱野田妹,而且并非是对于戏剧、对于戏剧人物那种通常的喜爱,所以才会发这样的牢骚。
千秋学长,从没有对野田妹说过爱,也没有对她说过喜欢,从来没有。
我是个有那种从头到尾有始有终强迫症的人,我看电视剧绝对绝对不会快进,甚至要听完每一集的片头片尾曲,这样的话对我来说才会感觉我看过的电视剧于我有很特别的意义,像是什么东西完完整整属于我了一样。
所以呢我觉得我很幸运当我喜欢这部剧的时候它已经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故事,我想象不到我要等几年才看得到特别篇,再等几年才看得到电影是一种多折磨人的事。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从11集的电视剧,到两个每个两小时的特别篇,再到两部每部两小时的电影,即便到了最终乐章,知道不会再有他们之后的故事,千秋学长,从来,从来都没有对野田妹讲过我喜欢你。
我一直在寻找千秋学长喜欢野田妹的证据,总是不甘心两个人好像自然而然的就在一起。
看多了腻腻歪歪的偶像剧,好像说智商也变低了一样,觉得要有那种轰轰烈烈的桥段才算真的过瘾。
当最终乐章的后篇真的落幕,我也没有看到我期待的一幕,可是我很喜欢。
就应该是这样吧,千秋学长就应该是这样。
这是我觉得穿白衬衫穿的最英气的人,他固执,完美主义,爱干净,脾气不好,对音乐容不下一点点错误,听到乐团里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就要皱眉头,表情就要扭曲,可是偏偏就对她例外。
千秋学长会给野田妹做饭,会帮她收拾房间,允许她在自己家洗澡,配合她乱七八糟跳跃的演奏,教她感受舒伯特,肖邦,贝多芬,会在野田妹不见的时候烦躁不安,会在看到野田妹和黒木在一块的时候生气,放任野田妹在他身边对每一个人说我是他的妻子。
千秋学长,一直在不自觉的往死里宠她。
千秋学长对野田妹说,和我一起去欧洲吧,和我合演吧,在每一次野田妹对那种不能自由的开心的弹琴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这就是他表达喜欢的方式吧,那么骄傲的一个人,那么会思考的一个人。
他总是觉得野田妹要走到舞台上,即便那是她不喜欢的方式,所以在音乐上对于野田妹很重视。
可是音乐,那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吧。
千秋学长说,不知不觉,我们的未来,成了最重要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这比以前看烂了的偶像剧里男主角讲让我照顾你一辈子那样的话来的感动的多。
对于野田妹,她也是与众不同的。
以前呐,看电视剧,我总是不能明白啊,那些个女主角,怎么就有那么多人来爱,就会有一些评论来告诉你,因为她善良,因为她可爱,因为她不向恶势力低头,诸如此类。
哈哈,那样就可以么,那都不是童话了,如果仅凭那样就人见人爱,那就是神话了。
野田妹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偶像剧的女主角,就要有一个牛逼的才能。
野田妹是一个天才,可她一直想做幼儿园老师,想开开心心的弹琴,想完成她的屁屁体操,她想要的生活,就仅此而已。
直到她遇到了千秋学长。
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做多大的改变呢,就因为喜欢一个人,就可以坚持下来这种改变吗?
