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一大早上起床就看电影了。
选了部喜剧,看完却有点忧伤。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分那么低呢?
明明挺好看的呀。
演员我也都喜欢,虽然东北统治全国喜剧界已久多少有点审美疲劳。
故事的确有点老套,而且明显是拍给男人们看的,颜值妥实有点低。
好几幕都把我丑的想哭。
好奇如果我跟银行事先约好,提一百万出来,只是为了看看有多大体积,再存回去,会不会挨打?
毕竟现在什么都手机支付了,实在不懂这提现那么大个BUG是个什么梗。
这个故事如果改成真生病会不会更好?
十天有点夸张,但是那种肝癌什么的,从发现到走两三个月的大有人在。
哎,反正怎么拍,都会被说老套,那就按导演或资方自己的意思来吧。
我们反正也就是看的捧个场,别以为出个电影票就是上帝了。
他们要是不拍,我们屁都没的看。
生命的剩余与金钱的剩余这个问题,我现在考虑为时尚早。
我父母那辈该考虑的,却始终不懂,偏要没苦硬吃,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觉得留给子女才算伟大。
可我辈,动不动都不要孩子,要在离开之前花个精光,还真是有点难度,多少都会留下点东西,比如房子什么的。
真的,人生其实花不了那么多钱,哪怕买了一直想买的奢侈品,哪怕去梦想的地方旅游,哪怕有些别人眼里傻X的巨花钱的爱好,都无可厚非。
人生是你自己的,赚钱就是让自己开心。
这点法国人很早就懂了,所以才有年轻人工作几个月休息几个月的常态。
国人以后也会慢慢适应这个人生的中心思想的,不然你赚钱是要干嘛?
最近小乔看烂片看的快疯掉了开心麻花又一力作《李时,你是真顽皮》,甚至都没勇气看完但今天小乔要参的烂片是《末路狂花钱》,从片名就开始烂了
冷知识:谐音梗片名99%都是烂片!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李茂换太子》《人生路不熟》等无一例外都是烂片
乌日娜导演乌日娜编剧贾冰谭卓 小沈阳 于洋 董宝石等领衔主演豆瓣评分:5.6分,推荐指数一星播放平台:已全平台上线
小乔有一个小目标就是赚够一百万,然后回家躺平吃吃利息,养养花,晒晒太阳只要不买房买车,不结婚生孩子,简直不要不要太爽
现在你告诉我,一百万十天就能花完果然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贾冰饰演的贾有为,从小在妈妈的熏陶下,他过着节俭的生活去超市买打折食品,还要用优惠卷抠门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早餐到上厕所用的卫生纸
不仅仅自己吃过期食品,连给爸妈的“口粮”都要克扣一炷香折成三段来用,这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真的是中国人???
他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自己的存款一点点变多存够一百万是他的小目标身为金牌会计的他,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
但是长期吃过期食品,最近他是头晕呕吐更是晕倒在电梯里,被好心的路人送到医院被检查出癌症晚期,剩下的时间只有十天了
他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想起了好多年前的朋友难道之后的日子里,因为抠门他没有朋友吗?
