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感觉拍的是山东寿光之类的蔬菜基地的故事,心想作为山东老乡来捧个场吧,所以振作精神看了看。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看靳东这位“妇女之友”和百变吴越。
客观地说,作为迎合“定点扶贫”的主题来凑数还行,但质量肯定不拔尖,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整体都比较套路化模式化,跟《山海情》或《马向阳》都不能比。
我确实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农村是什么样的,但是这个滤镜真心挺劝退的,还有这空荡荡的置景,首先就不接地气。
农村题材电视剧里尤其不爱看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的情节,这个戏里但凡这种桥段我都挺闹心的,结合电商手段带领村民创业的情节还行,但也仅仅是还行。
不过追着追着也就适应了,后面甚至有点理解什么叫“挺过前几集就好了”,可能主要还是期待靳东和村民们的人物成长吧。
靳东把那种钢铁直男气质演得很到位,作为大厨出身兼具人文气质的第一书记,我感觉这种奇葩的人物设定还是挺难把握的。
前期对工作束手无策屡屡碰壁,后面对毛晓慧不明就里甚至说不出一句“多喝热水”,揪着她做的伤心凉粉不停补刀,很有那么一丢丢冷幽默,合格。
吴越就是一百个人能有九十九个夸她好的那种演员,演一百个角色至少能塑造出九十九个形象。
这部剧的海棠也很立得住。
成长曲线清晰,不突兀不浮夸,现实又精明,敢作也敢当。
毛晓慧有点拉分,看着她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又让人不好说什么,天赋不够努力来凑型。
她是不是上过演技类综艺演过赵灵儿?
反正挺不灵的,跟孙光明很没有CP感,就像是单纯来给他找闹心的,因为我猜孙光明看见她应该跟我看见她差不多闹心。
后来看她打包行李但怎么都收拾不明白那段又觉得挺逗比,我老公瞥了一眼说“这不跟你一个德行吗”。
好吧,本剧真实性加一分。
细春和李建安这对CP成得太突兀了,前期几乎看不出李建安对细春的喜欢和依赖,最后跟细春的出走挺突然的,细春是为了找儿子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李建安却有点逃避现实浪迹天涯的意思,你俩境界不搭啊。
至于群像,海棠的果敢,李建安的自私,二叔的顽固,李乃文的混不吝,祖奶对党的忠诚,玉玺几十年不变专注上蹿下跳瞎搅和。。。
每个人都挺有特点,不多不少全都刚刚好吧。
说了是来捧场添人气的,以上。
第一书记从刚来村里困难重重,润物细无声式地进行工作,绿色蔬菜问题基本解决了,民宿旅游开始有了雏形,剧情在逐步向好展开。
演员演技在线,靳东,李乃文,吴越,高露演技出色,小网红也开始喜欢她了,还有很多配角演的也很好,特别是靳东,微表情很丰富,不浮夸,接地气,耐心帮着村民致富。
从剧情到演员演技都不错,是一部好看的田园轻喜剧。
《温暖的味道》自看开就无法自拔,越看越上头,根本停不下来。
从一开始就感觉编剧潜在的组cp,下面我说说这两对。
桂花&刘富贵桂花是村里的贫困户,也是一个寡妇。
因意外房子失火一下自己连住的地方都没了,孙光明把她救出来,大家叫醒昏迷的她,她睁眼却先想到的是自己刚买回的小猪儿救出来了吗?
