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很多外国媒体都在可着劲儿夸《守望尘世》的第三季,其实第二季开播之后就有评价认为:这个剧被严重低估,第二季已经达到神剧的水准。
似乎大家普遍认为在第一季完结后,剧情进入分水岭,新的故事带给观众意外的惊喜。
而可能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第一季最佳,第二、三季反而让我略感失望…最喜欢第一季,不仅是因为后两季没有男主跑步的特写,而且制服play的戏份明显减少【误在第一季讲完原著小说的故事之后,后两季和《Lost》的后几季一样陷入剧情太神棍到不能收的地步,比Lost进步的是这次编剧没有强行填坑强行解释,而是选择继续发展这种亦真亦假的剧情,让观众自己去选择相信和不相信。
其实在原著作者(也是本剧编剧之一)创作小说的时候也显然并没有准备解释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小说就是展现在“那件事”发生后人物之间的矛盾和自身的矛盾。
在第一季中重点也是角色们压抑的矛盾和对自身对信仰的思考,所以当季终各条支线汇集起来的时候人物迸发的情感是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的。
然而这些矛盾在第一季中已经发展和解释足够充分了,为了故事的继续必须有新的矛盾。
于是编剧很聪明的将故事的背景扩大,地点也由小镇转向奇迹公园转向澳大利亚。
但问题来了随着背景扩大,观众的关注点也从人物的情感分散到了那些编剧没有给出解释的奇幻剧情上。
“为什么2%的人消失了”本来就是个不能深究和解释的问题,凯文看到的幻像到底是不是真的,宾馆是死后的世界吗,凯文是精神疾病患还是耶稣…这些剧情营造了本剧神秘奇幻的氛围,但另一方面却架空了第一季对宗教和人性的思考。
太神棍的剧情已经让观众不能再像第一季的时候不在乎所有未知的答案,我们的重点不再是人物的纠结和思考,我们想知道“为什么”。
观众的纠结迷惑让之前默认合理的设定突然变成了“深坑”,变成编剧有义务给出合理解释(填坑)的内容。
然而随着第三季的完结,编剧也没有“填坑”,这让我产生了当年看完lost之后同样的失落感。
诺拉和凯文的感情线最为最后的结尾也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两人的感情线本来在三季中就相对缺乏笔墨,最后竟然在倒数第二集就讲完了凯文内心的矛盾(其实凯文自身这条线和第二季比也根本就没有矛盾吧)完成了“自杀”。
当然这个剧在配乐、取景、演技等方面都是一如既往的精彩,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
在对宗教、对人性和神性的探讨都是深刻引入思索的。
这也是我一如既往大爱守望尘世的原因。
总的来说《守望尘世》确实没有被“过誉”相反它其实有点被低估了。
作为《lost》的高级姐妹篇它没能和lost一样引发全民追剧的热潮,甚至关注度过低,实在是埋没了一部神剧。
不过原因也是想的到的吧,《迷失》好歹还有荒岛求生的刺激情节,像《守望尘世》这样压抑沉闷的剧怕只有真正看的下去的人才会大爱吧。
《守望尘世》是部游走于神剧与神棍剧之间的HBO作品。
它前置了一个惊悚的剧设:7年前的10月14日,地球上有2%、约1.4亿人突然消失了。
然后在漫长的3季故事里,受伤的人们一直创伤难愈,各种抑郁怪诞。
遗忘就是背叛?
赎罪代替信仰?
幻觉揭示真相?
