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个人对伪纪录片类型电影十分偏爱,因此评分仅供参考.本片的导演相当大胆在大部分时间使用了那个年代的4:3画面,加上丢帧,色块等小清新lomo风格处理,把整部电影搞得很像那么一回事.就像<女巫布莱尔>那样,片头的字幕说明了这段影片由某来历不明的录像带剪辑而成.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看了半个小时越觉得似曾相识,原来导演把片子变成了70年代风格的
我倒是宁愿相信这不是电影而是意外发现的几十年前的绝密录像带以此向导演的伪纪录片逼真的效果致敬围绕着美国的充满谜团的事件数不胜数 似乎老美天生就是狡猾的狐狸 世人总爱带着阴谋论的眼镜来解读一切 而乐此不疲的人恰恰是美国人自己 于是我们被这样的信息的真真假假骗的如坠雾里云里: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日勾搭好的、美国阿波罗登月是在沙漠拍摄的、肯尼迪遇刺是中情局干的 就连911事件都有人怀疑是老美自己用导弹自己炸的 往往越是神秘的事物民众越是感兴趣 就像国货野史那样 流传于市井 添油加醋之后各种元素各种阴谋各种可能性就都出来了 这部阿波罗十八号采用这样的伪纪录片的风格是恰到好处的 (以下是正史)美国从阿波罗11号开始送宇航员到月球 之后12、13、14、15、16、17连续发射 除了13号发生意外半路返航之外 其余全部成功 而本片聚焦的阿波罗18号在发射前被紧急叫停了 从此终结了人类登月历史 正因为阿波罗十八号被叫停的紧急和突然点燃了阴谋论者的热情这卷录像带无疑是向阴谋论者展现了一个他们自己添油加醋都不一定编的如此完美的惊悚事件 应该可以大大满足了阴谋论者的胃口了 好吧 其实阿波罗18号在众多的阴谋论者合力的肩扛脚蹬下飞上了太空成功的登上了月球 而且从悲催的宇航员胸前以及其他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来看月球上有生物存在 好吧 这外星人或者月球人就是由石头变成的类似蜘蛛的害人虫 也就是这样的害人虫把美国吓得四十年不再登月了 阴谋论者可以拿着这部录像带去证明他们对阿波罗18号以及外星人的猜测是正确的 但是前提是他们又必须承认美国登月不是假的说回来 这部伪纪录片本身并不惊悚 无疑就是期待一个传说中的外星人被极度渲染后粉墨登场 这些月球石头蜘蛛貌似可以逼真的伪装自己 还有巨大的集体力量 最恐怖的还是在于它对宇航员精神层面的侵害 全片的高潮也就是看着爬满蜘蛛的宇航员砸窗户了 恐怖的一面也仅此而已 其余的害人虫的逼真画面都因为是纪录片而晃动和视频接收不到而冷处理了
月球上的外星人,起初看起来是个很不错的噱头。
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渐渐地发现还是不免落入传统商业片的俗套。
这里面的外星人只不过是作为承接剧情转换的工具,换句话说,这种固定模式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除了地球以外的任何星球上,而且外星人也可以换成任何以外,比如猪脚突然扭到脚或者肚子疼什么的、然后回不了家了,在主打一下友情和爱情,这一部电影就齐活了、亮点就是这种伪纪录片的手法还是很不错的(还有一部叫 追踪巨怪,也是这种,目测比这个好看多了。
)虽然说不上是新颖,但是一般的商业片还是很少尝试的,这样也就不用费力讨好观众的剧情需要。
因为观众看到这种模式已经潜意识认为这是真的了,抱着接受全部的心态看的。
也就不会再给影片挑刺了、观众是抱着让自己了解这个事情的过程的心态去看的。
因为主观上已经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了。
还有就是那个绕月仓上的人是行尸走肉里面的猪脚。。
表示很有爱。
看过月球, 阿波罗13号之后,我就对月球感到恐惧。
它是苍凉的死一般的。
传说嫦娥奔月,玉兔独伴,委实凄却又美。
待真相解开,没有桂树,没有氧气,没有人,只有矿石。
说对月球恐惧也可说是对航天恐惧。
空荡荡的,没有土地踩在脚下的踏实感。
头盔里回响的粗喘,冻得吓人的地表温度。
尽管太阳照常升起却不见星辰规律运转令我心安时间并非停滞。
我无法享受这种窒息的孤独。
伪纪录片的题材很好,但并非穿个宇航服就是宇航员的。
三位男主角完全没有宇航员的气质,站不住脚的政府阴谋论使每个人都变成了狂躁症患者,直到结束也提不起观众追求真相的兴趣。
演员出戏导致一种强烈的非真实感。
老套的手法、题材和死气沉沉的氛围让观众厌倦。
ps:怎么看怎么觉得月球石怪的设定很莫名奇妙
说是科幻片是有点拔高了——我理解科幻是有科学理论的合理假设和合理叙事,显然这部电影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并没有计划讲述一个基于理论的故事,只是一个关于外星生物存在和政府阴谋的结合。
如果没事可干,看看这部显得沉闷的电影也是一个办法。
所以不必较真,这部电影只打算另辟蹊径争取票房,背后并没有隐喻和暗示。
带着巨大的期待,躺在床上,关掉台灯,安静的欣赏影片,结果镜头晃来晃去,剧烈抖动,画质恶心,并且时好时坏,从打呼噜宇航员突然醒来吓人开始,就感觉导演开始走恐怖影片的套路了,结果后面果然就是被不知道哪里来的河蟹攻击囧!
