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逝世后,白兰(张柏芝饰)飘洋过海,前往韩国仁川市投靠素未谋面的叔叔,但到了那里才知道叔叔已移民加拿大。
她钱财用尽,无奈下只好同人假结婚以获取居留权。
白兰从没有见过 “丈夫”李江齐(崔岷植饰),身边只有他的一张照片和一个名字。
白兰辛苦打工、身体过劳,生活孤单外还要忍受四周的眼光。
唯一带给她安慰的是房里那张“丈夫”的照片,她很感激这名素未谋面的陌生男子,但事实上,对方是个无所事事的中年混混,由于缺钱才会同意假结婚。
命运让他们屡次错失见上一面的机会,一直到有件事情发生……
今天是2025年,距离这部电影已经24年了。
张柏芝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稚嫩的气息浑然天成。
如果你不认识这个演员,你会以为她真的来自十八线小县城,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本色出演了一朵转瞬即逝的白兰花。
前面37分钟,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太好笑的喜剧片。
而37分钟后,仿佛正片才开始。
电影的名字叫《玉兰》,而整个片子里,玉兰出场不到30分钟,而且一开始便交代,她已经去世。
接下来,则是断断续续的回忆。
恍惚间,有种《情书》的味道。
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啊,被卖来卖去,坑了又坑,却打心眼里感激着每个遇到的人。
在极度狭小的空间,做着极其辛苦的工作,心上却开出一朵朵小花——她爱上了那个见都没见过的大叔啊!
她像情窦初开的小女生,把写好的信投入邮筒,又羞涩的想要取回来。
她给他写了好多信,无法言说的情愫,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说,谢谢你娶了我,你是最善良的。
即使在身怀绝症后,也偷偷跑去见他,通过窗户看到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心上人,雀跃得像个小女孩…我几乎没看过什么张柏芝的电影,但在这部中,我看到她真的很用心在演绎这个角色,就像戏中的白兰,真的很用心在生活,在感受,在爱着。
喜欢导演对白兰的诠释,那种留白,那种克制,那种恰到好处,那种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一个美好得无以复加的形象。
隔着屏幕都要被她治愈了。
《白兰》的悲剧感,其实不源于爱情。
而源于寻找归宿的不得。
如果说白兰和江齐之间是爱情,你或许很难认同这种没来由的爱。
他们更像是两个急于寻找归宿的人,产生了牵绊。
白兰和江齐,都是没有归宿的灵魂。
周围的世界丝毫没有接纳他们,两个孤立无援的人只是从对方身上找到了一点依靠。
一纸婚约,真也好假也罢,对于一个无根者来说,对方就成了白兰唯一的归宿。
而作为一个非法移民,她的命运早早就注定了。
在仁川大街上光明正大开店的介绍所,背地里干的是虚假移民,贩卖人口的勾当。
政府真的不知道这些地下产业吗?