想起了他们埋下的愿望
半价卖掉了房子,他终于有了一百万但是自己快要死了小沈阳当年在春晚《不差钱》的台词,一语成谶
他年少的好友,都也都是无所事事的中年人现在给老婆当贤内助的小沈阳饰演的沙白虎于洋饰演的许大力,还在做着武侠的梦董宝石饰演的董建峰,在商场里开小火车
人到中年总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他们还是聚在一起了,或许是因为年少的友谊,又或许因为贾冰的病情这十天他们尽情的挥霍,就是不去追逐梦想
住着高档酒店,开着高档跑车去消费曾经舍得的地方消费去墓地给自己定了一个豪华套餐,顺便和自己曾经暗恋的女神又暧昧了一把
或许知道自己快死了,所以很大胆的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带女神去逛街
带着兄弟去打架
说是有福一起享,实际上是兄弟们陪他玩但是钱是实实在在的花完了,病却是误诊了他根本没有癌症,只不过是过期食品吃多了,但钱没了
最后剩的十几万还被意外丢到河里,找不回来了吵架了,和高考那一年一样吵架了他又意识到当年的错误,或许他真的害怕失去友谊开始了真正的救赎,开始煽情了
帮于洋走上擂台,输了也是一种成功
帮董宝石站上rap的舞台,让他成为儿子的骄傲没想到老舅说唱厉害,演技也很好整部电影看下来,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片段和贾冰吃汉堡
李嘉琦(辣目洋子)饰演的刘莎莎,一个带货女王,电影里的李佳琪女人事业无论多么成功,都要问自己的老公下辈子还要不要娶自己而且电影也没有表现出两人的感情,就很突然
整部片子看下来就发现完全没有逻辑,也不知道这么干的意义是什么作为喜剧片没有笑点才是最大的问题贾冰是好演员,但是他火了后一直在演烂片小沈阳也是烂片网大的常驻嘉宾最令人恶心的还是男女主的感情线,老套+媚男
鉴定结果:一部不好笑的网大,剧情老套,煽情完就包饺砸!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清晨、小床,凌乱狭窄的房间。
破旧拖鞋,颓败中年,抠到极致的底层生活。
贾有为(贾冰饰)向我们集中展示了城市人类可以抠搜到怎样的极致。
水龙头滴水但水表不转,牙膏用擀面杖挤,吃早餐只要卤蛋油条,不点一元一碗的豆浆,而是喝自带的过期牛奶。
过期牛奶、纸巾、生活物资,都是超市的临期商品,还要对优惠券精打细算,确保“一毛不拔”。
单位上更是抠到极致,早已成为同事们眼中的“当代葛朗台”。
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为自己设定的“百万躺平计划”。
倒也不必心虚,或是眼神躲闪。
但凡有过村镇生活体验的朋友,必然熟悉贾有为“节俭行为”中的一项或多项。
怎奈造化弄人,就是这么一位吝啬鬼,却被突然告知身患脑癌,时日无多。
躺平自然无望,他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那笔巨款,眼看着就将失去意义。
“抠搜王”贾有为决定疯狂花钱,故事由此开启。
01. 充足笑料:逼近现实的人生悲欢《末路狂花钱》定位成现实喜剧,由开心麻花投资,乌日娜导演,贾冰领衔及小沈阳、于洋、谭卓等助阵参演,细节中颇多夸张戏谑,但笑料及底色本身,却非常贴近真实人生。
开头贾有为的省钱行为,基本都源于现实,尽管看来可笑,但都是日常时常碰到的“精打细算”。
得知脑癌后,贾冰决定放飞挥霍,直接将房产低于五折卖出。
然后开启同兄弟们的疯狂享乐。
其实根据目前的物价,一百万元并不能支撑太奔放的挥霍行为,顶多只能短暂拥有奢侈消费行为。
所以几位兄弟也不过租辆豪车,开个总统套间,进夜场、唱豪包、喝洋酒,就这样,百万也经不起太长的消耗。
消费段落中自然笑料百出,几人的表现,就是普通人想象出的有钱人的生活,当然更大的消费也不敢想,比如买车、买房、出国、包机,那就会瞬间消耗掉百万的大部分,悬念也就被消解了。
其中的谐音梗随手抛出,董宝石、弹壳的押韵对白令人捧腹,更是多次call back小沈阳的金句: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借着笑料带出了兄弟几人的境况,儿时梦想与现实人生的荒谬对应。