最后女主诺拉痛下决心,抛舍此间种种,穿越彼岸。
但她在平行时空里体验到更大的痛楚:原来彼岸的人们遭遇了更大的不幸,98%的亲友突然消失,繁华落尽,满目疮痍。
她的一对稚嫩儿女已长大成人,她的配偶已另筑新巢,她与旧日时光因遗失的7年已形同陌路,再也无法拼回往日片段。
这时诺拉想起另一个时空,还有一个曾让她牵挂过的男人凯文。
幸好时光穿梭机的发明者因思念亲人也已早早穿越过去,诺拉又费尽周折,在她鬓发灰白的暮年终于穿越回来。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守望尘世》的开场不逊色于任何一部经典悬疑电影:年轻母亲一边在洗衣房抱怨着洗衣流程的繁琐,一边在电话里讲着生活琐事,全程伴随婴儿震耳欲聋的哭泣声。
仍然在打电话的母亲打开车门,将婴儿的安全座椅放置在后座,自己坐到驾驶座,后座传来又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叫,这将是她在世间最后一次听到自己孩子的声音。
十秒钟后,意识到后座寂静得过分的母亲转过头来,安全座椅上已经空无一物。
她呼唤着婴儿的名字环顾四周,周围是同样在呼喊父亲的孩童,一架装满物品的购物车从路边缓缓滑行过去,撞上车尾,她的身后,两辆轿车碰撞在一起。
母亲的呼唤逐渐变成惨叫,画面转黑,背景响起无数人拨打911电话报知有家人失踪的消息。
绝佳的音画配合在三分钟之内即勾勒出一副不见硝烟的末世图景,也警示观众下面将看到的绝不是公共台那种能絮叨十几季家长里短的肥皂剧。
实际上,《守望尘世》的故事格局很“小”,前两季分别以两个小镇为背景,主要围绕两个家庭展开,人物关系也遵循了美剧“贵圈真乱”的定律,你的前妻可能在下一季就变成你朋友的伴侣。
中途时有角色掉线,也有死人复活之类的灵异事件发生,但在《守望尘世》的世界观下,这些情节也是合理的,因为这不是现实,甚至不能算作科幻。
在这个世界的某个10月14日的午后,地球上有2%的人从此消失了,总计一亿四千万人,这批人的命运就被定义为“突然离开”(Sudden Depature)。
一亿四千万的数字不能算少,如果少到只有几千人,那就是美剧《4400》描述的故事:被外星人劫持的人类回到地球,突然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能力。
如果消失的人太多,像诺拉在剧末叙说的另一个蒸发了98%人口的地球,世界又会天翻地覆。
2%,对地球总人口而言毫无影响,但对信仰,对个人生活,同样具备致命性的打击。
《迷失》的“烂尾”让J·J·艾布拉姆斯背上“挖坑不填”的恶名,但请记住这个名字——达蒙·林德洛夫,艾布拉姆斯只负责《迷失》的大体框架,执导了其中两集,就去张罗其他项目。
林德洛夫才是该剧的真正主创和首席编剧,正是他在第六季一手打造了让诸多《迷失》粉愤恨不已的结局。
当一个美剧粉看到《守望尘世》的制作人名单中出现他的名字,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里不会有“走近科学”式的揭秘。
也只有HBO的平台能纵容这样的剧集存在,流媒体需要噱头更大每集一高潮的故事,没有耐心去探讨存在与虚无、可知与不可知之类的哲学命题,拍摄一部现代《启示录》或者一部非纪录片形式的《失衡生活》。
《守望尘世》的第一季有汤姆·佩罗塔的原作打底,故事始于“突然离开”事件后第三周年,有些幸运儿家人齐全,也有些倒霉蛋只剩自己一人,后者自然还沉溺于过去无法自拔,前者也并非表现出来的那样无动于衷。
沉默赎罪会的存在更加剧了梅普尔顿镇民的不安,这个组织的人员群居在一座住宅内,身着白衣,绝不张口说话,在公共场合拉着奇特的横幅或只是静静伫立瞪视着你。
宗教的引入、大量《圣经》语句的摘抄和一个虔诚基督徒的主要角色,可能会让观众以为这部剧在讲述宗教救赎的问题。
而在第一季的第九集中,达蒙·林德洛夫用倒叙的手法带我们重温了令人心碎的瞬间,慢镜头制造出一种时空即将凝滞不动的假象,定格在劳里不敢置信的神情上。
然而,下一秒,时间还将继续流淌。
可以说,第一季的这十集全用来铺陈世界观和基本人物性格,与原作无关的后十八集,才是林德洛夫引以为傲的创作,唯恐观众不能明白他的意图一般,第二季的主题曲选用了艾丽斯·德门特的《Let the Mystery Be》。
凯文·加维也许是HBO史上最衰的伪基督(Messiah),比《嘉年华》中的本·霍金斯尤甚。
他被妻子抛弃,莫名其妙卷入与沉默赎罪会的争斗中,在赎罪会本地领袖帕蒂自杀后,一直被帕蒂的鬼魂纠缠,最后被前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凯文唯一的特异功能是死而复生,每次无限痛苦地死去,可能在任何形式的水中赤身醒来,进入一个常理无法揣测的世界,被安排杀死一个人甚至毁灭这个世界本身。