当大家跟她说小猪儿还活着,这才担心起自己的房子,可房子全烧没了,大家就给她出主意要不先住在刘富贵家。
刘富贵是村里首富,以豆腐业发家;住着二层乡村别墅,房间多的是,只是快过半百了还是个独身一人,俗称光棍。
本以为桂花会很不情愿,觉得自己虽是个寡妇,可跟一个大老爷们住在一起成何体统。
然而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桂花满心欢喜、非常乐意抱着小猪儿直奔富贵家。
去了富贵家本来富贵是要赶她走的,可她愣是以先洗一澡把自己的烟熏脸洗去赖下了。
隔天富贵就要赶她走,这时孙光明给她支了一招—要想征服一个男人,先征服他的胃。
先是帮她做了一顿全豆腐宴,并让她说是自己的手艺,让刘富贵看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最后桂花就以一个免费家政住下了,相信在后面相处的点点滴滴富贵也是会被桂花征服的,两个人搭伙过日子。
细春&李建安细春是二叔收养的干闺女。
细春因为与家里发生矛盾来外地打工,被二叔家雇上在医院给老伴儿当护工。
可最后老伴儿还是走了,这下护工也不需要了,细春也就暂时失业了。
二叔看她没个住处,在老伴最后的这段日子是她一直陪伴就收留她做个干闺女。
其实二叔也有个私心,儿子儿媳一直没给自己生个孙子,想着让儿子与儿媳离婚然后与细春成亲要个孩子。
二叔的儿子取的正是村主任李建安的妹妹清荷,没几天二叔便想实行自己的计划,先是逼清荷交出家里的钥匙,清荷被逼无奈放下钥匙跑到两个哥哥那里诉苦,第二天李建安就跟大嫂来二叔家讨个说法,可这下却把细春给“误伤”了。
李建安看二叔带回个身份不明的闺女,就要求细春拿出身份证交代一下身份,怎么就苦到被收养。
细春被苦苦相逼只好交代自己是四川人,来到这里身份证也丢了。
这时孙光明也被惊动过来化解矛盾,就提出让第二天李建安带上细春去补办身份证。
可细春知道办身份证就会需要户口薄,自己也没有。
也不想回老家补办身份证,这里呆不住也没去处。
所以就出现了大早上在村口大树上吊的一幕,可一幕正好被早上从城里来村里上班的李建安看到。
赶紧救下了细春,还好及时没有断了呼吸。
当细春睁开眼的那一刻,李建安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个救世主一样,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虽说前一天还逼她来着。
两人到了村委会李建安问清她为什么去寻死,也不再让她交出身份证了,同意她继续留在二叔家。
我想从细春睁眼看到李建安救下她的那一刻就因为感恩对李建安有了感情。
而在最近播放的剧集中细春看李建安在村里饭点的时候(李建安为了在村里的方便工作,现在也住在了村里)老是吃方便面,就每天给他去做饭甚至洗衣服。
李建安年龄也不小,一直也没有合适对象。
后面也肯定慢慢对细春产生情愫,生活在了一起。
高露确实老了 和2011年的栗子姐,赵雅彤,沈心那时比,脸型变了。
粉涂得也很白,真是岁月不饶人呐。
不过上了年纪,特别是女演员确实比较难。
谁都年轻过。
当然表演水平比那个年轻女主角好很多。。。。。。。。。。。。。。。。。。。。。。。。。。。。。。。。。。。。。。。。。。。。。。。。。。。。。。。。。。。。。。。。。。。。。。。。。。。。。。。。。。。。。。。。。。。。。。。。。。。。。。。。。。。。。。。。。。。。。。。。。。。。。。。。。。。。。。。。。。。
一直还蛮喜欢靳东的,不仅长的帅,还会讲道理,中年大叔而不油腻,靳东可站C位。
他的老干部形象深入人心,这次《温暖的味道》中他终于真的成了“干部”,还是一名不小的干部——后石沟村的第一书记孙光明。
但是看了几集,这个书记当的真是一言难尽。
孙光明孙书记可称得上最悲催的村书记,上任第一天,因为网红徐唯一边开车边打电话,连累他驾车撞到了树上,和徐唯一一起驾车来到欢迎仪式又被误会,欢迎仪式赵家人又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要罢免村主任,不仅没享受到村书记的荣耀,还被村民误伤挠坏了脸,刚刚坐下开个村委会议,那一边君子岚大酒店开业酒会又闹出了后石沟村有机蔬菜中毒事件,孙书记火速赶到发布会现场维护村里的品牌声誉,还得顺便与前女友唇枪舌剑一番,第二天实锤了蔬菜上有农药之后,立马接到了解除职务的通知,他找到余书记三下五除二扭转了解除职务的危机,想要回村开会才发现村干部各说各话,却很难指挥得动。
在他面前展开的是一场难下的棋,每一步都是步履维艰。
这紧锣密鼓的一天,故事节奏很快,人物转场也快,寥寥几笔就把主角与配角描绘得很立体,后石沟村风景如画,可是内部却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村里人赵家人与其他杂姓的对抗很有看点。
另一条线上,城市里的张子灏与岳岚的亮相也堪称精彩。
坐拥大酒店的张子灏看似养尊处优公子哥其实有自己的心机,电台记者也是孙光明前女友岳岚的独立女性形象太讨人喜欢了,知性、理性恰到好处。
