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看了《新扎师妹》,那时候阿祖的颜让我惊为天人,到现在都忘不了他在街头抽烟的样子。
最近重温了一遍,依然又哭又笑。
电影里的女主角,设定大多都是美得冒泡,单纯得犯“蠢”,总是闯祸,却永远在最无助的时候遇到王子,有人来救,有人来疼。
而新扎的方丽娟却不是,她普通,钟SIR在指派她做卧底的时候说,“我们看过你的档案。
底细到挺干净,没出过什么差,也没人认识你,家里没有人供养,也没人养你,你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也没谈过恋爱,连只狗都没有,香港这块地方,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加上样子还算是老老实实,有那么点憨,虽然如此,到也平凡中有那么点凄美的柔情”。
小时候看到这的时候我笑了,现在回看,却觉得心酸。
一个没有父母的小孩,自己长大,没有任何陪伴,只觉得自己的爸爸是英勇的警察,那自己也要做一名好警察。
努力,但是能力低,不可能晋升,在失物招领处混日子。
这就是现实,方丽娟的生活不是童话,直到她遇见她的王子。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美的童话。
美女与野兽里,贝儿可是性格独特的大美女;灰姑娘也是出身高贵,是个会跳舞的姑娘;白雪公主就更不用说了,她光是睡觉,就漂亮得让王子停下了脚步……童话总是属于公主和王子的。
可是方丽娟的爱情,却是无关美貌,无关修养,无关才华的童话故事。
阿文第一次见面就对丽娟有好感了吧,因为她不要他的肮脏钱,更因为看到她耳朵不好,就瞬间充满了同情。
你看,童话就是这样,丽娟情急之下假装自己耳朵不好,却错有错着的引起阿文的同情。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一个菜鸟卧底和她的宠妻老公的日常。
阿文跟她一起做了多少新鲜事,一起买菜做饭,一起洗碗,他还用极其浮夸的海上交易方式给她买了个老式电饭煲。
阿文给丽娟的不是最好的,最昂贵的,却是丽娟最想要的。
他对她永远都是诚实的,她问,他就答。
哪怕她问的是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家庭。
她说什么他都信,包括她编造出来的“家人”,她的住址,甚至她的身份。
另一个让我吃惊的,是阿文的爸爸,一个昔日的黑帮老大居然萌成这样,连钟SIR编出来的SIR字的写法,他都相信了,还笑眯眯的说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原来在童话里,一切都那么简单美好。
现实呢,一个霸道总裁不会为我这样的普通人停下脚步,一个男人也不会这样对我坦诚到底,他的父母不可能这样不问理由的喜欢我。
我没有童话加持,所以我只能羡慕丽娟的爱情。
经典就是十年之后来看,只有剧里的老式手机能提醒你,“原来这是一部老片子了”。
那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看剧里的台词,场景,还是会跟着又哭又笑。
每一个配角都是鲜活的,看完以后满脑子都是钟SiR的“go go go "。
不得不说以前的影视作品真的是充满诚意的。
现在我已经很少看到能引起共鸣的国产电影了。
不管现实如何,希望方丽娟能永远和她的阿文在一起。
需要讲在前头的是,我自己都好爱看类似的片,情节轻松,笑料够本,帅哥够帅,配角够贱。
下过晚班甩了高跟鞋恨不得澡都不要洗直接滚床单的当下,还要强迫自己开个安东尼奥尼之流进行深度装逼学习的姐妹们只能说是对自己太严格了一点。
这个时候,类似“孤男寡女”、“嫁个有钱人”、“行运超人”之类的港产爱情轻喜剧就占据了众多适龄未婚女性的电视机同埋电脑屏幕——当然,也少不了这一部“新扎师妹”。
无他,除了笑个够本之外,偶尔的公主病也需要虚幻的慰藉。
但现代女性的公主病跟两百年前绣着蕾丝裙边日日对住窗口发梦变成贵族他老婆从此贤良淑德相夫教子的公主病已经太不相同了。
王子要够帅够有钱够专一当然是万年不变,可是除此之外身为准公主的自己还可以既不漂亮又不性感刁蛮泼辣男仔头悭吝小气斤斤计较世俗无知头脑简单,而最后也是重中之重的一点——这样的女人,还会让王子用仿佛挖到钻石矿的眼神blingbling的盯着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特别的女孩子!!
