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不错,把贪官纪晓岚的嘴脸刻画的太到位了。
剧里纪晓岚说他一年收了碳敬一千两,这碳敬可是地方官孝敬的。
剧里纪晓岚收碳敬是不以为耻,还拿出来炫耀,这碳敬收了,冰敬收不收,肯定也是收的,只有一年收了?
肯定不会,看他拿出来炫耀,还能在大殿里面说的云淡风轻,那就不可能只收一年,这算不算贪官,这不算贪官,什么是贪官!
有意思的来了,地方官给你送的银子是哪里来的?
纪晓岚肯定知道,但四季下来纪晓岚是从来没查过给他送银子的官员。
一个贪官天天说和珅贪,这是嫌和珅贪的比你多还是他跟你不是一派的?
这像不像现在一个做廉政报告的官员,被纪委直接从会场带走。
铁齿铜牙2在领导的心中,有时是没有对错只有好恶的,要学会认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不要反驳,甚至主动认错,逗领导开心,要学会揣摩领导的心思,你在什么位置,领导希望你做什么,不做什么,比如和珅知道乾隆要他扮演的角色就是在干实事的同时和纪晓岚抗衡,以免一方独大,无法形成均衡之势,所以他懂得在乾隆被纪晓岚气到的时候适当的给纪晓岚使绊子,逗乾隆开心,也懂得乾隆缺不了纪晓岚,懂得掌握分寸,不杀纪晓岚。
因为纪晓岚死了,没人和他抗衡,皇帝必然会担心他一方独大,可能会有性命之忧,懂得贪的底线是对皇帝绝对的忠诚,不做乱。
纪晓岚的作用是足够聪明,能领会皇上的意图,适当的时候引出话题,比如皇上小时候打枪,纪晓岚就说是蒙的,让皇上能说出上下相蒙,警告大臣。
还有充当逼迫皇上下决定的作用,皇上心中早有杀意,但假装是受纪晓岚逼迫,皇上当了好人,不得罪大臣,大臣只有敬畏,所有的恨都到了纪晓岚身上。
眼皮坠地,难观孔子之书哈欠连天,要做周公之梦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需梅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冲冠一怒为红颜,佳人已属沙咤利螳臂当车挡不住,精卫填海心不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天威一怒为红颜,海枯石烂心不悔玉石俱焚不忍心,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第二季的纪晓岚也在努力地和贪官作斗争。
他一片忠心,向皇上建议开科考,为组织科场舞弊付出了许多。
他的初心也许是为了读书人努力不白费,为了朝廷多一些可用的踏实能干的官员,所以在他心中,科考的公平公正是非常重要的。
可后来皇上告诉他,科考选拔人才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其实是给学子们这个盼头,让读书人不会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其他不利于江山稳定的地方。
纪晓岚在不断地与贪官污吏作斗争,也在每次斗争的结局中逐渐明白,皇上和他的初心不是百分之百重合的,他的目的和皇上的需要有时是不同的。
臣子和皇帝看事情的角度往往不同,而他要做的,就是在皇上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惩治无能官员,虽然一直在成长,但初心未改。
无情未必真豪杰“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选才,也不是化育天下,而是牢笼志士,让天下的聪明人全都进到八股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帝王之术最重要的是可控,哪怕往下走也比野蛮生长要好得多,因为宁予外邦、不予家奴,这一般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免。
同样的道理,要让文人可控,最好的方法是予而不是取,顶戴花翎是谁也舍不得的,有欲怎刚,让你满足的也正是让你软弱的,让你难忍的也正是让你卫几的。
“这人呐不妨当,事儿不妨做,但是像这坏词儿坏语的,不要随便就往自己身上安,这样也许就真成了坏人了。
不管心里究竟怎么想,但是有些词像忠义仁爱,总要经常挂在嘴边。
有些事,刀架在脖子上都不能认,何况自己说自己呢。
”人言可畏,做自己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何况还是做伸手摸钱的自己,必得用好话包裹自己、麻痹自己才能活得肉体精神皆自在。
有的时候防人和害人确实难以分辨,因为但凡不以“不”字做分隔的,便有灰色地带,便有模糊可辩的空间。
若说与第一部比起来,精华的浓度可稀释太多了。
由“铁三角”张铁林、张国立、王刚主演的系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时也是必追国剧。
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类史剧。
乾隆皇帝(张铁林)非常聪明,同时提拔两个大臣。
一忠一奸。
纪晓岚(张国立)为国为民,民意所向。
和坤(王刚)虽然是奸臣,但对皇帝却非常忠心。
人在高位或者太寂寞了,身边有两个整天吵吵的人,像一对闹矛盾的小夫妻,看着他们,皇帝的日子也就没那么寂寞了大概。
纪晓岚,和坤冤家对头,总想办掉一方,然而在大事上,皇帝还是力挺纪晓岚的,和坤虽然贪,但为了制衡,皇帝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此剧最精彩的就是一忠一奸高智商对决。
第二部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纪晓岚故意装傻这个单元,这个单元是从换元宝开始的,为了查明真相纪晓岚只有让自己故意被抓住,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和大人即要拖住皇上不让他知道纪晓岚不见了,又要让纪晓岚变傻真是两头忙,而纪晓岚除了装傻就是等着皇上和小月来救他,这个单元里还认识了关键性人物一对姐弟,这对姐弟身上有重要物证,纪晓岚也是大有所获,纪晓岚装傻时对的那些对子也是很经典的
第二遍看老纪喽!