但也正是这样的一天,让人看到基层工作的不容易,每一件事都需要书记亲力亲为,每一件事都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种菜的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每一个人也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村民之间的对抗在不断上演,请来的网红徐唯一总是帮倒忙,每位村干部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不是骑墙派就是心机深沉,这个第一书记并不好当。
可是越是遇到困难,孙光明反倒越沉稳,他的性格也逐渐丰满起来,他爱面子,固执也骄傲,坦诚自己“面子思想有点重”。
尽管最初被选派去做第一书记非他所愿,但是他做事就要做到最好,无论是做美食评论家还是当村第一书记,哪怕是第一天走马上任就遇到巨大的困难也毫不退缩。
他善于变通,也会见机行事。
他敢于去市委扭转书记对他的看法,借两道菜做一番分析有理有据,也能在新闻发布会上不卑不亢,他勇敢剖析自身,从后石沟村的蔬菜质量问题找原因,也敢于和村子里的赵家人叫板,随着剧情逐渐展开,这个既是美食大V也是第一书记的人物形象也立起来了。
《老子》中有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
说的是治理一方与做美味的食物是一样的道理,做菜需要恰到好处掌握火候,还要有细心与耐心,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孙书记在后石沟村就有这种魄力,小事他不在乎,但是大事他全都缕得很清,他借着吃饭探问后石沟村的情况。
看孙光明对余书记说:“有一样食材可以做出两三样菜,有两种食材就能做出一桌菜,三样食材不仅是有就是丰富了。
”有点豁然开朗,在恰当的时候,如何利用手头有限的食材做出美味菜肴,而不抱怨,是种能力,很多其他的事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世界也许没有简单的事情,成年人的世界更没有容易二字。
不惧怕看似不可能解决的困难,而是一点一滴去解决。
才是做事之道,也是做菜之道。
只看了两集,孙书记已经大手一挥,做了两次菜,每道菜都令人馋涎欲滴,每次做菜都让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离观众更近一步,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没有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部剧就有这样温暖的力量,很多问题可能很难,但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就隐藏在一餐一饭这类看似简单却富有哲理的生活过程中,做好每件事,也做好每顿饭。
就是成功之道。
文/盒饭君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80后,看这样的剧,其实挺有感触的。
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都是泥巴,丘陵地带,农田高低错落地分布,有的种水稻,有的养鱼,有的种橘子树,总觉得缺少一些规划。
特别是在某次,去过北方,在冬春时节,看到北方的地里,麦苗大片生长,才觉得那样的农业才有发展的机会与可能。
《温暖的味道》,讲了《西海商报》副刊部主任孙光明,被派驻到后石沟村当村委书记的故事。
他是一个媒体人,是一个工作狂。
他也是一个美食评论家,美食大V。
因为他的工作狂,让某些同事不甚喜欢。
大概也是这样的原因,他才被推举出来下乡助农。
但他很快接受了自己村委书记的身份。
在他下乡前,还遇上了感情上的挫折,自己的未婚妻——电视台生活栏目的新闻记者岳岚,在结婚当天逃婚了。
孙光明,心里难免压抑着一些情绪。
摆在他面前的情绪出口,就是下乡,去振兴乡村,为农村的发展做些事实,办些难事。
一个这样的人,可以为一个乡村的振兴做些什么?
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可谓磕磕绊绊,好事多磨。
在去后石沟村的路上,和被邀请去做乡村代言人的网红美女徐唯一女出车祸撞上了。
徐唯一是个做事儿不过脑子,但是热心善良的女孩。
常常闹出些搞笑的事情来,也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我想孙书记下乡,对他来说是一次成长的历练。
对徐唯一来说,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成长机会。
孙书记上任第一天,就遇到了村里的两派势力明争暗斗,为了村主任的职位,大打出手。
大家为了迎接他,也是搞出了花样百出的戏码。
让人好气又好笑。
紧接着又遇到君子兰酒店开业,遭遇大面积食物中毒,君子兰的富二代老板张子灏把责任单方面地推给后石沟村,说他们的有机蔬菜是有毒蔬菜。
摆在孙光明面前的难题,不可谓不大。
但问题有多大,成长的机会就有多大。
有机蔬菜可是后石沟村的支柱产业,这番言论一出,后石沟村的蔬菜还怎么卖得出去?