我好爱你不如我们结婚吧!!
我把四千万存到你的户头仲有依山面海2000尺豪宅也归到你的名下!!
”这种比火星人攻占地球还要小概率的事件恐怕发梦都很难梦到的。
所以大量“师妹”型的电影就堂而皇之的吸引了众多适龄未婚女青年的目光,交出几十蚊买一张戏票的同时,也买了自己的一个梦。
林奕华在任何著作、话剧、讲座、采访中都不忘挤兑香港女人的“作”,简直把她们当作现代化都市影响下基因变异的一个新物种。
其实现在放眼中国内地,魔都帝都的女同胞们除了手上最新款的LV跟国际接轨外,种种坏毛病也学得八九不离十。
——长得也许不美,但皮肤一定要保养的;胸也许不大,但纤瘦一定要保持的;餐餐也许吃泡面维生,但名牌是不可以不买的。
每天凹住精致又不失冷艳的妆容挤到街边买鱼蛋,一边提防巴士咸湿佬吃豆腐一边对着公司有意追求的男同事翻白眼一边幻想下一个路口拿支票当手信开的白马王子就会开着保时捷911撞到正。
也许很多内地男同胞都不能理解以杨千嬅和郑秀文的平平姿色怎么能成为香港最有票房保障的女星,事实上电影中她们正是标准的港女代言人——当然现在也可以扩大为所有都市女性代言人。
每每盯住她们笑料百出鸡手鸭脚讨生活的同时还能春光满面的勾搭吴彦祖古天乐梁朝伟,相信每个电视机对面的女孩都一边往脚趾甲上涂安娜苏一边不可自制的玛丽苏了。
——我也是这样啊我也穿球鞋不化妆懵口懵面我的胸甚至还比她大一点点啊天煞的帅哥小开赶快来敲我的房门吧!!
可是倘若房门真的响了,恐怕大家第一时间不是欢快的冲出去,而是粗声盘问叫保安第一时间准备报警。
这就是现实生活。
最后作诗一首,送给仍然挣扎在梦境与现实分界处的现代都市女性们。
【王子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见几匹头马,今夕纷纷成家。
我欲嫁入豪门,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还没等梦醒,定睛一看候选人,都娶了女明星。
】以上。
“我也不是大无畏,我也不是不怕死。
”“重新开始好不好?
”“我们结婚吧。
”我也数不清自己究竟看过多少遍《新扎师妹》,这俨然成为了一种情结:当只要说服身边人和自己看一部电影就必然是它时,你特么给我解释解释什么特么叫做迷恋。
今天终于半哄半骗地成功诱拐我妈陪我看着这个电影。
觉得无厘头就等于大闹剧的我妈在旁边哈欠连天,然后一直纠结着欧海文怎么那么傻,一帮人明显糊弄他,怎么就看不出来。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我看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然后我看到欧海文特意从泰国给方丽娟定个电饭锅,却因为太过正式而被警方误以为是毒品交易的时候,我想到了如何回答我妈的疑问:这就是个人物都搞笑夸张的童话。
你会去质疑小红帽里的大灰狼为什么会说话么?
