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几乎就是翻版的only you,只不过Tomei换成了汤唯,Downey换成了廖凡..冯小刚虽然不是导演,但是影片处处透露着非诚勿扰的感觉,廖凡饰演的角色性格和葛优的秦奋如出一辙,可能只因为葛大爷老了..汤唯的女神范彰显得淋漓尽致,从开场的一袭复古旗袍就艳压全场,从头美到尾..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随着汤唯的感情越来越深,她身上的红色元素越来越多,高潮部分的大红连衣裙真是美不胜收..影片整体故事线交代得很清晰,只是老太太送钟,闺蜜接电话等几个情节似乎有些生硬且没什么用,一细想又容易想多了..总之,这是一部挺文艺的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院,与现实脱离120分钟,好好谈一场异国情调的恋爱,想想还是挺好的..
毋庸置疑,爱情片的主要受众绝对是女性,只有女性才会为了这种事实上根本与己无关的浪漫而大把大把地付出心动与钞票,电影制片方们也深谙此道,即使剧本摄影一塌糊涂,砸锅卖铁也要请一个英俊的男主角来实现女性观众们的爱情幻想,如《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再怎么难看,也依然有女粉丝满怀热情地一刷再刷。
然而,《命中注定》却没有。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竟然用了廖凡。
诚然,廖凡可能不能算特别难看,演起土匪啥的还有人觉得他挺性感。
但是,片子里冯大理说的那句话还得还给他:他长得,真是挺小众的。
我一开始以为制作方勇敢,自信,毕竟男主角不那么好看的爱情片也不少,不那么好看却格外有魅力的男主角也数得出几个;但我后来觉得制作方应该是有毛病。
从《晚秋》到《北京遇上西雅图》,再到这部《命中注定》,汤唯似乎命中注定只能演这种在欧洲地区和亚洲胡子拉碴男人谈恋爱的故事,只是从玄彬到吴秀波再到廖凡,……看来汤唯下一部电影的男主角,应该得是刘能了。
廖凡这张脸,这张看起来就像身上背负了十八条人命的脸,我相信绝对未曾出现在绝大部分女性观众的爱情幻想里过。
反正,廖凡出场,女主角对他第一眼就挺有好感这一点已经显得有些重口味,十分钟后的耳鬓厮磨卿卿我我,搞上床解皮带,廖凡跨坐在汤唯身上,那画面,整个一强X现场。
歌里都唱了,最美不过下雨天,爱情片当然少不了一场雨,而这片子里,下雨天,廖凡,还披一黑雨衣,场景还在墓地,活生生演成了一山东德州电锯杀人狂。
拿一束花都不顶事,廖凡那眼神,感觉拿花也能把人给怼了。
长得残暴一点也就算了,还弄一莫西干头,黑风衣,我们不讨论好不好看,纯粹是这外形,比起展开一段浪漫爱情,正常女性更会往人贩子方向考虑吧?
——当然,官方对这一形象的定位是,“痞意十足的痴情男”。
廖凡本身没有问题,可是让廖凡来演爱情喜剧,这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问题。
葛优能演《非诚勿扰》,因为那片子还剩下喜剧,而《命中注定》里的喜剧成分可实在是可怜,除了大理和昆明一段挺有笑点,剩下的只有几句零零碎碎的网络流行语。
因为长这样的男主角杵在这里,其他几个男性角色就更只能一个赛一个地磕碜了。
原作《Only You》里的未婚夫也算是温文尔雅,到这里就成了一中年秃顶,汤唯那脸,那身段,就算是没遇见几十年来心心念念的宋昆明,也不用这么自暴自弃吧?
