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电影,丹尼给我的感觉是有点粗糙了,许多细节处理的不好。
如颈圈,我能体会到这个道具对于电影的重要性,但影片对它的刻画太少也太不连贯太不深刻,以至于会给人一种颈圈摘不摘下对丹尼没什么影响的感觉,庆幸之余又令人感到疑惑。
完全没有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
再如那个白衣武士,他的第一次出场只是一个光照下的轮廓,我还以为他是个大boss之类的人物,当他用削铁如泥的古怪兵器与丹尼对打时,设计特别的纱质白衣及招式令他十分飘逸,我认为这个武士的设计很巧妙,他是对丹尼这个角色的一个平衡,是该片的一个亮点。
但紧接着,他掷出了这把对丹尼具有极大威胁的刀,而且那刀再也没回到影片中来(我还以为他是那种刀绝不离手的武士)。
再然后他便被丹尼华丽丽的打败了。
整部影片没有对他半点的背景交代,更没有半句台词或心理活动的表达或与丹尼的任何交流。
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另一条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狗”。
这真的让我觉得很惋惜,难道是影片的长度有限,以至于容不下这些精彩并必要的设计?
再比如场景,我认为好的影片应该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的场景,可整部影片只有一个场景勉强算得上,就是小丹尼被抓走的瞬间,他撕下墙上照片抱起小熊的场景。
丹尼妈妈在大玻璃窗前弹钢琴的情形应该能成为这种场景,可我居然完全没看到照片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妈妈弹钢琴的形象也十分的不鲜明。
塑造这种场景的确很难,但几乎每部好的或糟糕的影片都能有些这样的场景。
当丹尼在雪白的珠宝店开打时,我兴奋了,继而失望;当丹尼和维多利亚弹琴时我兴奋了,但结局同样令人失望。
我不明白为什么《英雄》能有那么多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丹尼却没有,就连《疯狂的石头、赛车》都有,我只能用导演没有在场景上花心思作解释。
还有音乐,我并没有多少音乐底子,听音乐也一直仅凭感觉。
丹尼和维多利亚合奏的那首我很喜欢,很悦耳,很温馨,很雀跃。
但本应为片中最重要的那首她妈妈演奏的什么奏鸣曲却没给我留下什么影响,感觉就那么不咸不淡的几下,调子我很努力的听都没什么印象,当然我没有音乐根基也是很大的原因。
但像浪漫满屋,它的主题曲每次听我都会不由自主兴奋,这也成为我爱看这部电视剧的原因之一。
但丹尼这部以钢琴、钢琴曲为一条线索的影片给我的印象却是完全无音乐的,至多是调音的时候那单调的几声。
人物的心理变化什么的塑造的也都十分的粗线条,主角丹尼的变化做的太不细致,根本没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女主角及其他人更是一滴滴的心理活动表达都没有。
难道我看的是删减版?
我依旧觉得导演在这方面不够用心。
说了这么多,都是我自己看完片子后的感受。
或许动作片本来就是这样,可《新警察故事》不是啊。
或许外国动作片都是这样吧。
但总的来说,这部片子还可以,看的时候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一部分的兴趣源自自己的误解。
故事很紧凑,没有任何拖沓之感(我是觉得太精简了),题材也挺新颖的,那个角斗场及阴魂不散的巴特叔叔真是可怕。
看的时候很害怕丹尼会做什么无法控制的事,或者女主或她老爸死掉啊,什么的。
但最终,这可怕的悲剧没有出现。
很感谢这一点,否则我会把这部片子归为不折不扣的烂片。
我似乎太个人主义了点!
呵呵
[0015] Unleashed 狼犬丹尼当年曾经很是下功夫去找种子但是始终没有得逞。
相对李连杰其他电影的雷声大雨点也不小,这部片似乎有些小众,宣传也不是很到位。
但是,能让Morgan Freeman和Bob Hoskins给自己当绿叶,李连杰这个算得上主角的主角不跌份。
绝对不是烂片。
可能投资不是很大,但是一幕幕古钢琴的场景,加上黑色的出租车和不时出现的雨,还是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英伦风味。
在李连杰去西方打拼的这些电影里,显得有些异类。
Luc Besson把整个故事写得还算是靠谱。
据说杰哥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上号召粉丝们不要去看这个电影,其实大可不必。
血腥吗?
