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就是因为致青春火了,就一定再走个让人产生续集的感觉?!
片子虽然没有常见的堕胎、死亡的桥段,不过也太过于平淡无聊了,一直拿着帅哥美女的脸在刷屏。
男主角满足了一切少女的爱情幻想:帅气、多金而不多情、学霸、体育见长、乖,天呐,编剧是怎么胆敢这样来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对国内矫情烂俗青春片无感的我,冲着天仙的美颜看了《原来你还在这里》,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看(自动忽略男主演技),被电影影响又去看了小说,然后又在翻豆瓣影评,直接导致一整天没有好好学习。
在电影开始时心疼女主家境拮据、学习不好、性格内向的窘迫状态,非常不习惯天仙演这样接地气的角色,但她意外地演的很好,我认为是这几年她演技发挥最好的一部电影了,完全演出了一个少女的自卑与不安,想要却不可得的纠结。
男主人设简直是所有女生的幻想恋爱对象,专一,痴情,霸道,高富帅,还学习好,有教养,他的人生唯一不完美的就是爱不得,于是一再受虐,甘愿为了追求女主倾尽所有,为了帮助她的家庭同时又照顾她的自尊心而如履薄冰。
但他还有很幼稚的一面,粘人,霸道占有欲强,以及他与生俱来,自己却浑然不觉的优越感都给女主造成强大压力。
看影评很多人都说女主作,我却非常理解她那种强大倔犟的自尊心,只有在双方地位差不多的时候才可以在物质方面不见外,否则,爱会成为施舍成为怜悯,你一味的帮助和给予只会让她更加自卑,你愿意给并不代表她一定要接受,她只是想要站在一个平等的高度来爱你,而不是因为无以为报只能一味迁就你,对你好。
她为你做任何事都应该是出自爱意,而不是亏欠。
还有电影中那少年时爱情的懵懂与莽撞,重逢时溢于言表的喜悦,分手后的茫然无措和街头幻影,都勾起很多往事,特别感动。
很真诚地请求大家不要再黑凡凡了。
吴亦凡从头到尾也没几句台词,所以不能说他演技为零,而是薛定谔的演技。
看完这个电影我后悔,写这个影评我更后悔。
我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生命。
本片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这段剧情介绍我写着写着就困了,因为实在是太无聊了。。。
): 女主苏韵锦从小县城来到上海上学,而黄金高帅富男主见到女主第一面后就毫无理由地死缠烂打,而女主在此后的数年不断地作死,分别以“要高考了不可以”、“我不配不可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等借口拼死拒绝男主。
讲述两人爱的死去活来缘起的高中戏在全片只占了二十分钟:我实在是不知道他俩是怎么看对眼的,好像经过三十秒的补数学镜头,青春的小火花就点燃了。。。
高中毕业后,女主远离了男主,进入上海交大学习。
刚刚跟图书馆里长相酷似污力滔滔的学长暧昧两分钟,凡凡就杀回上海勇敢追爱。
学长倍感伤心,决定重新做人,跟有钱的男主姐姐、玻尿酸小姐结了婚。
其中又穿插着男主携泰迪与女主水乡定情、上海交大毕业生难找工作、加拿大老司机重现小旅馆纯情破处等剧情来升华感情线,接下来,女主找学长借钱补继父捅的窟窿。
男主听闻怒吼(我耳朵都被他吼聋了)这么大事你不找我找他借钱!
我男朋友做的太失败了!
于是这两人痛哭一阵后就分手了。。。。
吴亦凡穿着自己刚出场时装逼用的印花三件套,凄惨决绝地踏上了飞往美国的私人飞机。
在影片的结尾,女主拿着地图前往美国四处寻找,远远地看见了男主,凡凡站在豪车旁,小脸上仰,镜头切到中景,升起字幕。
全片完。
嗯对,非常突兀地完了。
是不是特别意犹未尽啊,虽然全片都是生无可恋的体验,可导演就偏要搞一个开放结局。
关于女主:1、仙子只是又来人间体验生活了。
2、青春电影大多是以女主为第一叙述视角的,所以女主台词量巨大,致青春2从头到尾贯彻的都是你菲的独白,而从头到尾,她的台词都是半死不活的。。。
3、为什么,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编剧们还认为女主只要坚持作死,就会变得好清纯好不做作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
关于吴亦凡的演技:1、仙子上大学后,贵为清华学子的吴亦凡出现,强行后背位涌抱,女神惊恐地娇嗔道,这里是寺庙菩萨都看着呢,我们凡凡又狰狞地大吼一声:那菩萨知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过!!!!!