第二天,他接到市委领导的电话,要把他撤掉。
换一个有能力应对这场有毒蔬菜危机的事件的人担任村委书记。
那时,孙光明说,没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懂,他相信自己能够在学习锻炼中成长起来,做好这个村委书记的工作。
能够如村委书记培训班上说的那样,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是啊,没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会。
我相信领导准备安排去替换孙光明的人,也是从一无所知的小白,慢慢成长起来的。
这个世界如果不给小白多一些成长机会,迟早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孙光明向领导争取到一次解决危机的机会,解决了,他可以留下继续做村委书记,解决不了,他回来继续在报社上班。
他说,他做美食博主的经历,认识很多餐厅老板,可以帮助后石沟村的蔬菜重新上市。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带入到了村委书记的位置。
他是真的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帮助这个乡村走出“有毒蔬菜”的困境。
他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回到后石沟村,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才刚刚铺展开。
唯一了解蔬菜情形的总技师赵新龙母亲刚去世,所有的问题都纠结在一起,甚至感觉很难马上找到答案。
这些问题又棘手又紧迫。
剧情节奏推进,非常地快,看得都为孙光明担心。
特别是赵新龙母亲去世,唯一懂蔬菜的人,也没办法给孙光明答案。
他的问题,只能摆在心里。
后石沟村赵姓村民和杂姓村民的斗争,像一张大网,牵扯掣肘太多,孙光明很不好开展工作。
两边的村民代表着两种扶贫的可能性,赵姓负责种菜,杂姓负责做煎饼。
其实我想,后面的剧情,孙光明肯定会让这两种力量都为后石沟村的发展增加一份动力。
在他回乡,准备解决“有毒蔬菜”的时候,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就得到一个为民办实事的机会——桂花嫂家着火,他顶着打湿的被子,冲进火场,去救桂花嫂。
贫困户桂花嫂,为了自己养的猪,不惜生命代价,而身为村委书记的孙光明,为了老百姓,又何尝不是不惜一切地冲进了火场。
虽然摆在村子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但他已然是老百姓接受的村委书记了。
《温暖的味道》让我有代入感的是,剧中家长里短的争吵,在我小时候生活的乡村太常见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后石沟村成为一种新式农村的代表,他们拥抱新媒体,请乡村代言人,以直播的方式助农扶贫。
现在的农村,和以往的农村又有太多不同。
就像大家爱看李子柒一样,农村搭上互联网,便有了很多全新的机会。
我想,小时候困惑我的问题,如何让家乡变得更好,在这里似乎看到了答案。
今年是献礼片大年,《山海情》《觉醒年代》都是不错的剧,《温暖的味道》和《山海情》一样,是深入生活,从细微处感受乡村振兴、扶贫助农的故事。
故事的真实,是因为角色塑造的成功,细节处理得接地气。
比如开始孙光明对媒体行业的思考,纸媒的寒冬,紧接着是徐唯一的出现,代表着新媒体的可能性。
比如张子灏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形象,开酒店却只想着打点媒体人做面子工程。
比如岳岚为了自己朴素的新闻理想,可以和自己的前未婚夫battle起来,据理力争。
还比如后石沟村冯进宝这个倒插门女婿的求生本能,让他学会的见风使舵,等等。
这些都是生活里大家都可以看到感受到的真实细节。
因为角色接地气,贴近生活,特征立得住,也就自然让人觉得充满了真实感。
期待后面,看后石沟村村民的家长里短,吵吵闹闹,欢欢乐乐,最后怎么携起手把后石沟村建设起来。
也想看到孙光明和徐唯一,这两个都市青年如何在乡村得到成长。
还想看到孙光明和岳岚后面如何解开他们的情感纠葛。
毕竟,生活要有事业,生活更要有爱嘛。
哈哈哈。
靳东真是师奶杀手yyds靳东出场的时候,我妈和我姥姥的眼睛都直了,原本还在厨房准备晚饭,连忙放下手里头的事儿,一起聚在客厅看起了这部《温暖的味道》。
我挠头,师奶杀手靳东,yyds。
但我对于这种一上场就自带许多标签的人物就很迷惑,什么绝不露脸的美食大V,什么报社人人惧怕的工作狂编辑,和农村建设戏八竿子打不着啊?
孙光明的人设不就是一“斜杠青年”吗?
这么优秀的城市年轻人,怎么会成为后石沟村的第一书记,还像模像样坚持留在农村指导起了工作?