小沈阳曾经是霸气强横的“大男子主义”,现在却成了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
曾经的豪言壮语被现实打败,妻子是顶级带货主播李嘉琦(小辣),他成为了完全失去存在感的中年废男。
这组设定像极了《再见爱人》中傅首尔和老刘的地位关系,也给两人未来走向埋下了伏笔。
于洋从小尚武,想成为武林高手,还计划过去少林寺学功夫;现在却成为商场保安,还因为摸鱼偷看拳击,丢了工作。
董宝石儿时梦想当赛车手,现在算是开上了火车,还是商场转圈的小火车。
离了婚,独自带娃,落魄的模样,连亲儿子都不受待见。
张百乔、李宗恒等饰演了四位兄弟的少年部分。
一阵笑闹后,兄弟们准备给贾有为来个极致体验。
于是,他们将他带到了殡仪馆……让他提前为自己安排后事。
就在殡仪馆中,几人碰见了少年时的女神,直率飒爽的王晓倩(谭卓)。
也就从这一刻开始,影片从传统的戏谑喜剧,走向了更复杂的悲欣交集处。
02. 悲情底色:无处腾挪的中年危机因为有喜剧设定,我们可以乐呵呵地看着贾冰得脑瘤,小沈阳吃软饭,笑看董宝石卑微低落的底层生活。
但喜剧背后的悲情底色,其实是中年男女的无奈辛酸。
贾冰的抠搜自不必说,孑然一身、精打细算,只为了早日存下一百万躺平;小沈阳享受着老婆事业成功的富足,却心有不甘,也对毫无存在感难以释怀;
于洋身处底层,所有的梦想与豪情都被死死地按在地板上摩擦;董宝石的落魄更是肉眼可见,中年离异,独自带娃,经济窘迫,不得不开小火车打零工度日。
喜欢说唱的儿子不想搭理他,他的小爱好也只能深藏心中。
贾冰在脑瘤后的挥霍为几人的生活提供了些许亮色,但是转瞬即逝。
儿时女神的出现也多了几分生机,同样转瞬即逝。
因为王晓倩的亡夫欠下巨债,而后撒手人寰。
可以想见在生前,两人的婚姻也多有坎坷痛苦。
当追债的混混们找到王晓倩,几人奋力奔逃;随后王晓倩攀上大树,在半空中望着下面的男人为了她同混混厮打成一堆。
儿时情愫、热血青春、往日女神,一时都从心底翻涌而出。
故事进入第一个叙事高潮,尽管每个人的问题都没得到解决。
这些一地鸡毛,这些困顿无奈,到底要如何解决?
靠贾冰省出来的一百万吗?
影片由此进入第三个层面。
03. 底层逻辑:与自己与世界和解意料之中的反转到来,摆在角色和观众面前的问题一致:如何安放未遂的梦想与焦躁的内心?
贾有为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位兄弟的梦想,开始策划并执行圆梦计划,依凭的并非大量资金,而是细致用心的推进和执行。
过往的笑料、狼狈、尴尬和无奈都像是被吹散的泡沫,人生内在的逻辑终于被抓住,故事真正的内核由此浮现出来。
对于洋的武术梦想,贾有为以自己的方式,甚至动用了省钱省出来的“会计天赋”,终于将于洋送上了散打拳台;
对小沈阳的男人自尊,贾有为与其妻李嘉琦倾心恳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李嘉琦明白小沈阳心中所想,然后策划出发布会上的公开表达,以此挽回小沈阳的颜面和真情;对董宝石的说唱梦想,贾有为动用在墓地建立的人脉,请弹壳教说唱,又主动将董宝石引上舞台,让他对着台下铿锵有力呼喊“欢迎光临老废物公园!
”;
还有儿时女神王晓倩,自然在彼此的谅解和接纳中,内心的情愫悄然滋生,中年人的情爱没有什么缠绵悱恻,都体验过激情岁月,彼此容忍、心怀温暖,便有了相伴与共的勇气。
而贾有为自己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是另一位戏份不多,却颇为关键的配角,李琦老师饰演的餐馆老板。
他无名无姓,默默支撑着小餐馆,陪伴着周边居民上班上学,奔忙度日。
这样的小店和普通人就像空气一样环绕在我们身边,如此必需,却很容易被忽略和轻视。
贾有为从中看到了生活的本质,就像三位兄弟的纾困路径一样。
接纳自己,行动起来,悉心耕耘自己的理想,坦然且勇敢地应对可能涌来的一切。
尽管有种种挫折,站上拳台的于洋被打成熊猫;站上舞台的董宝石心惊胆战,一时语塞;鲜花准备出错,李嘉琦找不到表达爱意的道具。
但一切都得以解决,获得接纳。