到这里我以为已经结束了,他又开始疯狂强吻刘亦菲。
每一个观众此时都应该对吴亦凡报以敬意,他为了艺术,完全抛弃了自己的脸,尽情展现玻尿酸大下巴。
其实,吴亦凡真的没几句长台词,也许这样可以完美的掩盖他薛定谔的演技吧。
2、苏韵锦去酒店找吴亦凡讨说法“你什么时候才能放过我”,接下来开始一段争吵戏,奇怪的是这段对白掺杂着大量羞羞的喘息,可能是因为凡凡穿着浴袍,也可能因为地点是酒店,我们凡凡不负众望,接连三个单手壁咚以肢体代替台词强撩女主,最后贡献了一个完美的双臂大力壁咚。
行了我们知道你有劲儿了。。。
3、仁波切演技有三屌:卖蠢、咆哮、嗷嗷叫。
哦对了再加一个狰狞式强吻,别咬刘亦菲了行吗凡凡。。。
4、本片演技巅峰时刻:床戏。
(希望你们不要骂我,因为你们知道我看完这电影心里有多难过吗!
只有菩萨知道我多难过。
)一些七零八碎的吐槽:1、在高中校园戏中,出现了本片的四位主要配角,郝邵文(又是你!
青春片里必备的胖子)、李梦(女二:厚嘴唇的女主闺蜜)、金世佳(男主好友,渣男,在此片中与李梦共同出演,贡献了一段啥都看不见的床戏和一段人生感慨)、李沁(明恋男主的富美,起到挑衅女主的嘴炮攻击作用)。
这四个配角的人设真是青春片的黄金配置:胖子、闺蜜、哥们、情敌。
真是屡试不爽,大IP靠这个公式,能省去编剧死多少脑细胞。
2、高考之后的黑板上写着大大的“我要考复旦!
”,我同学回头跟我说,我觉得被黑了。
3、吴亦凡对菲女神说:“跟我一起去北京好吗?
我们一起去清华。
” 菲女神说我考不上,凡凡说以你现在的水平,考个北京普通大学肯定没问题。
然后镜头一转,菲女神就去了上海交大。
围笑,心疼交大一秒。
蛤蛤。
4、上海交大毕业的菲女神,找不到工作。
5、很奇怪的是,所有男女主激动流泪痛苦不堪的画面,电影院里都在笑。
6、没有剧情,没有笑点,甚至没什么槽点。。。
本来在结尾写了一大段话伤怀国产青春片的制作团队应该反思,否则电影业药丸,后来全删了,做人嘛,还是不要太认真,像本片的主创团队一样,闷声发大财就好。
最后,真的不要因为好奇它有多烂就去看。
(有评论同学细心指出:简历上写的是上海城市大学,所以在这里严正声明:不黑上交)
如果这部剧5颗星这样分配:剧情1星,剪辑制作1星,男主1星,女主1星,男配女配共1星的话。
我给这部电影2颗星,可以说非常的合情合理。
1。
首先说剧情,影片从始至终,都无法解释这个感情线,农村出来的女主读了城里富二代的高中,被男主骑车溅到水之后,女主去拍肩,男主就莫妙奇妙的爱上了这个女主。
一见钟情?
好吧,就算是富二代是啃颜的,我以为随着剧情的发展可以可以想我展示女主的人物性格内在品质魅力,我就等啊,结果学生时代没有体现,主要体现的是女主很平凡,家境不好,要展现可怜?
继续等,两人相处阶段,女主妈患病缺钱治病,就是拼命了把女主往死爹妈那种惨的境界来写,可是还是没有体现出女主优秀的品质来,完全没有啊!
碍于自尊不好意思找男友借而找前男友借钱?
逻辑?
合理性在哪里?
最后两个人分手后,男主依然忘不了女主,我只能说这个富二代是个脑残或者编剧是个脑残了,为何想不开?