马特相信凯文就是救世主,为他撰写属于他的“圣经”,所有人都认为他死后到达的就是“突然离开”者所在的世界。
尽管在最终季中,凯文老爹寻索终极之歌的灵魂之旅感人肺腑,单拎出来足以与《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媲美。
但是,被淹死后又一次穿越了的凯文选择了用核弹炸毁了那个世界,连这点能力都失去的他也就成为了普通人。
在《守望尘世》的剧情中,不要指望无缘无故发生的奇迹,第二季的小镇特意被命名为“miracle”,因为这个镇子没有人无故消失,无数人想来此定居,躲避不知何时降临的下一次“突然离开”。
到第二季结尾,我们知道,这个所谓的奇迹也不复存在。
与收视人数逐渐下降相映成趣的是,《守望尘世》是难得一见在评论界低开高走的剧集,剧评人纷纷给第三季打出高分,称结局是近年难得一见的完美之作。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林德洛夫的收场:在凯文和诺拉分别十余年后,诺拉独自住在澳洲,凯文默默出现,两人终于坐在一起谈起往事,凯文告知其他人的结局,诺拉也谈起自己用机器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所见所闻,因为那个世界的家人生活幸福,丈夫有了新的妻子,孩子也有了新的母亲,自己只能穿越回来独自过日,这当然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末了,连诺拉都要表示:你不会相信我的。
这时,凯文流着眼泪,说出了全剧最重要的台词:“我为什么不相信你,你就在这里”。
最终集的标题是《诺拉之书》,如果全剧真的有一个救世主存在,那也是诺拉而不是凯文,她的感知影响到《守望尘世》的世界观是否合理存在,诺拉给出了解释,而凯文选择了相信。
于是,观众见证的不仅是一个爱情故事的圆满结局,同时还有一个神话的诞生。
守望尘世就这么完结了,4年3季。
有时候发生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然而成故事说出来就带给我们各种的情感,感动、悲伤、喜悦、激动…最后一集,BOOK OF NORA,讲NORA的故事,承接了S3E6她去寻求穿越,承接了S3E1最后一幕十多年后的NORA。
不剧透太多,主要讲下NORA自述的穿越故事,这个穿越是空间上的,跟以往看得比较多的时间线穿越是不同的,这两个空间是的时间线是一样的。
NORA说她确实穿越了,穿越到另外一个空间的澳洲,她走了很久才发现有人,毕竟只有2%的人口穿越到这边,她的目的是明确的,回到她的孩子身边,然而澳洲离纽约十万八千里。
经过一番努力,NORA还是最终到纽约美普顿,来到她家对面,静静的看着。
门开了,走出来一少年、少女,NORA刚开始没认出来,这是她的孩子啊,都长这么大了,之后她老公和一个美女走出来,真是幸福满满的一家四口,只有NORA才是可怜巴巴的那个。
就是这个故事,NORA在某些点上顿悟了,D世者有些是可怜的,有的变成了孤儿,有的变得孤寡,在2%人口的世界,幸福是属于少数人的,比如NORA的一家;在98%人口的世界,幸福是属于多数人的,只有少数像NORA一样的人,让人可怜。
到底NORA在穿越球快被液体淹没的时候,是不是喊着要出来?
我认为,是的。
是的,NORA实际上没有穿越,她只是用她叙述的故事让她看起来不像苟(狗)活。
最后,引用黑人神棍那句话:Live dog is better than dead lion.靠故事活下去的DOG,这句话不要贬义的看。
感觉这就像是盗梦空间的超长电视剧版,但是当然,比盗梦也好看和深刻了n倍。
没想到这么晦涩和平凡的剧情,我竟然把三季都刷完了,有一种看着难受但是一直想看结局是什么的冲动。
总体上感觉第一季讲的最深刻吧,后面第二季有些乱,第三季简直是各种插叙、倒叙,穿越来穿越去,完全靠观众自己去联系剧情,有点装逼装太过的感觉。
最后说见到失踪者的世界时候,人们我们觉得失去了他们,但是其实他们同样也失去了我们,有一种被雷劈的感觉,what to do next,永远都是没有答案的,无论是神棍、沉默白衣bitch会还是传统教会,给不出一个静态答案,毕竟生活是一个动态的未知的过程,谁tm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生活除了remember,还要继续,死死抓住过去,生活无法继续,但是谁的现在不是过去造就的?