看到第二部颜骥反书案这里实在是感慨。
编剧好似在劝我去当个小人呐,因为这君子属实太难当了。
君子斗不过小人 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那些卑鄙下流 坑蒙拐骗的小人行径君子做不来,也不屑去做,但不妨碍小人乐意做,更不妨碍这些下三滥的招数它管用啊。
给你下个药,骗你写份违心的折子,或者把你扔到窑子里第二天再找一堆人来抓你(第三部乱入……)。
君子就算是有8张嘴也说不清、洗不净,到了还被玷污了一世清名,被人误会,甚至恶语相向。
太TM难了…所以君子想斗得过小人,就得比他更有心计,更懂谋略,也更累更苦。
不知道纪晓岚在选择清官这条路之前有没有想到这路如此崎岖。
从本单元刚开始,弹幕就一直在刷皇上昏君,其实这事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皇上治国毕竟不能事事亲力亲为,一定是要依赖百官按制度行事。
颜家的案子虽然不小,但断然不会重要到需要皇上御审,所以整个断案过程还是像皇上说的那样由州道府三司层层审查,然后定罪,皇上恐怕只是大致过目,看完没啥毛病也就定了。
这件冤案无疑是和珅栽赃陷害造成的,而整个断案过程中,和珅居然能一手遮天,清朝法制形同虚设,这才是冤案真正反应出来的问题,清朝吏治、制度的弊病。
皇上偏信和珅当然也是一大原因,但因此就骂他昏君有点不严谨,因为皇上还有后手,那就是纪晓岚。
看完第三部才知道皇上其实深爱和珅(不是那个爱…),但也深知和珅是巨贪、小人,一味地信任此人必然会朝政大乱。
所以,皇上重用纪晓岚,甚至屡次赦免老纪的罪名,为的就是用他制约和珅(岚岚工具人实锤了)。
所以才会有了这么多案子,和珅作恶,老纪揭穿,二人斗得不亦乐乎,皇上置身事外把真相看的清清楚楚然后再定罪结案。
皇上并非昏庸,这只是他的计谋,所谓的“帝王之道”。
只不过,计谋再高深,一个人也治不好大清朝,人治终究是落后的制度,只有我大社会主义才…(此处省略一万字,还不赶紧让我入党!!!
