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看过那么棒的电影绝望的气息一直蔓延。
我在猜测结局,觉得应该很没意思。
前20分钟以为这将会是一部烂片,郭富城演的太过了。
随着情节的推移,我发觉自己被编剧牵着鼻子走了,毫无头绪可言。
而真相的出现,竟然安排得那么自然。
无需兜弯,开门见山。
原来和复仇有关,原来和杯具的人生有关。
虽然看到了《老男人》的影子,但依然不失片子独有的味道。
郭富城很入戏,他的状态很好。
回到剧情,在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死去后,他的表情痛苦得让人不想看。
当他无可奈何的杀了兄弟后。
所有的剧情都指向了万劫不复。
而最大的悲剧是,有一个温柔善良美丽柔弱的女人一直在他身边,陪着他万劫不复,在他失去全世界的信任后,那女人依然说我在你身边,我带给你好运。
编剧是个王八蛋,但我喜欢。
他让观众最后的一丝心灵慰藉变得荒谬,你想得到一点安慰是吗?那我把它摔得粉碎,再狠狠的狠狠地加上几脚。
于是,在郭富城被骗出家门后,他发现老婆置身危险,回到家后,只有老婆的头发漏在烤箱外,他的哭泣再次让绝情蔓延,当他哭的不能自已,撕心裂肺的鼓起勇气,终于有了力气打开烤箱门时,导演安排的一丝蒸汽,和郭富城迅速关上烤箱门那一霎那的痛哭,让电影走向了高潮。
他喊“老婆”!
他说:“你为什么信我!
”这时,我的烟灰撒了一桌。
而接下来的是,我已经被带进去了。
混蛋的编剧让我走进了绝望,我很想抱着那个可爱的“小孩”,然后微笑着,微笑着,一点点把电钻伸进他的眼睛,鼻孔,嘴巴,手,脚,掏出肝脏,吃了他的心脏。
不,假如是我,我不会这么做。
我会养着他,养着他,在以后漫无尽头的日子里,在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里,在他身上钻一个孔,在努力的帮他止血。
是的,那“孩子”是我活下去的源动力。
原谅我延续或改编这个结局,但是,这是我现在最想看到的
前面真的吓到我了,有几个镜头。
后面。。。
失手了。
看看这样拍会不会好点:1、小孩的自叙拿掉,但前中期必须在细节上多做铺垫——相片、小孩的眼神、行为、生病也就是不老的迹象、和乞丐在校园等,但是不能过火,必须是点睛的地方。
2、焦点线索堆到乞丐上,然后小高潮是凌风由一个被陷害者被逼成了一名真正的杀人犯,拾荒者残忍的杀害了他老婆,他也用电钻杀死了拾荒者,也掐死了欲寻真相的阿鬼,郭富城扮演的凌风最终入狱,人们认为他精神方面出现问题而杀人,妹妹问他,他什么都不说。。。
3、上司发现了相片中的小孩不变的脸,疑惑。
4、最后的镜头以小孩幼稚的脸和捏动电钻的小手结束。
这样再在剧本精雕细琢下,
其实我好矛盾,我唔知系俾3粒星定4粒星好,我真系犹豫佐好耐。
首先开头果一幕我的确系令我惊叹,用一首钢琴音乐作为电影开头葛背景音乐来带出画面,令我有一种忧伤但系又宁静葛感觉,就系我欣赏紧哩段音乐仲未回过神葛时候,突然系上面坠落一个满身系血葛人,就系哩下野,真系吓佐我一跳,同时又令到我觉得港片有得救啦,我好佩服导演能够用哩个手法开场,实在令我又惊又喜,会令我一定要睇哩部电影。
可惜葛系惊喜只有果一刹那,到佐后边故事葛发展,立即令我林起日本葛一出电视剧《世界奇妙物语04秋特别篇》当中《空白的人》葛故事,里边葛剧情同哩部电影葛剧情有8成相似,本以为导演系用果个来做蓝本重新改编葛电影,我仲以为自己已经估到最尾葛结局会系点样,甘就林住既然知道佐个结局就有D五系好想睇落去,但系我都睇下出佐剧情葛其他野,所以就继续睇埋落去。
都唔知我哩个选择系五系错误,睇到高潮葛时候,我俾编剧来佐一个大雷到,我真系好佩服导演葛想象能力,哩个世间竟然有“不死症”哩样野存在(虽然我唔知真实葛世界系五系有哩葛病,可能导演真系去调查过有),我简直就是傻眼!!