的确有一点,但是应该不是袁和平的本意,那是票房的需要。
打得好看吗?
非常好看,八爷的出品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最后时刻能和李连杰过过招的光头佬,白衣飘飘,潇洒自如,不比任何华人打星差,难能可贵的是一点也不会硬梆梆的(剪接的活干得不错)。
在窄小的洗手间(实在是太窄,应该叫做马桶间)的那场打戏,拳拳到肉,看得血脉喷张。
辱华吗?
就因为妈妈那个角色为了生活出卖自己的身体?
为了孩子的生活,母亲做出何种牺牲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个长得就很像华侨的女人,一眼就能看到知性的美,非常出彩。
杰哥的表现其实非常不错,从这部电影开始,可以看到他的内心戏了,虽然还是有些雏形。
后来的《霍元甲》就更加自如了一些,到了《投名状》,完成一介武夫到演员的蜕变,拿个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女主角,如果那个在读书的女孩能算得上女主角的话,一如既往的难看,自从李连杰结婚以后,他演的电影无一例外。
想想杰哥也是一个北京大老爷们儿,为了一个大胸的上海女人值得吗?
嗟叹ing.被钢琴挽救的生命,听起来有些装B。
但是我充分相信那是事实,无论是五线谱和钢琴,还是大学宿舍楼里传出的笛声,或者耳机里歌手的低吟浅唱,音乐的力量无比强大。
现在好想买个大大的房子,摆一个古旧一点的钢琴。
2005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狼犬丹尼》
本片为什么被称作辱华?
其实讲完故事大纲你就会明白。
本片的主角李连杰饰演的丹尼,从小就被黑道控制,并像狗一样的豢养。
这不是比喻,而是真真实实的当狗在养。
丹尼被关在像是笼子一般的地方,只有破烂的布偶跟沙包当作他的玩伴、吃着像狗食一样的罐头食物,然后,甚至还戴着狗项圈…《狼犬丹尼》,早期的英文片名《Danny the dog》,其实翻译成《忠犬丹尼》也合适。
李连杰的角色确实是一只人形斗犬,每当项圈解开时,就是丹尼的杀戮时刻,当主人一个下令,他就会动手。
而这个黑道老大,也因为拥有这只「狼犬」而建立起自己不怒自威的讨债高手名声。
当然,故事有了转折,一方面是黑道老大发现丹尼背后的商机,让他加入地下搏击比赛可以帮助他赚进大笔大笔的钞票;另一方面,外表已经成年内心却还是小孩的丹尼,再一次因缘际会下接触到一名盲眼调音师Sam,还有他的钢琴,让他开始对项圈外的世界感到好奇。
一生被当成动物的丹尼,迎来自己的醒觉时刻,决定愤而抵抗。
至于为什么会被认定辱华!
很简单,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被欧美人当狗在养、当狗使唤,角色智商大概仅维持在7-9岁之间,大概也是一只成年的拉布拉多而已,更别提电影海报上直接就是戴着项圈、面目肮脏的丹尼被踩在洁白西装裤以及打亮的皮鞋底下。
别说侮辱华人了,这种奴隶制度,也许比拍黑奴的故事还要更冒犯,而当时才正要在好莱坞大放异彩的李连杰,怎么会拍这种自我贬低意涵的电影呢?
难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实上,搜索《狼犬丹尼》一片相关的新闻,当时国内确实因此封杀过这部电影,不过当年国内市场也许还没被重视,电影片方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公开站台道歉或改变电影内容之类的。
但是这部电影真的辱华了吗?