一个地方很讽刺。
奔丧的路上,因为怕在警局登记时,假结婚露馅,江齐记下了白兰所有的资料。
但警察却什么也没问,登记完便把他们打发走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大概是白兰和李江齐的共鸣了。
李江齐作为帮会的一员,跟他同时出道的人已经混成了大哥,而他一直只是小弟,这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成为小混混是身不由己,每次收保护费甚至还要被对方欺负,因为他心地善良,始终不愿意仗势欺人。
正是因为李江齐潜藏的品格,才会被白兰触及到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清纯少女和油腻大叔,看起来最不搭的组合,却因为同是底层的不幸之人,才会在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后惺惺相惜。
白兰珍视着李江齐的解救,而李江齐也同时得到了白兰的救赎。
高尔基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很显然,在白兰的心中,李江齐就是这样一个精神恋人。
这个名义上的丈夫陪伴她度过了所有人生的艰难时刻,他就像一座丰碑矗立在自己的心中,为这个瘦弱的身躯遮风挡雨。
美丽的皮囊固然有吸引力,但是真正撼动李江齐内心的,却是白兰的满腹纯真和一腔信任。
他们的梦想和未来都遥遥无期,他们都是暴力面前的弱者,都是都市强暴的牺牲品...贫穷和生计面前暴力也会让人变得毫无感觉,这让人感觉更残忍、更毛骨悚然。
白兰和江才 是苦命的两个人,都是没能幸福的人。
影片里,白兰一共看见了两次‘希望’,‘希望工作中介’和‘希望影像店’,第一次是她以为自己将要获得工作,第二次是她以为自己可以收获爱情。
整部影片,导演的拍摄手法以及影片色调,都是韩国电影常用的写实风格。
没有任何想象的镜头,一棒槌将你打醒,告诉你这个故事真实的不能更真实了。
我在仁川生活了不到5年,尽管是2001年的电影,但是有些熟悉的地方还是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唐人街,比如汽车客运站。
总是 物是人非。
电影的海报在撒谎,导致我在看电影的全程,一直期待是否会有反转。
然而,‘小人物’的人生,怎么会这么容易出现反转。
这么看来,其实结局还是好的,就像所有的‘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结构一样,‘野兽’的改变是众望所归的。
张柏芝和崔岷植的演技在这里面都是出色的,张柏芝的眼神很到位。
一开始我难免好奇和期待张柏芝的韩语台词,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她的韩语台词完成的太好太好了。
并不是说发音有多准确,而是一个努力学习语言 想要把自己说给某个人听的一种认真,这种认真一点都不会出戏,反而让我泪如雨下。
整部片子看的心疼,而且最后一笑真的太美了,希望江才在闭上眼之前是看到了的。
崔岷植饰演的江才,他坐在海边读最后一封信,颤抖着点烟,压抑的哭。
那一刻他才做出那个选择,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也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
然而,可惜,这两个人终究还是命太苦了。
她好适合苦情戏所以说,女人需要婚姻吗?
不是的,婚姻只是一个社会性的一部分。
所以女人需要物质吗?
也不是的,物质只是生存性的一部分。
所以女人需要什么呢?
女人需要爱情,有个照片能满足幻想就行了。
有爱情就有强大的信念,没有爱情,没有物质,也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好像是这样…她的表演很奇怪。
梁咏琪 fbb 高圆圆也都是大美女,但他们美则美矣,却办不成平凡人。
冰冰的村姑特别违和,圆圆的青红还是校花,梁咏琪一看就是有意识的扮丑。
她却可以,是有破碎感的苦情,平民化的演绎。
她知道自己漂亮,好像不在乎自己样貌,不管怎么做表情都很放的开。
很少见她嘟嘟嘴装可爱,使劲瞪眼睛或者怎样的放电。
从此以后,她向着荡妇的路上一路狂奔。
悍客.罗 那一年,她还带着稚气未脱的婴儿肥,从《喜剧之王》的柳飘飘到《星愿》中的护士,以及《情迷大话王》时那个大波浪发型曼妙女郎;她想凭借这部韩国的《白兰》开拓市场,却不料明珠暗投,反响不大。
那一年,她是名震香江的小三,因为和谢霆锋牵手,被广大王菲的歌迷谴责;我总觉得她是为了谢某的背叛,才一时赌气去韩国拍戏,看看《白兰》里憔悴衰弱的她,谁能记起这是那个坐在窗台凭海远望的柳飘飘?