生活并不复杂,快乐也很简单,一百万、一千万都是浮云,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气定神闲,脚踏实地,朝着自己向往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往前迈进。
如此而已。
电影的剧情稍显复杂。
但逻辑清晰,从视钱如命视钱财为立身之本,到发现钱不能解决一切,贾冰用自己的能力而非钱实现了兄弟们的幸福,顺便也成全了自己。
即有转折又实现剧情递进,挺难得的。
最后的几兄弟人生困境的走出,稍显平庸,但弹壳的歌化解了这份平庸。
为电影专门而创作的歌曲,确实与剧情完美贴合,达到牵引观众心情的效果。
贾冰认真演戏还是有些笑点的,几个笑点也是很自然。
大概这就是东北演员的优势吧。
末路狂花钱:贾冰家从小省吃俭用到成年 贾冰父母双亡 贾冰在会计师公司工作 每天在达达杀猪菜吃早餐 一日晕倒查出脑瘤 贾冰想起小时候与三个同学结拜埋下字条取出字条找到同学一起花钱 小沈阳给带货的老婆打下手 大长脸梦想当武林高手当保安被开除 董宝石商场开小火车 贾冰卖房二十万凑成一百万 住总统套租悍马玩游戏机玩枪夜店请保安xuan救 殡葬一条龙遇到女同学 十万买了所有祭品 给女同学买衣服 女同学有债主打起来 贾冰回家等死晕倒送爱医院发现核磁共振机器坏了误诊 三个同学把剩下的钱扔来扔去扔下河贾冰跳河 钱没找到贾冰大骂大长脸董宝石 小沈阳捡到钱没给 要治贾冰 贾冰被中介逐出房屋 冥币不能退 子弹不能退 贾冰住墓地把墓地卖给弹壳 为缓解关系贾冰到商场做账让大长脸参加拳击赛虽败犹荣 找到弹壳让董宝石父子参加其演唱会并唱歌 找到小沈阳老婆让其对老公好一些 贾冰住达达杀猪菜 杀猪菜要转让 三人凑钱拿下杀猪菜給贾冰
中年男屌丝版的小时代都油腻的溢出屏幕了,还整兄弟撕B,然后又立刻把B缝好大团圆,强行圆梦这死出。
看得我全程困倦加尿遁。
贾冰这演员演戏从来没让人笑过,第一反应就是春晚小品上梗着脖子,把脸憋个通红,高喊饺子饺子饺子饺子那套,总感觉他下一句话就要强行煽情落泪。
国内喜剧届都没人才到这种地步了?
连贾冰这种玩意也能当主演?
另外,这几年的国内喜剧电影,搞的都是末路狂花钱,碰瓷 末路狂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碰瓷 这个杀手不太冷李茂换太子,碰瓷 狸猫换太子。
就听这电影名,你就感觉这两年搞喜剧电影这帮B是真的就没喜剧天赋,连电影名字都是极其套路化的,抄袭加碰瓷,能好笑就怪事了。
喜剧电影臭的都要跟国足相媲美了。
我说国内这几年的喜剧电影真是被贾冰这帮蠢货演员,以及背后的团队(说得就是开心麻花) 搞的无聊透顶,乌烟瘴气。
一天到晚搞得好像正能量,实则100%不要脸皮的烂货。
还不如看b站搞笑up主的视频来的搞笑。
我有个偏见,这个男演员是目前内地最好的喜剧演员,因为他的幽默不单纯是一种逗乐观众的包袱,他还有经历沧桑后的那种淡淡的苦涩,两者平衡得很好,这个水平上的巅峰是周星驰,内地看演员那么久,没有一个人拥有这样的特质,并非说没有优秀的演员,而是没有天赋。
沈腾那样的不缺幽默风趣的,你在他身上是看不到他的阅历的,让他拍【长江七号】,这个故事就变成一个没有味道的喜剧片了。
贾有为的这个演员就有那么点意思了,他说自己钱没了,跳下水找钱的那种癫狂状态让我真信他是贾有为,穷一辈子了,最后命回来啦,钱没了,很伤心。
这个电影在艺术上肯定比不上末路狂花,这是毫无疑问的,他在创作上缺乏一定的突破,男主抠门了一辈子,被医院误诊是癌症,最后决定把自己房子卖了,带兄弟们潇洒一顿,最后钱花差不多了,医院发现误诊了,兄弟和自己闹腾的时候把钱丢海里了,男主变成一个一无所有哦穷光蛋,发疯的男主大骂兄弟们,然后走投无路翻然悔悟,用自己余生找点别的价值,和兄弟们和好,评论区有人说这电影像极了应试教育作文,是像,但是忽略了应试教育最强调还是文章围绕中心。
你去问男主经历人生跌宕起伏,他感悟了什么,是人和人的感情重要,还是金钱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是前者,对兄弟感情的铺垫是远远不够的,全靠主演在硬撑,如果是后者,金钱真的不重要吗?