电影不能只看表面,剧情也不代表一切,撇开成见来看本片,个人《狼犬丹尼》还不错,甚至比李连杰早期的其他动作片,类似《致命罗密欧》、《龙之吻》、《宇宙追缉令》、《龙潭虎穴》要经典的多。
李连杰的演技突破有一好就难有两好,李连杰的功夫再好,在中国长大的他从小就囊括各大武术大赛奖牌,也长得一张眉清目秀的五官,却没有办法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
别说李连杰了,成龙在好莱坞闯荡多年,口音上也难免摆脱不了。
个人认为英语口音最好的动作男演员,还是青少年时期就移居美国的甄子丹。
演员的先天优势让李连杰能够在动作片里崭露头角,但同样的先天劣势却让他的角色有所局限,李连杰早期的角色都是冷酷型、话不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话说多了,反而让观众听的吃力,还不如让李连杰一直打打打,反正这位功夫明星要展现的是拳脚功夫而非嘴上功夫。
当然,最终在好莱坞发展的李连杰学会英文、承担了更多的角色,但在这之前,他的演技还是因为语言障碍而受到限制。
他的功夫虽然了得,但难保观众不会有看腻的时候。
事实上,依照个人观感,《龙潭虎穴》时期就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饰演台湾特务的李连杰,武术动作浮夸又中二,在面对对手时手擦口袋,一副好像NBA球员到小学打球,眼前一切都不屑的夸张姿态。
片中也出现了一些超写实的片段,从大楼外侧一层一层往下跳的此类危险又没意义的抓眼球动作,现在来看,很难理解。
《致命罗密欧》开始展露头角,《龙之吻》多情又无情的模样,反而一到《龙潭虎穴》就开始走跩哥路线了。
一直到2005年,这部辱华作品《狼犬丹尼》上映时,观众才看到另一个李连杰。
戏里他还是台词不多,甚至还更少了、动作戏也打的乱七八糟,不像以往那样潇洒飘逸、行云流水,但这里面居然有功夫皇帝卖萌的画面,你很意外,李连杰这样的条件,还可以这样拍电影。
之所以这部电影让人有记忆点,完全在于导演为李连杰量身打造的剧情。
《狼犬丹尼》的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并非什么华语地区出名的大导演,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根本也不清楚他是谁。
这位法国导演后来还拍了漫威的《无敌浩克》,以及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但票房口碑很不错的《惊天魔盗团》。
2002年,一部由他导演、由名导吕克-贝松监制的电影,倒是证明了这两位法国导演在挑选动作巨星的独到眼光,由英国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主演的《玩命快递》,这一系列后来演变成续集,也让穿着西装能打又能帅的司机成了杰森-斯坦森的标志性角色之一。
而回头来看,2005年的《狼犬丹尼》,本片编剧正是将李连杰引进好莱坞的吕克-贝松,这位法国名导甚至表示:狼犬丹尼中的角色,一开始就是为了李连杰这位演员量身打造打造的。
不夸张的说:没有吕克-贝松,就没有今天的李连杰。
而享受过帅气杀敌的李连杰当年愿意演一条狗,也确实是难能可贵,这也代表了年轻的他足够信任这位提拔过他的导演,又或者他还没建立起当今超级巨星应该要有的架子。
总之,电影就这样拍下去了,从电影来看,本片绝对是李连杰的影迷、或者是功夫迷特别有记忆点的作品,而谈到功夫片,自然要提到片中的武术设计。
中国武术中有许多模仿自然界生物演变而来的拳法,如螳螂拳、白鹤拳、虎拳等等,不过倒好像没听过狗拳或猫拳,也就是说,《狼犬丹尼》的武打动作到底要依照哪一套功夫,现在想来确实是一个问题。
李连杰能打,大家都知道。