最终可能还是要乐观的走下去吧,无论通过什么方式看到的过去,其实都是自己无法忘却的回忆的投射吧。
在这么丧的时候看这么丧的片子,似乎更丧。
平躺吧。
剧中涉及到大量宗教内容,有人相信留下来的人是因为恶,是在接受上帝的惩罚,于是开始极近残酷地对待自己,并用残忍的方式提醒幸存的人--不要忘,这道伤口永远不会愈合,不能忘,你已经不是那个完整的人。
面对离开的人,留下,是惩罚还是馈赠?
留下,该遗忘然后继续生活,还是缅怀并铭记?
最终并没有答案也没有结论。
生命何其羸弱,有时候是我们把她想象得太坚强,赋予了太多内容。
“假装很好,努力活下去”。
这是多么悲伤的无奈,这整部剧都弥漫着这种浓得化不开的低压气氛。
人类的感情何其顽固,有些念头绕不过去有些心结放不下,有时候给自己疗伤的方法太狠绝,有时候只是无法原谅自己。
关于那些消失的人故事最后给了答案:那一个事件后,“此岸”和“彼岸”分化成两个平行世界,女主找到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方法,在那里,“我们”才是消失的那一部分。
原来并没有什么“消失”,有些人只是失去了彼此。
因果,并不是古老的东方才有的理念。
你在哪里,你的身体和灵魂都在哪里。
《守望》有28集的时间足够丰富的内容去挖掘,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一把废土。
那些通过镜头传递出的烤问,现在想到还是会被戳痛。
人类的思维不是干瘪的,而是充斥着无法抹平的棱角,并且向不可知的方向伸展,因此我们才会不停地问那些“为什么”。
在这个多事的2020年,已经有一些因突发事件被时光抓走的人,做不到重启这个年份了,那么幸运如我们,坚强如我们,守护好这个尘世吧,用我们无与伦比的信念。
最近,漫威经营十年的最终一战《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Avengers: Endgame》喜迎4.24内地定档,这部极有可能首次狂揽5亿美元票房的超级大作,相信大家已经被它真真假假的预告吊了近一年的胃口了;在去年的复联3里,灭霸的一个响指瞬间让地球一半的生命灰飞烟灭;但是电影主题和篇幅所限,并没能展开去描述这个世界的人是如何生活、接受或者抗拒这个残酷的事实。
在之前超级碗中场发布的一款预告里,漫威一改其明快鲜亮的色调,展示了大概两秒钟那个失去了一半人口的迷茫世界,灰暗的自由女神像,无人的街道:
以及在一个类似美国常见的谈话会的场景,墙上挂着一副海报:"Where do we go, Now that they're gone?"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同样有类似设定的“神剧”,从2014年到2017年,四年的时间里,一共三季,细致绵密的展示了一个遭遇一部分人随机突然消失后的世界: 《守望尘世The Leftovers》
HBO这部剧豆瓣上mark的人并不多,并且呈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第一季,8.0分,3423人评价;第二季,8.9分,2138人评价;第三季,9.0分,1818人评价。
这说明什么?
守望尘世的三季就像一个过滤器,他并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的“爽剧”,不断的会有人因为它的晦涩而弃剧,因此看的人越来越少;但相反的,看到第三季的人,无不被他所蕴含的哲理;精巧无比的编剧和最终的结局所震撼,在豆瓣第三季的短评里,基本已经看不到负面的评价了,那些不是其受众的人,早在第一季就已离去。
也不得不感慨,只有HBO这样的公司,才能承得住一季又一季的压力,坚持完整的呈现出了这个故事,而不是草草烂尾。
先说说剧情的设定吧:在某一年的10月14日,全世界范围内2%的人口(一亿四千万人)突然凭空消失,不留任何痕迹。
“根据基督教的千年教义,当基督再临人间时,最忠实的信徒将被提升天。
”2%的人口,全球人口的五十分之一;似乎远不如复联里一半人口消失来的夸张,用剧里的话说,“一支足球队里的人,可能全员都可以幸免”;可是事件带来的影响远远比2%这个数字大得多;消失的人也形形色色:学生、夫妻、老人,犯人、政客、甚至肚里的孩子…毫无规律可循。
他们去了哪里?