这是好莱坞怪兽巨型害虫攻击人类的题材的俗套窠臼啊,根本不是什么科幻片,还刻画出国防部的卑鄙,靠,国防部在知道去就是喂河蟹的前提下,花几十亿美金送两个宇航员去喂蝎子?!!?
导演脑壳秀逗了!
今年是人类登月的五十周年。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7月19日,阿波罗11号经过月球背面,点燃主火箭进入月球轨道。
休整一夜后,次日上午9时30分,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科林斯独自一人留在指令舱绕月环行,度过了人类诞生以来最孤独的48分钟。
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
六个半小时后,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表面,留下了「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名言。
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地球之外的天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壮举。
当年观看电视转播的观众多达六亿,相当于彼时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然而,五十年以来,针对登月行动的质疑却从未停止过。
可以说,就算当时对美国并不友好的国家也不吝惜赞扬之辞,但亦阻挡不了美国人自己对「阿波罗计划」的半信半疑,而质疑的核心焦点便是「美国究竟有没有登上过月球」。
其中引起过美国社会各界最强烈反响的是1974年,洛克达因公司(NASA的火箭发动机承包商)前员工比尔·凯恩所著的一本书——《我们从未登上月球:一个价值3000万美元的美国骗局》。
他罗列的疑点集中在登月照片上,例如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有不会有风,美国国旗不可能飘动;太空背景上看不到星星;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未在月球留下痕迹;近景与远景间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线,令人联想到电影特技中的「褪光描画」法等等。
最后,凯恩的惊人结论是: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
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随后进入指令舱并被投入太平洋,完成了整个所谓的登月过程。
还有其他一些科学工作者也从太阳入射角度、月球重力等一系列硬核方面提出了质疑,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有质疑,必然就会有反驳。
五十年来,几乎每一条质疑都被驳斥过,看起来同样有理有据。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美国政府、美国总统似乎没有必要冒着国家信誉受损的风险去撒这么一个弥天大谎,何况还做了直播。
而且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工作人员有数十万人,就算基层毫不知情,也很难保证某个环节不出现纰漏,从而导致造假的秘密外泄。
我们把真假先放在一旁,这里便有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处心积虑地去质疑看起来如此伟大的登月行动呢?
事实上,他们好奇心的源头在于为何「阿波罗计划」突然就中止了?
他们有此疑心确实也很正常。
这一计划从1969年持续到1972年,一共进行了7次载人登月发射,其中6次成功、1次失败(失败的那次可见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波罗13号》),而在阿波罗17号最后一次成功登月之后,美国就叫停了整个工程,再也没有进行过登月尝试。
按理说,美国那时便掌握了较为成熟的火箭发射技术和载人登月技术,时间过去了五十年,科技日新月异,怎么反而一次也不去了呢?