我不能,我们都不能,野田妹,当然也不能,所以她一次又一次的放弃,又一次又一次的被千秋拉回来。
可是呢,故事的最后,她还是倔强的说,我不会输的。
我不会用华丽的语言描写那种微妙的感觉,只是觉得心里有种感觉,不讲出来,闷闷的。
好啦,就是这样。
一向觉得千秋是神,不是人。
在这部电影的最后一部分,千秋同学终于回到人间,终于尝到了失去nodame的那种不好受的感觉,终于下定决心用一种在我看来很神奇的方法重新把nodame追了回来。
于是我那始终为nodame在这段感情里不平等地位而愤慨的心终于得到了些许慰藉……很爱很爱nodame,因为她的真实,不同于千秋神话般的杰出。
她有自己的小快乐小忧伤小梦想小糊涂,在生活上和音乐上皆是天马行空,不受束缚。
如此迥异的两个人,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适的。
nodame始终在千秋的阴影下,自卑地总是要把追赶他作为自己的目标。
上部把这种矛盾渲染到了极致,以致异常压抑。
还记得当时写的一句短评:我知道她总有一天要站上最绚烂的舞台,但我希望那时她的快乐,不仅仅是因为她终于赶上了他。
下部无论在剧情还是在音乐上都精彩到超乎想象。
nodame终于在千秋同学带来的百般痛苦中沉淀下来,蓄积能量,而后爆发。
这一天终于到来,她站上最绚烂的舞台,那掌声中涌动的快乐,竟与千秋全然无关。
那一刻电影院里的我是怎样肆无忌惮不怀好意地咧嘴笑了呀。
万能的千秋,你竟然一声不响地被抛弃了。
从此两人间的天平终于被拨向了nodame一方。
唯恐天下不乱,看着千秋着急觉得很高兴的我,却也终于在两人合奏那最初的莫扎特时,和他们一样,默默回归到旧时的心情与梦想,穿过悠悠时光,任温暖回忆抚平一路走来的伤痛。
神一般的千秋,最终还是用神一般的方式追回了nodame。
而当他们终于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时间定格在nodame弹琴的手扬起的那一刹那,顷刻间我有一种与编剧灵犀相通的感觉。
当两人彼此成长到对音乐对感情都有了新的领悟时,合奏与否似乎早已失去了曾经坚信的意义。
人生,正以一种充满未知却张力非凡的方式向他们展开,从此,再不是阴影下的绝望挣扎,而是彼此扶持的相互追赶。
只有四个字送给这《最终乐章·后编》——叹为观止。
从Nodame陷入爱河的时候起,她对爱情的理解就是,要和Chiaki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
这一场精彩演出让我们等了11集和两部sp,然后终于看到了——比我想象得还要完美,就是两个人合奏的第一首曲子。
我爱这美好的结尾。
爱得挣扎而炽热,爱得像爱我想象中完美的爱情,爱得我俗气地发誓并且真心地祈愿,我宁愿死去只愿换得这一刹那:有个人与我合奏相识时的那首曲子。
没错,我就是要这样的爱情。
互相欣赏最天然最美好的那部分,然后给予对方最通灵的微笑。
这微笑的鼓励远远胜于一百句具象的语言。
你说,你能行你很好你聪明伶俐你貌美如花。
我能说什么。
我好想告诉你,我不要听我不要听我只要那个微笑——远远地,告诉我,你愿意一起在两个人共同的梦想上并道而驰,叠加成最无以匹敌的旋律。
于是这爱情中的差池,不是身体上谁离开了谁,谁是不是还惦记谁,甚至不是谁还爱谁,用什么样的方式爱;生老病死都是过眼云烟,你爱不爱我记不记得我又何妨,身体的相与与否又何妨。
最不可忍受的背叛,是你把我以为两个人共有的梦想移加到了别处。
就像Nodame并不是吃Rui的醋,而是Chiaki把她辛辛苦苦营造的,两个人最华美的乐章的梦想击碎了。
只有这样彻底的背叛,她才宁愿把一切构建起的两个人的梦想抛弃。
幼儿园里她悲伤的微笑,是她用自己曾经一个人的梦想去与这破碎的两个人的梦想抗衡。
曾经我努力去画过一幅美丽的二人图景,然后发现画猫画虎难画骨,如果不是那个真正对的人——如果不是Chiaki发现了这一切,然后回头与她合奏了那首曲子——勉力为之到头来只有自己的人生才遭殃了。
甚或是现在,回头去走自己的路的勇气都不再有;或者说,那场耗费精力甚久的恋爱也让我蒙蔽了双眼,失却了能力。
如果曾经我还是有灵气的,头上长着那只灵犀的角,在人群中穿梭,寻找另外一只角的距离;而到现在,我已经越来越感觉不到了。
我这遥遥无期的爱情哟。
找个人互相欣赏,原来是件如此困难的事。
在故事之外,我永远没有这样的运气。