原作中假扮宋昆明的那位,一身金灿灿的肌肉,也算是充满了拉丁风情,在这里干脆成了一中年娘炮。
整部片子里能给我们女观众洗眼睛的只剩下了背景里路过的意大利小哥,有台词的男性角色一个能看的都没有,《101次求婚》好歹还有个高以翔呢。
我深刻怀疑这部片子打着爱情喜剧的幌子招揽女观众们进影院,就是为了彻彻底底打破她们的爱情幻想的:你看,即使你长得像汤唯一样,你也只能跟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结婚。
你想改变命运,你想寻找爱情,你飞去欧洲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也只能遇到另一个长得那样的中年男人;对不起,没有王子跪下来吻你的手,没有。
这部片子里也充满了中年男人的趣味,女主角与未婚夫分手时,未婚夫居然给她倒了一杯剑南春——I beg your pardon???到底什么样的恋爱,分手时居然要喝一杯,剑,南,春????
总不会是临别自叹贱男蠢?
本片翻拍自1994年的电影《Only You》(《我心属于你》),它在IMDB上的评分是6.5分,孤陋如我,所见识过的被翻拍片里,这部的评分是相当低的了。
女主角的设定简直婊到不行,连名字都甚至叫Faith,苍天在上,连《五十度灰》的作者都不好意思取这名字啊。
爱情更是无从说起,毕竟115分钟的片子,第45分钟的时候男主角才正式登场,在70分钟的时间里两人就爱死对方了,实在只能解释为你帅我靓我们俩简直太般配了。
这么一部片子还能被翻拍,只能感叹我国文化产业包容力之大。
《Only You》中,在男主角没有出场的前45分钟里,女主角基本上就在为那个占卜出来的名字发癫,《命中注定》将这一段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删减,增加了男主角的表现时间,可似乎也没有如何表现出男主角的魅力。
如我这种比较不能欣赏廖凡长相的人,全程看得非常痛苦,一给廖凡特写我就得捂眼睛,这是我的错。
欧美文化下,看对了眼就上床再自然不过,毕竟人家还得相处老长一段,才会憋出一句“我爱你”;而东亚文化总是更习惯于处了,“我爱你”了之后,才搞到床上去,《命中注定》从原版直接搬过来的干柴烈火直接上床——虽然没上成——显然有点水土不服,演到那一段,电影院里嘘声四起。
男女主角单独相处的时间差不多就两段,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分钟,前一段还没怎么处就搞上了,看得没有心动只有好笑;后一段雨中听着英文歌走啊走,也没有任何浪漫可言。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适合于中年男人的意淫故事,想要女性观众为之买单,——抱歉,这个故事与我们的爱情幻想实在相距太远。
你们说希望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一些追求爱情的勇气,不不不,我们真不想追求那么难看的爱情。
楼下有很多人评论说:男主为什么非得是鲜肉?
凭什么爱情片就得找俊男美女演,不能讲讲普通人的故事——可是女主角为什么就得找汤唯?
怎么就不能找贾玲?
女二号怎么也得美女?
开头晃了一枪的闺蜜凭什么也得漂漂亮亮的?
这部片子的男性角色通通不好看——抛开廖凡不提,剩下的两个男性角色,总不能再说什么性感不性感了吧?
——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些通通不好看的男性角色对应的女性角色,却是一水的好脸蛋细腰肢。
那些就靠张小鲜肉的脸蛋来吸引观众的电影,女性角色却也从来都是相应的青春靓丽,绝不会像这部片子一样有这样鲜明的对立,这部片子不是中年男人的意淫,什么是?
看「命中注定」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直想起朋友圈之前流传的一个段子,说是这些年女人堆里流传着一句话,说是在外面玩累了,被伤到了,就回家找个好男人嫁了吧。
所以,好男人上辈子都遭了什么罪,活该接盘?
活该备胎?