还活着吗?
是随机还是被选择?
还会有第二次的“消失”吗?
那突然消失的2%的人类,他们是被拣选的(幸运儿)?
还是被放弃的(不幸者)?
没有任何人知道答案。
中国在这次事件里消失了27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上海的人口剧集聪明的用第一集十几分钟的时间展示了当时人们惊慌失措的场景,随后就聚焦在三年后的世界,三年后已经被这一场离奇突然的事件完全改变了的世界。
政府做了最大的努力,他们将这些凭空消失的人命名为“the departures (突离者)”,似乎有意的与宗教性的“Rapture (升天)”划清界限,虽然剧情不管从片头还是剧照都极富宗教隐喻。
片头教堂穹顶的圣光召唤着“消失”的人
为纪念离去事件的雕塑,“消失”的婴儿仿佛长出了天使的翅膀而这些没有消失,没有“被选中”的人,则被称为“the leftovers (被遗弃的,剩下的)”,暗示着剧中人也并不清楚,留下的人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当然,发生了这么大一个无法解释的事件,学术界、宗教界、各种民间组织,也在各显神通的去刷存在感:有的科学机构开始煞有其事的研究离去的概率与死神的关系:
有人不断寻找离去者有罪(guilty)的证据,试图证明这些离去的人不是“被选中”,留下的人也并非“leftover”:
散发离去者有罪的传单:“她殴打她的孩子She beat her children”有的人把自己包装成世间的“神”,可以解除他人的痛苦。
还有一个贯穿三季的“邪教(cult)”组织,叫沉默赎罪会(Guilty Remnant):入会的人放弃了自己说话的权利,身穿白衣,将欲望降至最低,不断的抽烟,用各种极端的方式去提醒世人不要忘记这场事件,提醒世人自己是犯下了罪孽的罪人:
“不要拯救他们 don’t save them”
“停止浪费你的呼吸 Stop wasting your breath”
自然,他们种种作死的行为难免会和人发生冲突,毕竟这段痛苦不是每个人都想回忆起的
但他们却宛如苦行僧一般,用非暴力的方式,执着的一次次揭开人们已将愈合的伤疤来到第二季,《守望尘世》启动了另一个令人叫绝的设定,在德州的一个小镇,没有人因为那一次的“departed”事件消失,这个小镇被大家认为是“被赦免(spared)”的存在,人们发疯般的想来到这里,定居,参观,哪怕买一些纪念品也好,无法进去的人则在小镇外扎营守候;小镇人的经历,想要挤进来的人们,沉默会的蜕变,构成了第二季更为宏大的冲突和故事。
这个小镇被命名为了“奇迹国家公园"MIRACLE national park
在时间跨度如此大,群戏又多又复杂,现实空间与梦境幻境交替出现的情况下,这部剧贯穿三季的卡司也非常棒,可以说,正是这些演员走心又走肾(literally)的表演让我们有幸见证了电视产业的一场奇迹:
这一幕真像《搏击会》的经典场景贾斯汀·塞洛克斯 Justin Theroux饰演的男主Kevin Garvey:集马甲线人鱼线鲨鱼线事业线于一身的奇男子,悲悯天人的表情和惹人伶爱的容颜(???
)
凯莉·库恩 Carrie Coon饰演的女主Nora Durst,非常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决绝果敢的美丽女子,有她出现的部分就不会无聊,谁能想象她居然是复联3里灭霸的手下暗夜比邻星的扮演者!