我需要这个人,事业和爱情在一起,一边相爱,一边在两个人的空间中创造自己一个人不能创造的自我价值。
我现在相信鲁迅先生在《孤独者》里表达的那一切了。
亲爱的你,我只是希望你喜欢的我的部分,是我最希望被人喜欢的部分。
可是我与你是如此遥远,我与你永远不能沟通。
我们每个人都是永远孤独的。
虽然没有贬低其他剧的意思,但我觉得野田妹和千秋的感情才是最完美,最值得双方去努力实现的。
里面有一句话:“我在最失意的时候,上帝派野田妹来,把我从谷底救出来,但原来,上帝一直留我在日本,是要我把她带到这舞台上来。
”这就是一直相伴,相互扶持的爱情。
其实里面讲感情的内容并不多,不明显,不是那种典型的谈情说爱,还爱得死去活来。
但就是这种因为一件件事去努力,互相鼓励,才让我觉得这份感情一直藏在最细腻的地方,根本不需要把它表现出来。
千秋就是野田妹的伯乐,那种我会和你一起好好努力,一次一次超越前面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希望,我也可以找到一个陪我一起奋斗的
如题:我知道百分之90的人看电影版时关注点都是"丑""瘦""残""渣""结婚""任性"等一系列跟主题没什么关系的东西从b站开着弹幕看电影版 从千秋出场到后篇结尾通篇的瘦瘦瘦瘦丑丑丑丑男主好渣女主好作好任性之类的弹幕 另外一点我真的觉得那位饰演孙蕊的建国嫂山田优小姐好可怜 从一出场就被一堆人骂贱人甚至还上升到演员本人被人攻击长得丑,小栗旬为什么要娶这个女人什么什么的 我只想说小栗旬不娶山田优都不会娶你在最终乐章里面的学长确实没有tv版那么的意气风发了 甚至还变成了许多人口中的瘦成猴子了,王子怎么残了 作为一个很爱原著漫画的人,我认为千秋在漫画后期确实改变了很多 不仅仅是他对音乐的认识和态度 还包括他的性格.在漫画开头能看得出千秋虽然不是个自大的人 但他对于一些野田妹类甚至比野田妹类还菜鸟的人有一点瞧不起的感觉.不过一直看下去,我就发现千秋的性格真的在慢慢地改变,可以说是变得有人情味了.漫画有很多地方电影都因为篇幅问题而不能拍出来,相信看过漫画的人都知道千秋是有多爱野田妹,到底是有多深的爱才能让维耶拉老师感叹对于千秋来说居然有比音乐还要重要的事情,而且还是关于女人的事情.野田妹对千秋的吸引力到底是大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千秋os:什么时候在我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居然变成了我和他的未来.其实千秋的人设是个表面冷漠内心温柔的人,一开始千秋只对野田妹露出过心软的一面(例如帮他打扫,煮饭,借他冲凉房等),但看到后面千秋对野田妹更温柔更加关心他了,同时也对自己身边的人也开始关心起来(比如说对孙蕊的关心,对乐团里面有困难的人的理解,与父亲关系的改善等)关于玉木宏很瘦这个问题,其实他是为了拍前面的电影而瘦的,但我觉得其实瘦不瘦丑不丑对他演绎这个角色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原著画风其实也不是打着什么超级美型的头号,就算他说千秋是帅哥但二之宫知子真的没有把画风来做卖点.个人认为就算漫画没有画出来,但现实中一个人如果有两三年时间都在拼搏奋斗努力(原著中千秋可是为练琴在妮娜那里练到发烧生病的),同时还要为乐团演出各种出状况为乐团内部矛盾为野田妹的事情而且烦恼,我相信就算是神也会变得憔悴疲惫,到了结尾野田妹失踪的时候我觉得不单单是野田妹感到疲惫不堪,千秋也已经疲惫不堪了.所以当我看到玉木宏在拍这部戏时憔悴消瘦的身躯我真的觉得这就是那时候的千秋啊,原来千秋也会这么憔悴这么疲惫的.原来千秋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在音大意气风发盛气凌人不食人间烟火的王子,现在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懂得珍惜会心痛的人.相比起tv版我觉得玉木宏经过了几年的打磨演技更好了,很多人说他从拍sp开始就演的有点呆了,但我觉得这不是他演呆了,而是把原著千秋心境的变化表现出来了.最终乐章结尾千秋在门外再次听到野田妹认真弹琴(电影版弹的是悲怆,原著弹的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31号),然后千秋落泪了这一幕是还原了原著的,玉木在这里的演绎真的很动人,眼泪就那么自然就落下了.