「命中注定」这部电影里,好男人倒不是直接的接盘侠,也不是备胎,而是直接弱化成了一个喝闷酒的背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绿毛龟。
坏女人们的普世价值是玩累了就找个好男人嫁了,而这部电影的出发点是,还没开始玩就嫁给好男人的女人的婚姻是不完整的。
电影就讲述的是汤唯扮演的温柔女主和廖凡扮演的坏痞男的爱情故事,价值观这种事情没什么好评论的,但电影本身这个故事讲的就让人浑身难受。
电影一开画,我们的傻白甜女主汤唯就用一大段独白介绍故事背景,自己在十五岁之后算过两次命,两次的算命先生都与她讲她命中注定的爱人是一个叫做「宋昆明」的男人。
而自己这么些年根本没有遇到过叫这个名字的男人,日子平平淡淡过下来,这个元旦自己就要与一个叫“谢伟”的男人步入婚姻的殿堂,生活虽美满,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然而这个生活缺少了点什么的女人就像是一只火柴,一点即着。
于是我们看到,汤唯一听到未婚夫高中同学在电话中说出自己的名字叫“宋昆明”时,当即就换好衣服,准备去异国他乡找这个「宋昆明」。
于是我们又看到,汤唯一听到廖凡说自己就是「宋昆明」,当即就温柔的像个小女孩儿,两人情话连篇,满地鸡皮疙瘩。
当晚就滚到了床上,准备献出身体。
于是我们还看到,汤唯一见到第二个「宋昆明」,当即换上最靓丽的晚礼服,赴繁华舞会。
你说汤唯看着又不傻,算命先生的两句话就弄的汤唯跟个追爱小公举一样,为了个名字满世界跑。
天下「宋昆明」何其多?
这未免太牵强。
二者选其一,这部电影要么是在宣扬迷信的力量,这力量蛊惑着我们的女神汤唯鬼使神差的乱寻真爱。
要么就是在告诉我们,好男人还是去接盘比较好,至少是有结局的,反正没有经历过尘世繁华的女人也会在婚前跑掉的,即使你们都订婚了。
也许我有失偏颇,对于这部电影隐约走偏了的价值观。
但即使是面对这部电影正常进行下的剧情,作为一部爱情片,也没什么多大意思。
因为冯小刚监制的原因,整部「命中注定」,特别像是一部升级了的「非诚勿扰」,廖凡扮演的角色就是葛优2.0升级版。
满口京味的蹩脚笑话,与汤唯搭戏毫无化学反应。
作为一部爱情片,价值观什么的都可以无所谓,毕竟所有的爱情片所在信奉着一个道理,「爱是最伟大的,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其让步」。
但抱歉的是,廖凡不是吴秀波,「命中注定」不是「北京遇上西雅图」,我给了你们两个小时,看你们卿卿我我、你追我躲,我也没能看到你们之间的爱情。
于是我只好去做挑刺的卫道夫了,对不起。
订阅号:movie-s
这个电影5.8分?
真受不了豆瓣中的这些个装逼犯!
要是不拍得他们看不懂,他们绝不会给一句好话。
要是不带点主义,不来点后现代,不沾点解构主义,就会污了这帮孙子的法眼。
这个电影得个7分左右是没问题的,汤唯和廖凡的演技没有瑕疵。
剧情也说得过去。
在这残酷的世界注入一点浪漫主义也并没有什么错。
他的名字叫冯大理,大理,离昆明不远。
如果你没有见过一个人,又怎样从人海之中认出一个人来?
靠名字,如果有人有专名,呼唤他的名字就能够召唤出专名对应的那个人。
会不会出现本片这样的状况呢--除了名字不对,其它都对?
冒认别人的名字,然后就会有各种误会发生。
因为在大前提上就不对,【名不正则言不顺】。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若一事苟,其余皆苟。
】发现是狼,直接打死就行了。
不要想着本片中各种浪漫的事,不可能发生的。
爱是一场天时地利的迷信,然而现实中相信这种迷信的往往都是青春期的中二少女。
尽管中年女子汤唯依旧有着美丽的面容优雅的姿态,但演绎一个像怀春少女一般冲着两次算命算出的真命天子不顾一切抛下即将结婚的未婚夫,去邂逅爱情的女子,还是显得有些违和。
电影一开始汤女神饰演的方园喃喃自语中透露出了自己单调乏味的生活,牙医未婚夫大牙这么大的一颗闪瞎眼的钻戒也抓不住女神摇摆不定的心。
可是导演并没有交代为什么方园会和未婚夫在一起(也许仅仅是到了适婚年龄?