总之男主对女主的感情解释不通,扣掉这1星2。
剪辑制作,说起来跟流水账一样,按时间发展顺序正序女主视角旁白来衔接的。
毫无特色,衔接的特别突兀,扣掉这1星3。
关于男女主的表现,这里我把男女主的2颗星放在一起。
男女主演的演技,我觉得不必多说了吧?
还有争议吗?
我认为已经很好了毕竟已经是巅峰之作了(感受不到内心世界)。
所以对于男女主的演技我还是选择给颜值1颗星(虽然尬演技但是不至于是0,所以我给1颗星鼓励)4。
男配女配,全程不抢戏,不尬戏。
所以这里再给1颗星。
综上所述,男主女主颜值(鼓励)1星,男配女配演技1星。
总共2颗星,非常和情合理。
片子的确烂,看完真的后悔。
自认为试毒青春片无数,已经深具免疫力的我,看完这部电影,还是被惊(毒)呆(杀)了!
这根本不能称之为一部电影,而是玛丽苏平凡少女对于童话爱情进行意淫的青春流水账!
刘亦菲操着一口45度仰望天空明媚又忧伤的郭敬明式台词开始回忆青春。
天啦,这做作又矫情的旁白,简直让人在大夏天里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贫穷少女转学富家学校偶遇富家少男少女,OMG!
电影开头我还以为是在看什么流星花园之类的老土偶像剧。
平凡又贫穷的少女对抗顽劣但帅气多金又优秀的白马王子,这俗我一脸的偶像剧画质,简直不忍直视。
男主莫名其妙就喜欢上女主,虽然刘亦菲的美貌让这个一见钟情的设定合情合理,但整个电影的感情进展实在太过突兀。
多金帅气成绩可以考上清华的男主一直执着的追求着这个平(貌)平(若)无(天)奇(仙)的自卑内向成绩又差的姑娘,从中学追到毕业,从学业到父母到工作,全方位补贴女主,然而女主竟然不为所动,拒绝拒绝再拒绝,只是为了心里那点可怜的自尊。
这不是重症玛丽苏癌患者的意淫是啥?
吴亦凡终于不面瘫了,演技也有了一点进步,他开始咆哮了。。。
对,没错,马景涛式咆哮了。。。
拍刘亦菲宿舍门质问她为什么要换座位那里,全场观众都笑了,虽然他演得很深情,但是台词实在太过莫名其妙不合时宜,看得人尴尬癌都犯了。
由于女主傲娇别扭的人设,整个电影里为了凸显男主的深情和执着,吴亦凡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怒吼,这大概是吴亦凡最有演技的时候了,因为大多数时候他演得不像情痴,倒是更像白痴。
辛夷坞的这篇小说早年读过,不过情节都忘得差不多了,看得出导演很想完整还原书中的内容,但是一部电影的时长对于长篇小说来说很有难度。
于是导演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电影形式,片段式电影。
中学大学毕业各种人生阶段的场景拍几段,然后拼接在一起,串成故事主线剧情。
然而这种凑数式拼接,导致电影过渡极其生硬,感情转折突兀,爱情发展莫名,全靠女主矫情的旁白衔接,如果不是早知是一部青春片,还以为这是一部女主角的成长记录片。
还有全片穿插的可怕的背景音乐,导演以为是在煽情,观众听起来却像是在催眠。
强行煽情煽过头的结果就只剩尴尬,剧情尴尬,感情发展尴尬,男女主的演技尴尬,台词更加尴尬。
乔任梁问刘亦菲,“你的梦想是什么”,全场爆笑,然后刘亦菲回答,“平淡生活”。。。。
感受一下这强行装逼的画面,大概就像穿着皮裤的导师汪峰问前来参加中国好声音的冷漠脸王菲。
整部电影唯一可取之处大概只剩男女主的颜值了,刘亦菲真是美,吴亦凡还是帅得腿软,然而两人一谈情,再好的颜值都能给这渣电影跪了。
本片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有不少内容和细节在电影中都被删去了,尤其是原著当中不少细腻的情感描摹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得全片的情感动机很朦胧很单薄。
本片整体的情节就是最为常见的青春爱情电影的老套路,讲述男女主从校园到步入社会一路的成长和爱情故事,并探讨了青春期的迷茫懵懂、爱情的坚持与放弃等等。