那一年,她应该用尽了伤感的情绪,从此不再轻易流泪;于是之后,我们看到了《河东狮吼》中绝望的她,《老鼠爱上猫》中冷峻的她,《飞侠小白龙》中木然的她,《忘不了》中憔悴瘦弱的她;只有《鬼马狂想曲》中的阿里波特,还隐约有些当年学生妹的影子。
可是我知道,正是那一年,在韩国挥尽眼泪之后,张柏芝已经彻底抛弃了以前的自己,她开始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
从此以后,她向着荡妇的路上一路狂奔。。。
报纸上的新闻是她又换男朋友了,周刊上的专题是她和小谢各自的情史关系网;电影通告不断,她的片子一部接着一部,无不票房大卖;但她已经瘦的不成样子,酗酒、蒲夜、粗口、打人,以及传说中的种种放荡不羁。
所有人都知道,张柏芝已经回不去了。
甚至网上的流行笑话也拿她的男友作段子,比如谢霆锋介于陈小春和陈晓东之间的SIZE。
于是,她也沉寂,她也寻求保护,低调起来。
拍《大块头有大智慧》,到内地拍电视剧,跟张国立拍《601个电话》;可这一切,从《无极》开始,又变了。
那个站在屋顶脱衣服的倾城王妃,和那个爱吃馒头的娘娘腔王爷,居然暗度陈仓,重修旧好。
一个馒头引发的爱情,居然悄悄走向了婚姻。
直到2008年,一代腊肠陈冠希同学搅得香港天翻地覆,这些陈年旧事又沉渣泛起。
于是,已经滥了很多年的她,彻底地沉入底线。
但人们反而开始同情她,因为她已经是母亲了,而且那些照片已经是以前的事情了。
于是,她为了生计,甚至开始做妇炎洁的广告——要知道,以前最次的也是苏菲,还有形象健康的银鹭,更不用说曾经LUX的那句:我还要用力士!
有时想想,这一切从《白兰》已经开始。
那个站在寒风中,双脚不停踩着大盆里的衣服,脸颊通红的张柏芝,被韩国欧巴桑惊为“人肉洗衣机”。
这么多年来,她不一直是一个站在寒风中的人肉洗衣机吗?
一直很努力,一直很勤奋;一直很伤感,一直很任性;一直很落寞,一直很受伤。
希望,作为母亲的她,从此能在贤妻良母的路上一路走好。
只是,有时闲下来,也要多拍几部好电影——可惜,听说她又怀上第二个孩子了。。。
申请头条号,头条号名称为:娱乐速先锋================================================================ 《白兰》,2001年的电影。
网络点击率39.9万。
评分7.9分。
庆幸自己在百无聊赖的午后看到了它,在我最需要流泪的时候。
康白兰女士和李江奇先生的爱情,仅凭两封信维系着的爱情。
或者说,他们之间弥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感情——依靠。
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他们相互靠近却未曾正面相逢。
当白兰与江奇的名字被印在同一张户籍证明上时,他们的命运也有了错综复杂的样子。
一条红色丝巾,将不同国籍、不同命运的一对年轻男女,紧紧地连在一起。
白兰生涩、美好,保持着人性最初的芬芳,就像一朵白兰花;江奇已经被最不堪的生活捶打成另外一幅模样,是白兰让他想成为更好的人。
很长的一段铺垫,是导演在孕育这个故事,他一直在挑逗观众的泪点。
故事开场,应该从白兰去世开始讲起。
江奇在去接白兰遗体的路上,他坐在火车里第一次正眼看这个名义上的“妻子”。
“她真的很美丽。
”这是江奇对白兰的评价。
“亲爱的江奇先生,你是其中最善良的一个。
”这是白兰对江奇的评价。
白兰说江奇是最善良的那个人,是因为她能够顺利地留在韩国,是因为江奇“娶”了她,让她以“江奇妻子”的身份留下来生活、工作。
然而,江奇只是贪图着中介机构给的那一点儿报酬,他还赶着去马场下注。
在那之前,江奇一直混迹于帮派,他不需要爱情,更不需要女人,因为他有看不完的黄色录像带。
江奇看到白兰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他内心有所触动,也许他还在想:“这个女人怎么会喜欢上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呢?”。
当他见到洗衣店老板娘的时候,这个问题有了最好的答案,原来白兰在病重时一直在等他来看看她,哪怕只是一眼也好。
江奇看到白兰写给他的第二封信,在海边哭得不能自持,我的第一滴眼泪也不自觉地流下来。
《白兰》的导演非常细腻,他用一些普通的道具将这对男女的感情穿连在一起。
红色丝巾、江奇的照片、信封……这些小物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它们也是这段感情最忠实的观众。
最后,白兰在沙滩上吟唱起《爱情》,海浪的声音一直压过白兰的歌声,让人觉得虚无缥缈的歌声后什么都没有。
其实,歌声背后是白兰对江奇最有力的爱。
坦白地说,我并不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局。
江奇为什么不能回乡下安静地生活?虽然,我知道电影结局可能最接近故事蓝本。
但是,这个结局仍然让人难过。
在江奇被勒死的那一瞬间,他睁大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银屏里的白兰。
那已经不是白兰,不是一个女人,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所有希冀,是平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可惜,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
“春天有温暖的灵感,还有痛苦的幻想”这些日子以来,烦恼的事跟商量好似地接踵而来,何以解忧,对我而言,只有看碟了。
由于手头紧,还买不了DVD机。
家里的三碟新科VCD纠错能力又极差,迫不得已只好支持正版了。
失恋的人应该看看爱情文艺片,自个谈不了,看人家爱得死去活来也算是过把瘾。
挑了半天,选中了一盘《白兰》,想想张柏芝的俏摸样和韩国片优美的风景,应该是能让人挺赏心悦目的吧!