我完全系张大个口得个洞。
其实我觉得如果按照番《世界奇妙物语04秋特别篇》当中《空白的人》葛故事甘去走完个结局都五系一件坏事啊,最多米俾人话有相似葛故事咯,都好过宜家搞到个电影有D不伦不类,城城都唔知点样对住一个拥有40岁思维但系身体系一个10葛小佬仔演戏好咯,= =我唔知点解城城要接拍哩个剧本。
好啦,就算编剧你真系要按甘葛剧情发展落去,我都照忍埋落去啦,毕竟都差五多结局。
到佐后边葛部分,成出电影已经发展成一部血腥类型,同埋变成番茄酱葛世界。
我知道导演系想透过电影去表现人性葛丑陋面孔,当中葛番茄场面我亦都无可厚非,因为人类本来就系有甘血腥甘丑陋葛一面,甚至连电影都只能系表现出一个侧面,可能都不足以能够讲人性更加极致葛一面反映到。
不过就成出电影来讲,我自己都系觉得太失真,主要系剧情上面我真系雷到= =,尤其系高潮开始,毕竟一个小朋友葛表演系有限葛,我真系替个小朋友惨,五单指要讲甘多台词,而且可能仲会俾果D睇电影睇到分五清现实定系虚幻葛FANS诅骂。
我承认我比较和谐不够变态,所以我希望结局是当小孩告诉他郭真相时,郭当机立断把他扭送到派出所类的地方,然后证据确凿,小孩(妖精)得到报应,所以避免郭老婆的杯具,这点很重要(当时那段快进了不忍看啊)。
主角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end这样我会比较舒服
我把整个剧情叙述一遍。
首先我要说,我看的是两小时的版本,语言是,除了张钧宁(郭嫂)和郭富城的上司是讲普通话,其他人都是广东话.我觉得这样很好,至少都是大家的真声。
影片一开始,就突然有一个人坠了下来,泰叔,这人刚开始让我以为是任达华。
这里十分让人吓到。
然后让我压抑的是,这个人从这么高摔下来,居然还可以再站起来走了两步路,然后腿骨断了,整个人也摔落在地板上。
之后警察就来了,发现了泰叔,身上被人钻满洞放血,大家认为是最近一个连环变态杀手干的。
然后在7楼发现了郭。
送往医院后,泰叔睁大眼睛却不能动和说话,而郭就短期失忆了。
等他醒来后,同事及朋友阿鬼告诉他,最近发生了连环杀人案,都是在死者身上钻洞,泰叔的情况也一样。
而事发那天,郭应该也在场,可是郭怎么也想不起来那天发生了什么事,他很懊恼,一心想还泰叔一个公道,于是他们开始查案。
与此同时,警察局很多人,以钱嘉乐为首,甚至阿鬼,都有认为郭是有杀泰叔的嫌疑,因为泰叔身上有郭的血迹。
而且他们认为为什么电钻杀手杀泰叔却不杀他?!