对于经历过主角们类似感情波折的观众们来说,还是能够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的。
但全片在叙事节奏上显得非常拖沓,很不流畅,同时人物情感上的转折也显得非常突兀。
吴亦凡和刘亦菲两人颇高的颜值绝对是全片最大的看点之一,他俩分别饰演的程铮和苏韵锦可以说非常符合原著中的人物设定,但他俩的演技都显得非常拉胯和生硬,对于角色情感上的表达都缺乏深度,影响了全片的观感。
没想到豆瓣的评分这么低,其实我觉得改编得还好,稍稍超出我的预期。
辛夷坞的原著我是不太喜欢的,尤其是女主后来做小三的那一部分。
电影恰好把这段删了,整体的剧情和节奏都还不错,比赵薇那七零八落的《致青春》好多了。
减分项是吴亦凡和陈燃,这俩演程铮和章粤实在太出戏了。
原著的程铮是既执着又聪明,到吴亦凡这就只剩霸道了,而且吴亦凡的长相压根和成绩好这三个字沾不上边儿。
反而是刘亦菲演的苏韵锦让我有不少好感,估计是因为此前对这个女主实在不喜欢。
结尾也稍弱了一些,如果能让两人相遇会更好一些。
最后的最后,乔任梁的笑容看得人实在是心疼加心碎。
看完这部电影是在四个月前,当时看完总觉得有什么点打动到我,但却一晃而过,没有捕捉到。
直到四个月后的今天,为着心里那一丝耿耿于怀,重温了一遍电影,当周子翼望向远方,若有似无的问苏韵锦:“你说都柏林现在几点”的时候,我恍然找到了答案。
当吴亦凡和刘亦菲走进剧中成为程铮和苏韵锦时,似乎就已经给电影的后续反馈定了性,在如潮的评价中,舆论一边倒的哗然于吴亦凡或刘亦菲的演技云云,跳脱剧情的主线仿佛整部电影像是一系列槽点串联起的时间轴,在吐槽声中摇旗呐喊之后留下影院空空的座位,回家一人点一个差评。
忘掉男女主演技中偶尔的用力过猛或是发力不足,我承认有,但毕竟是偶尔,整部电影看下来无论如何要承认,男女主的颜值确实撑起了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也撑起了该有的人设。
比起偶尔的小尴尬我更觉得剧中人物情绪该有的爆发与隐忍,都是比较到位的,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更专注于,通过剧情去体会剧中人物到底经历了什么。
回到剧情本身,程铮与苏韵锦的情感纠葛在一开始就从苏韵锦的角度下了定义——天崩地裂。
两个身世、性格都极端悬殊的人相爱,一个追一个躲,一个大胆一个隐忍,一个遍体鳞伤一个小心翼翼。
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于是当躲的一个敢于面对,隐忍的一个不再隐忍,小心翼翼的那个勇往直前时,未来就在他们彼此的命运中撕开了口子,于是天崩地裂。
明知悬殊,但我愿颠覆我的世界,你愿打破你的枷锁,一起坐上开往彼此方向的列车,于是两车相向而行,我们在同一个地方下车。
程铮与苏韵锦的感情,作为看客,是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
但感动之余,令我更为深刻的却是莫郁华与周子翼的感情。
毕竟,现实中天崩地裂更多只存在于内心,表面上还是要云淡风轻。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感情都是不对等的,但却少有人愿意承受自我世界的崩坏,去谈一段天崩地裂的感情。
即使一方愿意,那另一方呢。
这个时候能做的,也许就是陪伴,与等待。
也许我做好了与你天崩地裂在一起的准备,于是等着,等你或许有一天也能有这一份心。
再也许,我也没有放弃世界的勇气,只想陪伴你,直到有一天你烦了我倦了,这一页也许就翻过去了。
莫郁华与周子翼就是如此。
莫郁华对周子翼的暗恋持续了一整个高中岁月,始终躲在角落默默注视,直到毕业舞会,做好了此生再不会有交集的准备,喝下一杯酒化成勇气,做一件一直想做却不敢做的事——走向周子翼。
黑暗中冲动而固执的一吻,是开始也是终结,是自知也是了解。
我走向你是笃定的,看你的眼神也是笃定的,这份情感是笃定的,我没想与你在一起也是笃定的。
作为莫郁华,也许身世卑微,但表达感情的方式没有一丝卑微。
