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朋友圈沫沫:我感受到的是:猫咪在和我们共处时,在努力用心理解和感受我们[爱心][苦涩]具体是:一开始黑猫遇到了稻草人,穿上了衣服扮成了人的样子,这是外化的“接近人”的努力;后来吃了甜酸苦 的苦丁糖,但是因为猫咪没有甜的味觉,品尝不到甜,这里想说的是猫咪因为生理因素还是很难完整的理解人的感受;之后读了一封人类感情的信,但是猫咪只能作为信使,它看不懂写了什么,也是难以理解人的感情;再后来说到了黑猫以前的主人,小女孩,它用死鸟和死老鼠作为礼物送给女孩,却被误解是邪恶的行为被冷漠,黑猫离开了女孩,试图理解女孩的感受,于是从魔鬼那里弄到了泥土,种出了小花送给女孩,这是它学习到的人类能喜欢的礼物。
这里面让我感受到感动和伤感的是,猫咪其实因为自己的种种局限性,一直都无法真的理解我们的感受,但是它们真的在努力接纳我们感受我们,让我们拥有陪伴的满足。
想到了请回答1988的一句话: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他的体温,而是努力接近他的体温。
不不不,这次毕老师来不及模仿塔可夫斯基,毕竟篇幅太短。
聪明的毕老师在日本的奇幻片里找到了借力的因素。
火烧稻草人和怪诞风,一大团妖异粉色艳丽色调。
有可能模仿的是寺山修司。
其实模仿没有错,但是模仿到只剩下外壳的拼凑,没有完整的意识世界来主导,没有核心思想原动力与核心的人生主题作为探索,会变成山寨汽车。
毕老师很聪明,头脑很好使。
他非常懂得如何在这片土地里脱颖而出——模仿经典时期电影大师,来点地方风情。
可惜这几部作品来看,毕老师并不是艺术家。
他有很好的头脑,一点才华,没有心肠。
他是很聪明的电影人,虽然功利,也还是做出了一点点风格。
再说回短片吧,毕老师通篇都是旁白,明明电影就是用画面说故事的,非要通过这些差点意思的旁白。
其实,毕老师的文学造诣并不怎样。
太聪明了就着相了。
也许是地球最后的夜晚让毕老师意识到,还是老路子更好,所以他又回到了原生艺术模仿上。
可怕的是,毕老师其实没有表达的欲望了。
职业身份名利诱惑着他这么做而已。
毕老师其实未必热爱艺术这件事。
因为他越来越不纯粹,他没有在探索潜意识里的东西,说装b点他没有关注宇宙的问题。
就日本奇幻片代表人物而言,比如寺山修司,一辈子都在探索母亲这个形象的化身如何撕裂自己的内心。
此外,塔神也一样,一辈子都在母亲与童年的飘忽不定里挣扎。
但是毕老师没有这些东西。
他更加不是阿巴斯那样的艺术家。
毕老师醉心的是个人小情绪和虚有的才华这件虚名。
毕老师很聪明,他用这些大师的壳拉升原创不足的问题。
片尾那朵小花…真的,毕老师,不是所有人拍的淡淡小花都可以拉升爱这个主题。
阿巴斯很懂爱,懂纯真,所以他伟大之处是价值观,而不是一朵小花而已。
毕老师的确比平庸创作者走出了一小步,却满足于那一小步。
关于毕赣导演的这部短片,个人有几点浅见,毕导一贯耐人寻味的晦涩气质,却也有一些直观又耐人寻味的点,细扒一下,都是他作品中那种“诗意气质”的来源。
平静中的破与立——这种轻微的冲击感来自于短片中的三个画面,一个是黑猫找到孤儿院里的机器人时,原本的平静镜头忽的被打破,原本的主视角此时被发现是一面镜子,而在它破碎的一刻,我们才恍觉,巧妙的一下把投入虚幻剧情的我们短瞬拉回现实,看到本质。
另一个画面便是“健忘人”在不停的吃面,下一个瞬间敲门声响起,推开门却是疾驰列车身后甩下的长长轨道。
火车的轰鸣声随之而起,前一刻的晦涩阴郁这一刻仿佛全都豁然开朗。
最后一个画面是在魔鬼剧场,魔鬼一点点捏起那颗泥球后,出其不意的拉开幕窗,一瞬间暖黄色的画面显露出了冷蓝的本调,暖与冷之间的强烈对比,让人瞬间分不清真实与假象,也让人有一瞬的恍惚。
这种惊措一瞬的感官体验,会让人有一种强烈的碰撞感,虚与实的交织,只在这么几个短短的瞬间,便有强烈的拉扯感。
局部与全貌——影片中黑猫眼睛出镜两次,真身全貌出镜一次。
第一次猫眼出镜,是在故事开始的时候,用这个猫眼特写承载着观众的视角深入向前,开启这趟旅程。