但武术指导的目的是在于设计一套符合剧中角色的武打风格,才不会让观众明明在看一场地下拳赛,却产生一种黄飞鸿穿越时空来参赛的窘境。
在上述,我说这部动作戏打的乱七八糟,并非是贬义。
李连杰在进军好莱坞时的梦想,就是要让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市场发扬光大,但武术难免都是套路,打的好看不代表适合实战,想想《宇宙追缉令》中正邪对立的两个李连杰用中国武术对打,就给人一种明明该是决一死战却好像比武大赛的尴尬感觉。
其实,早在《龙之吻》里,就可以看见李连杰已经收起了一些拳脚,转而偏向格斗技能的展现,反而片中刻意花拳绣腿的在天上飞来转去的是外国人;但《狼犬丹尼》这部片又不一样了,剧中的丹尼自然不可能有机会去上跆拳道兴趣班,身材臃肿的黑道老板看起来也不会是个合格的武术教练。
简而言之,丹尼展现出的拳脚功夫,应该要更接近王八拳乱打,是一种不懂得如何保护要害的格斗方式、一种如疯狗般的穷追猛打。
说来也奇怪,本来应该要很有律动且依循套路的中国功夫,竟然很意外的做到了这个乱打的要求。
李连杰有硬底子的功夫背景,自然所有动作都难不倒他,只是导演要下怎样的指令,让这位演员可以尽情发挥所长,让人很意外地实现中国功夫里有些感觉较为不切实际的飞跃、翻身等动作,在《狼犬丹尼》的武打桥段中合拍。
所谓的不切实际,是因为这种动作的难度较高,一般人不可能轻易做到、也不太愿意花那么大的功夫去做闪避或攻击的动作。
但丹尼不受此限制,当他在打群架时,所有中国功夫魂就偷渡进了他的拳脚里面,这种刻意制造的混乱,也让本片的打戏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相当好看。
丹尼的动作能够让人热血沸腾,但本片不会让他的拳脚功夫过分发散。
在几场打戏中,可以看见动作设计被刻意的安排以效率为主,像是第一次参与地下拳赛时的丹尼赏给对手喉头的三下猛拳、在打斗中运用头去撞击对方的身体甚至是咬住对方等动作。
虽然武打明星很少会被提到演技,但除了正规的通过对白去演戏以外,他们的拳脚也是戏的一部分。
《狼犬丹尼》中的李连杰演技大爆发,不仅是在对白的部分,他的拳脚也充分展现,这是一个在生死交战后无师自通的功夫小子。
当然,本片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剧中的冷兵器大战时,中国武术的身段还是不小心跑出来了,过于漂亮的舞刀弄枪确实有违常理。
不只是打打杀杀,优于打戏的剧情之前看过一部印度尼西亚的动作电影《突袭》,戏中扎实的武打动作,几乎是从头打到尾,而且拳拳到肉,绝不马虎,不过秉持着朝圣心态观看后,越打到后面,同样的拳拳到肉,属实是对动作戏感到审美疲劳了。
而《狼犬丹尼》的打戏精彩,文戏也不马虎,这样的文武交错,让电影不会有视觉疲乏的时候,也让每个动作场景出现时,观众会更加珍惜。
戏中饰演Sam的盲眼调音师是摩根-弗里曼,根据幕后消息,剧中的Sam之所以盲眼,还是因为弗里曼向导演的要求,他认为有残缺的角色反而能看见丹尼心中最单纯的一面。
就因为Sam和他的养女改变了丹尼,而丹尼也因为某些原因对钢琴情有独钟,虽然这类型的安排并不算是特别,却也写出故事的层次,本片也因为情感面的铺排,让丹尼的遭遇以及打破桎梏的戏剧性更加强烈。
毫不犹豫的说,《狼犬丹尼》是个人心中李连杰早期外语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第二是用针点穴的《龙之吻》,甚至可以说《狼犬》是李连杰好莱坞生涯中最经典的一部也不为过。
这位个子不高却有小孩般神情的功夫皇帝,一直没机会扮演丑角,本来这该是个优势,但随着成龙建立起自己标志性的杂耍戏剧动作风格、以及越来越多能打的演员出现后,李连杰后期在好莱坞的角色反而慢慢没有了太多发挥中国武术的空间,现在回顾起来,《狼犬丹尼》就算辱华又何妨呢?
