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印度影片,和《狙击电话亭》相似,因为题材严肃,所以是难得的一部没有歌舞的印度电影。
虽然故事讲得有些理想,但敢于面对政府腐败的精神是很宝贵的,要是在天朝,根本就没有公映的可能.。
喜欢这部影片的豆友可以看看香港电影《金钱帝国》。
之前无意看到豆瓣评分8.0就加入影单了、看到18分18秒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败了饭点的兴致、到18分18秒、剧情和2002年的美国片《狙击电话亭》吻合度百分九十九、街头的电话亭、一个触霉头的递送员、一个不忠的丈夫、一个在高楼里的上帝视角、YY着道德审判的狙击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由于实在进行不下去了解后续剧情、为了以泄“私愤”来喷上几句、对、是喷!
为了喷而喷!
就为了这十几分种的不走心剧情以及我凉掉的饭菜……前者豆瓣分7.9,该片8.0?
难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最后、我只是喷着十八分十八秒的剧情!
所以不接受反驳批评!
后续如何出色我都没兴趣了解!
(批评反驳喷之前请先去看下《狙击电话亭)~~
《痛击》(2010)1. 宝莱坞电影《痛击》(Knock Out)未经授权改编自好莱坞电影《狙击电话亭》(Phone Booth),2010年10月,孟买高等法院(Bombay High Court)要求影片的出品方赔偿部分票房收入给《狙击电话亭》的版权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然而本作的收益在印度票房史上却是一败涂地(The film was a flop at the Indian boxoffice. - Wikipedia)。
《狙击电话亭》、《痛击》2. 本作在印度本土的口碑也是极差,《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的记者尼克哈塔·卡齐米(Nikhat Kazmi)给出2 / 5星的低分。
3. 本作的前半段剧情与好莱坞原版类似,而到了后半段则新加入新的故事线,使得本作最终变成了一出极具宝莱坞批判特色的惊悚电影。
Irrfan Khan in Knock Out (2010)4. 在宝莱坞版本中,“杀手”的角色的戏份占比更多,同时新增加记者Nidhi Srivastav这个角色,以丰富整体的人民反腐爱国的故事线。
Nidhi Srivastav这个角色的加入是全片亮点结语宝莱坞翻拍版对原版Phone Booth的改动很大,可以说基本上是另外一个故事,但前半段的主线也还是维持在电话亭内,所以依然算是侵权,所以罚款支付部分收益也是非常合理;宝莱坞想要把Phone Booth和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在一起,但却丝毫无法产生任何化学反应,大道理桥段以及其中的各种细节漏洞无一不散发着一种尴尬而又奇葩的味道。
资料来源于IMDb,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个一个中国和印度社会的真实写照,贪污腐败,骄奢淫逸,正义感十足,拯救国家和社会,虚幻的英雄在真实中是不会存在的。
和《狙击电话亭》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将重点放在贪腐问题上,一个辅助领导贪污的小人物在逼迫下觉醒,然而幕后的真英雄是国家为数不多的正义领导幕后操作,但是这位大叔也太NB了吧,武艺超群不说还是十足的科技达人,简直一个救世主嘛,无所不能,而且预谋缜密,所有细节面面俱到,有他这些超能本事,还何必利用他人呢!
在这样一个歌颂英雄拯救国家的电影里,我们暂且就不去计较这些了,电影蛮好看,紧张刺激!
值得一看的好片,在针砭时弊,踩当局痛脚这方面,印度电影做的相当出色。
片子一开始导入动作片紧张的氛围,但当观众以为一部普通的追击动作片即将开始的时候,事情有了不一样的进展。
全片一个半小时,主要表述政治贩子巴普的跟班巴赫在送黑钱途中被不明身份狙击手胁迫,并在其要求下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行为。
狙击手身份一波三折,每当观众几乎真的要相信时,狙击手会以新的表现打破之前的想法,而电影最后狙击手身份的点破,也是本片的一个亮点。
剧情紧凑、情节紧张,不会让人分心去做其他事情。
尽管难免有宝莱坞的固定元素,一个人挽救历史,最后关键时刻良心发现,英雄总是像小强一个打呀打呀也打不死等缺点,但是本片印度美女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明眸大眼还是让人觉得欢乐。
结尾大团圆结局不够圆满,又不够合理。
推荐程度四颗星。
这片子基本没什么逻辑和合理,就是理想主义的yy。。。
作为高端皮条客,是不可能被威胁到的,因为反叛后果极端严重,枪击案还有这么多人现场围观,大宗现金就暴露在路人面前,而且还被围的那么近,国家顶级政客居然解决不了这种小场面,而且反应速度比乌龟还慢,一个做到国检一把手的高官,居然还能干掉众多杀手,你不跳舞说的过去??