第二次猫眼出镜是在它被魔鬼“戏耍”后,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唯有特写能略诉一二。
而黑猫唯一一次的全身出镜,则是在故事的最后,它去找小女孩的时候,以回忆视角带我们看了属于它和小女孩之间的这段故事。
那时的它弱小而单纯,全身出镜带出的是一份不加修饰的纯真与纯粹。
长镜头中的诗意——开篇时田野上极低视角的一段长镜头,配合着娓娓道来的旁白,用最直观的方式将观众迅速带入黑猫视角,拉开故事的序幕。
女人应声开门后门外那风驰凌冽的轨道场景,长久平静,一瞬间让人回归现实,又一瞬间让人忆起一些已经被遗忘的东西。
黑猫在草地上佝偻前行,步履虽不平稳但也算顺畅,一步一步,每一步都似下了很大的决心。
影片中的几个长镜头,每一个都是其独特气质的最佳来源。
以上几点浅见,是我关于这部《破碎太阳之心》的个人感受和特点总结,其实深扒来看,毕赣导演作品的独特气质真的很有代表性。
毕赣的新片计划一直让无数影迷心心念念,没想到长片还没开拍,大家最新迎来的是短片《破碎太阳之心》。
毕赣团队的执行效率显然很高,年后不久才看到杀青的消息,近日成品就已完成呈现给了观众。
看过后很欣慰,依然是一部属于毕赣的作品,独特、奇幻、黑色、纯真,别出机杼,初心未泯。
毕赣的电影一直绵延在时间、记忆、幻觉、遗失的爱、孤独的人,时空里放逐的心灵,这些基本元素之间,《破碎太阳之心》亦不例外,简洁却不简单,故事充满了特立独行的想象力。
全片时长不足15分钟,但创意奇崛,情感丰沛,信息密度大,预留了有趣的解读符号,看下来还是很过瘾。
这个故事接近一个小型公路电影,以一只黑猫的视角展开,在稻草人的指引下,它要去人间寻找世界上三个最珍贵的东西,它们分别保存在三个不同的人身上。
这是关于一只黑猫的心灵苦旅,也是离开主人的奇幻漫游。
爱丽丝漫游仙境发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国度,黑猫漫游人间却发觉所谓人类还没有一只猫过得幸福充实。
倒转的视角,着火的稻草人,火车厢改造成的移动房间,能取出电源的机器人,无法忘记爱人而一直吃“常忘面”的独居女人,孤独的怪诞魔术师,这些人与事物在贵州方言的口述中,水、火、雾、电光影交织,灰蒙蒙的南方天气依然呈现出似曾相识的湿漉与诗性。
看完意犹未尽,就像提早结束了一个绚烂荒凉的梦。
尽管很多影迷经常拿塔可夫斯基来对标毕赣的美学倾向,《破碎太阳之心》我却看到了类似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迷人气质,一股野性之气呼之欲出,毕赣式的风格有了新的兴奋点。
从漠漠荒野到茫茫城市,从孤儿院到魔术剧场,从一种孤独进入到另一种孤独,在没有太阳的天空底下,迷途的人类孤寒无援。
尤其是陈永忠扮演的怪诞魔术师,不同于他这些年所饰演过的任何角色。
这个魔术师欲念缠身,不满足于现实中的自己,用灵魂来和魔鬼交换魔力,操控一切道具行云流水,却也没能获得个人的幸福。
在一个人的剧场,他整天琢磨那些雕虫小技,困锁于房间,远隔在人类心灵之外,自己不过也是魔鬼的道具罢了。
就像《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在虚实之间徘徊,主角的情感才是牵动全片的最终线索。
《破碎太阳之心》的真实世界景观似乎也变成了一种游离的“情绪采样”,一直在行走、寻找的黑猫才是主角。
它看清了人类生活的真相,洞悉了一颗颗无助的灵魂。
这样的人间多少让黑猫有些失望,所以,最后时刻它要送给女孩的礼物是“爱”,这是维系太阳系运转的秘密,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破碎太阳之心》对童真和梦想的维护,像一个美好的寓言,美得一尘不染。
让我想起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个片子的人物没那么多,黑猫这个角色也没有小王子那么深邃,但它具备一颗比人类还敏感的心灵,经历一切之后它要去守护童心,守护太阳系渐渐稀缺的“爱”,以维持人类正常运转。