抱着虔诚的心,开始放碟,机器终于没让我失望(正版质量就是好)。
片头开头也没有任何演职员字幕就直奔主题,想来是因为没几个人认识韩文,所以字幕就给掐了(正版的片商真是善解人意)。
可感觉情节开始的总有些太突然,看来这个导演一定用的是倒叙手法。
现在的人总喜欢与众不同,有时也真累。
借助VCD封面上介绍,毕竟还是能看明白剧情:白兰,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通过假结婚来到了南韩,凭着素未谋面的丈夫的名字和一张照片,在心中描绘着丈夫至善的形象,编织了一段凄美的异乡之恋。
说实话,这样的情节挺打动我的。
也许你也爱上过想象中的人物,比如网上的人物。
那人就像不是活在现实里,而只是活在你的心中,想象会让一切完美,让一切纯粹。
这样的思念也更让人沉醉。
不过这种精神恋爱的结局总是无奈和伤感,导演同样如此处理了剧情。
片子没放40几分钟,张柏芝饰演的康白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她的韩国丈夫李江斋在重温白兰的生前录象时,也被人结束了性命。
和着白兰哀伤的“爱情”,这时字幕竟然缓缓上来。
我心说,这导演也太牛了,这倒叙手法用地也忒绝了。
可当最后连赞助商都出来了,我觉得不对了。
换面后,我才发现是我碟片顺序放颠倒了。
看了上百盘的VCD,这种事可是头回发生。
更让我气馁的是,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从头再看的耐心,又看了10几分钟,连白兰都没露面就把机子关了。
回想前几天买的上网卡,刮卡时竟然连密码都一起刮掉了,看来人倒霉真是喝凉水都塞牙。
也怪正版碟片印刷精美,那上头的张柏芝太迷人,害得我在那一时刻也恍惚起来了。
《白兰》那个年代纯洁美丽的张柏芝,是一个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更是男主角人生的悲剧,看得让我止不住地泪流,有感动又心痛。
为白兰的善良动容,更为她对男主,一个只见过一面,仅有一张照片的假丈夫的质朴纯粹的爱动容,为在帮派里混饭吃的江齐,能保持初心,没有丢弃善良的本性动容,更为江齐和他同居的好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动容,原来再坏的人,也有温情的一面,同时中介公司对白兰的所作所为又让我感到心寒,人性的善良都上哪里去啦?
当白兰在得知自己病重,可能就要离开的时候,终于鼓足了勇气,直面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去见让她日日夜夜朝思暮想的假丈夫江齐的时候,命运偏偏就让他们错过啦,因为江齐犯案被抓,他们最终没能相见,要是他们在那一天相见了,他们两个的命运会不会改写,故事的结局会不会就是圆满的了,白兰在江齐的帮助下治好了病,活了下来,江齐被白兰感动,爱上了白兰,金盆洗手,改过自新重启人生之路。
只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人生总是充满遗憾!