),只是侧面从方园抱怨未婚夫缺乏幽默感表现出这段爱情的将就和她对婚姻的迟疑。
像是命中注定一般,就在方园打算将就这段婚姻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这个未婚夫的老同学,竟然就叫两次被算命先生算出的那个命中注定的名字,宋昆明。
于是方园和闺蜜一起不顾一切的追随着这个从未曾谋面的宋昆明来到了意大利。
狗血的爱情,就开始了。
一个女神来意大利追真命天子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屌丝(仅指长相)追求女神的故事。
英雄救美,一见钟情,冒名接近,拆穿谎言,死缠烂打,贴心护送。
各种俗套的追女桥段逐一呈现,廖凡颜值实在感人,这种过于接地气的长相在美如油画的异域,活生生让一个雅痞绅士的角色有了一种贫嘴屌丝的即视感。
六天的相处时间,导演贴心的像日记一样打上了字幕:第一天,米兰,相识。。。。。。
第六天,佛罗伦萨,相爱。
放佛观众都看不懂剧情走向,体会不出男女主感情变化,非得要加个标注说明,真是够了好吗?!
最后女主方园被廖凡饰演的冯大理找来的假冒宋昆明给骗了,然后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冯大理。
在第二次次被骗之后的恼怒到发现自己真爱的这一段,导演真的是没有来一丝丝转折,做一点点铺垫,或者插一丢丢回忆,就这么让气急败坏来找冯大理的方园,两人共同听了一首歌,然后回家分手,最后又回到意大利在一起。
这剧情的转折简直不能更突兀了好吗!
故事俗套情有可原,但导演的细节处理功力更是让这个故事烂俗得令人想在电影院里打瞌睡。
廖凡和汤唯没有一点点般配的感觉好吗,汤唯这么美,意大利的景色这么美,连闺蜜也这么美,配了个老气的大叔未婚夫就算了,异国邂逅真爱,给配个帅哥能死吗,能吗?!
这部电影想象中应该是罗马假日那样的浪漫爱情,现在更像是屌丝一周逆袭从头到位没出现过的真命天子追到逃婚女神的俗气故事。
作为一部爱情轻喜剧,喜剧是没有的,只有几句抖机灵的台词,爱情嘛,就是男追女,非常俗,一个大写的俗。
少女时代的一次算命让方圆相信她的命中人,她不是封建迷信,而是觉得巧合,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情保持好奇心,何况是青春期的少女。
所以在她婚礼前,而未婚夫却是所谓两家人都看好的相亲对象,对于女孩来说,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现实社会的压力迫使很多人选择没有爱情的婚姻,方圆是勇敢的,她敢于对所有人说不,来到陌生的意大利,来看看她的命中人。
汤唯饰演少女,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她的脸很适合大屏幕的放大,表演不僵硬,有灵性,而廖凡的脸确实不能演爱情片啊,虽然电影的核心是男主一般,所以女主一开始没有动心,而是命运让他们相遇,但是,导演你也不能真找一个小痞子的脸来演男主啊,你可以选一个一般般的,化妆沧桑一点啊,廖凡的脸实在接受不了,出戏啊,啊啊啊啊啊!