贾有为为兄弟实现愿望的所有动力都是钱,没有钱,没有一件事可以成功的。
开心麻花的几乎每一个原创剧本在目的上都含糊不清,实在让人难受,浪费好演员。
五一小长假已接近尾声,各大旅游景点也是人满为患,高速公路更是堵成“停车场”。
所以,小长假期间看个电影,也迅速成为人们的娱乐方式,五一档电影也油然而生。
今天萌虎君,要带大家评一评一部由开心麻花投资的喜剧片《末路狂花钱》这部电影由乌日娜执导,贾冰、小沈阳、于洋、谭卓以及说唱歌手“宝石老舅”出演。
说实话,当看到导演是乌日娜的时候,我对这部电影就没报什么大的期待,一个靠拍网络短剧出道的导演,能拍出啥电影。
果不其然,电影给了我答案。
你说它不搞笑吧,影片中时不时地给你整点小品式的喜剧包袱,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都已经是小品式的喜剧电影了,你就不会在意它的剧情逻辑了。
当你觉得这是一部烂片的时候,打开豆瓣一看,评分居然还有6.3分,还及格了。
咋的?
这6.3分怎么评出来的。
萌虎君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得到的结论是,受当今短视频影响,中国电影的质量严重下滑,尤其是喜剧电影,随便拍两个段子,往影片里一加,就是喜剧片了。
在如此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不愿意去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个作品能带给我们什么,人们只希望获得简单地快乐而已。
短视频就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所以,这就是某音能够迅速成为行业龙头,并成为每个人手机里的常驻App。
人们也逐渐被这种形式的娱乐方式,变得越来越没有耐性,开始只看短视频,不愿意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也许有的人会说,看个电影而已,何必这么认真呢。
电影不就是娱乐消遣的工具嘛。
正是有太多人这样认为,才导致电影行业的怪相,认真拍电影的票房惨淡,甚至无人问津,而用短视频方法复制电影的,却能赚得盘满钵满。
那你们说又有几个导演还愿意花心思去设计电影呢。
其实《末路狂花钱》的剧情很老套,也很俗套,要拍这类电影,主打的就是一个“挥霍”“挥金如土”的感觉。
剧情大致就是一个中年大叔,得知自己快死了,带上自己的朋友花钱的故事。
其实,这一点已经很像开心麻花的另一部电影《西虹市首富》了。
只是前者是10天花100万,而后者是1个月花10亿。
虽然金额上差了一大截,但是这个花钱的感觉还是可以模仿出来的,毕竟开心麻花都给这部电影投资了。
但是,导演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去制作,反而给人一种100万咋这么一点的感觉。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工龄的上班族,10亿没有见过,但100万还是见过的。
虽然,100万现金,的确没有视觉上的震撼,但是它也是一个普通家庭魂牵梦绕的目标啊。
而影片中,你感觉不到像《西虹市首富》一样的挥金如土,有的只有平平无奇的花钱,还有一堆莫名其妙的兄弟情义,以及俗套到家的泡妞情节。
就感觉是一部东拼西凑地电影,小品式的喜剧包袱,毫无逻辑的剧情设定。
除了演员们的演技还行以外,我看不到这部电影的任何优点。
甚至萌虎君认为,导演乌日娜的价值观导向有问题。
100万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巨额财富了吧。
可导演拍出来的就像是100万没有多少,所以不能像《西虹市首富》这么拍,这么挥霍。
给人感觉就是10亿才是“大钱”,100万只是“小钱”的错误价值观。
所以,综上诉述,短视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影响着中国电影,不管你是不是中国电影的从业人员,你都应该惊醒。
从一向是中国电影评分清流的豆瓣给出6.3的评分时,就不难看出短视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影响着每一个观众的审美角度。
如果一定让我在今年五一档,挑选一部电影。
我的选择是,末路狂花钱!
这部电影现在评分只有6.0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分打低了,它值得8分。
但有个前提,你得是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否则00后这一代的月光族、不养娃只养狗的年轻人,根本看不懂故事里的心酸。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介绍一下剧情。
请放心,本片结局很好猜,主要看的是过程,不会因为剧透而丧失乐趣。
贾冰扮演的男主角,是个名叫贾有为的资深会计。
不仅天天算计公司的帐,更是把自己算计的门清。
一天花多少钱,怎么花最省,怎么能白嫖,是贾有为人生的必修课。
简单来说,他就是林俊杰那首《不潮不用花钱》里的抠抠。
从小抠牙膏,长大抠工资,抠了半辈子,就在他抠出八十万存款的时候,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意外晕倒的他,被查出来患有脑瘤,只剩十天寿命。
这时他想起好兄弟说的一句名言,人世间最难过的就是,人没了,钱还在!