同理,你也没必要去思考欧海文怎么就相信了方丽娟。
观看这部电影的方法就是它怎么演你就怎么看,看到这段该有的反应是小惊喜小感动,而不是去想他什么时候发现她家里的电饭锅做不出熟饭了。
我就是喜欢里面设定像纸片一样简单清楚的人物,他笑就是高兴,他哭就是伤心,电影里一切的恩怨情仇不过就是一两个镜头的变化,而改过和原谅却也发生地那么迅速和直接。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受够了现实生活中的拖拉,一天到晚的思考比较犹豫衡量,就是走不出决定的那一步。
我觊觎电影里那些逻辑混乱的人生,她骗他说掉出来的监听器是她的助听器,他就相信;她骗他那个帅警察是逼她做鸡的鸭男友,他就相信;她骗他警局里自己穿着警服是因为做鸡玩制服诱惑被抓紧风华组,他就相信;又或者,他用一个皱眉就决定用200万给她赎身;他用一个沉默就觉得和她结婚;她用一个假死就换取了她欺骗他的原谅。
就是希望生活能像电影里一样用进行曲的节奏行进着,就是含恨爱情不能像电影里一样执着盲目甘愿放弃或者牺牲,所以我爱这部电影。
我一直有个俗气的电影评价标准,只要看过后心情舒畅的就是好电影。
《新扎师妹》在我这里就是绝好的电影,帅到让人牙痒痒的吴彦祖一往情深的喜欢长相讨喜的杨千嬅,就凭这一点,这就是部好电影,更何况里面还有那么多心动的片段,比如说被吴彦祖默默举起的那个红酒瓶塞,导致了至今我对瓶塞疯狂的热爱和收集。
《新扎师妹》另外的一个贡献就是让我认识了吴彦祖,这个男人帅得甚至在人世间都找不到能描述到那个高度的形容词。
就这么说吧,所有我认为能称之为帅的男人身上多少都有他的影子:吴彦祖等于帅,帅就是吴彦祖,你帅不帅,要看你长得是否神似吴彦祖。
完全成功的童话,吴彦祖的脸帅到我可以原谅一切,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吴彦祖的帅,那么cute那么sweet那么可怜好像你可以随意玩弄他。
果然男人不光要好看还要脆弱一点有点女性特质。
这样才完美。
btw刘耀文确实是有点像吴彦祖,给我代到前夫哥了,刘耀文颜值巅峰的时候要是有这点演技这种本子我一定会对他死心塌地。
可惜没有。
太吸引人了我反复拉进度条观赏吴彦祖的脸,太过分了,我如果有这种level的脸蛋一定会浪得飞起的。
当然也还是有一点很老套,男主给自己的定位依然是救赎者,他爱上女主,是出于白骑士综合征,他想把灰姑娘变成公主,他要救风尘。
但他在救风尘的过程中因为她自愿为“男友”堕入风尘而爱上她,当然这也是谎言,他爱上被一串串谎言包裹住的她。
这种爱真的稳固吗。
而且虽然看似是女主一次次抛弃男主,但是在这段关系里,文哥的地位是远高于阿娟的,物质决定他有随时抽身离去的自由,如果换在现实,这会让我不安。
但是这是在偶像剧里,而且电影并没有给人太多因二者社会地位不同带来的不适感受,所以还好啦。
而且爱本来就是很飘忽不定的东西,多的是没来由的爱呢。
“底细挺干净,没出过什么错,没人认识你,家里没人供养,也没人养你,你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也没谈过恋爱,连只狗都没有,香港这块地方,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说的是方丽娟,人如其名,普普通通,平胸,个矮,随手抓一大把。
偏偏我们就有草根情结,正如我们每个人都有当“新丁”的时候,没有后台没有人脉,一个人横冲直撞,尝透了苦头还得捏住心里微弱的一点点信念不放。
所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在屏幕前左晃右晃,有时真觉得看到了自己,那种所谓的存在感就顿时膨胀起来。
尤其当这个草根一不小心走了狗屎运,子弹打不死,反而捡了个有钱男友——不仅有钱,还有颜;不光有颜,还有心。
可是,跟方丽娟相比,我们正常得多啊。
你看她,一遇到危险就在地上打滚,穿高跟鞋一定会大叫一声摔倒在地,跳社交舞一定会踩到别人或是被人踩,她粗鲁,莽撞,没礼貌,“无大无细”。
上级安排任务,她会问“9点前可以收工吗?
我约了朋友打牌,台湾牌。
”但偏偏这样的方丽娟,是让人觉得想捏着脸蛋去疼的,演员至少占了六成以上的功劳。
我很难想象别人演会是怎样的效果,复制了性格也复制不了笑容,复制了笑容也复制不了笑声。
这让我想起戏中某个情节:“B计划”实施时,方丽娟几乎重复了自己灰姑娘童话的开场,用番茄酱的瓶子敲破那个女生的头,再泼妇般多踹几脚,但即使如此,那个女生依然是路人甲,她成不了方丽娟。
所以,导演还没蠢得彻底,新扎师妹3换下了杨千桦之后,连方丽娟这个名字也一并消失。
那个大叫“如果我连自己的爱情都捍卫不了,还怎么捍卫香港治安”的方丽娟,只有一个。
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在《勇》那段背景音乐出来时有一段欧海文的独白。
欧海文的心情日记:阿娟,我很想你,你到底去了哪里?