一直以来对汤唯都有不错的印象。
是那种乍看后知后觉,随着时间推移却产生犹如清香袭来舒服霸占心头的好感。
从《色戒》开始,到后来久久不能忘怀、开放结局收尾、被土黄色风衣包裹的海报《晚秋》,到后来恋上中年型男吴秀波的《北京遇上西雅图》。
不论你承认与否,人都是有思维导向性的,正是这种良好正面的思维导向让我认定只要是她演的片子应该不会错,也是因为这样的导向让剧中的汤唯神经质般地踏上寻求真爱的旅途。
这个故事的本子一开始就有些扯,所有观众都被当成傻子一样被导演设定的局玩了一把。
所有的开始都是设立在虚幻上的。
汤唯在开头的独白里自叙曾经算过两次命,算命师傅都说她的真爱名字叫宋昆明。
且不说这算命师傅怎么会那么准把真爱名字都可以测算出,后来为了剧情发展让她接到一个自称宋昆明的男子的电话踏上义无反顾地寻爱之途还真的是让人无语到极点。
感觉昆明应该投资了这部电影一笔钱,让植入广告变得虽然不那么明显,但所有人都无法避免地去谈论。
而神奇的远远不止这些,当她得知自己可能的真爱在意大利时,瞬间就可以拿上护照去机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理由是她很巧地早已经办好了去意大利的签证。
然后她的闺蜜也说要一起去散心,也正好有去意大利的签证。
请问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提前准备好了去意大利的签证了吗?
这部电影确定不是意大利的宣传片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把故事设定在了国外,都是去了国外发生了故事改变了人生的轨迹,从而焕然新生。
正如所有人都被老徐《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中的布拉格美景忽悠住要准备收拾行李去遇真爱的热潮尚未退去时,意大利的旅游篇又翻开帷幕。
汤唯是一个快要结婚却对现任男友的木讷非常不满的心思活络的兽医。
且不说她这样抛下未婚夫肆意妄为的行为是否符合三观,她对别人到处说自己和未婚夫并不合适却维持了多年的长跑本身就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都已经确认对方不是自己要的人了,只是因为没有备胎就一直留着,这样的态度不就是很多大龄未婚女的恐惧吗?
先随便抓一个在手,如果时间到了没有更加好的选择就凑合,但是只要有一丝其他的机会就要去勇敢追求爱,那不管怎么样都是不会吃亏的,这样的精明头脑在她身上表现得明显而刻意。
未婚夫是一个喝剑南春的中年秃子,没有情趣,踏实老实,按照汤唯的话来说就是“不够幽默”,闺蜜劝她知足的同时不忘开玩笑说“要找一个幽默的不如去找相声演员。
”意大利米兰的山水蓝天教堂街道不论白天黑夜都非常美丽,浓厚口音的Grazie(谢谢)需要你铿锵有力变换音调才能尚且学到几分意大利腔。
廖凡讲的意大利语像是毕恭毕敬的日语。
这个男小三上位的电影到位表现出了应该如何追女神的境界,那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廖凡对她是一见钟情的,理由是她笑得好看,笑到了心头。
虽然一开始谎称自己是宋昆明,但还是在洞房花烛夜当晚表明自己是冯大理的真相,然后开始了“昆明和大理其实也隔得不远的“冯氏幽默。
廖凡的《白日烟火》始终令人难忘,以至于这次看到他鞋拔子脸扮演深情暖男竟然也接受地如此心甘情愿。
那个如同谜一样的宋昆明在整部电影中只出现了一个侧影,然后不管如何跋山涉水,汤唯所经历的都只是廖凡设的局,甚至不惜用一个娘炮的瑜伽男扮演宋昆明劝退汤唯白马王子的梦想。
影院观众总是不时被廖凡的段子逗乐,并且时不时吐槽两人情感进展的迅速和剧情的肉麻。
除了画面的唯美外,还有好词好句好音乐可以用来点评一下。
他们在雨中漫步一人一个耳机的场景让人想起了《Begin Again》中Keira Knightley和Mark Ruffalo在街头同样听歌的画面。
仿佛彼此有感觉却无法在一起的恋人最好的分别方式就是彼此共同听歌留下美好回忆,最后分到样别。
《Almost lover》是这部电影被触动到的地方。
A Fine Frenzy低沉的女音缓缓道来:“Goodbye, my almost loverGoodbye, my hopeless dreamI'm trying not to think about youCan't you just let me be?So long, my luckless romanceMy back is turned on youShould've known you'd bring me heartacheAlmost lovers always do”诉尽了我是如此爱你,但是为何命运如此不公我们不能在一起的感伤。
何谓真爱呢?
