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考试
The Exam,指考风暴(台),Zkouška,Ezmûn
导演:肖卡特·阿明·科尔基
主演:阿万·贾马尔,瓦尼亚·萨拉尔,侯赛因·哈桑,施万·阿托夫,胡希亚尔·内尔瓦伊,尼格尔·奥斯曼,卡瓦·卡迪尔,阿迪尔·阿卜杜拉赫曼,哈马·拉希德·哈拉斯,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伊拉克,卡塔尔语言:库尔德语年份:2021
简介:年轻女子洛瑾在未婚夫失踪后患上了抑郁症,心碎的她还要准备大学入学考试。如果没考上,父亲就会逼她结婚。如果考上了,她也许就能过上更自由的生活,不必再步姐姐希兰的后尘。希兰的婚姻很不幸福,她的丈夫思想保守,要求她只能做一名本分的家庭主妇。看到妹妹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举步维艰,希兰决定不计一切代价帮妹妹通过考试,这一决定使..详细 >
看完觉得姐姐丈夫没啥毛病这一点让我对自己感到恐惧
电影全程靠着姐姐的执念推动,这个执念来自于自己婚姻的不幸福,自己父亲要再婚而卖掉房子,姐姐不幸福,她什么也没得到。她希望妹妹可以幸福,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又或者寄希望于妹妹这个最亲的人能够在考上大学之后回报自己。她全程皱着眉头,直到妹妹失踪,她眉头舒展开来,我不明白,她以为她在为别人而活?她在自我感动?就像那些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做着没有脑子行为的人?不管怎么样,我不喜欢长期蹙眉
女性困境
狠狠添堵并无能为力
年轻女子洛瑾在未婚夫失踪后患上了抑郁症,心碎的她还要准备大学入学考试。如果没考上,父亲就会逼她结婚。如果考上了,她也许就能过上更自由的生活
推进极其迅速,给人想象空间,剧情非常沉重
这么好的电影仅仅是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真不明白这BJ电影节的调性是什么样的。剧本非常有层次感,值得二刷。
意外惊喜,非常流畅,没有赘余。美中不足的是探索过于浅尝辄止,明明一开始已经点出大学入学考试是女性自救的道路,却并没有过深刻画,而是横向向考试公平教育腐败个人奉献等方面浅浅铺开,伏笔也并没有交代完全。我不相信一个女性连露发自由都没有的地方,女性与男性上学的难度是相同的,但是导演并没有在此处着墨过多,所以部分观众很难对于不得不作弊产生共情。整体看下来,刻画最好的反而是婚姻当中女性所受的剥削,几处男性眼中的理所应当和男性不懂女性在恐惧什么表述得非常好。
感谢北影节
解说/伊拉克高考全国断网,一个无法保证考试公正的国家多么悲哀。姐姐为了不让妹妹步入自己悲惨的主妇命运,帮助她作弊,但因为各种原因被发现,妹妹跳河自尽。其实没那么悲观,啥都要爱情至上,和不爱的人结婚就得死,这种娇妻观念太奇葩了吧,好好学习要了你的命吗?无法感同身受
妹妹考上才能暂时不嫁沙币。姐姐已经嫁了脾气暴躁一无是处的沙币。爸爸要早点把妹妹嫁了去娶老阿姨。姐夫要耍脾气显示男子气。沙币为了娶妹妹果断举报作弊。考场老师各有各的苦恼和傻气。一个社会搞到这个样,还天天把真主挂嘴边
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作多情,不能自诩正义,悲剧的发生只是人的过度意识作祟。
本以为是另一个天才枪手 结果是扶不起的阿斗的故事 很多男凝视角看着真的很气 “女人早晚都是要结婚的”what are you saying???
社会系统有张腐败勾连的暗网。放眼小家,其实也是每个人互相影响着抱怨自己被毁掉的生活。一场入学考试的背后,是姐姐饱尝着不幸福婚姻的苦果,是妹妹失去爱侣后逃出包办婚姻的唯一出路,是丈夫从中作梗破坏、也是父亲追求自我婚姻施加的来自男性(父权)的重重压迫。作为同样作弊题材,很容易会联想到《天才枪手》,但两种创作思路刚好呈现了不同的成片效果。一边是突出类型片的气质,刺激紧张;一边是触摸现实的残酷,将困境之下复杂难解的社会议题和盘托出,释放出窒息与绝望的社会情绪。
其实真的讲的是女性困境吗,我觉得更多是穷逼困境和弱智困境啊。。主要也没人拦着她好好学习考大学啊,尤其是她亲爹都没管,甚至作弊家人也没真的阻止吧。何况真纯靠作弊考上大学就能混得好吗,不如说本来能上大学,结果出了什么事没法学习影响考试了,才要作弊,反正我觉得用纯因为脑子不好使作弊的故事来表现什么社会现象是挺抹黑女性的。话说回来看到这电影我想起来五年前第一次在北影节看电影,看的是《毕业会考》,论深度确实这俩没法比,但是这部好就好在节奏非常快,没什么赘笔,观影体验很好。
想讨论的议题太多,但是似乎都浅尝辄止,即使是最侧重的女性意识部分处理得也有些尴尬,如果交给蒙吉来拍应该会很棒吧
BJIFF挺工整和规矩的一部片子,背后反映的社会现实很残酷。世界各地的女性生存环境都很艰难啊。
没意思
以系统禁止的「犯规」来对抗系统本身的非法性,恐怕是在极端环境下唯一的正道,「非暴力不合作」有多重形式和多种途径,荒诞即是合理,而人一面恐惧一面挣扎似乎才是真的英雄。
HKIFF 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