不忍直视…大美妞丽芙·泰勒 Liv Tyler饰演Megan,作为Aerosmith乐队主唱Steve Tyler的女儿,丽芙在片中从迷茫软弱到心狠手辣,转变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另外,她真的长的越来越像她父亲了。
凭借《假若比尔街能说话 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喜捧奥斯卡最佳女配的雷吉娜·金 Regina King在剧中饰演Erika,一位伟大又悲剧的母亲:
克里斯·泽尔卡 Chris Zylka饰演Kevin的儿子Tom,为人善良却命运坎坷,二三季有点发福的样子某些角度居然有点像Tom Hardy:
玛格丽特·库里 Margaret Qualley饰演Kevin的女儿Jill,嗯没有太多说的地方,但是人好看啊:
好的作品永远离不开好的音乐,三季的《守望尘世》里有太多经典的音乐瞬间,并且除了一些引用的曲目,它也有自己悲悯又大气的原创音乐:最后,对于一部已在神坛之上的剧来说,短短几千字的文章,真的只能算一个非常普适的介绍,它没有一个快速的入口,能让人很快了解其中的全貌,唯有坐下来一集一集的去感受,花几十个小时去带入剧中世界的喜怒哀乐,才能领会到“守望尘世”的意义所在。
我们总是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投入,越来越多的演员进入电视,小荧幕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了,那么,有《守望尘世》这样的神剧,也许就是电视剧的艺术性已经超越电影的最好证明吧。
谢谢阅读,下期再见。
原来还有这样的电视剧。
第一季的阴郁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第二季在试图开启新的生活,却困难重重,第三季,第三季大概在寻觅吧。
并不敢说自己看懂了这部剧,整部剧充满了荒诞,矛盾,却也一直有爱在其中。
节奏很慢,却让人欲罢不能,我们看到每个人的性格,改变,每个人都不一样。
这部剧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是怎样,只是描绘了各种情况。
结尾很感人,也许爱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人们渐渐遗忘了奇迹镇,大家开始向前看了,生活还要继续不是吗。
不管经历了什么,我们人类,总能顽强的度过。
很喜欢一句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余华
结局挺感动的,nora找到了一个解释作为closure生活下去,只是这解释完美得近乎谎言(剧似乎也暗示这并不是真的),或许这就是信仰宗教等的现实作用吧…(PS.喜欢Nora也许因为代入那个她了,尤其老年Nora由于有斑更像了,越是觉得耐看跟好看)但总觉得有点不够的地方,狂热matt被说服稍显简单,连同miracle和kevin的神迹一起,异世界一个核弹就抹掉了;laurie视角单集,明显的指向自杀(虽然纠结了很久才勉强解释她自杀动机),但最后又甚至可以说稍稍刻意地交代laurie并没自杀(which我觉得才是符合人物的设定)。
这次编剧是给了重要人物一个交代了(对比lost),但对剧里的世界观价值观似乎并没有。
没有一种解释是经得住三季剧情的检验的,你当它是宗教寓意时,它写上帝被狮子吃了,虔诚的神父都彻底放弃信仰;你当它精神错乱的幻觉时,它除了把代表绝对理性的心理治疗师都要自杀之外,还在本季正片开头拍一段宗教故事;它不断透露出虚无主义(GN,Evie的家庭不存在),它又好像把回家当作主题(s2那个大团圆finale、最后鸽子飞回)。
似乎编剧故意不给出一个完整的所谓真相,就像是消失事件那样,观众各自选择接受的解释,尽管这些解释都不无破绽。
像修女说的,not selling you, but its a nicer story. 而重要的是“you are here”他们得以live on.写到这里,应试教育练就的“作文非要提取中心思想”的毛病发作,我还是忍不住觉得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结局…或者说,一部弥漫着虚无主义的剧很漂亮地接上一个存在主义的结局…我想我肯定是在说一些我不懂的东西了吧…
经历了第一季的Departure,第二季的Reconstruction,第三季探索着真相也归于平静。
我几乎就要相信Nora是真的穿越回了过去,看到了她惦念的过去在没有她的另一个平行时空若无其事的开花结果,依然美好。
于是她选择回归现在,抓住当下。
Kevin也终于在经历次次死而复生后最终杀死了怯懦的自己,勇敢地找寻Nora。
经历了前两季的脑洞大开我几乎不能相信如此平和温暖的结局。
也许这就是这部剧本身想告诉我们的,the leftovers才是主体,突离的人们带来的波澜终究会过去。
沉默也好,爆发也罢,当你真正跨越,就是内心真正的平和。