最离谱的是,居然想光天化日之下制造2000多个民众,200多个公职人员,200多个媒体人员的集体意外死亡。。。
果然是开挂的阿三,自有国情在啊。。。
虽然漏洞如此多,但是,架不住这几个演员厉害啊,是真的厉害,而且剧情就像很多yy小说,爽就完事了,要什么逻辑。。。
最后发表一下个人观点,这种简单粗暴的做事方式只能是个人yy式的理想主义,于现实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很可能起到反效果!
对于这种靠选举当总统的制度来说,任何方式都没有自己去参加选举来的实在,阿诺能当州长,奥巴马,特朗普能当总统,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管是怎么选出来的,选了就要认,这种不去参选,输了就掀桌子的做法,对国家,人民,自己都是没好处的!
政治没有对错,只有做的成和做不成,这点请参考焚书坑儒和铁血长城!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很帅的年轻警长,他是这个yy片子里,唯一一个很现实,很可爱,玩的起,输的起的人,估计他还是单身吧。。。
这个电影真够墨迹的!!!!!!!!!!!!!!!!!!!!!!!!!!!!!!!!!!!!!!!!!!!!!!!!!!!!!!!!!!!!!!!!!!!!!!!!!!!!!!!!!!!!!!!!!!!!!!!!!!!!!!!!!!!!!!!!!!!!!!!!!!!!!!!!!!!!!!!!!!!!!!!!!!!!!!!!!!!!!!!!!!!!!!!!!!!!!!!!!!!!!!!!!!!!!!!!!!
2010印度惊悚片《痛击》,改编自2002美国电影《狙击电话亭》,豆瓣评分7.9。
一部超级大胆的改编之作,印度电影的脑洞之作,将美版的小格局框架拓展成了一个超大格局,美版80分钟扩展到了印度版的近两个小时。
美版更像是印度版中的一个桥段。
印度版堪称影史对原版改编最大的改编电影了。
印度版和美版的差别太大了,美版是一个惊悚悬疑故事,而印度版则是庞大到无边无际的主旋律反腐故事。
美版的男主是绝对主角,几乎是独角戏,而印度版则杀手是主角,戏份和亮点大于男主。
美版是独角戏,印度版是双主角戏。
美版除了狙击开枪以外没有动作戏,而印度版则扩充了动作戏,又是街头枪战,又是近身搏击。
不过动作戏拍得非常水,很难看,演员缺乏动作戏功夫,全靠快速剪辑来制造速度感。
美版中的男主只是个没啥能量的婚外情出轨渣男,而印度版的男主不仅婚外情,还沾花惹草,而且是个给政府高层洗钱的角色。
美版是救赎的主题,而印度版则是反腐主题,故事触到了政治高层的天花板,很佩服印度电影取材的大胆和广泛。
美版突出了男主从崩溃到忏悔到救赎的全过程,而印度版在男主忏悔上诠释得不好,男主的转变和过渡缺乏可信度,男主最后竟然成为救世主更是非常狗血的设定。
美版在演员上的表演全在男主上,男主将压迫感和崩溃感演得很好,但印度版的男主演得一般,流于表面,没演绎出来如此困境中的崩溃感。
印度版增加了电视台主持人这个新角色,并且给予了足够的戏份,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
这个角色在美版中是完全没有的。
美版中的杀手是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含角色,直到最后才模糊闪现,并没给予明确交代,杀手角色增强了影片的悬疑感。
而印度版则杀手一开始就以真面目出现,并且是贯穿始终的第一主角,印度版的悬疑感主要体现在杀手的真实身份和真实目的是什么。
由于印度版的脑洞实在太大,所以剧情上的硬伤无法避免,特别是结尾男主竟然能独自一个人将成千上百亿卢比的巨款随便转账,这完全不符合金融逻辑,如此巨额转账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网银可以只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
还有,政府高层拍的杀手在高楼大厦顶上竟然拿着手枪向地面射击,这是把观众当傻子吗,弄几把狙击枪的道具来演不行吗?