比较主流或者说遵循常理的解释是,登月计划是美苏争霸的一部分,既是政治环境的需要,也依靠着当时美国强大的经济环境托底,才让NASA有了充足的预算。
而到了1973年后,世界石油危机爆发,NASA获得的资金连年递减,无法支撑登月的庞大开销。
同时,之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在政治上也再不需要它来充门面。
更重要的是,登月的性价比较低,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相应的回报,美国政府遂将投入的重心转移到了别的项目。
这些理由不可谓不恰当,但对于另一些脑洞较大的人而言是不会相信如此冠冕堂皇的话的。
有一种传言是,美国和苏联在月球遇到了外星文明,出于恐惧或者受到了外星人的警告才不得不中止了各自的登月行动。
这种传言并非毫无根据,有不少照片、美苏科学家、以及美国登月宇航员的采访都显示了疑似外星文明的存在。
而关于「阿波罗18号」的传言正是其中非常知名的一个。
按照这个传言的说法,美国在阿波罗17号之后,还在1974年12月发射了阿波罗18号,并成功登月,但却遭遇了神秘的外星文明。
根据这一传言,一部由俄罗斯公司投资、西班牙导演执导的影片《阿波罗18号》在2011年上映。
据说NASA也在一定限度上参与了这部电影,同时影片曾一度作为「found footage」来制作(所谓「found footage」,指的是整部电影或部分片段不由创作者本人拍摄,而是将别人已经拍好的素材嵌入新的影像语境,改变其本义为自己的影片服务)。
电影中透露出这些片段来自于真实影像,不过观众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噱头。
《阿波罗18号》以伪纪录片的手法拍摄,美国的三位宇航员在月球发现了不少可疑的现象,包括找到了一个苏联的登月舱,但里面的宇航员却已离奇死亡。
当然,噱头最大的是外星生物的踪迹,这种外星生物形似蜘蛛,平时以月球岩石的形态作伪装。
影片后半部分的走势完全是低成本科幻惊悚片的路子,从其中一位宇航员被外星生物寄宿感染开始,直至全员团灭。
有趣的一点是,影片结尾声明,尼克松政府将数百块从月球上带来的岩石分给了各国政要,但后来都不翼而飞了。
电影里这么说,无非是暗示外星生物已然潜入地球,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恐怖。
然而事实上,尼克松政府和福特政府先后送出了270块月球岩石,其中确实有160块下落不明,有一些曾在黑市上出现过,要价达到了170万美元。
像《阿波罗18号》这样以科学名义、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影片,预算不过五百万,票房拿到了五倍还多,可见也是有一定的市场和受众的,至少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猎奇心态和阴谋论观点。
包括登月在内,世上为何有那么多阴谋论产生,先决条件是这些事件本身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和信息不对称,而人们又往往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至于真相……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
片子还不错。
问题是最后DoD是怎么回收这些录像带的,Ben把着陆舱内监控录像和以前的录像都装到盒子里逃命了,可从最后的镜头,上升的着陆舱应该和轨道舱相撞或者错过,鉴于John也死了,应该是撞了,美国国防部再牛逼也不至于再发射飞船去月球轨道附近找一个小盒子吧= =或者其实DoD通过宽带把所有摄像机的影像都实时传回地球了,太空宽带- =!
不懂卫星传输的带宽
两个宇航员来到一个陌生的星球上,一系列的发现这是一个惊天的秘密计划,俄罗斯人来到月球,俄宇航员的尸体让月球由神秘变得恐怖。
从尸体中取出的一个小石头是整个取样任务由顺利到恐怖的转折点,登月飞船开始出现一系列的故障。
国防部一系列的国家安全的解释,让这两个可怜的宇航员怀疑他们一开始就是个试验品。
一个可怜的宇航员被感染了,死神的临近让一个本来无比镇定的宇航员变得焦躁不安,而另一个宇航员却只能看着自己的伙伴不断临近死亡却无能为力。
无法与休斯顿联系,也无法跟轨道仓联系,氧气即将用尽,让人感觉到,人在死亡前的无助。
俄罗斯的飞船是最后的希望,但这时国家已经放弃了这两个可怜的人,未被感染的本只能看着同伴被不明外形生物吃掉。
轨道舱的约翰收到国防部的命令放弃两个被感染的宇航员,约翰的坚持似乎是本安全回到地球最后的希望,在即将对接的时候宇航舱里浮起的石头似乎如死神出现,失去控制的飞船撞到轨道舱,一次美妙的旅行以噩梦结束。
电影表现了人性在国家利益面前的脆弱,相对国内电影一直力图表现的国家英雄主义显得更加让人感动。
这几年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貌似蛮流行的,尤其是拍惊悚片。
不过本片显然没有好好的利用起来,为了创造貌似真实的情景,运用大量模糊场景,但是气氛还是没有被调动起来,后面就是按部就班,稀松平常了,该出现的出现,该惊慌的惊慌,该尖叫的尖叫,有点无趣。
居然变丧尸片了……囧
最后10分钟最好看=。=
这应该算是伪纪录片里面比较差的了吧!
伪纪录片,因为无知因为阴谋所以恐惧!
本来可以很好看的,被糟糕的剪辑和刻意的效果给毁了。
总之就是有一种没演完的感觉。
带子是谁带回来的
挺好的
阴谋论与炮灰论的综合体 拍摄手法很有趣
月球的石头会咬人
还可以吧。 伪纪录片中,算是做的中规中矩的。不算上品,也不算下品。
就是对这种类型的片子爱不释手。
有异性的味道!
新颖
久违的太空戏,已经让我很满足了
这不就是个伪纪录片版的《异形》么!气氛营造还可以,但是那粗糙的画面和声音看得我好难受啊!美国人总把他们的政府给拍成草菅人命的无耻混蛋,放在咱们这儿绝对都是禁片的说……
伪记录。
不太恐怖,完全跟风伪记录风格
漏洞太多
伪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