直到第四集那场暗潮汹涌的鸿门宴,我才明白了孙光明这个人物属性点为什么会加在那些地方。
民以食为天——后石沟村的两大经济支柱也没有离开这个设定。
以后石沟村村委会主任李建安为首的外姓人,成员构成有前村委会主任李建平,现任村妇女主任刘海棠,他们主要掌管着村里的煎饼合作社。
李建安和李建平是兄弟俩,刘海棠是李建平的媳妇儿,李家还有一个妹子,嫁给了后石沟村另一股赵姓势力。
而赵姓势力为首的是严肃保守的二叔赵玉山,赵家金牌“打手”辈分很高的赵玉喜,以及赵玉山的儿子、李家兄弟的妹夫赵新龙,他们掌管着村里有机蔬菜种植这一块。
依附在赵姓势力上的,还有外姓倒插门的村会计冯金宝,和凭借自己卖豆腐白手起家的村首富刘富贵。
在孙光明进村赴任的第一天,这两股势力已经闹得鸡飞狗跳,将后石沟村内部问题呈现在台面上,而在孙光明第四集邀请这两股势力第一次坐到一起吃饭之前,二叔所在的赵姓就一直有意拉拢孙光明,邀请他去赵家老宅安顿被孙光明拒绝后,又主动示好将孙光明的谷仓接好了水和电,尔后又提出为孙光明举办接风宴。
这一切明里暗里都在排挤着村主任李建安,而孙光明也明确和徐唯一表示,这是二叔在恩威并施,有意敲打着他。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李建安也毫不示弱。
先是嫂子刘海棠提议让孙光明住在她家,被赵玉喜阻拦后,又在“有毒蔬菜”事件发生后,暗示记者是负责村里蔬菜的总技术师赵新龙的问题,导致赵新龙母亲去世时,赵家还要面对记者的追踪采访。
后来二叔邀请孙光明赴宴,李建安同时也安排了全羊宴等待着孙光明。
两股势力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既让“有毒蔬菜”事件的自查变得艰难,同时也让孙光明这个新赴任的村书记,头疼不已。
这个时候,就发现了孙光明这个人物本身所独有的魅力。
孙光明常年浸泡在宣传口,自有他作为媒体人的敏锐,当张子灏领导的君子兰大酒店对媒体一口咬定是有机蔬菜出现问题时,孙光明同样也在媒体面前做出明确表态。
当事件变得愈发不可控时,孙光明也是第一时间想到不应该和张子灏这样僵持,应该打破对立面,私下面对面去沟通问题,查找问题。
而孙光明的另一个美食家的身份,也让他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美食的道理,出其不意去解决问题。
领导班子决定调回孙光明,不让他继续去管后石沟村的这档子事情,孙光明察觉到是领导爱护自己,借着为老领导炒菜的机会,将自己的内心决定郑重的表达了出来。
两股势力针锋相对,自己却对他们的陈年冲突摸不清底细时,孙光明干脆借着两家都邀请自己吃饭的这个机会,将两家人聚到了一起,让最根本问题浮出水面。
孙光明烹调的,既是希望两家人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的愿景,同时也是在烹调当代农村建设,所面临的种种典型问题。
二叔不满意孙光明的举动,示意赵玉喜断水断电施以警告,孙光明在黑暗来临前做的那道菜是蚂蚁上树,他解释到“鱼香肉丝不见鱼,蚂蚁上树不见树”,好多问题如果不是你亲眼看到,亲口尝到,外人很难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句话也成为了整部剧的一个题眼——烹调世间不同人、不同事,将他们和谐共处,这才端出一盘《温暖的味道》。
孙光明既是个金牌烹饪师,同时也在逐渐成长为后石沟村的金牌调解员。
整部剧看到现在,里面既有乡村生活的风土人情,也有社交媒体发达的新时代环境下对农村建设的思考,故事发展节奏快不拖泥带水,同时演员们的台词符合各自的角色身份,接地气之余还有那么一丝轻喜剧的味道。
而一位位老戏骨的出现,也让这部剧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刘海棠出现的时候我还只是觉得亲切,等到二叔出场,哇赵家领头人的气场真不是盖的,刘富贵的演员我也很喜欢,和村子后进户的桂花还有莫名的感情线,就挺让人期待这一对的。
整体观感轻松愉悦,和家里长辈还有一起探讨的话题,我说我要在微博给靳东打call,我妈立马许诺晚上再加一道菜。
看《温暖的味道》首先是冲着靳东去看的,第一集看下来我被毛晓慧饰演的徐唯一这个角色吸引住了,虽然徐唯一是个刁蛮任性,做事莽撞的一个人。
但她也是个古灵精怪、直来直去、调皮可爱的小姑娘。
以前的徐唯一总是帮倒忙,该直播的没有直播,比如村里的寡妇桂花房子失火人也被困在大火中,而孙光明二话不说披着个湿被子就冲进去救人了,在冲进去救人以及救上人冲出来徐唯一愣是没拍一个镜头。
不该直播的她是都直播了,一开始农药蔬菜事件,本来作为受害方的张子灏的情绪够难平复的了,可徐唯一还偏偏把村民对张子灏的谩骂给直播出去,更是让张子灏作出起诉后石沟村的决定,好在孙光明痛定思痛销毁所有蔬菜才压下了这件事。
第二次李建安广播上向村民道歉,同事也说了一些对张子灏不满的话,她又给直播出去了,镜头还就对着大喇叭。
但是在最新的剧情中也看到了,徐唯一慢慢成长了。
之前她是村里的形象代言人,孙光明对她包容,而这次被聘请回来当谷仓民宿助理,可以说是孙光明同时也在帮她成长。
经历了不正规民间借贷的困难,以及因还车贷付不起房租住车里的事情,徐唯一也算是被孙光明拯救的安分些了。