到哪里都找不到你,你教我叼木塞读报纸,我一直都有在练,希望你快点回来,哪有人分手还送分手礼物的 阿娟,我相信我会找到你的,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你突然在我面前消失,我想你一定不知道……从来都只有我向女孩子提出分手,不会有女孩子向我提出分手,我从来没听过两个人分手还会送礼物,你就是一个那么难以捉摸的人。
你有一次叫我说笑话给你听,我说我不懂。
现在我倒是有一个,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病得很重,快要死了,于是他叫了所有的王子来,他说:“你们听着……”然后那个国王就死了。
所以方丽娟才感动的哭了,不然总觉得很牵强,找了好多都找不到有独白的那个版本。
最近发现在豆瓣上标记过的电影已经超过990部了,一直在想第1000部应该看部什么片子来纪念一下。
不知不觉竟然到了998,昨晚回来把No.999献给了上周末刚在家庭影院看的台湾悬疑佳作《目击者之追凶》,然后上网看到一张剧照,就忽然想找部轻松的港片来看。
不得不说豆瓣的筛选和排序做的挺好,不仅发现一堆还没标记的,还发现了这个当时挺有名气的《新扎师妹》,好像相呼应的还有《陀枪师姐》,只知道都是女警花的故事,会比较轻松搞笑吧。
这个片名也是有缘,因为最近实在是跟师妹走的比较近接触多又多,所以一定是潜意识让我选择了它。
看完居然十分惊喜,是多久没看到这种不务正业只为恋爱的喜剧片了。
而且15年前的男女主正是初出茅庐意气风发。
吴彦祖的颜值就不说了,引无数少女竞舔屏,而杨千嬅比印象中(可能主要来自《志明与春娇》)更圆润一些,满满的胶原蛋白,笑起来就是大写的青春无敌。
虽然故事还是披着卧底外衣的霸道总裁爱上我,虽然每个配角都是又蠢又萌,虽然剧情各种硬伤不能细想,但贵在男主不中二,女主不玛丽苏,一切都觉得像童话般美好,“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整部片子印象最深的有几点。
作背景音乐的几首粤语歌都很好听,简直让人出戏;配角的戏也很足,比如充当渣男友的帅气男二前后被打三次,最后“终于明白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某弹幕);细节刻画多金帅气温柔体贴又专情不渝的大暖男,还一点让人讨厌不起来,简直立下完美男友的不二标杆;就连被强征房屋的端碗懵逼龙套大叔都是喜感满满。。。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其实一部电影能以某种方式来打动你,甚至可忽略它的不完美,这就是成功。
感谢这部电影赐予我两个小时的欢乐时光和随之而来的美好回忆,第1000部是一段历程的终点,又是下一阶段的新起点,特撰文纪念,就是这样,汪!
高考完没出分的这段时间里内心十分苦涩,这部剧的一些喜剧元素极大的冲淡了这份苦。
还有吴彦祖的帅,让我的嘴角忍不住上扬。
但看着看着又哭了,不是因剧中人而哭,而是当下的我,处于时代背景下的大多数人而哭。
剧中海文可以奋不顾身的去追求一位服务生而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与目光,而阿(婷?