之后,郭和阿鬼来到半岛大厦查案,他们发现了电钻和被人放血的猴子,于是他们认为这就是凶手的杀人工具,他们找到了很大的线索。
而后,郭居然发现家里的储物柜里面的电钻消失了,而牌子和在半岛大厦里找到的是一模一样。
同事,他发现原本在墙上的两根钉子没掉了,上面还有血迹,甚至旁边的墙,还有一个手印的血迹。
他开始很害怕,怀疑自己就是电钻凶手。
于是马上用油漆把血迹给涂了。
第二天,警方又发现一名女死者被电钻电死了。
好吧,如果大家说电影有bug,那么我觉得就是为什么被放血的死者的生命力那么顽强,都钻成这样了,那女死者还能爬到出来。
不过最后被卡车压死那幕太悲剧了。
在女死者的眼里,插着两根钉子,郭怀疑那就是家里储物柜里的那两根消失的钉子,他再一次怀疑自己就是电钻杀手。
他这个时候,精神已经极度崩溃。
一方面他完全不愿意相信,甚至是百分百肯定自己不可能是变态杀手,可另一方面找回来的证据全是指向他。
所以,他认为是有人要特意陷害于他。
加之,几位死者的死亡位置都在他家附近,于是他认为凶手一直就在他身边。
郭很像找回回忆,又去找医生。
医生告诉他他的失忆并不是因为撞到头造成的,而是因为一直在服食一种毒药造成的。
这种药,只会给极度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吃。
这里似乎暗示了,郭失忆前,有严重的精神病?
之后,警方发现,电钻的图案是一个兔子,那和郭家中,他死去的儿子画的兔子一模一样,他变的更害怕了,又是一个不利的证据指向他。
其后,郭更发现了一张童年和邻居照的相片,可是他发现那几个邻居就是死者。
当然郭知道那些是死者的小时候,是因为相片背后写了名字,很明显那是凶手可以写得。
后来有一天,郭邀请阿鬼来他家,阿鬼发现了一张画有兔子的纸,于是阿鬼怀疑郭就是连环杀手。
其后,阿鬼再次发现那张郭与邻居的照片,阿鬼就更怀疑了。
于是阿鬼约了郭,指责郭是凶手。
郭认定自己不是凶手,可一切不利的证据,使他百口莫辩。
无意的争执中,阿鬼因为踩到石头,而掉到坝下。
本来阿鬼没有死,可是由于阿鬼一直说不会放过郭,甚至要报警,把郭逼急了,逼到神志不清,郭想被抓,也不愿意相信自己就是杀人犯,他想查出凶手是谁,就在郭已经快逼疯的情况下,把阿鬼掐死了。
最后郭逃走了,他真的成了杀人犯。
之后,郭遇到了那个乞丐,他认定他就是杀人凶手。
之后,一切真相明了,郭的儿子仔仔承认了自己就是幕后策划人,他得了不老症,实际已经40岁了。
然后就说了他的可怜身世,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加害郭。
仔仔的妈妈是郭的父亲娶得正房,叶璇。
可是当叶璇来香港找他爸时,他已经娶了郭的母亲。
然后他爸赶了他们母子走,之后就过着很痛苦的乞讨生活,慢慢,叶璇死了。
后来仔仔就一直充当小孩子的形象被不同的人收留,他也学会拐卖人家家小孩来赚钱。
期间,他还被人抓过去研究,认识了得了早衰症的乞丐,就是郭遇见那个。
也就是他,受仔仔教唆,一直在用电钻杀人。
还讲到一段,仔仔对小时候的郭说,他是他哥哥,可郭说他撒谎,还逼他吃土。
小时候,郭的妹妹阿敏,何超仪,就跟仔仔是好友,所以逼仔仔吃土时,阿敏很难过。
最后,仔仔还告诉郭是他一直对郭下毒,放在他做的蛋糕里,让他丧失记忆。
这段,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仔仔要害郭。
因为“吃土事件”,因为郭和郭的母亲抢走了他的爸爸,害的叶璇跟他过那么苦,也因为仔仔自身就愤恨这世界,总之,全部气都出到了郭身上。
其实,前面有很多幕,导演也暗示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当郭见到那被钻的娃娃时,仔仔说那是郭自己钻的。
还有郭跟郭嫂做爱时,仔仔看了很生气,假装很害怕要郭嫂陪他睡。
当阿鬼来郭家时,仔仔特意show出了兔子的画,还告诉阿鬼那是郭画的。
当阿鬼偷偷藏起那副画时,郭走出来,仔仔还刻意说要阿鬼把画给回他,让郭知道阿鬼看到了兔子画,让他们产生矛盾。
这一切都是仔仔精心布置的。
仔仔一直对郭说,他不是要郭死,他要郭坐牢,他说郭才是真正的杀人犯。
他希望郭能在牢里一直保持着一切不美好的回忆,保持着恨,受冤枉却无力反抗,因为这一切比死还更受折磨。
就像打入18层地狱,不美好的事一直在脑袋里重复。
后来郭要郭嫂小心仔仔,告诉他仔仔要害他们。
郭嫂相信郭,于是她要调查仔仔,想要带他去医院验血,这在电话录音里面可以知道。
而仔仔知道她要查他,所以叫乞丐把她杀了,还放她进烤箱。
(我不认为是微波炉吧,微波炉能放下整个人?