最后一刻,仿佛《霍乱时期的爱情》结尾……终于悟到了生命跟死亡相比,前者才是无限的这一真谛,这使船长大吃一惊。“您认为我们这样瞎扯淡的未来去去可以继续到何时?”他问。阿里萨早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之前就准备好了答案。“永生永世!”他说。
实在理解不了的高分剧情,神神叨叨的……如果因为信仰而没有生活好,那就是错误的信仰。好的信仰是正能量,是让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倒是剧中的配乐都很好听。
第五集太好了,牧师的单集都太好了。人们把名为“罪”的生存之苦挂到山羊身上驱逐出郊野,执着于真相拒绝自我欺骗的小部分人又亲手把这重量取下挂回自己的脖子上。他们需要直面痛苦、在反反复复的挣扎和逃离中才能活下去,因为痛苦在痛者眼里是唯一可以确认的真实。
隔了好几年才看完,看的我心力交瘁…存在or虚无,科学or宗教,用了三季去解构与反解构这个宏大的世界观,说白了道理很简单,与其追寻失去的或者超脱境界的幸福(其实都是心灵困境),不如珍惜当下守望彼此才是真的幸福…但放下执着实在太难啦,我也从没有做到…
能入今年看的剧集第一佳,个人美剧十佳也是毫无疑问的,担得起神剧的称号,作为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不能体会对于信教的人来说,宗教能给他们怎样的支撑,下一部去看看伯格曼的处女泉,即使不信教,依旧觉得对于宗教的相信和质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选择相信就是一种宗教,那真的细思极恐,这剧真的神。
4.8这样一个大架构竟然用如此简单的结尾解释 可一切又似乎十分合理 这应该是第一次遇到从第一季普普通通越拍越赞的剧~~另 配乐真的大大大加分those who doens't believe, waits
只管挖坑,不管埋;创意无敌,收线赖
这季在硬盘里躺了四年,看前面几集的时候还查了下没有第四季了,觉得好落寞啊,最后几集竟然有些烦,还有点想弃的意思,罪过吗?罪过啊!
哲学、宗教、科幻、不可知论、前世、未来、现实主义……这部剧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整个系列看下来,剧情走向混乱 像是边磕边导 剧里没有一个人是没病的 说着理所当然的话 伤害着未消失的亲人 白衣的建立也没核心支撑 在剧里都成为邪教了 还能tm全世界分会 想干嘛干嘛 没tm几年精神病写不出来这种东西 还有nm抽根烟跟着人就能tm壮大实力 信仰坚定是个什么东西啊? 男主的前妻就如同斯巴达克斯后两季里克里斯的ng老婆 绝命毒师里老白的老婆 看的让人厌恶
S03E05:九叔的单集一直是神品,三季的三个单集都是在拷问信仰。//S03E07:上季和本季的Kevin行走于冥界的单集都是最完美的奇幻电影(P.S.Kevin进门前用XX当验证码承包我观剧史上最炸裂的笑点之一)。//S03E08:这部剧看起来真是无与伦比的享受。到了这季宗教不再像印象中的基督教那样高高在上冷漠庄严,也不再像前两季的邪教那样沉湎于自罚和赎罪,而是以悲悯和爱应和每个人物心灵的跃动。
那消失的2%竟然填坑了,虽然我觉得穿越是诺拉撒了谎。人不可能返回到那个天真简朴的过去,更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那个原始状态中,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人类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庆幸结局是主角们不再迷失在“已失去”里,而是着眼于当下,回归“爱”这个永恒的主题。
从头到尾充满了神棍气质,但是又让人欲罢不能。
看评价比较高就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了。除了两个小鲜肉刺激点荷尔蒙,其它,真tm流水账
守望尘世以一种【没有死角】的方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部【完美】的电视剧该怎么写,怎么拍,以及它的【艺术性】不可复制的一百个原因。
Have you lost enough to let go?这部是对LOST的彻底雪耻。
没头没尾,一星好了。
少装比了,这季最烂!
没有经历对lost的挚爱和遗憾的人,也不会明白这部剧带来的完美观感。这是一部在我语言评述范围能力之外的作品,没有任何缺点。这就是电视艺术在我的判断标准里已经远远超越电影的最佳例证。只能说说我的两个小观感,1: 在地球上存在的任何时间,中国也拍不出这样的神作;2:安妮斯顿好会找老公
there‘s no sign这季咋回事啊 真的好墨迹 说啥呢(我无法看新剧The Gilded Age的原因就是短时间内不想再看到NoraDurst这张劲儿劲儿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