于是他以20万的白菜价卖了房子,又召集曾经的三位死党,打算在入土前花光一百万。
哥哥我啊,今天开始要潇洒走一回喽!
(插预告片里的高能片段,和下一部分做区隔)其实刚看到《末路狂花钱》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是犹豫的。
毕竟玩“谐音梗”电影的大部分都踩雷了,当然《夏洛特烦恼》是个例外。
随便举几个反面典型的例子哈:《这个杀手不太冷 静》已经算是超常发挥,其他被骂到抬不起头的,包括但不限于《疯岳撬佳人》、《李茂换太子》、《陆垚知马俐》、《绝望主夫》等等。
这些片子的一大特点,就是除了片名搞笑,其他一点都不搞笑。
没想到的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花了50块钱,坐在《末路狂花钱》那一场的第四排。
左右没有说闲话的小情侣,前后没有踢椅背的小屁孩,沉浸的看了几分钟,我居然觉得…emm…还不错。
首要功臣自然是老戏骨贾冰,在《狂飙》中他扮演一位风云大佬,一句让别人节哀,霸气十足。
夸张点讲,那时候他脸上的每一根横肉,都演得嚣张跋扈。
而在这部电影中,贾冰不亏是“剧抛脸”,立刻收起浑身的锋芒,把铁公鸡式的小人物,诠释得惟妙惟肖。
特别是去超市抢夺临保食品,以及用优惠券付钱的那一场戏,看来看去我只想到三个字来形容:反差萌!
也许有人会担心,过于夸张的喜剧人设,会让本片逻辑崩塌。
就比如“得绝症”这种老套路吧。
一般人被确诊后,肯定要去复查。
如果贾有为不去复查,这就不符合常理,不能让人信服;但如果去复查,发现是个乌龙,那就不存在狂花钱的事情了。
所以在本片里,结合贾有为舍不得花钱的人设,有个特别巧妙的设计。
贾有为第一次确诊脑瘤,打破第四面墙,直接向观众吐槽编剧:这电影电视剧里,不是常有误诊啥的吗?
我这会不会也是误诊?
医生很大方地表示,你要不信你可以去其他医院。
保命要紧的贾有为,还真就去其他医院看了。
岂料他去的第二家医院,拍片子比前面那家贵不少,他贪便宜的老毛病,促使他又原路返回,在第一家医院又检查了一遍。
看到这里,所有观众都在犯嘀咕:这电影够狠的啊,这要后面真死了,喜剧变悲剧了?!
其实在电影后半段,还有个惊天翻转等着观众。
这种打破套路,却依旧套路的故事,不能说有多厉害吧,起码给了我惊喜。
更关键的是,《末路狂花钱》“喜剧”的外衣之下,还多了一层反思和讽刺。
人家贾有为,不管怎么说,要到花钱的时候,起码银行卡里还有100万。
我自己呢?
当时我就忍不住代入角色,流下了两行热泪。
万一有一天,我也遇到贾有为这样的糟心事,恐怕我连十万块都掏不出来。
他找的三个兄弟,同样各有各的苦楚。
小沈阳扮演的沙白虎,老婆是网红带货主播,家里贼有钱。
高情商讲,他是成功女人背后的贤内助;低情商讲,他就是个吃软饭的。
于洋扮演的许大力,年少时想要仗剑天涯,路见不平一声吼;现如今还没混上保安队长,也只能吼一吼送外卖的小哥;董宝石扮演的董剑锋,婚姻破裂,开着玩具小火车,在人生道路原地兜圈。
亲生儿子和他一周见一次,见面压根没有共同话题。
四个难兄难弟凑一起,决定用十天活出真我。
这种被中年危机逼出的荒唐行为,年轻人是体会不到的。
有钱为啥要存,月光不爽吗?
这年头谁相信爱情,谁还结婚?
我连自己都养不起,我还生孩子养孩子?