第一遍看,觉得旁白内容浓度太高了没有太理解,但许多镜头实在太好看了或者说冲击力太强了(碎玻璃中的猫,灰暗房屋的彩色玻璃,门外的铁轨,墙和墙洞外的天空,魔鬼和椅子,霎时间亮起的满画面的灯和同时出现的小女孩);于是就又看了一遍,就渐渐理解了。
今天是小女孩的生日,黑猫要去寻找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小女孩。
黑猫碰到了一个稻草人,一个怀念与飞鸟共度的日子的稻草人(稻草人的存在是极必要的,它是触发主题的关键一环)。
孤儿院机器人最珍贵的东西是送给孩子的苦丁糖,是给予;健忘女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是浪漫;我觉得魔鬼没有真的给黑猫他认为珍贵的东西,而是给了对黑猫来说珍贵的东西,作为一个魔术师,他为黑猫变出了一朵花。
短片主旨很简单: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表达爱,表达爱不是给予爱的人自己最喜爱的东西,而是对方喜爱的东西。
对于每个人来说,虽然最珍贵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最珍贵的东西对每一个拥有者是同样温暖的,所有的温暖结合在一起,或许就是太阳之心的热度。
看到很多对这部短片的批评和失望,才知道这部影片来看看。
看完之后再看这些低分的评价,或许是我阅片量确实不多,所以不大能理解。
低分短评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觉得短片的手法并不高明,有失水准;一派是觉得过于高明,而浮于表面。
看着这些评价,再回想起短片内容,让我不由得地联想到电影《一步之遥》。
它们都相当的丰富,每一个元素放大来看,似乎都是完美的,但是所有的元素存放在影像的框架中,就不得不被浓缩,再浓缩,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了一些扭曲和割裂。
导演有过多的内容想要表达,而这个结果就是观众的消化不良。
或许就像短片中提到的那样,在黑猫眼中,冰冷的死蛇是极其珍贵的东西,但对于小女孩来说,她只能感到恶心和害怕。
片子很短,但片子放完之后由此引起的情绪却依旧缠绕在周身,我抬头环顾了一下地铁上四周的人,好像也在做一场梦。
毕赣的电影在影像的表层之下埋藏了很多情绪,像诗一样的视听语言使梦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观众的情绪也被吸纳进去。
看了一下豆瓣,惊异于很多人喜欢在毕赣的电影找他们“熟悉”的东西去吐槽,却从来不会找到自己。
一家宠物用品公司,他们很喜欢毕赣,就邀请毕赣帮他们拍了这个以猫为视角的宣传短片。
毕赣用一种童话的超现实手法讲述了一只黑猫的奇幻旅程,以黑猫的视角去探索“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短片的主角是一只黑猫,黑猫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通常带有一种悬疑恐怖的色彩,本片的镜头氛围也是带有一丝悬疑气息的。
片子开头,古怪的黑猫游走在田野里,毕赣在画外音里说“它没的朋友,也没的家,更没有想做的事情”,听起来像是失去了猫生的意义。
猫遇见了稻草人,稻草人请求黑猫将它点燃,这样稻草人就能去天空看望它飞翔的朋友了。
稻草人飞翔的朋友,那应该是鸟吧,可是稻草人生来的使命是吓走鸟的,它和它的朋友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和黑猫与它的主人之间的无法理解是相似的。
结合背后赞助商,本片的一个主题就是,猫始终以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爱着它的主人。