孙光明本来为他的谷仓民宿开业仪式邀请到了一家有头脸的公司的签约仪式莅临民宿举办,但到了那一天这家公司爽约了,孙光明临时找岳岚发动一下她的人脉找些人去应一下急。
这话被徐唯一听到了,气他一有困难就找前女友,觉得他丢脸。
另外,她可能也有点小吃醋,觉得自己也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
扭头开车跑出村外去找撑场面的人,还正是让她赶巧了遇上一支迷路的旅游团,她就顺势带回到谷仓民宿。
在这两拨人开始用餐时,老祖奶亲自做了蔬菜煎饼。
因为张子灏尝过村里的卷饼一直不敢动筷尝一尝,可岳岚吃了觉得很好吃就劝张子灏尝尝真的很好吃,张子灏这才吃了起来而且也说很好吃。
就在这一刻徐唯一悄摸拿出手机把张子灏吃煎饼以及说好吃的这一幕直播出去,这一举动正好又为后石沟村的煎饼沉冤了一次雪。
之前正是因为张子灏买了三卡车煎饼喂猪,导致煎饼事业一撅不振。
这次张子灏主动说好吃也正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看了几集,就深深体会到了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在背的“三如”之感。
曾经看到过特别类似题材的一部下乡剧《马向阳下乡记》,至今还为那部剧的精彩击节称快,起码那部剧的剧情和演员的演出让我信服,而这部剧,一样的城市精英到农村去,一样的村子里的两派势力明争暗斗,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那么真实可信,而且演技浮夸,剧情狗血,而且更诡异的是,《马》剧里的诸多配角演员在这部剧里频繁出镜,类似的身份设定,类似的性格人设,但是演起来却要多别扭有多别扭,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先说那个主演,饰演第一书记的中年装逼大帅哥,虽然很卖力气的想塑造为一心想为乡亲们大办实事的时髦村官形象,但奈何演的毫无生气,概念化脸谱化严重,人物假大空的像打了氦气的充气娃娃。
这是导演之过,还是编剧之过,抑或那个叫什么东的主演之过,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这么导,这么编,这么演出来的一个人物,让人看着就犯困,而且想冲进屏幕削他。
《马》剧里的主角,也是这么一个村官,人家塑造的有血有肉,有棱有角,有优点有毛病,看着看着,就让观众越看着真实可爱,这个什么东演的书记。
塑造的死气沉沉,看得人昏昏欲睡,没有真正这类人应有的思想,举动,气质,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会耍帅弄酷,却不会说人话,办人事,这样的剧情,这样的演员,我实在找不出喜欢它的理由。
最近看了几部完全不同主题的国产电视剧,只有这部电视剧,让我产生了某种情感上的共鸣,我没有剧里的孙光明书记如此大公无私,位高权重,但是孙光明书记周围的所有人,我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号入座的身影。
其实我觉得这部剧还可以,整体基调轻松诙谐,不是那种意义深刻的严肃正剧,剧情推动依靠小打小闹的村民,不靠谱的网红助理和不着调的市区首富的孙子。
知道这部剧的人似乎很少,这部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农村偶像剧,理想化但不至于太过浮夸,不太接地气却又充满人情世故,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视剧让我过于紧绷的神经得到了些许放松,假如喜欢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或许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01-都市精英下乡历险记孙光明身为完美主义的报社工作狂领导,虽然不满意自己被选调农村当第一书记,但他更没想到上任第一天,刚刚向媒体宣布自己是后石沟村的第一书记,就接到了领导的撤职电话。
即使一开始并不愿意去农村当这个书记,但是想起刚刚在媒体面前宣布自己的身份,又被换职,面子上过不去,孙光明火急火燎直冲市直领导办公室。
领导解释说:“比起质疑他的工作能力,更多是担心他没有处理相关紧急情况的经验。
”(上任第一天,后石沟村就出现了有机蔬菜打农药的负面新闻),孙光明拍着胸脯和领导保证自己有能力解决当前的问题,声称自己完全领会第一书记下乡的任务精髓:促党建,抓扶贫,乡村振兴=办难事,办实事,办好事。
能说会道,随机应变,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孙光明终于说服领导,让他继续任职后石沟村的第一书记。
有多少人能像孙光明一样,迎难而上,有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另想办法继续解决?
回到村里,第一件事情应该做什么?
大家都一起代入角色思考一下,体验一下当领导的感觉。
为什么会出现有机蔬菜打农药的负面新闻?
后石沟村的有机蔬菜真的打农药了吗?