看了半天也没有明白。
除了觉得算命先生都是扯淡的,反而愈加迷茫了。
这种看一眼就钟情,旅个游就私定终生,回国就毅然分手并和心上人双宿双飞的剧情仿佛让人看到了爱情的伟大。
但是褪去所有的光辉,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以真爱为名男小三上位女神婚前出轨三观不正的爱情片。
最后的最后,送上这部影片的心灵鸡汤好词好句一副,然后请让我们继续天真地奋力向前冲相信世界的美好爱情的伟大吧: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到来。
而当它来晚的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惊喜。
——《托斯卡纳艳阳下》
今天看了汤唯和廖凡主演的《命中注定》的首映。
今天和老妈的牌友介绍的一个相亲对象首次见面。
最近暑期档的电影都是“合家欢”系列,终于来了一部适合我这种伪文艺老少女的电影。
最近暑假休息在家的我引来了一家之主(一山之虎)的看不顺眼,最后她终于逮着机会促成了我和相亲对象的见面。
电影很文艺,意大利很美。
廖凡的演技可圈可点,基本让我忽略了他的鞋拔子脸。
相亲很别扭,气氛很尴尬。
相亲对象的性格太过平淡,完全无法使我无视他的包子脸。
电影开场是独白,汤唯深情并茂地讲述着她的故事,有点《黄金时代》的影子。
我感觉电影过得去。
我出门前的开场却像是段冷笑话。
我:“爸,送我到教育局。
”爸:“去钓鱼?
”我:“不是,我是去相亲。
”爸:“啥,去镶金?
”爸,我要跟你买脑白金(内心台词)!
电影中,廖凡一副真诚的鸡贼脸,丑是丑了点,不过痞气中带点温柔。
现实中,相亲对象靠在电影院的椅背上,时不时扣扣胳膊,挠挠腿,不拘中带着力道。
电影发生在意大利,经过了米兰,佛罗伦萨等地,场景美得可以截屏做电脑桌面。
相亲发生在开发区,路经了水洼,施工地等各处,天气热得可以撒孜然做烤肉。
电影里,汤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喜欢的是一个名字还是一个人。
现实里,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和不喜欢的人坐在这里。
电影告诉我们,算命的都是瞎坑爹的,命中注定的不是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相亲告诉我们,介绍人都是卖注水肉的,相亲对象的优点基本都是被美图秀秀P过了。
电影的结尾,汤唯前男友递过汤唯一杯剑南春,汤唯毫不犹豫一饮而尽,这我才意识到汤唯啥意思——贱男,蠢。
随后直奔新欢廖凡怀抱,念起了文艺电影中必有的文艺台词。
一个人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一个人,但绝对能确定自己不喜欢的是什么人。
相亲的开始,我以为相亲届只分两种人:一,有一套房我想考虑的;二,有十套房我想考虑的。
但我还是too young,too simple,去了万达影城和相亲对象看电影,我才意识到。
还有第三种,给我万达我也不想考虑的。
回家后,我要求我妈给我计算我的内心阴影面积,我妈万般无奈下,说出了一句话:“唉,以后,还是,自由恋爱吧。
”唉,还是命中注定吧。
爱,还是命中注定吧。
红杏出墙少妇怀春,人类永恒的主题。
但是出轨是需要理由的。
以我可怜的写作体会而言,禁忌之恋是最好的题材。
读者都是正常人,他们渴望不一样的生活,说走就走的旅行,说换就换的恋人。