黑猫问稻草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稻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它指引了三个怪人:孤儿院的机器人、失忆的女人、魔法师。
黑猫找到的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的机器人,机器人躺在一个废弃孤儿院光线昏暗的房间里,房间里铺满了白色塑料布,有种被遗弃的孤独感。
下一个镜头黑猫抱着一块石头往屋里走,镜头是在一面有裂缝的镜子里,让人误以为是只拍,然后黑猫又走出了镜头扔了一块石头,打碎了玻璃。
角色在画外的动作,让人没有预期,镜子突然被打碎给观众被吓了一跳的感觉。
破碎的镜片反射的阳光给机器人充了电,机器人重新启动了,这里背景音乐里出现了儿童玩耍的声音。
机器人从怀里掏出一颗带有甜蜜、酸楚、苦涩的滋味的苦丁糖给黑猫,并用机器人的口音说“你好,再见”,可是猫对甜味不敏感只能尝出酸楚和苦涩...孤儿院代表的童年是人生第一阶段的象征,背景音里儿童玩耍的欢快声音代表了这一时期最珍贵的东西——单纯的快乐,可是终究要说“你好,再见”,步入人生的下一阶段,往后的人生也是甜蜜、酸楚、苦涩的混合物,正如机器人让你提前品尝的苦丁糖一样。
这里的猫对甜味的不敏感,也是猫和人之间的一种无法理解,“你好,再见”看起来也是本片的另一大主题——失去。
黑猫找到的第二个怪人是个健忘的女人。
这一段屋子内外的场景、谭卓的表演、毕赣的诗、火车轨道上的屋子、开门后的景色和背景音乐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极为梦幻的场景,叹服于导演的这种想象力和诗意。
不过这里这种梦幻是为了隐晦的呈现一个事实:女人已经死掉了。
黑猫点亮灯这里,毕赣的画外音说,“黑猫将一只眼睛送给了女人,因为猫的眼睛可以抚慰灵魂”。
另外,镜子里的猫并没有出现在女人的空间里,也说明他们并不处于同一个时空。
然后女人开门时,有个声音把信读了出来,这个就是猫在另一个时空里读信。
猫读完了信,女人的火车就停了,猫的火车也停了。
黑猫说,”信里的内容不是它想要的东西,只是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这里又提到了猫对人类的无法理解。
这里的女人代表着人生的第二阶段,她遇见了人生中很珍贵的东西——爱情;女人失去了爱人,也对应着本片的主题——失去。
黑猫找到的第三个怪人是魔鬼。
魔鬼原来是一个喜剧魔术师,可是他不满足于魔术表演,为了真正的魔法他失去了家庭和喜剧魔术,来到了魔鬼屋,这里的魔鬼屋就在小游戏机里的设定很有趣。
魔鬼获得了真正的魔法,但是再也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了。
这一段采用的是倒放,那尾就是始,魔鬼最后给黑猫的泥巴可以理解为魔鬼最初拥有的快乐和家庭。
魔鬼代表了人生的第三阶段,此时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快乐和家庭。
黑猫用完了所有的音符换来了魔鬼肮脏丑陋的“泥巴”,它觉得这是魔鬼耍赖皮,这依然是猫对人类的无法理解。
毕赣没有设定第四个怪人,我想是因为他的人生现在刚好处在“魔鬼”之前的喜剧魔术师阶段。
黑猫最后去见了小女孩,小女孩坐扶梯上来的时候灯亮了,意味着太阳要落山了,魔鬼说过太阳落山时黑色的帽子会把它的灵魂带走。
黑猫送给小女孩一朵小花,小花是插在魔鬼的泥巴上的。
这小花和之前的老鼠、蛇、小鸟一样,是黑猫觉得珍贵的东西:我不知道对于人类来说什么是最珍贵的,但我依然爱着你。
那么,“你好,再见”...
新人作者,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的我的公众号,现在还没有几个人关注呢
好美!