同时这里也出现那句经典台词:即使如此每次听到他认真弹琴,我还是想带他到世界舞台.关于一堆人刷野田妹任性又喜欢作什么什么的,我觉得真的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个作品.其实我一直很佩服二之宫知子,感谢他认识了一个叫野田惠的人,佩服他的神一般的脑洞,更加佩服他把恋爱梦想努力和生活等东西融合在一起而不会形成某一方面的不平衡.我这么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就是我看这部作品真的像是里面的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像普通的生活一样,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真正相爱并能互相包容的人是不需要有多少我爱你,那种爱真的不需要爱的死来活去,真正的灵魂伴侣是合奏一曲就能体会到对方的心意,就像独自旅行但最终又会回到身边,回到身边的同时发现大家都有所成长了.关于野田妹,就像欧克雷老师说的他还是个婴儿,他有时候可能有点逃避,但往往他还是能正面去面对问题并解决(一开始更多是千秋辅助他,但后来基本上都是野田妹自己克服困难的),我觉得这绝对不是一个任性的作笔能做得到的,野田妹是个有点神经质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个坚强有决心的人.还有很多人讨论的为什么不能让野田妹开心地弹琴;为什么当老师就不能跟指挥谈恋爱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我年轻十几年可能也会提出.其实这些问题探讨的也就是作品的核心了.其实野田妹从小就喜欢钢琴了,只不过因为暴力事件而造成了阴影,所以他弹琴老是不按谱.但无论多不喜欢被人强迫他还是那么喜欢钢琴,那为什么要让他正视音乐甚至要立下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与音乐共生这样的决心?其实就像千秋跟欧克雷都说过的,你不要老顾着说自己的东西,你也要听听作曲家怎么说啊.在音乐这个领域确实不单纯,但不能因此而把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当成是只为了名利.始终都会有人对音乐抱有热情,始终都会有人不仅仅是为了名利而去带给观众美好的演出,始终都会有人能正面理解这个曲子的内容而加上自己的理解再通过努力而给众人展示这个作品.所以千秋迷路费欧克雷等人其实都在帮助野田妹明白这一点.至于为什么不能让他去做幼儿园老师,其实看到最终乐章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的人前面也算是白看了,从头到尾都没有弄明白各位助攻的苦心,如果野田妹真的要下定决心当老师的话为什么还要去巴黎读书呢?他干脆留在日本读书算了,他是个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的人,他去巴黎也不是其他人逼着他去的,他想跟学长共演证明他想做的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只不过他那时候还想不明白.所幸,因为有各位助攻的帮助,野田妹终于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树里的演技大家都知道无可挑剔了,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喜欢tv版那个翘毛仙子,电影里面的树里头发好直,总觉得一头翘毛的野田妹才更有野田妹的特色.b站弹幕中也有很多人说电影太沉重,不够欢乐,剧情太拖沓之类的,原著到了后面确实没有前面那么欢乐了,如果说前面是一部喜剧那么我觉得后面更像一部正剧,每当人成熟了有些东西就会变了,不可能再跟从前一样,就如千秋说的:我有种感觉一切都回不了从前那样.不过他们两人之间有些本质的东西还是没有改变的,就如千秋总能神一般地配合野田妹.突然觉得这部作品给人的寓意也是够多的.