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DAU. Nora Mother,DAU. 罗拉母亲(港),DAU 3: NORA AND MOTHER,ДАУ. НОРА МАМА
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叶卡捷琳娜·厄特尔
主演:Teodor Currentzis,Lydia Shchegoleva,Radmila Shegolev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乌克兰,英国,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简介:诺拉的婚姻令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边远省份来到国家首都莫斯科,和她的知名科学家丈夫一起,居住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秘密机构。诺拉的母亲自她婚后第一次来看望她,这不仅是一次母亲对女儿的平常问候,也是对她生活的全面观察与无痕压迫——诺拉和丈夫之间似乎出现了问题,而家庭矛盾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割裂与叹息。封闭的场景困住了角..详细 >
如果这要是个真实的纪录片的话那我还是挺喜欢看这种家长里短的,但问题是这是编出来的故事,只能当一次演技训练看了,就算是纪录片都会给一个合适的最终结局而不是这样戛然而止。怀疑丈夫出轨的妻子叫来了母亲陪伴自己,作为当年勇敢离婚的母亲也鼓励女儿离婚,但问题是两个人经济都不好,离开了有钱老公之后无法经济独立日子可能要比现在更惨。再一次体现出来男人和女人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是不同的,女人认为是爱情的延续是刺激的新生活的开始,男人认为是爱情的终点是寻常又重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经济地位的女人只是免费的帮佣合法的妓女。如果脱离开整个DAU系列来评价那就很平庸了,只能侧面突出列夫朗道真是个爱工作的人吧。。
2020/12 海南
还行
据说几十部,看到哪一部算哪一部吧。不到90分钟,却拍出了2小时的细碎感。笨重。
比起前两部要缓和许多,母亲与女儿之间单场景对话,考验演员临场演技台词功底和摄影师拍摄水平。时间线推到朗道年轻时候,总体来说是一部非常文学化地将上层人的内心纠葛和宿命感表现了出来的生活片段
导演有点沉迷自我了
不错不错了,挺好看的,希望会有第二部哦。
在搭建的真实的情景下完成对于生活真相的洞察。“不能让他太甜蜜”
Dau的妻子是一个非常陀式的女性形象,母亲的到来点燃了诺拉自我存在意识的火苗,而窗外的寒冬又是如此彻骨。在这一伟大的实验中——苏联,无论是谁,广场上堆起来的一个个坟一样的雪堆便象征着他们的坟墓,即使是Dau的妻子,也无法逃离高墙……脱掉前两部的震惊之后,这一部非常文学化地将上层人的内心纠葛和宿命感表现了出来。
看的时候在想这估计是真母女,结尾credits印证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过于真实」……DAU后面还有怎样的「真实」?PS. 看来并不是每一部都那么重口味。
这昏暗空间下的挣扎我可实在看不下去。更像话剧,还“你为什么痛苦”,你怎么有时间思考为什么痛苦。
深谙的情感道理随着母女之间的碎碎念争执倾泻而出
个人第二部DAU,依旧对这个系列没有多大感觉。
【海南岛电影节展映】看的第一部DAU系列电影,一窥这个宏大电影计划的冰山一角。像是汹涌主线外的涓涓细流。单一、闭塞的室内空间与单调重复的生活、行踪不定的丈夫,令这个女人陷入无尽的痛苦纠结中。对身边唯一能够倾诉的母亲,又有着童年难以忘记的不快回忆。这种母女关系很像《灰色花园》。摄影机总是通过一面镜子的反射来拍摄镜内外的母女,克制地观察诺拉宣泄内心的不安,最终归于平静。两位演员即是真实母女,难怪互动交流的情绪如此真实
第一部DAU1.“给他加点大蒜 不能让他的生活太甜蜜” 2.母女的一次交谈 婚后的家庭主妇 丈夫成了生活的全部重心和话题对象
几处爆发瞬间让我感觉到真实性,我还是不相信这是演出来的。
列夫·朗道:诺拉与母亲
电影纵容了我们的窥淫癖,给我们一个私下的、合法的机会去凝视他人的生活与身体,而不必担心这种凝视落在自己身上的风险。
像是一场反式的《东京物语》,都是父母对子女生活的介入,但《诺拉和母亲》没有前者“东京很大,易于走失”的感慨,相反齐拍摄场景及其逼仄,仅在一个房间之中。依旧十分的生活化,这部的电影感已经很弱了,母亲对诺拉生活的介入让她们两同时陷入了自我怀疑式的存在主义危机,主要问题在于诺拉的身份过于单一,她只存在于这个家庭之中,她的存在与价值完全由她丈夫决定,而当有人质疑她唯一的依赖时,自然而然就会崩溃,歇斯底里。
我就当它是一部单独的电影。哦,好水。本来自己女儿没有产后抑郁(打个比方),老妈一来“己所不欲,欲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