忘记了)又可以自信无所顾忌的接受这份爱,并且一如既往的爱下去。
(虽然是玛丽苏,但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非常全面的,做事的动机也大多合乎逻辑)这样的片子我觉得现在是拍不出来的,人心不古,对于爱的追求也不再纯粹了。
不知道今后的我会是怎样去爱与被爱,总之,希望不耍抛弃心中的理想国世界吧,哪怕这些只能是理想。
一部很神奇的影片。
我一直get不到港片的喜剧感,也不喜欢无厘头的剧情和搞笑,可是这部影片让我讨厌不起来。
它剧情很狗,逻辑不通,男主爱的莫名其妙且突然,但是还有哪部电影能这么各方面拉胯但又让人深信,男女主是真的相爱。
于是整部电影就在一边脚趾扣地和一边被苏到流口水中看完了。
吴彦祖真的很帅,帅一脸,终于明白为什么他能是个形容词(当然也是角色加持)。
杨千嬅好嫩好可爱,自然清新不做作,那么傻白甜又不讨人厌。
太会选角了,不得不说是两位演员的演绎让这部影片出彩,但凡男主眼中的深情少一分、帅气减一分,女主的娇憨少一分、灵动减一分,没有这种氛围感,都成不了这种效果。
区海文这个角色简直就是踩着苏点而生的。
可以那么真诚温柔,包容爱人的一切,有钱有颜还傻(对不起),接地气地买电饭锅做木工,皱皱眉头就一脸坚定地说结婚,这谁能不爱啊。
好喜欢后面一秒原谅女主的那段演绎,表情转换苏断腿,那声madam我反反复复不知道听了多少遍。
看了大多数影评都写了男主的好,想说女主也特别可爱。
身为女强爱好者其实很不喜欢被刻画得事事都做不成的女性形象,可是杨千嬅演的好讨喜啊。
方丽娟正直又率真,也有自己的小执拗(还很会怼领导),分手的时候说自己是草根配不上男主,其实她开朗又自信,也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不唯唯诺诺、优柔寡断,她的内里是很勇敢的,也很有力量。
但她同时也惹人怜爱,钟sir在给她派卧底任务时评价她的那一段话我很喜欢,把原台词放在这里:“PC11661,我们看过你的档案,你的底细颇算干净,没做过什么工作,脸很生;家里无人要你供养,也没有人养你,你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谈过恋爱,连狗都没一只。
香港这地方,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加上你的样子长的忠忠直直,带有几分憨憨的;虽然如此,但是平凡中添有一份凄美和柔情…” 我看的是粤语版,但是我不太懂粤语,也不知道这个翻译是否精准。
有了学粤语去切身体会这段话的冲动——听完真的很为女主心动,结合女主当时懵懵的表情,是真的油然而生了一份对她的怜爱。
总之,太会演了,两个主角都太好了,配角也可爱。
目前这部影片是我心中的玛丽苏王者,预计可以再看一遍又一遍。
她是不好看的女生,有点傻气有点倒霉,有点现实也有点理想。
现实是,想要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薪水和更多的休假,要一套宽敞公寓,也要一个荣誉勋章。
而小小的理想,只在夜深人静时,吃着泡面看着爸爸的遗像,悄悄把它心里藏。
他是很好看的男生,出场时带着随从,艳惊四座,加上身份不同凡响。
年少公子多情又多金,而且可能是涉世不深如此纯情,或者是历尽沧桑回归真爱,总之专一是最大的好处。
而所谓黑帮子弟,只是个噱头吧,那是女孩和女人心中理想的情人,既带一些江湖世界的神秘,然而又真正心地纯良身家清白。
小女孩或许会崇拜God Father,而女人只要一个有钱郎,于是他来了,已经退隐江湖的God Father`s son。
他是完美的。
她大大咧咧,她傻里傻气,她横冲直撞,于是,她一头撞上他。
瞬间定格,故事开始,用王家卫的话来说,他们最靠近的时候,只有0.01公分。
像阿娟这样的新扎师妹,是港片以及一切白痴娱乐片最喜欢的女人形象。
脸太平没有胸,可是运气好到像超人,不费一兵一卒,已然拿下大帅哥芳心,怎能不叫人嫉妒?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但有情郎既有无价宝,又何不乐之甚矣呢?