剧情设定上还有一个槽点,公用电话亭的下部分竟然是防弹玻璃,试问全世界有这么奢侈的公用电话亭吗,下部分是防弹玻璃的设计目的究竟何在?
剧情如此设定的唯一目的就是让男主在重重追杀中还能够躲在电话亭中安然无恙,为了这个设定竟然构思出公用电话亭的下部分是用防弹玻璃打造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完全没有印度电影必不可少的歌舞,连插曲都没有,是印度电影中非常罕见的完全无音乐无歌舞电影。
虽然本片的豆瓣评分和美版都是7.9,但观感明显不如美版,脑洞过大的剧情降低了真实感,过于主旋律的主题将影片变得假大空,杀手的台词上纲上线,简直一副拯救印度的救世主的模样,角色脸谱化,角色刻画毫无鲜活丰满可言。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带着感动看完这部电影,就像童话故事一样,虽然我们知道美好结局的虚假,知道制度之丑恶永远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改变,可是我们还是会怀着憧憬的心情眺望未来。
腐败滋生在黑暗的制度和贪婪的人性之上。
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愿我们也有苏醒的那一天。
剧情当然有夸张和意淫的部分,但是对于贪腐官员的贪婪和凶残,应该没有夸张。
“还有比政治更好的生意吗?
”,确实,窃国者才是真正的大盗,搞政治的人才有可能窃国。
剧情真是紧凑,这么短时间里挖掘出那么多猛料!
主演选得好,高大强壮的联邦调查局首席调查官,风流而机智诡辩的马赫,幕后的**中央部长,政团领袖,都让人印象深刻!
当马赫终于被感动,决定孤注一掷反叛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被爱国热情围绕的时候,我也觉得很感动,这种理想主义的情绪我们有多久没有重温了?
最后重温一下片尾的字幕,回顾一下那个惊人的数字:1人民币 ≈ 11.55111印度卢比 700万亿卢比 ≈ 61万亿人民币!
想想吧,我们国家腐败官员带走了多少。
瑞士银行真的是国库一般的存在啊~~
《狙击电话亭》升级版,不知道瑞士银行中自中国的存款有多少。
强烈建议以建国大业的形式在全国上映。
我居然是在电影频道看的。没看完,但这足以让我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牛逼。前半程的紧张扣人心弦戏剧冲突强烈,后半程的出人意料,主题鲜明爱国主义,套用下面人的话,“让我起鸡皮疙瘩”
这个电影拍的好省钱,主角只在电话亭里呆到死就行了嘛。。。
翻拍 狙击电话亭,减一星
真心精彩啊!!!
CCTV6 20130212 中午播放 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尺度比TG开放的多。
CCTV6 狙击电话亭的外壳 个人英雄式的正义寻求 中国 把印度当作自己的镜子 你需要这样的影片
看不完
奇了怪了,这片居然比原版狙击电话亭分高?
这个主题。。。路漫漫其修远啊
打击腐败就靠你了
前半部悬疑,后半部反腐
看得我恶心,和原版根本没法比
为什么有人会说比狙击电话亭好呢,难道反贪题材天生优越性吗?
太幼稚了 bug多到让人无语 音乐设定和镜头都十分装 大叔打戏是唯一看点 给小学生看看培养荣誉感吧
世界上,中国和印度的国情尤为相似,都是世界人口超级大国,都存在大量贫富不均问题,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从文化尤其是电影文化方面,中国和印度比较,落后了至少50年。话说一眼就认出了少年pi长大的样子。
对美片剧本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融入了国家政治因素,承载了导演个人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主人公被刻画成漫画世界里的超人形象,凭一己之力对抗政治腐败与罪恶。剧本上瑕疵很多,煽情手法陈旧,但出发点还是值得赞赏,对这片土地怒其不争,又爱得深沉。必须的舞蹈元素安插得十分巧妙,喜剧效果不错。
虽然很好看,但是作为悬疑片这个逻辑漏洞实在太多了。。。既然有穿甲弹早早一用不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