是的,爱就是苦丁糖的味道、被遗忘的信里的满满情意的语言、猫咪送给小女孩的泥巴里的花、老鼠、鸟、蛇……爱在太阳灼眼的烈焰包裹着的核心里,不容易被看到,却维系着太阳系的转动。
我们期待的美好未必是眼前暂时看到的那样,黑猫用它的眼睛替我们还原了灰色后面真实的样子,所以人们喜欢养猫,不是嘛1.苦丁糖。
机器人用苦丁糖告诉孤儿院里每个孩子,外面的生活真实的样子就是甜蜜而苦涩。
但机器人没电了,一切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判断与体会。
2.信。
有人因为怕失去爱带来的苦,所以选择忘记,黑猫让谭卓重新看到最初爱的样子,回忆起那封信中满满的爱与浪漫,及曾经的爱人对他们的未来无限的遐想~🌸+🌸=🌺,🐞+🐞=🐛……信,令人不再在遗忘中逃避回忆。
3.泥巴。
有时我们总觉得付出灵魂甚至都得不到想要的回报,用最好的东西只能换到一团臭泥巴,但美好就是那坨丑陋泥巴中慢慢长出花朵——即黑猫送给女孩的礼物,也就是它最美好的东西,比如那朵泥巴中长出的小花,比如那些它叼给小女孩的老鼠、鸟、蛇……然而女孩同样因为没有看到爱的真相,而误认为它是邪恶的黑猫。
————所以,是的,爱就在太阳灼眼的烈焰包裹着的核心里,藏在刺眼的外表下,不容易被看到,却维系着太阳系的转动。
人类之所以需要猫是因为它能把你我独处时容易堕入悲伤的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
1.一只猫的眼睛2.草坪 日 外镜头穿过猫的眼睛,是一片雾蒙蒙的大草地,镜头向前飞驰,模拟猫的眼睛。
镜头前方是稻草人,稻草人孤单单矗立在前方。
地面上有两只被丢弃的黑色的雨鞋。
地面上有帽子,手套,以及被点燃的衣服。
倒影的水中,能看到稻草人。
稻草人被点着,稻草人发出熊熊烈焰。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古怪的黑猫,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家,更没有想做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稻草人。
稻草人请求黑猫用火焰将它点燃,这样稻草人就能去天空看望它飞翔的朋友了。
黑猫受到了启示,于是他问稻草人,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稻草人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告诉他曾经有三个怪人,拥有过最珍贵的东西。
黑猫穿上了稻草人的衣服,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出片名:破碎太阳之心)3.草坪黑衣人带着帽子,穿着稻草人的衣服,在草地上走路。
镜头向前,来到孤儿院,孤儿院的东西都蒙着塑料纸,能看到前面一个模特也被蒙住。
一面破碎的镜子,镜子里,黑猫走进房间。
镜子被石头杂碎。
破碎的镜子的碎片,能看到黑猫站在窗前,阳光逐渐照在黑衣人身上。
黑衣人也拿着一面镜子,镜子反射阳光,反射到墙壁上,反射到机器人身上。
旁白:黑猫找到了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的机器人。
他能够制造出世界上最珍贵的糖果,是苦丁糖,每隔离开这里的孩子,都会得到一颗苦丁糖。
尝到它甜蜜,酸楚,与苦涩的滋味。
但是机器人没电了。
4.机器人机器人的手被阳光照耀,机器人醒来,走出房间,走过黑猫。
机器人走到沙发前,机器人拉开衣服,露出机器装置。
机器人从独立自主掏出一颗玻璃球机器人:你好,再见。
你好,再见。
5.郊外黑衣人走在小径上,远方是城市的大楼。
黑衣人坐着缆车,缆车拐弯,缆车下坡。
旁白:因为猫天生对甜味不敏感,它只是从苦丁糖中尝到了酸味与苦涩。
于是离开了这里。
6.房间健忘人谭卓吃面条,边吃边说话。
在谭卓的身后,镜子里能看到黑猫把一盏灯升起来。
旁白:黑猫找到了第二个人,是一个健忘的怪人,她每天都会吃一种叫做”常忘面“的食物,这种食物能让她忘记失去爱人的痛苦。
健忘怪人:我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
但是我已经忘记了它的内容,我只记得写信的人是一个火车司机。
吊灯突然变亮了。
旁白:黑猫将一只眼睛作为玻璃灯,送给了健忘的人。
因为猫的眼睛,可以抚慰人的灵魂。
有人敲门,谭卓去开门,开门之后,豁然开朗。
原来外面是铁轨,谭卓在一辆火车上,音乐突然响起。
旁白:有一个声音将被遗忘的信读了出来。