还是说只有头被放进了微波炉?
)这就更加把郭逼疯了,整个人都发狂了,最亲的人都离开了自己。
于是他用电钻把乞丐杀死了。
他还要杀仔仔。
可是,此时仔仔已经报警了,当警察来后,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满手是血,用电钻想杀仔仔的郭,再加上仔仔演技够好,狂哭,大家当然都认定郭是凶手了。
郭被抓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郭不解释?
其实我很能理解,当一切不利的证据指向自己,最后他拿着电钻要杀人那幕又被众人看到,能解释什么?
他已经完全失落了,也不认为有谁会相信自己。
郭的心,只有一心要报仇,他不想解释那么多,他也不屑要警察去帮他破案,所以他在手上刻着出去报仇,他只相信自己,他要亲自杀了仔仔。
而最后一幕,仔仔在海边一人坐着,沉思那一切不美好的过去,还有他终于得逞,让郭坐牢,他成功了。
也许他在沉思他真的快乐了吗?
最后结局让人很不快,好人都没有好下场,可坏人仔仔,却逍遥法外了。
可是导演也埋下了伏笔,郭的上司最后发现了仔仔有可疑,到底如果他查下去,会不会查出真相了?
而郭也写着出去报仇,到底他将来越狱成功了吗?这就让人自己猜想了。
坚定地认为:凌光就是真正的、从始至终的杀人犯。
仔仔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一切都是凌光精神分裂的想象,就像《黑天鹅》和《美丽心灵》中的纳什会出现幻觉,人在真实和幻觉中分辨不清。
如果一切真的是仔仔所为,就无法解释影片中的的其它一些线索,比如:和凌光手掌一样大小的血手印、泰哥指甲中凌光的皮肤组织等等。
尤其是当凌光向姐姐和妻子说出“小乞儿”时,姐姐扇了他一个耳光,这就证明,并非真的有一个“小乞儿”,都是凌光的幻想,如果真的存在小乞儿,姐姐不会是那样的反应,我认为这是影片中姐姐这个角色存在必要性最重要的目的。
而凌光精神分裂的起因就是对亲生儿子死亡的内疚,姐姐说“弟弟什么事情,总是喜欢自己扛”,这样的性格和人格容易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出现变态心理,而电钻放血画图案这样变态的杀人方式只可能是由一个精神病在精神极度错乱时干的。
影片的最后,姐姐问凌光是不是他,他只是恍惚,并没有说出仔仔,是因为真的不是仔仔啊!