但是正因为是普通人,编故事的时候要给读者台阶下,编个合适的出轨理由,让读者原谅自己的恶趣味,甚至觉得分手水到渠成,婚姻才蛮不讲理。
更高明的作者并不会建构完整的台阶,留下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创造善恶交织的主人公,赋予对垒双方同样的正当性。
读者得亲自跳下去,克服自己的羞耻心。
就好像炮是自己打的,绿帽是自家先生戴的。
身体力行,当然动情,虐心。
类型片是诉诸于大众心理,解决受众焦虑的武器,不同的类型片解决不同类型的焦虑。
爱情电影作为最早形成的类型之一,解决的是人们对于阶级差异的恐惧,贫富、政治立场等世间藩篱,对爱情的伤害。
我们目之所及的伟大的爱情电影无一例外,《罗马假日》突破了路人与公主之间的距离,《北非谍影》展现爱情在政治立场面前的两难,《人鬼情未了》解决此生与彼世之间的可能性。
的确,现今的时装爱情电影很难再走那种有着战争、政治、种族、观念等强情节背景推动下的复杂设定,毕竟对于一个和平的繁华世界而言,这些藩篱已然不复存在,时空趋于扁平,时代趋于平庸,《命中注定》面临的问题太少了,颜不是问题、钱不是问题、工作不是问题、订婚身份不是问题、就连名字对不上——这个原版中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也没有被强调,毕竟汤唯是一点点通过细节重新发现了廖凡,是那些“人生况味”。
受不了廖凡一股葛優味
可以一看的爱情片,廖凡的角色比较符合我对另一半的审美:表面贫了吧唧的,其实有内涵,心底还保有纯情和善良的一面,最重要的是,肯花心思追心爱的姑娘。
没啥意思,不想评价了。精简成30分钟的短片,或许我会能给到4星。
从美国到意大利 从吴秀波到廖凡 够了炒第二次就没意思了
大妈电视剧
女神,你快回来~~
看看廖凡和汤唯就好了……
爱情小片,异国风情,靓女帅哥。偶尔邂逅,误会与矛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总觉得爱情片其实挺难拍的,因为感到只属于观众自己。插曲挺好听的Almost Lover.
好爱汤唯,廖凡一直挺有味道。结局应该是大理就是昆明
汤唯和廖凡演得都不错,就是觉得情节不靠谱,看不出感觉,尤其昆明、大理的设定......
按爆米花爱情片打分,这部还是可以看看的,冯大理的词都挺逗,观影中老是自动默认成葛优,看来廖凡得了葛大爷的真传~
大理离昆明挺近的
因为大家都说很难看,我再来看觉得也还可以,不属于看不下去的类型,毕竟廖凡、汤唯都是我的菜,只是剧情整体蛮作。另外意大利风光不错。
真难看,汤唯没演技,故事生硬
用心感受吧
20150923,女主角还是有目标滴,起码可以为了个名字而出走,女主角也是有资本的,起码可以追去意大利。这虽然很生活化,但并不是普罗大众的生活吧。
毋庸置疑,好的事情总会到来。而当它来晚时,也不失为一种惊喜。一部很普通的文艺爱情片。影子那段太赞了,配乐也给力。
看了点映,挺有情调的一片子。
冲着汤唯看的这部电影,导演也真是偏爱她啊,开头就是个几分钟的长镜头。电影浓浓的冯氏幽默,葛优在年轻个10年,男主就是他,文艺女青年真是要命啊,能hold住女文青的男人都是强者。
与北京爱上西雅图持平 狗血和扯淡程度在可忍受范围内。那女主画风虽然一致但毫无火花。汤大概是气质太冷了 怎么犯嗲都没有娇俏可人劲儿。廖凡演这种小鸡电影太吃亏了 毕竟帅的小众不是。像我这种尴尬癌晚期还是不要看见面场的好 提问环节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