这些年轻人,是现在电影院的主力观影人群,他们带着这样的人生观去看《末路狂花钱》,自然适得其反。
故事里的笑点,人物内心的无奈,再怎么用力,都踢在了棉花上。
但我,一个80后的中年人,真的看哭了。
这部电影不完美,后半段故事真的蛮“假”的。
但被生活压到喘不过气的中年人,缺的不就是梦么?
挺好啊,用50块换一场乐乐呵呵的美梦。
梦醒了,继续抠搜过日子吧!
儿子还等着交辅导班学费呢!
『末路狂花钱』当开篇贾冰去医院被查出只剩十天时,标准的“误诊”故事套路便呼之欲出,所以前半段的嬉笑打闹显得非常流程化,稍有亮点的可能就是与谭卓在殡仪馆重遇的一小段戏,后半部分画风突转成了一股中二鸡血风,虽有些许励志与热血,但也反衬出前半段内容的拖沓与无趣,前后割裂的剧情让影片也仅止步于“能看”。
【6分】
中年人的生活,有时候只有过程,没有结果,更不会有什么圆满的结局。这片子挺好的,讲了他想表达的内容,不明白为啥豆瓣分这么低
省吃俭用一辈子结果查出绝症,生命最后十天跟兄弟齐力散金,怒花100万是种怎样的体验,两种极端的消费观颠覆三观,哈哈。小沈阳那段不差钱的联动,莫名一下戳到我,让我感叹时间过得太吓人,一转眼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当你意识到珍贵时,或许已经来不及了,别让生命留下遗憾,珍惜每一天,欢迎来到,老废物乐园享受生活
所以,要是一百万全用来花,还是能过上很舒服的日子的。开源节流,来源>>>>节流片子本身节奏感差,剧情刻意。都是因为要死了而做事,跟《周处除三害》高下立判。
各种烂梗合集,不可否认好笑,但没必要,最后的交叉叙事简直灾难,开心麻花在倒退的路上越走越远。
网络大电影
当消遣看一眼还行吧,导演认知水平不高,但也没糊弄,认认真真做电影,那就鼓励一下吧。
是能让我笑的水平,实在是好!
典型的东北大碴子味道的喜剧作品,就像千篇一律的模板作品流水线生产一样,内容和衔接流程化严重,全靠演员的实力来带,整体也就及格吧,能笑就挺好。
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钱乃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人死了,钱没花了。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什么吗?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3.5)末端的抓狂与觉醒(简单 轻快)
不好笑,但是立意还行,风格很清新。看的时候一直忍不住琢磨这么抠的人居然还能有朋友。
太冗长了,一半长度其实就够了。
整一个班底全东北的啊,贾冰、小沈阳、于洋、老舅、谭卓全都是东北籍的演员,一众配角也很讨喜呢
看着心酸。而不是好笑
我承认我就是个俗人,喜剧只要能让我开心我就觉得是好喜剧。and老舅比小沈阳演得好啊hhh
和热辣滚烫一样的小品电影,女性导演在内地影视领域仍然非常劣势,但如果票房能成功的都是这种烂相,也实在是一句不想赞美。
贾冰当男主,包袱真的多。爱看喜剧尤其爱看东北喜剧的,应该能get这部的搞笑值。男主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就想把自己存的钱都花了,还叫上了自己的几个哥们一起,他这几个损友也都挺绝的,一个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最终一起再燃烧一把梦想。谭卓在电影里美的很突出,总而言之,有反转,也有点荒诞。
也没有说的那么烂,还是东北全明星啊(看到老四很惊喜),现在的电影宣发整得跟谍战似的,这部比热辣燃多了!……
无比公式化,看开头猜得到结尾
3.4星。本片最烂的就是这个名字。1.给这个电影起名的人应该被整个剧组轮番殴打。2.东北人几百年来在黑土地的滋养下自带戏感喜感,小品演员会演戏,嘻哈歌手会演戏,网红会演戏。3.笑点密集,彩蛋众多,达达杀猪菜让东北观众秒回《东北一家人》。4.后半段的强行撕逼和煽情很刻意,小沈阳夫妻那对儿的感情描写相对单薄乏力。5.本片最佳群戏:男主吃汉堡一段,整场戏所有人情感丰沛层次丰富细节满满。送女神回家兄弟们集体呕吐那段节奏特别正。6.听到很多久违的东北嗑儿:“多余勒你”“小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