灰姑娘始终无敌,且她清醒自知,或者是导演借尸还魂:我们都只是草根。
草根如我们,便是能看着大帅哥吴彦祖发发梦就很快乐。
星期五的晚上,洗完澡爬上上铺,美美地伸个懒腰,懒懒地打开塞满了电影的笔记本,然后与亲爱的小王子撞个正着,笑得花枝乱颤才满意地睡去,是时凌晨四点。
仔细想想也看过吴彦祖很多片,可惜这厮运气不佳碰不上好导演,半红不红的样子,今后是永远沦为花瓶男还是由烂片之王晋级为另一个伟仔,就要看其造化了。
但愿老天和我一样保佑他吧,色字头上一把刀,美型男人多难得。
最难得的还是在这里,《游园惊梦》里太过肌肉男,《美少年之恋》是为同志,到底不符合大众审美,于是也缺少了小女生YY的乐趣,《三岔口》烂片一部,实在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旺角黑夜》意在沉重,与张柏芝这样的美女配戏也只是渲染凄凉,并且从生到死从头到尾都背了个“乌鼠”的名号,怎一个落魄了得。
而让人感叹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夜宴》,尽管帅哥再努力也无法挽回颓势,但他倒在自家宫殿的水池里,披散的长发哀伤的眼神,环境造出的骨子里浸润的阴湿邪恶,那倒还是动人的,惊鸿一瞥的华丽。
所有所有,再糟糕再出色也不能引起人对他的注意,除了这个星期五晚上,于喜剧片最放松的氛围里,遭遇区海文。
虽然出场时的红衬衫黑外套搭配有些粗鲁土气,但此后就变得越来越有型,可以面对无理取闹的人优雅地把脸擦干或者拿出小本来签下天文数字的支票,可以兴师动众为心爱的人买一只电饭煲,或是穿着休闲服亲手打一只小木马,在失爱的时候对着她送的娃娃说话,亦可以黑衣黑裤的独自走在街头,站定,轻轻摁灭烟头,好一个优雅的“杀手”——女人们看到这里,是不会去考虑故事的合理逻辑,人物的真实与否的,就算那只是一个酷酷的美美的空壳子又怎样,我们有保留对完美王子最初的幻想的权利。
看毕,让我们来做一个算术题。
假设世界上一共有十个男人,其中五个是帅哥——事实上这个比例已经过大了。
他们中必有两个已经有妻有子,还有1.5个帅则帅矣,却吃得上顿不知下顿,如花早就告诉过,三餐不继相对泣血从来不是我们想要的爱情。
剩下一个脾气暴躁兼大男子,历史上的富家公子性格缺陷或者花心大萝卜简直太平常不过。
10-5-2-1.5-1,最后剩下的那0.5个,他长得像梁朝伟富得像李嘉诚,且幽默风趣温柔体贴,你们情投意合情比金坚,终于到了最后关头,可是真不幸,他告诉你他还有一个God Father或者Mother,已经屡屡用严厉手段吓退灰姑娘们......你抱着幻想说我不害怕我很爱他,可是拜托,这已然是阳光灿烂的早上了,快点从美梦里醒来吧,那可只是"半"个人啊,你要有怎样的姿色,怎样的智计与手腕,与全球万万女性厮杀,血肉模糊然后分得片肉碎帛?如此残酷,那么就请他们用光影在水中写一个童话给你,一边写一边消失。
看完上网查了下,原来《新扎师妹》是02年的老片子,此后又有第二部第三部,据说是一部比一部烂的。
不知当时怎么没有看到,又或者是02年时值高中岁月,故作清高地埋首于书卷中,眼谗大帅哥是小女生才有的行为吧,以为自己的心与情,智与力,爱与欲,都会多么的与众不同。
时至今日,却知一切缺陷原是罪责,一切高尚原是卑微,一切欲望原是生之旋涡,随之升或者随之落,倒也可以坦然。
所谓的黑帮子弟,只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合理解释,所谓的女卧底,也并无一丝灵与肉的挣扎在,这不是警匪片,不似《无间道》般设人物的两难处境,更不是心理片,商业喜剧加爱情娱乐,只需灰姑娘与王子相遇一波三折制造诸多笑料诸多coincidence,最后幸福快乐地永远生活在一起,没有矛盾没有障碍。
他眼中只有她的质朴可爱却看不到草根与王子的差距,她眼中亦只有他的关心他的好,谁去想一路上多少山高水长,多少虎视耽耽,世间只得一个人保护,他不是神,怎可大过天去?
所有一切,都是编剧法则。
童话和魔术一样,最经不得时光和理性的拆穿。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摄影机探过去,便只照到没有虱子的那一面。
有时也会感慨学编剧或者说做编剧都是幸福的事,李碧华说,爱之欲之生,恨之欲之死,而只有握着一支笔,才能完满所有的欲望所有的爱情所有的童话。
狂爱吴彦祖?