孙光明再三询问村里的负责人,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
虽然平时村民们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但是在公众利益面前,口风还是会保持一致。
孙光明半信半疑,自己一个人半夜蹲守在菜地调查,终于让他发现了蛛丝马迹。
原来村里的有机蔬菜真的打了农药。
这时候就涉及到管理的问题。
代入情境,假如你是村里的有机蔬菜管理者,当你发现有第一户人家开始使用农药种植蔬菜,打了农药的蔬菜肯定比没打农药的蔬菜更容易打理,品相可能更好,产量更高,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你会直接把这户人家拉到村民面前批斗?
你会直接销毁这户村民种植的所有蔬菜?
你会进行口头教育,并且强势把关下一批蔬菜的种植?
村里的这位管理者,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后村里就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使用农药种植蔬菜。
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这位管理者直接卸任有机蔬菜管理的职位。
孙光明书记提议销毁所有的有机蔬菜,这让村民很不满意,有些村民认为自己的蔬菜没有使用农药,凭什么也要被销毁?
这里最大的争议点是什么?
是公平的问题吗?
是被销毁的蔬菜本身可以置换成金钱,如果蔬菜被销毁了,损失由谁承担?
这时候回到一开始我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定位——农村偶像剧。
如果村里发生这种事情,其实是非常棘手的,感觉现在大部分人都很自私,要处理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像剧里这么容易。
剧中是怎么解决这个蔬菜危机呢?
孙光明书记自己写了一张五十万元的欠条,如果销毁这季蔬菜之后,下一季蔬菜依旧没有销路,由孙光明一人承担全村五十万元的损失。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会这么做吗?
-02-高富帅倒贴钱上班记这刚上班第一个月,还没领到工资,就已经倒欠村民五十万元整。
这仅仅只是开始,解决了蔬菜危机的事件,要开始琢磨后石沟村的发展问题,毕竟第一书记的任务是促党建,抓扶贫,乡村振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哪个群体,肯定都有派系之争。
孙光明身为村里的第一书记,从公平公正公开的角度来说,肯定不能站队某个派系,不管谁的人情债,孙光明都直接拒绝。
孙光明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笔大开销:修建居住地。
不管住在哪里,都是欠别人人情,孙光明不得不选择住在没有修缮的谷仓里面,自己掏钱装修成民宿,一方面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一方面也为后面的民宿计划布局。
我不得不感慨,现在上班真是越来越难,别人上班是为了赚钱,孙光明为了做好第一书记,在与村民的吵吵闹闹中,不得不以自己掏钱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
你要说他浮夸吧,现在的人真的很自私,没有哪个人可以很容易地侵占他人的利益,这是现实。
你要说他现实吧,好像又没几个人能像孙光明一样倒贴钱上班。
-03-小恩小惠难服众孙光明第一书记是空降兵,那村里之前的负责人是谁呢?
一村之长李建安。
孙光明到后石沟村的第一天,村民就迫不及待地拉横幅抗议,让第一书记做主罢免村长,拉开两派之争的序幕。
这个剧情的设定真的每次都逗得我捧腹大笑,完完全全和我上班的氛围一模一样。
不管村里发生什么事情,都能牵扯到罢免村长的主题上,孙光明身为外村人士,没兴趣站队村里的任何人,与村里的任何人都没有利益瓜葛,比起罢免村长这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孙光明更愿意花费心思在村里的发展计划上面。
为什么说和我上班的氛围一模一样?
其实公司也是一个小集体,小集体里面也有各种派系,只要有工作需要推进,肯定就会有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不管发生什么问题,有些人的出发点觉得是解决问题,有些人觉得是针对他。
当然,有的人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某个人,为了让老板开除某个人,不管公司发生什么大大小小的屁事,都会点名道姓说是因为某个人。
你可能会说:“上班不是工作的地方吗?
怎么被你说的这么儿戏?
”生活哪有那么高大上,不管是在工作的场合,还是复杂的亲戚关系,其实都是一样的,吵吵闹闹,鸡毛蒜皮。
这部剧的人情世故写的很妙。
因为孙光明是第一书记,所以自然有人要去巴结他,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就像村里的会计冯进宝,从孙光明到村里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跟在第一书记的身旁,目的是什么?
会计冯进宝身为村里的“信使”,假如发生什么事情,信使就要第一时间通风报信给“自己人”。
当孙光明向会计冯进宝咨询村里的事情,这个会计冯进宝是什么表现?