电影最终也算是一个圆满结局,丹尼成功摆脱奴役生活,我在看完本片后也不会说:李连杰就演一条狗,反而会说,这是一部出色的动作片,片中李连杰难得卖萌,很少见很少见。
如果一定要说本片有什么隐性歧视,那大概就是“中国人都会功夫”这件事了,凭什么把一个矮个子的中国人关起来、喂他一些罐头、再给一个沙包,就能养成狼犬呢?
其实出于国际巨星的形象,杰哥不应该接这部戏的,人设太他妈差了,不过这不耽误杰哥依旧演得很好,打得很出色,依旧和龙之吻一样的问题,这个剧本太不扎实了,剧情说实话太不亮眼了,甚至有bug。
故事中杰哥的妈妈明明死在学校,校长怎么会不知道杰哥的妈妈去了哪里???
而且还不报警,任由杰哥被抓走,听不到枪声的吗?
编剧你看看这个剧情合理吗???
电影中间其实一直吊着观众的胃口但没让观众爽的点就是藏在柜子里的人一直没被发现,少了好重要的情节气氛的推动,可以是被发现后威胁杰哥,杰哥帮助二人逃跑,中间二人也受点伤,但不必要死,然后美国是没有警察吗,二人都不报警的,经典的港片不都是这样的结尾吗,主角大显身手杀死大反派和重要手下后其他喽啰交给警察。
这就是本片结尾垃圾的地方,就应该杀了反派,杀母之仇怎么可以不报???
编剧的脑子是装的💩吧,再把几个手下的下场也交代一下,又是一部无力吐槽的片子,我杰哥太亏了。
如果把设定变成是一个弃婴被反派捡到也那反派可以不必死,可以看在‘养育之恩’不杀反派,但设定是杀母之仇呀,外国狗那么大度的吗,垃圾编剧。
其实bug远不止一处,中间我一度以为反派是真的死了,他并不是最终反派,我以为的最终反派是生死斗场的老板,他会想要操控杰哥为他盈利,不然为啥要安排一次车祸,把反派全杀了,不就是为了引出新的反派吗???
剧情走向真的太迷了,如果不是这样的剧情走向,那为啥要安排车祸和杀死反派,动机在哪,又是谁要杀反派???
而且都到这种程度了反派居然还没有死,机关枪扫射哎,牛批,逻辑完全都不在线,垃圾剧本垃圾编剧,四星全是给杰哥的。
李连杰到好莱坞拍的电影没有一部是成功的.都是些只会动拳头的木头人.动作越作越漂亮,角色却越来越失神.好怀念黄飞鸿,好怀念陈真,好怀念令狐冲.成龙在好莱坞越来越失败,周润发在好莱坞越来越失败.还是回到中国来吧.外国人的电影里怎么会塑造出具有中华民族气慨的英雄呢?
我是不知道有的人说的负面评论是什么。
我是八零后。
我的上一辈人在当年出了片我买了这张vcd在家里放的时候,轻蔑地笑了笑说,以前演的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现在出去挣美元了,出去给人家演狗。
走过录像带时期,看过vcd的人,你别跟我说从少林五祖方世玉黄飞鸿这多年看过来,当看到这部片的时候你心里没有落差?
我还不至于像我家那位长辈那么低的评价。
但李连杰为男主的,他还没老的时期拍的所有片子里面我也确实最不喜欢这部。
不至于批评的程度但喜欢不起来。
可能他想转型而以前的形象太正面太好了吧。
片子除了李氏招牌动作以外,加上了以狼犬的角色表现出来的那种迷惘,还有钢琴加入的艺术性。
这无一不表明导演的确是想要突破的,要突破动作片子只依靠动作的局限性。
也许,动作片就只能依靠动作的吧。
片子尽管情节的设计,很有突破的余地,但可以成为电影以后,却找不着突破的感觉了。
李连杰卖力的表演,尤其是是人的狼犬的那份迷惘,虽有突破的迹象,但却还是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重点没有突破,那动作上也只能是收获不大了。
电影的主题非常清晰明了,讲述的是人性和爱的回归!