电影版因为时间问题所以要对原著进行删减再重新编过,可能会让人觉得内容还是不够丰富,这个问题也没办法,而且对于没看过tv没看过原著没看过动画的人来说可能更难以理解里面的内容.所以我很怀疑那些通篇刷"结婚""分手"情啊爱啊的人是不是就是来凑热闹的,我觉得对这样一部优秀作品用那种只有爱情的态度来欣赏也是对作品的不尊重.就像在孙蕊出场时,我不懂为什么一堆人都只关注到他是不是喜欢千秋,还有一个地方,电影版孙蕊拉着野田妹去血拼时把所有东西都扔给野田妹了,但其实原著里面那些东西都是孙蕊跟野田妹一人一半拿的.所以我就觉得电影版这个地方处理得很不好,会让人对孙蕊产生误解.我看漫画时也觉得孙蕊确实是有点喜欢千秋的,不过他本人也没有恋爱经验所以也可能只是像是对哥哥的那种喜欢.在漫画结尾,孙蕊跟法兰克一起合奏时也被法兰克吸引了,所以说你们也不用担心孙蕊会不会做小三什么的,别再乱骂这个可怜的女孩.还有我觉得最低级的言论就是那种攻击演员本人的,前篇跟后篇一共花了半年时间在拍摄,很多那些表演的镜头,演员肯定没有专业的人做得那么好,但他们确实是很认真地在练习,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算你们不喜欢这个电影不喜欢那些演员,但也请你们尊重一下演员好吗?不要觉得自己就是在拍摄现场一样,实际上你就只是个在b站看盗版的人,别人演员确实不是义务劳动,但轮到你这个看盗版的人来说了吗?对于这部作品,我想说的东西怎么都说不完的.这部作品的名字叫Nodame Cantabile,在漫画的封面也可以看出除了歌剧篇其他单行本的封面都是Nodame来的,这里能看出这个漫画最核心的人物就是野田妹,但只要看过漫画内容的人都知道里面大部分却是千秋的视觉,OS基本上也都是千秋的,连结局那段独白都是千秋的OS,这样能让我感受到野田妹是在千秋所看到的世界中慢慢地成长,这种表现方式真的很神奇.最后,希望十年后还会有人去重温Nodame Cantabile,希望现在对这部作品的印象就是"丑""瘦""贱人""为什么不结婚"等等的人在十年后重温时能有不一样的感受.希望更多的人看到的不仅仅是千秋有多瘦有多老,野田妹有多任性,孙蕊是不是贱人.我知道我说了很多废话,我也不是什么文学系出来的,我写不出什么精妙绝伦的影评,但看到自己喜爱的作品被赋予这么多奇怪的评价,我只想在这里表达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早在几百年前就写下来的音符,在生长背景不同,性别和眼珠颜色迥异,完全不同的两人心中,想象出同样的音.两个对立无法和平共处的人,只凭一个音,就能互相了解...或是互相吸引...这个道理,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希望在异次元的野田妹和千秋能继续相爱并努力着,千秋早日成为出色的指挥家,和野田妹创造出精彩的演出,各自独立,合二为一.
相比sp 感觉这次的都不是很紧凑不过好歹千秋大人主动了一次握住了野田妹。
总是看着野田妹追着千秋大人 很解气!
漫画气息略浓了,哥受不了,那个疯疯癫癫的太妹女主,救命啊~~~~~~~~~~~~~~~~
完美的结束!
我小小的失望望了~
最后红衣juri美><
❤
欧洲电影篇还是没有日本本土电视剧篇搞笑。而且回忆总占一大部分。蛇尾了点……
从TV版到现在陪了我几年不舍得就这么结束想说的太多一会儿去屋顶写点东西
又學習了不少。謝謝某人
没有延续电视剧中的好看感。
野田妹和郎胖子无丝毫违和感~郎胖子音乐会前温习~
完全无法和TV动画版比!
这个分打的心虚···没剧场版的好看,玉木宏怎么四年后瘦成畸形皮包骨了。看了一点实在看不下去,拖着看到最后才知道有几个kiss的场景,怀着少女之心又拖着找了一遍~表白kiss那么费劲啊,哑灭跌!
消瘦的玉木宏最后的王子样。
续貂~~~
古典音乐欣赏集~
冷冷清清鬼片feel,态度粗糙,不美不美
这部应该是这个系列最好的一部。最后两台钢琴的演奏,大好。
比预期的好一些,作为收官之作,虽然仍旧比不上TV版,但比前面的剧场版强不少。最后的最后,终于回到了起点。其实,整个《交响情人梦》系列,最打动我的始终是第1集里面,夕阳西下,音乐教室传来的那首《悲怆》
happy ending
没看过电视剧版,觉得上野树里演的野田妹傻了吧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