除了太阳高度,今晚的写作还取决于,天气状况,污染,悬浮颗粒物。
孩子们睡的很好,孩子们还在密度蓝里游玩。
以后我会教他们算数,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去一只甲壳虫,等于一只毛毛虫,我写信的时候,心脏是热的。
和想你的时候一样。
所以,我想人类的爱,肯定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着太阳系。
黑猫觉得信的内容,不是它想要的东西,那只是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
7.废墟黑衣人走过一堵废墟墙壁,走进废墟,走离废墟。
8.豪车霓虹闪烁的豪车里,黑猫坐在车上,一处游戏机正在闪烁。
旁白:还冒找到了第三个怪人,是魔鬼,想要从魔鬼手中得到珍贵的东西,就要以自己灵魂的音符来交换,9.剧场第三个怪人从剧场的床上醒来,用魔法穿衣服。
旁白:魔鬼告诉黑猫,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黑色的帽子就会把它的灵魂带走。
黑猫用完所有的音符,却被魔鬼耍了赖皮,只得到一团肮脏丑陋的泥巴。
它很失落,因为今天是一个小女孩的生日,为了不被她认出来,它才装扮成了怪人的样子。
想要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她,但是这次,它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
第三怪人:这就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一只猫眼睁开小女孩在玩。
黑猫在草地上爬行。
旁白:曾经,小女孩在野外带回了这只小黑猫,他们成为了这世界上最好的朋友,直到有一天,小黑猫把东西放到小女孩的床上, 有受伤的鸟,死去的老鼠,和冰冷的蛇,小女孩被吓到,她觉得这是一只邪恶的猫。
慢慢的也就不再喜欢它了,黑猫感觉到了小女孩对它的厌恶。
最后离开了。
10.城市天桥黑猫站在电梯入口,一个小女孩缓缓上升。
小女孩:请问,是你找我吗?
黑衣人:有一个朋友给你带了礼物,在帽子里。
小女孩打开帽子,看到黑衣人头顶有一颗小花。
黑衣人:你好,再见。
11.野外泥巴路上下过雨,一只黑色的帽子在空气诗意的飘荡着。
今儿朋友圈广告推到面前的。
也不知道为啥推给我。
因为我是贵州人?
还是因为我少年时也养过猫?
还是因为我就是一做广告的?
不管基于什么原因吧,大数据对我的这次推送算是成功了。
我很喜欢这条片子,也因此记住了这背后品牌。
推送的效果做到这份儿上,成啦!
……大家伙看这片子的时候别忘了这东西本质上是有商业目的的,不是毕赣自己拍着玩。
要从这商业目的出发,我觉得毕导这Brief真是吃得透透的,我要是甲方,得认真地跟人说声谢谢!
……接下来瞎聊聊我对这条片子的看法,孔见,拙见,不值一笑那种。
毕赣的创作是很丰富的,行家在里面看出很多东西,这个托夫那个司机的,我都不太懂,纯讲我一个普通观众看到的东西。
……故事说起来不复杂,顺着讲就是,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女孩收留了一只流浪的小黑猫。
本来他们过着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生活。
想着报恩的小黑猫于是给小女孩带回去了一些自己觉得很珍贵的东西。
是啥呢?
就是死耗子、小鸟什么的……而且,还郑重其事地,把这些个东西拖到了小姑娘的床上……这剧情是不是哪里听过来的?
有意思吧!
我们小毕照着这,就整出片子来了。
正常是个小姑娘瞅见这谁不害怕?
没想到原来你是这样的猫?
从猫来看,这尼玛就我猫性本性啊!
然而嫌弃不可避免。
猫咪离小姑娘而去。
你觉得好的东西, 别人不觉得好。
你掏出真心,结果被人嫌弃。
这个设定简单又直接,推着剧情就往前走了。
……影片就从猫咪的旅行开始。
这个旅行可以看做是猫咪的救赎之旅——毕竟它把小姑娘吓坏了,它想要做真正能让小姑娘满意的事情,找到真正小姑娘喜欢的东西。
这个旅行,其实更是猫咪的自我价值实现之旅。
这个自我实现,就是片名:破碎太阳之心。
……影片里说了,太阳之心是人类的爱。
猫咪干的事,就是补缀起来了那些破碎的爱。
它接下来干的事,往更直白了干可就是广告公司的活儿了!
我们往下看:……猫咪完成的第一件事:放火烧了稻草人,帮稻草人获得了自由。
猫咪从稻草人这里获得了衣服帽子,注意,在这身行头帮助下,猫咪以人的身份,走进了人的生活。
紧接着,猫咪开沿着稻草人给的线索,开始去找寻一个答案:人类最珍视的东西是什么?