反倒是周子翼,被这份突如其来又绝尘而去的感情打乱了阵脚,跌跌撞撞像是无力招架的孩子。
一份感情热烈的破土而出又仿佛不留痕迹的消散,伴随心里一丝心照不宣的热络度过了毫不相关的好几年,直到在医院偶然相遇,周子翼车祸昏迷不醒,莫郁华已是实习医生。
命运交集的伊始,又是恰如其分的陪伴。
陪伴,刚好是莫郁华想给的,也是唯一能给的。
周子翼住院的几个月里,莫郁华夜以继日的悉心照料,比起远在海外的女友,甚至疲于奔命的父母更温暖的多,对一个缺爱的公子哥,这份温暖足以支撑他内心对莫郁华所有的抱憾——“我们为什么不是家人”。
因为,他毕竟不爱她。
在电影中,莫郁华似乎是有过期待的,又或许这份随叫随到不是期待,只是顺从,是对周子翼的顺从也是对自己内心的顺从,所有来自你的要求我都无法拒绝,但并不是出于企图走进你的世界,甚至跟你在一起。
这一点的表现来源于莫郁华看到周子翼的来电显示中一个陌生的女人依偎在他身边时,一如既往的哀伤与平静:“你的电话响了”。
她是明白的,不属于她的你才是你,这种伤害本身就是理所应当的。
而这份理所当然,本身又是可悲的。
从始至终,莫郁华都明白,周子翼不爱他,所以她从头到尾没有怨过他,“他没有错,只是不爱我”。
如果一切回到毕业舞会那天,如果那个吻之后就是故事的结尾,莫郁华后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医生,周子翼有了自己的家庭继续过着没心没肺的生活。
很多年后的有一天他们在某个咖啡店相遇,他可能还会大方的请她喝一杯咖啡,她也许会在心跳之后告诉他,当时年纪小,让你见笑了。
然而故事是,那个以为是结束的吻其实是悲剧的开始,无论莫郁华怎样平静的接受她们不在同一个世界的事实,怎样平和的面对其实他并不爱她的真相,之后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同于程铮与苏韵锦的天崩地裂,爱之于莫郁华,是自我世界的土崩瓦解。
她要不起他赴汤蹈火的空口承诺,更担不起他一句“如果我们是亲人就好了”。
即便我给予你的所有的陪伴和爱,都是不求回报的,可我也不能保证永远,就像亲人一样温暖你,而一无所求。
我不能保证不会有那么一天,我想和你一起天崩地裂水乳交融。
所以我必须远走,因为我深知,你不爱我,那么我之于你所有的感情,对你而言都只是恩情与寄托,甚至是包袱与枷锁。
莫郁华走了,在都柏林她过得更精彩了。
周子翼有了自己的家庭,那个打碎自己的世界去拼合他孤独岁月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再遇苏韵锦已是几年后,寒暄之后周子翼沉默片刻,似问非问的说“你说都柏林现在几点”。
这个发问实在是心酸极了,周子翼无法爱上莫郁华,可莫郁华倾其所有的爱与温暖是周子翼无法报答的感激,他甚至贪恋于她的给予,而他却什么都给不了。
于是,如果我们是亲人就好了,如果你对我的爱可以顺理成章就好了,如果我能够心安理得就好了。
然而现在你走了,带着我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一起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我说过我欠你一次赴汤蹈火也再也还不了了,我可能再也遇不到比你更爱我的人了。
我忽然想起了《神话》里,小川在因他而死的吕素身边说,“这一刻我才明白,我的随性贪玩,遇见你的单纯贞烈,实在是一种罪孽。
你为我而死,我却不是为你而生。
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而你对我却付出了所有的爱。
我对不起你,我自己也将终生受到惩罚。
我会付出一辈子的忏悔来记住你”。
莫郁华对周子翼倾其所有,最后颠覆自己的世界远走他乡,无论如何都在周子翼的生命里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影子。
年轻时我们都曾被别人爱过,那个倾其所有爱过你,感动你,温暖你的人,在漫长等待的岁月里渐渐被你伤的体无完肤,你会不心疼吗?