一问三不知,装傻充愣推责问别人,一听到有利可得,又开始假惺惺地透露“有用”的消息。
村长和会计身为村里的一当家和二当家,这俩人的工作作风也是非常搞笑,当孙光明书记站在媒体镜头面前应对记者的狂轰乱炸,村长和会计在后面斗嘴,互相推责,谁都不肯去当出头鸟。
因为派系之争,村长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总是在自己的派系里面弄一些小恩小惠,帮助自己完成业绩。
村长之所以要保住这个位置,想的都是他自己,就像后面为了村里的投资计划,投资人承诺可以让他这个村长年薪百万,他立刻借助自己的村长职位,以权谋私,让村里落选“明星村“的评比,直接让村民失去政策上的补贴,引起民愤。
后面的剧情更有意思,当村长以为投资计划可以让村民得到一次性的大额补偿,可以挽回民心,结果村民都怕自己拿少了,谁都不肯当第一个签字租地的人,投资计划在长时间的利益纠缠中不了了之,村长的位置也直接被人替换。
-04-女人也能当村长这部剧的高光部分,莫过于能力出众的妇女主任也可以当选村长。
终于再无男女对立之分,只要是真的为了集体利益,真的有能力去胜任管理者的职位,就会得到群体的支持和拥护。
这在相对封建的农村氛围中更是难得。
孙光明第一书记身为村里的最高领导人,就事论事,打破传统常规,不搞性别歧视,为了让妇女主任能更好地胜任村长这个职位,把村里唯一的培训名额静悄悄地送给了妇女主任(大张旗鼓可能会导致这个名额被别人抢走),帮助妇女主任铺路,有智商更有情商。
除了妇女主任当村长的故事情节,这部剧中还有其她闪闪发光的女性角色:1. 不靠谱的女网红在耐心培养下,终于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民宿经理;2. 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贫困户寡妇桂花嫂,凭借自己的跳舞和裁缝天赋,不仅成功创业成为裁缝店的老板,还如愿嫁给了自己喜欢的对象;3. 村里的特级贫困户寡妇丽英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通过贷款的方式,创办了自己的民宿,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4. 因为贤良淑德,勤劳靠谱的品性,桂兰接替了蔬菜合作社管理者的职位;5. 婚姻不顺的李清河在孙光明书记的帮助下,在隔壁海青村学习做茶的手艺,不需要远走他乡,后面也成为了村里茶叶社的管理者。
其实生活也就是这样,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每天都是鸡毛蒜皮,勾心斗角,有利益纷争,有各种小心思,小算计,但是并没有解不开的恩怨,没有放不下的利益,没有不回头的浪子,更没有必须要达成的大小目标,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有情人不管多苦,最终仍能拥抱彼此,父子反目可以和好,兄弟就是打破了头,可第二天还是兄弟。
这就是这部剧所要表达的主题,这就是温暖的味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孙光明,在真实的生活中过关斩将,希望我们都能和孙光明一样,越走越远,越做越顺,越来越好。
违和感极强,一群城里人强装农村人,服装道具各种不协调。
城市恋爱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就要助农题材才带劲,就要蔬菜地里谈恋爱,就要看靳东叔叔当书记。让我们一起期待,光明书记如何手撕搞事村民。
又是个烂的
乱哄哄的,看不下去。靳东一贯的摆谱画风,救万民于水火,虚假得要死,哪有这样悬浮的扶贫干部?芒果特意跟央视交换来的剧,想拉抬一下收视率,未料这回大妈杀手不灵光了,原先寄予厚望的芒果精忿忿然宣布褫夺其“芒国公”封号2333
靳东能不能不演这种满脸我最厉害的角色了。
本来冲着吴越去看的,这也能写领衔主演?合起来也就一集剧情吧,这也太离谱了…我都怀疑她就拍了一周。
张子灏看着玩世不恭,漫不经心的国民首富孙子形象,但其实比谁都精明吧,污蔑后石沟村有机蔬菜是有害蔬菜的事情,像是精心策划的。期待后面剧情揭示真相。
靳东能不能不演这种满脸我最厉害的角色了。女主好吵。村书记啥时候这么牛了?这都飘天上去了吧。
可怕
昨天刷到了开播通知,主要是靳东太吸引我了,结果我发现美食也挺吸引我的,开场就把我吸引住了,我也觉得自己吃的比猪差。。。
哎呀!能不能不要有靳东了,看到他就烦。就因为他主演,电视剧都不想看了!
感觉现在国内的剧很多都三星觉得高,但又不至于两星……
几个活宝配角有点意思
老赵家出场真的笑死我了啊,个个都霸气侧漏,大金链子大皮帽,BGM都不一样了~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可怕。
剧情浮夸,靳东万年不变的演技好油腻,难怪扑街!
靳东+李乃文就是矫情拧巴的代名词
把所有的角色都演成自己,这也是本事
坚持看完一集……实在看不下去了
靳东老是端着,说教型的,不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