不不不,说文少爷更合适一点,弱水三千,梦中饮的这一瓢,醒来才发现解不了渴。
于是再梦再饮,再饮再梦,写着这样的文字,便是写了一个童话,给你,给自己。
笑一笑,十年少
为毛我基本上笑不出来- -
为什么我觉得没有2好呢,是不是我要重看
GO GO GO
为阿祖的盛世美颜加一颗星!弹幕飘过“怎么分别郑秀文和杨千嬅啊?”震惊!老实讲,还是sammi有味。
蓝光补遗。笑爆肚。经典香港喜剧,段子层出不穷,接梗一波接一波。吴彦祖颜值巅峰。
船上换货那段想起《玉观音》 其实整个idea都很像《玉观音》本来以为这一部早一点 搜了才发现《玉观音》更早 又甜又搞笑 现在比较少有这样的港片了
好好笑啊~ 吴彦祖实在太帅了!这部电影虽然现在才看但是早就知道,而且我记得我小时候对杨千嬅的良好印象应该就是方丽娟这个形象的。没想到黄浩然那么喜感~~~ 那段讲国语的超好笑!!还有gogogo~
算是搞笑的经典了。话说剑雄还真是倒霉啊!
b站看过片段,觉得里面小情侣好甜,找来原片一看,好家伙,这剧本写的是真敷衍。男主长成这样还好的完全不现实,让人很难相信这个故事啊。
Gomes说康定情歌是中国最浪漫歌曲有道理了。
没有几句台词在意料之内的 各种乱来的重点 离谱但好笑 剑雄哥真的很惨 另外真就只有吴彦祖在认真演一个专情温柔干净的黑道少爷 很难不做梦//分别来说 02年的吴彦祖和杨千嬅都太好看了//“我没有温柔 唯独这点英勇”
这剧情不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吗!明明弱智得可以拿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为啥会有这么高的分啊???只是看演员表的时候才发现——卧槽!杨千嬅的男闺蜜居然是黄伟文演的!!!
依靠反应完成剪辑。港片的特点在于镜头之短,即使长镜头也会在高速度与巨大台词量之中被压缩,每部作品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语境。比如王晶的电影,关于反应的短都出现在动作的迅速,周润发在完成出牌动作后立即切入下一个动作的衔接。这种迅速的反应和香港电影的制作模式有关,关于制作迅速、团队工作的配合程度高杨千嬅的出现几乎是反应的化身,因为她多情、她干净。这样的反应是最单纯的,因为它无关凸显调度(它甚至在减少复杂调度的出现),无关完成空间、体态的衔接,所关乎的仅仅是关于面对当前事件的反应。并且所有角色都是普通人(他们都没有身份的特殊性),所以这还是最贴近地面的反应。这便也是最传统的港片制作方式,即面对世界的具体反应。香港所有类型电影的基础几乎都来自于这种反应。用真实的反应相信被颠覆的现实,独属于港片的戏剧性
情节实在支撑不了我看完。。这跟大学生拍小组作业有什么区别。两颗星一颗给帅的不行的吴彦祖,一颗给嫩嫩的杨千嬅。
我后悔了,一星太冒充善良了,能不能不给星的。
看的时候就在想自己之前是不有什么大病啊 瞧不上这个太俗看不上那个肤浅的,我小时候竟然还不觉得吴彦祖帅 就像从来没觉得刘德华 梁朝伟 周润发 谢霆锋帅一样 我认为的帅只存在动漫里 现在想想我当时怕不是个傻子吧 就冲台词句句都是梗都值四星 更何况还有吴彦祖啊 天呐 怎么会那么帅 迷死我了 天菜天菜~就冲这 我要开始追老港片了
確實沒有小時候好看了。我記得方麗娟和歐海文 記得所有搞笑的橋段 記得那時笑到臉抽筋的自己。那時候的吳彥祖 眞的是除了帥之外一無是處啊魂彈!! 意外收穫了一支很好聽的「勇」。「我也不是大無畏 我也不昰不怕死」第一句就徹底擊碎了我。
为什么我不喜欢杨千嬅……
我觉得一部片子能在几年之后还是能让人记住其中的一些细节,那这个片子就算是成功了。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很好看。我至今都觉得吴彦祖在这个时期是最帅的,单为他的年少如花就值得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