所以,最后凌光出现在精神病院,不是监狱,他写的“出去报仇”以及仔仔最后“逍遥法外”都是他的幻相。
乞丐也是不存在的,只是凌光的想象,否则不可能好几次只有他看到乞丐,而身边的警官看不到,乞丐就是他自己内心的鬼。
正如海报上写的“心里有鬼,越是查案,越陷入迷网”。
影片展示的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
最后杀仔仔的理由和过程进行了充分地展开,开始被杀的几个人没有详细说明,但应该也是类似的精神想象所导致。
照片中所有人都被杀,仔仔也是因为长得像其中一个小孩而成为被幻想的对象(这是在他承诺一个礼拜之内找出凶手之后发生的,当时已经处于极度崩溃和疯狂之中,才会怀疑自己的养子),影片最后总部警官看到的小孩也仅仅只是长得像仔仔。
仔仔的一切都是凌光将之认定为凶手的合理化想象,其他几个邻居也是类似的一个接一个被怀疑,直到照片中所有邻居都被杀光后,他最后发现的是藏在角落的小孩,并怀疑他就是仔仔,然后产生了一系列精神错乱的脑补。
只不过只有杀仔仔的时候,警方现场在现场,证实了一切;如果警方没到,就又会出现一个被钻孔放血的照片中人,像之前发生的一样。
影片之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口诛笔伐,诸如编剧脑残等等,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仔仔就是真正的凶手。
而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看成是精神病人的幻想,剧情就更有合理性了。
当然,之所以会引起误会,个人认为也是影片表达的不够清楚,像《黑天鹅》《美丽心灵》虽然在剧情中间观众也真真假假分不清楚,但在最后会让观众恍然大悟,真归真,假归假。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是因为真的看了几乎所有现有的影评都没有找到与我理解类似的,所以有冲动将自己的理解写下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供大家参考批评。
不看到最后确实猜不到结局啊。
虽然很多人觉得郭富城用力过猛,但我觉得他的演技还是挺过硬的。
另外,我很喜欢张钧甯的气质,可惜找了半天只看到了删减版,她的死太敷衍了。
这部电影和孤儿怨算各有千秋吧,没必要特意比较。
郭富城叫了声“扑街”冲出去就没有了,难道没有结局的?
粤语版有两个结局。
不管哪个版本都比内地的强,内地的是说都是他做的一场梦。
先不说此片结局如何雷人,城城演技算是做过努力了,不可否认。
另外仔仔的表演者成为了此片一大败笔,如果换成《孤儿怨》那位,估计又有另一番感觉,还有他所谓复仇的原因也是很白痴,大可以换成其他故事。
小演员换人,身世重设,估计此片会上几个档次。
《杀人犯》一直未能引进,但在香港本土就已经取得了上千万的票房。
我深知有关部门对引进电影的审查手段,外来电影一律是爷,安排最好的档期和影院,不是说人家媚外,是骨子里就把自己当孙子了。
对纯香港的制作,一律采取阉割制度,那意思很明白:虽然是亲生儿子,但又那么一段时间你被别人领养了,学坏了,现在回家了就该懂规矩。
两条路:要么让我剪几刀,要么别在我地盘上映。
这一招很有效,很多导演很识时务,知道胳膊始终扭不过大腿,乖乖的都按规矩办事,于是又了合拍片这样的“混血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杂种”。
所以我对拥有纯正香港血统的港片总是充满期待,宁愿等,也不要引进版。
除了银河印象出品的作品,《杀人犯》是我这几年来看到最精彩的港片。
银河印象,或者说整个香港最擅长的都是黑帮片,其次是早些年风行的鬼片和更早些年流行的三级片,偶尔有爱情或另类题材,也只是昙花一现。
《杀人犯》作为一部悬疑片,在香港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题材,但绝对是最亮眼最值得称道的一次,从海报上就可以看出它有那种让人看到的瞬间瞳孔突然放大的感觉,会在心里觉得这是个有料的故事。
我说过很多次,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或一开始的一些列镜头很重要,是我判断一部电影是否精彩,是否能吸引我的嘴重要因素,《杀人犯》做到了。
突入其来的意外,坠楼,电钻,图案,失忆。
抽丝拨茧的调查,越深入越发现所有证据都指向调查者自己……如果没有被剧透,我相信没有人会知道最后的凶手是谁。
作为一个有素质的影迷,我这里也给电影留着悬念吧,对于一部悬疑片,没有什么比在观看之前就知道剧情更让人憋屈了。
郭天王的演技我不再多说了,这几年有目共睹,就算你不喜欢他,也不能抹杀他的进步,作为一个偶像,他够努力,也做到了让人刮目相看。
不得不说,虽然影片整体上很不错,但不可否认还有很多瑕疵。