可就像梦雪说的,爱情是个霸道的东西,不问先后,不问缘由。
谁爱过你,你又爱上谁,都太不尽人意了。
那个拼命爱过你的人,后来带着一身的狼狈走了,你是否也含着一眼的泪,怅惘的想过,“如果我们是亲人就好了,如果我能爱你就好了。
没有人比我更想让你留下,可所有人都有资格让你别走,唯独我没有”。
“你说都柏林现在几点了”,你说她在都柏林过得好不好,你说她还有没有想起我,这些年我们都没有联系了,这一刻我想起她了,想她了。
电影亦可取名“韵锦回忆录”,从高中开始一忆便是七八年岁月,分分合合,曲曲折折,皆以苏韵锦的视角匆匆道来。
这回忆如苏韵锦其人,平淡淡像白水一杯,硬邦邦若顽石一块。
而程铮显然是个异数,硬生生搅得她的世界天翻地覆。
她向往“平淡生活”,喜欢“清风霁月”,他却偏偏不平不淡,让她感到“天崩地裂”。
程铮像是一团烈火,燃得平淡淡的白水咕咚咚冒泡,烧得硬邦邦的石头红通通裂缝。
在桌上画猪头,玩前后桌拽辫子踢凳子的小把戏;解题思路写满整个天台地面,砸粉笔头的时候也毫不留情;大声喊着苏韵锦和我在一起,却在她主动献吻道晚安时傻乎乎地不知回应。
程铮表达喜欢的方式简单直接,甚至幼稚地有些孩子气。
答应了高考前不打扰,便真的不打扰;多余一般跟着去了寺庙,还是一笔一划在功德簿上写下她的名字;被当头棒喝“我不喜欢你,我讨厌你”,仍然厚着脸皮去老家找她。
她清高,他便心甘情愿低到了尘埃里去。
苏韵锦的爱是不动声色的,内敛到会怀疑她是不是真的爱;程铮的爱情却是毫不掩饰的,热烈到藏不住一点喜欢的小心思。
他轰轰烈烈的爱情,被割裂拆解,四分五裂地、片段式地呈现在苏韵锦平淡淡硬邦邦的回忆里,显得格格不入,有些冒冒失失的突兀。
高中初见,洒了苏韵锦一头一脸的水,看着她的眼神却是一览无余的一见钟情,脸上明明白白写着“喜欢”二字。
砸门求证,被告知她不愿被自己打扰,放下身段哀哀恳求,却在看到她顾胳膊上的黑布时瞬时变了神色。
跑道追逐,皱着的眉头从未放松,双手却因担忧紧张、束手无策,攥紧了又松开。
晚会邀舞,磨磨蹭蹭忐忐忑忑,将她的手搭上自己的肩时,眼睛里蓄着的那谭深水,荡漾着温软的盈盈波光,眼角眉梢皆是深不见底的温柔。
月下告白,幼稚地对着天空宣告从未掩饰过的心思,眼睛亮晶晶的,倒映着明亮月光,从来都是单方追逐的爱突然得到了回应,他欣喜却不知所措,只会傻兮兮笑着目送她远去,全世界都知道他痴情。
大学再见,明明千里迢迢从北京到上海来找她,却傲娇嘴犟不承认来意。
看到沈居安时被挣开了手,震惊怀疑却偏要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回击“巧了,我也是(她男朋友)。
”寺院祈福,痴痴地看着她目光不愿移开分毫,却在她转身时傻傻一笑,掩上功德簿,偷偷地写上苏韵锦三字。
只有他二人之时,面对她的冷漠疏离,终于忍不住抓住她的肩膀质问,想问问你为什么吻了我却又离开我不联系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身边会多出来沈居安这个“男朋友”,压抑了一路的怒火,忍受了整整一年的失望疑惑,只化作一句“那菩萨知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过”与铺天盖地的吻,想告诉菩萨我真的很难过,想向你求证你到底爱不爱我。
三人喝酒,他独立面对那二人坐着,仰头一瓶瓶地喝,喝完一瓶瓶地砸碎,愤怒得几乎目眦欲裂,却在她喝醉后喃喃道出“程铮”那刻变得广袤而复杂。
酒店决裂,开门时满心欢喜,以为是因喜欢才来找他,在她的质问下还调皮调侃,无奈地说:“谁让我喜欢你呢。
”可是她却回应:“喜欢我,我就要回应你吗。
”大喊:“我不喜欢你!