我就无法理解某些人所谓的爱国imdb 上都对李连杰的表演给予不错的评价,丝毫没有你们所谓的歧视感!!
人自卑惯了就是受害者心理,觉得什么事都在针对自己,想必你们也特别喜欢看国外的论坛对中国的各种事件和习俗的评价吧!!
归根溯源就是你们始终是弱国心态
虽然吕克贝松没有拍过太多的影片,但是他的电影却都很叫座。
在这部影片中李连杰一改往日的英雄形象,饰演了一个只有10岁智商的搏击手,被人当狗一般奴役。
我们的影帝真是实至名归,连摩根弗里曼都甘当配角。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温情,看到了人性,虽然很暴力,但是最后给我们的是感动,是眼泪
一个驯化和解放的故事,简单的寓言放在现代背景中,一方面用标准的港式动作兼顾了大体娱乐性,一方面又存在一丝暗喻,李连杰的表演可圈可点,故事的情感渲染本来还算精致,但结局收得太仓促,故事也略微俗套,有点可惜。以及这样的设定如果放在现在,很难不去想象多少人会“颅内高潮”来批判,一个传统的解放故事更应该被吸收,幸好诞生的年代算是足够解脱了
那个吻,是熟的.
九年后二刷,除了李连杰的扮相之外一点印象也没有当新片看了。设定不错,但吕克贝松和莱特里尔对情节的铺排显得有些俗套和笨拙,开场表现李连杰设定的几场戏啰啰嗦嗦抓不住重点。人物也写得麻麻,他们写黑老大霍斯金斯完全是轻而易举,但写弗里曼这种能烧出两斤舍利子的老好人就显得一厢情愿没有人味。但李连杰表现上佳:作为毫无好莱坞基础与人脉,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外来户,他除了发挥自己在功夫拳脚上的强项之外(片尾字幕第一个出现的是动作指导袁和平,说明动作戏仍是他拍摄的重点所在),还主动将自己与欧美卡司格格不入的劣势转换为角色特质(表现为被驯养为杀人机器的丹尼无法适应社会),试图在文戏上也有发挥。走出舒适区,开拓新角色的进取心是我觉得他比成龙更强的地方。摩根弗里曼的盲人调音师是启发了后来的《调音师》吗?
Luc Besson这片也太糟糕了!
嗯..有寓意...
我不管!我要給五顆星,我傑哥可愛炸了!!!!!!!!!!!你們可能,他演技吼好的
在获得快乐之前,首先要去解决那些不快乐的事情。在狭小的卫生间里打斗好经典。
我认为李连杰虽然去了好莱坞,但似乎电影一部不如一部,让人看过就忘,什么也留不下
被批辱华的《狼犬丹尼》是李连杰写给好莱坞的一封功夫自白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403143杀人机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x411d7zg
李连杰在好莱坞最棒的作品
连杰这类型的片子很多啊,动作迅猛给力。。。
李连杰零片酬演的一部电影,很有寓意,这么棒的一部电影评分这么低是我没有想到的
狗血
音乐和爱心可以使野兽变回人。几段打斗动作设计还可以,不过文戏和武戏有点脱节,整体就一般了。
编剧居然是吕克贝松⊙﹏⊙,李连杰的演技真是值得关注,难怪会有后面的海洋天空
老外真的不懂动作片该怎么拍,即使找来摩根弗里曼做配角也无济于事,或许文化差异也是李连杰始终在好莱坞毫无建树的原因之一。
还能看,只是为什么李连杰在国外拍的片子除了这部其他的我一部都看不下去,他在其他电影里就跟打手一样的感觉,老外到底懂不懂怎么用李连杰啊
把人当作狗训练成杀人机器、
210503. Disgusting piece of Shit.(★★★★+★★★☆.)
唔~原来我看过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