一个全是香港警员全说粤语的警局里,却有个内地的老大,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郭天王的家庭里,他和小孩都说粤语,却有个满口台湾腔的老婆。
不是说香港人不能娶台湾女人,但在一起生活多年还依旧各说各话,未免有些让人不能理解,这样的沟通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的结局也很意外,并非通常我们看到的正常结尾,或者这样说,在电影结束的时候,你不是舒一口气,而是还会带着些许担心和疑问。
故事的最后,真相不一定都被揭晓……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478fa0100g3ud.html
之所以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着实是因为这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
这两部影片的主角,分别是两个孩子,但其实都已经不是孩子,只是样貌和天山童姥一般。
《孤儿》中的女孩,因为患病而导致身体停留在女童状态,又有躁狂症,导致了整个行为是失去常理的。
她只以为要勾引她喜欢的男人,便可以将所有挡路的人杀了。
说到底,是精神病导致的疯狂。
她利用自身的外形,博取他人同情,挑拨人们之间的关系。
一旦身份暴露,便大开杀戒。
对于这样一个女孩,厌恶自然会多于同情。
而《杀人犯》中讲的是个男孩,导致心理偏差原因是常年和母亲一起受到了诸多不公正的待遇。
先是发现父亲另有所娶,有了一个新的、幸福的家庭。
后来和母亲相依为命,看着母亲为了养育自己而受苦,到处被人看不起,别人鄙视,而自己却没有能力保护母亲。
直到母亲死去,他为了生活,便利用自己的身体,开始了害人。
他的行为,大多是为了复仇。
他报复的对象不是指定的某个人,而是整个他认为不公正的社会。
这个,显得更加无奈,更加无计可施。
人们都是同情弱者的,谁会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话?
谁会好端端地怀疑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这件案子被安排得很棘手。
两部片子有很多东西不谋而合,但后者却不像前者那么容易解决。
《孤儿》,好歹还有个人证没有被害。
而《杀人犯》却连唯一的证人也死了。
到最后,只剩下罪魁祸首一人逍遥地坐在海边。
也是,凶手做得很周密。
没有一个人是他亲手杀的,而在那乞丐也被杀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出来指证。
而凌光,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替死鬼。
不过,我们看到后来似乎有了转机,事实真相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只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再出现另一个凌光?
也许真相的揭发,又是一轮新的血腥杀戮。
母亲不要给小孩洗澡吗?
郭富城演的不错 剧情很有想象力 没有说服力 小孩要是找对人 会很吓人吧
剧情有漏洞~·男版变种《孤儿》郭富城怎么没部电影都是这种表情……不过最后钻人的表情很屌~
除了开头很赞之外,后面就开始进入下坡路了。郭富城虽然沉迷在戏中,但是太过了。摄影很赞,结果才发现是李屏宾,音乐也与众不同,结果才发现是梅林茂。结果才发现这部片的豪华阵容被导演给击败了。
没大家说的那么差啊,还满有道理的,第一部执导的电影这样的争议,够可以了哦,主题应该是恐怖的不老症患者才对---
前面整得好像悬念很足,可最后的解密实在是太扯了。所有的悬念都基于一个荒诞的立足点,使得观众很想骂编剧。。
下刪粗口一萬字
比孤儿怨恐怖
这片评价也太低了,其实故事还是挺有新意的,前半段玩悬疑也玩得不错,后面也很揪心,这破小孩还是不够出彩,浪费了一个好角色。建议看未删剪版。
初看我颇腹诽于剧情设置和人物关系有太多硬伤,尤其是离奇诡谲的终极boss令人遍体生寒(为保持不剧透的美德必须不剧透),但是细想下来,太苛求于细节和逻辑未免无趣,编导玩的本也是风格化的影像与极致环境下人的异化,故名罪与罚,或许该片在未来会被发掘出更多cult片潜质的意义,而回潮对其的评价
前面把我勾的欲罢不能,后面的不老症简直能一口把我憋死。
港版孤儿
看得我好困啊!
和孤儿好像,但很失败的是那个小男孩的角色选择,太失败了!
只要你别说抄袭《孤儿》桥段。TMD太血腥我害怕= =|||
bad ending 香港男性版 孤儿 情节上的硬伤更明显 不过 真要是有这样的孩子面孔魔鬼成人内心的生物存在 还真是防不胜防
就因为郭富城这演技.你不管了.四星.
真相被知道太晚,本身就是一场杯具。男版孤儿怨、郭演的太over,会放不会收。
看完就想杀人
港版《孤儿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