而就是这次的错过,让他们今后的人生截然不同!
使得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相见,直到白兰死了,江齐才知道白兰深爱着他,通过白兰留给江齐的书信,江齐才知道,善良的白兰一直认为他也很善良,是他认识的人中最善良的,并且还深深的爱着他,江齐看到这些书信的时候痛哭流涕,他愧疚,更感动,正是白兰的这些书信让自暴自弃的江齐幡然醒悟,自己不该这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啦,于是本已决定替“大哥”顶罪的江齐决定不去啦,决定金盆洗手,好好做人,不再和大哥混了,可是离开帮派哪有那么容易呢,最后江齐看着好兄弟录的白兰的影像被别人暗杀啦,多么心痛,为什么就不给一个悔过自新的人一个机会,让他能重新开启他的人生呢?
这就是现实的无奈,一步错,步步错,并不是没有个醒悟的人都有机会重新来过!
两年后再看这部片子,还是哭的像傻逼一样。
因为非常喜欢崔岷植,看到海报,就想象他们的感情会是怎样的。
整部电影看完才知道他们一生没有碰面,这种意境太好了。
谢嫂贡献了她到目前为止最好的表演。
然后莫文蔚的《爱情》就一直放在我的屁三里,到现在快三年了。
有些部分还挺好的,但前后风格节奏是截然不同
无聊的爱情片,也没什么爱情。
看不了美女和丑男的戏。以前一直没有get到张柏芝的美,这部里却终于有了感觉,大叔和小跟班去公安局那一段挺不错的,有一种诙谐之外的诗意。
在电影院看的。得病死题材。二十岁的张柏芝,四十岁的崔岷植。
欣赏不得!
张柏芝当年的神颜值撑住整部片子 倒是岷植大叔一点也不出彩
每个人都善良 你是最善良的那个 因为你娶了我
还没进化成现象派“恶魔”的崔岷植和世纪初仍然清纯可人的张柏芝并不登对,实际上两人在剧情之中的交集很少,海报上相拥的镜头也没有出现在影片之中,甚至可以说这种空中楼阁般的情愫更多出自这两位社会底层人物各自顾影自怜的想象,这种“绿卡”式的故事免不了带有“先进国家”俯视落后国家或隐或现的优越感,而张柏芝这个角色身上凝聚的某种集合了东亚女性刻板印象的标签集合,孤苦无依、勤劳纯朴,简单的像一张白纸,只因为点滴之恩就能爱上照片里那位“假丈夫”,倒是崔岷植因为被这种纯挚的感情所感化了他浑浑噩噩的流氓人生,乃至在最后一刻面临生死时刻也放不下感情的牵挂,这个故事有几分美感,但没什么说服力。
那个时候张柏芝确实美,崔岷植的表演确实用力,影片也确实假。
看完感觉这故事讲了个寂寞
大学的时候看的。。。
张柏芝太美 真希望她的戏份可以长一点
看不进
当你知道世界上有个人爱着你的时候,就是没有理由再自暴自弃的开始。
好闷,没看完
极致的孤独遇上了一根稻草。
默默看完默默忘记。。
一个漂洋过海寻找栖身之所,一个想买艘大船荣归故乡。一个咳着血在寒风里赤脚洗衣服,一个被老大送去顶包的猪头。蝼蚁样的人生,也要开出一点小小的花来。“这个世界当我连垃圾都不如,只有她说我是她的最爱”江齐终于明白 世界上还有比大船更重要的东西 就像在黑暗中擦亮了那么一点火吧
一个仅能在童话中存在的宛如女神般纯洁无暇的中国女人,这个故事从开始就已经无法让任何人信服。两个主角甚至没有任何互动,如何爱上?如何让观众相信并共情呢?最后我觉得上帝还是公平的,给了张柏芝这么美丽的脸庞,却赐给她如此灾难的嗓音。
致我未曾谋面的丈夫: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