)
5 这迷倒乾隆的小妮子可以啊,居然可以演的如此之妩媚如今看这江南科场对这弯弯绕绕的拖拉剧情起不来太多兴趣,对编排给纪晓岚的那些风月故事愈是感到乏味,而今看纪晓岚还是喜欢最要点的地方,即三人都在一起时斗嘴互辩如说戏般的桥段,这时候才是最有意思的8 乾隆变跑堂,和珅醉谈和家军,真是被纪晓岚套出了一堆猛料11 “所谓恩科,即施恩与天下士子,结天下读书人的欢心,其实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选才,也不是化育天下,而是牢笼志士,让天下的聪明人,全都进到八股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这样的话这些人就不会异想天开了,也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惑,那读书人安定了,天下即使还有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么大事”22“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君恩深似海兮,臣忠重如山乎”23“皎皎者易污”30 好个不止猥琐又颇显彪悍的贾三彪子,对那些海升御史之类的角都没对他印象深33 “清河深还是沙河深,当然是沙河深”34 茶馆收故事的如是我闻纪大烟袋,那个一把鼻涕一把泪数落三岁十岁四十岁的幸福男,溜的好一嘴顺口溜“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跑不了,想明白了,悟透了,无非就是爷来世上走一遭之体验也”42 “你什么都不要问,这人世间的事,问清楚了,反倒了然无趣了”--这乾隆巧合遇上瑶琴一行,帮她脱得险境出来,即抱得美人归令她心甘情愿痛痛快快的以身相许,与此如此之像,看来能成功保护一个在危局中最需要援手的女孩子,真是打动她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43 扫街的斗嘴臣子 洒沙的安宁皇帝
争论利益问题人们喜欢用屁股和脑子来谈。
我认为一个人能搞清楚自己的屁股在哪,已经比大多数人要有脑子了。
知道自己屁股在哪里,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很难,尤其是在这个人们普遍缺乏判断能力的时代,多数人是通过别人告诉来判断自己屁股在哪里的。
说得高大上一点就是多数人属于被舆论裹挟的,他们本身并未思考过,顶多也就是按照某些舆论设计的在假装思考。
这些舆论本质上就是各个利益集团为了种种理由释放出来的烟雾弹,在这团烟雾中能明白自己的屁股到底在哪里,永远都不简单。
——这是大部分人愚蠢的体现😄😄😄😄😄😄😄😄😄😄😄我们这一经过文明教化的世界,只是一个巨大的假面舞会。
我们见到的骑士、牧师、医生、律师、神父、哲学家以及其他各色人等,都不是他们所显示的那样子,他们只是戴着面具而已。
女人则只有为数不多的面具选择。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供她们挑选的面具只有腼腆、贤淑、端庄、娴静。
社会上还有许多泛泛且缺乏特色的面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划一、雷同。
因此,我们举目所见都是千篇一律的货色。
这些面具不外乎就是忠厚、老实、谦让、发自内心的关切和脸带笑容的友谊。
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有这些面具的后面都是些商人、小贩、投机分子。
在这方面,做生意买卖的人构成了惟一诚实的阶层,因为只有他们才不带面具、以自身的样子示人。
我们在早年就必须了解到生活是一场假面舞会——这非常重要。
否则,我们就无法明白许多事情,我们就会完全茫然失措。
——😷😷😷😷😷😷😷😷😷😷😷这是成人人际关系中永远都有的功利计算和空手套白狼的投资,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的人必然会患上众生无法治愈的心身疾病。
一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越接近这个演员的自身个性,那他就越能出色刻画这一角色。
在众多角色当中,他扮演得最好的就是与他自己的个性相吻合的那一角色。
所以,甚至最蹩脚的演员也有某一个他能表演得入木三分的角色,因为在那时候,他就犹如在众多面具当中的一副活生生的面孔。
要成为一个好的演员,他必须:①具有把自己的内在形之于外在的天赋才能;②拥有足够的想象力,生动地想象出虚拟的场景和事件,以便把自己的内在本性刺激、召唤出来;③具备足够的理解力、经验和修养,以恰当理解人的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联。
————王刚老师明显是这么一个和老梁似得洞察世道人心的人精,所以他能把顶级贪官如何在利益关系和满是雷区行走自如的诀窍玩得炉火纯青😄😄😄😄😄😄😄😄😄😄😄
和爹爹T T
我爹中意。
剧情差点崩了
(清)和二,支持你!!
这个第二部没有第一步好看啊,但是还是比现在一些电视剧好看多了!!
很无趣。
只为表明我看过。
只是辜负了小月的一番心意
还续拍吗 三位老师求再合作啊
这一部的女配,赵青、颜如玉、张了了,一个比一个讨厌,一个比一个蠢,全是拖后腿的猪队友。反观第一部,莫愁小月是为民请命的侠女,四姑娘虽是反派但也不失血性,香云命运凄苦但义薄云天,苏卿怜出身淤泥但才气纵横一身傲骨,洪霞姑娘乖巧而伶俐,所有女性角色全都个性鲜明,自有风骨,比第二部的女性角色塑造得好
x
四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个人排序,2>1>4>3,第一部唯一缺憾就是汉语都说不清楚的莫愁
纪晓岚霸占杜小月的故事。
总能回想浪炝浪呛的音乐碟。谁说~
纪念一下,都十多年了啊,那时候的夏天,老家的诸城电视台总在放这个剧。
当时还在想,怎么莫愁没了。其实还是有很多借古讽今的金句的
没有1好看
当年太小看不懂
小时候就是单纯的看,越大了就越觉得这部剧挺腐,有看点
不如第一部,但感觉还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