我讨厌你!
”从讶然惊喜,到失望祈求,到摔门离去,情绪起伏尽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老家重逢,他依然傻傻地笑,傻傻地问她能不能用50块钱换她的聊天,傻傻地为她扎了一晚上兔子灯,傻傻地趴在窗台上睡着,傻傻地藏着手上的伤痕不愿她看到,傻傻地握住她的手让她不要再跑了,傻傻地喜悦着、幸福着。
宾馆床上,他一咕噜瞬间移动到苏韵锦身边,呆萌地盯着天花板,紧张心虚到结巴,明明已经躺在人家床上,却尊重女生的意愿不轻易做出格的事。
程铮的爱沉甸甸赤裸裸,像苏韵锦饭卡里多出来的钱,像砸向沈居安的人民币,压得敏感自卑又自尊清高的苏韵锦喘不过气,两人之间的隔阂难以填平,冲突终于在沙发这场戏中达到了顶峰。
尽管心里埋怨她不找他帮忙,却还是笑眯眯地搂着她亲一口,漫不经心地将三十万放到她面前,却被告知她已经向沈居安借了钱。
“他和我一样知道贫穷有多可怕”,所以他拿着三十万冲去找花着女人钱的沈居安;“至少她在有困难的时候找的人是我不是你”,所以他一把将钱打散漫天飞舞;“那你们早点送他回家”,所以他跌跌撞撞回到狭小的阁楼,颓然地仰面坐到沙发上;“这是三十万的欠条”,所以他一把撕碎,撕心裂肺地怒吼质问。
他爱了她六年,这六年,他追逐,她逃避,一次次被抛弃,一次次被践踏,他这一团烈火好像永远不会熄灭,却捂不热苏韵锦这块冷冰冰的石头,他歇斯底里地问她真心要用什么来还,却换来一个脱衣服想要用身体补偿的结局。
有人说,女孩子说要分手基本上都是气话,男孩子主动提出分手是真的想分手。
可是程铮不是,坐在即将飞往美国的飞机上,还紧紧握住手机等待苏韵锦给他一个留下来的机会;分开之后还会去当初那个寺庙,在功德簿上虔诚地写上苏韵锦的名字,年年不休。
《半生缘》中曼祯在给世钧的信里写道:“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曼祯最后说:“我们终究是回不去了。
”可是程铮还在原地等着。
这份求而不得的爱情,太辛苦,太艰难,他放肆地爱过,穷追不舍了整整六年,终于退回到原点,在最初的位置默默等待。
最后一幕,程铮抬头望向天空,若当初他是一团烈火,此刻便如一片汪洋,因着她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眼中倒映着天上的流云。
还有太多零碎的片段与动人的细节,他爱得汹涌纯粹,像一场呼啸的飓风,将苏韵锦,也将观看电影的我们卷入旋涡。
这是活在苏韵锦记忆里的程铮,这一个个记忆碎片,尽管没有像女主一样的独白串联,感情爆发得有些突然,歇斯底里得有些突兀,可是正如苏韵锦所说,每一个关于程铮的回忆都是“天崩地裂”,地动山摇。
没有铺垫,没有旁白,所有的片段,全靠演员的动作、表情与台词一一展现。
他表现得或快乐或苦涩,或惊喜或失望,或欣喜微笑或愤怒呐喊,我看到了一个张扬的、霸道的、天真的、痴情的、孩子气的程铮。
这个角色鲜活地跃然于大银幕之上,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都不是毫无道理,你若细细体会,定能与苏韵锦一样,感受到这团烈火,感受到什么是“天崩地裂”的爱情。
喜欢程铮的执着,程铮的任性,程铮的热情,苏韵锦才是拯救了银河找到这么一个男人吧!
小说粉六年,感谢剧组找到程铮韵锦,太契合小说了!
吴亦凡刘亦菲就是程铮韵锦的最佳人选!
不过小说还是小说,现实中找不到这么完美类型!
很纯真的爱情故事,喜欢😊非常喜欢😊这种不符合现实的想象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憧憬和感动
三星打给两位的颜值
吴亦凡有点帅的演技还可,情绪激烈就不行,看着好尴尬。李梦演技不错能感受到她的爱隐忍又大胆,车震戏虽然突兀,私以为妹子这里最美了。剧情蛮多想吐槽的。程铮两次消失再出现很奇怪…时间线基本是线性叙事但乱乱的。青春线可以多一点,两人感情进展略莫名其妙。女主略作总体来说,为了颜值可以一看
喜欢两个女配。电影拍的像是几段MV的剪辑。第一段高中阶段的刘亦菲出来,想起了五月之恋,男主的表演也能接受,但后续的情感爆发实在夸张,感情的爆发除了抓狂,可以更内敛更控制更有感染力一点吗?释放情绪之前,可以先学会控制情绪吗?表现之前,可以先学会积累吗?厚积薄发,才不致于显得内里空洞虚
没有评论中的那么糟,看着很舒服,情节流畅,回忆满满。吴亦凡的演技虽然不高明,但正中下怀的角色就是在看他本人,真实不做作,刘亦菲把角色诠释得很好,有颜值也有演技。电影有亮点,说它一无是处的人,那是不懂青春。结尾不好,缺个高潮。
不足有,但无关电影的一星水军黑太丧心病狂,五星平衡下。
作为小说原著党,出人意料还不错,很暖很青春,看完有点感动!很纯粹的爱情故事!
这部剧虽然是青春剧,但不得不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全剧就是靠颜值撑起来的,内容就是男女主分分合合的,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我天,剧情都不通顺的。吴亦凡全程尴尬的演技,,深情的尴尬。。。菩萨知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尴尬。
看海报足够系列,证明韩寒和郭敬明都干得还不错,镜头比郭敬明还要小时代,柔光的色调比美图秀秀还腻,没完没了的闪回运用,以及各种45度角逆光,主角还无数次特写柔光的mv,真是影楼美学巅峰之作,导演肯定以为会多浪漫,结果我只看出可笑。这个时代的逻辑就是电影好不好没有关系,卖点多不多才是王道
想你了,就去那个我们去过的寺庙,在功德簿上一遍一遍一笔一划地写你的名字,假装此刻你还在我身边,正探着身子伸着脑袋过来看我在写什么。菩提可否感受到我灼灼的思念?“心里最深处的那个人是不会变的”,忆起对我说此话的故人,妈的不知不觉泪流满面。笨拙又执着地爱着,这不就是青春最本真的面目吗
哦哦哦哦刘亦菲的颜是全人类的财富!!!wyf其实还蛮搞笑的啊
小伙伴总结:本来是为了虚度人生(下个饭)特地找个国语小烂片看,看完之后发现更加虚度人生,看到一半都觉得自己肾结石晚期了。连个流水账都算不上,前情后果毫无关联,人物全都莫名其妙。好几场戏把我给笑得不行。这片儿走喜剧路线更合适吧。
“你为什么要换座位你知道我难过死了吗”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我是谁”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为什么要花两小时看这部电影” 这些深刻的问题重重的敲打着我的心灵。我坚定了我的信念“为了TAO”。
刘亦菲是个合格的演员,即使是牵强的剧情,失掉水准的对手演员,她依旧会完成好自己的表演。大学再次见到程铮的雀跃,冲到程铮家里口是心非的别扭,还有想用身体补偿程铮的无奈,每种情绪都传递的很恰当。可惜导演编剧不想下功夫给这个电影打磨出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只能让她的努力无处安放。电影本身2星,为刘亦菲多加2星。
看这部开始喜欢吴亦凡,最后楼里走出来看天空的样子好帅!
导演功力一般,所以电影略显流水账,总体不无聊。刘亦菲和李梦表现很好,反而男主角吴亦凡的演技比处女作《有一个地方》还要尴尬十倍,程铮本来悲伤的情绪居然演的让人发笑。
可怕的表演,狗血的剧情
我可能看脸的吧,还行吧
故事没讲好 吴亦凡这种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偶像 缺了大导演把关自己演就完全不着调 刘亦菲还自顾不暇呢 也就没能力再拉一把对手 张一白则一成不变的拍着MV质感的电影 不是光有颜值就能有票房 捞钱意图明显 因此只给半星
和原著几乎一样,没改动多少,太符合了,看的时候有哭有笑,但是笑点居多。人总会猜测对方的心思,其实兜兜转转,对方或许依然在原地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