……猫咪完成的第二件事:帮机器人重新获得生命。
机器人的比喻义很强烈了。
有小孩围绕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就有生命,分享自己的糖果(其实就是人生故事),而当无人分享时,他的生命停滞了。
猫咪以一种“打碎”的形式,弄出了动静,也给机器人带来了新的生命。
机器人,则给猫咪糖果,作为答谢。
猫咪尝不出糖果的甜,之觉得苦。
那是当然了,猫怎么能懂人生呢?
……猫咪完成的第三件事:帮女孩找回了往事。
女孩从诗,到食,理解里面的意思了吗?
猫咪做的事,是点亮了她的生活,帮助她正面曾经的情感(门打开了,行进在向前的轨道上)……猫咪做的第四件事:激活了一个贪婪的人。
这货贪得无厌,为了“魔法”失去了幸福。
其实也是真实世界里争名逐利丢失了对生活真实感受的人。
而猫咪用自己“生命的音符”,将这个人唤醒。
……你看猫咪最后的报恩。
它约到小姑娘出来,揭开帽子,脑袋上顶着一朵小草花,小姑娘心无芥蒂地就摘下去了。
你猜那朵花叫什么?
在我看,叫“理解”。
人世间最可珍贵的东西,就是理解。
无论你处于何种情绪中,猫咪总能给您一种“理解”的抚慰。
而这家品牌提供的宠物用品,是因为他们无比地,理解你家的猫咪。
懂了么?
话在说白一点,我们是宠物用品专家!
……拍商业微电影请名导演撑场面的挺多的。
搞得不咋地的也挺多的。
毕赣这个搞得挺好的。
认真去理解甲方的诉求了,创作上兼顾得特别好。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和毕赣这样的好导演,合作这样的好东西。
6.6分是极大的低估,《破碎太阳之心》是我看过最好的广告短片。
花式运镜、语焉不详的诗歌、绝叫的造景,毕赣替我造了一个梦。
有关人类的爱的部分已经有太多人说过太多了,我想说说关于猫。
猫不懂人类,于是尝不出苦丁糖的滋味,看不懂人类写的情诗,猫以猫的方式将猫认为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人类,这个设定简直太贴近生活了。
人类也很难理解猫,我还看过很多人趣论“猫知道自己是猫吗”。
人类和猫互不理解但又互相简单爱着,泥土里开出的小花并不常有,所以显得格外珍贵,就像那些猫似乎在和人眼神对话的瞬间。
看完短片后,养猫的人或许会更爱他的猫,没有养猫的人会更爱身边的人。
昨晚在豆瓣看到这样一句话,“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他的体温,而是努力接近他的体温。
”人和人,人和猫,本质上也没什么不同。
很喜欢毕赣又夹带私货写的小诗,凭记忆回溯一下:我写这封信的时候心脏是热的,就像我每次想你时那样。
孩子们还在密度蓝里游玩,以后我会教他们算术:一朵花加一朵花是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一只甲壳虫是一只毛毛虫。
人类的爱,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维持着太阳系。
想吃常忘面~
原来是猫产品的广告,小王子的变体
模仿塔科夫司机就是牛逼,模仿贝拉塔尔就是有逼格,模仿王家卫就是有品味,模仿伯格曼就是有境界。还活在梦里的娘胎,永远在模仿,从没有自我,总结一句就是穷途末路。有本事去模仿斯皮尔伯格,有本事去模仿卡梅隆,有本事去模仿彼得杰克逊,为什么没有人,因为没本事。
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去一只甲壳虫等于一条毛毛虫,一个塔可夫斯基加上一个王家卫加上一个大卫林奇加上阿彼察邦加上贝拉塔尔等于赣B宇宙~
3;烧掉我吧,帮我飞上天空,送你一颗我的眼睛作玻璃灯,房间是旧日的火车,太阳给你我一颗苦糖果作告别;
《潜行猫》《猫愁》《雾中风猫》《猫峰》《凯里大饭店》……房子变火车,魔鬼变倒放,他是毕赣所以怎样你们都能接受……
塔可夫斯基就是高雅 毕赣就是庸俗?西语就是高雅 贵州话就是庸俗?你们丫才是低级动物
3.6
风格很像《鸟类变形记》,聚焦离别那一瞬的心情变化。
路边野餐之后 所有人都想看到更多的灵气 属于毕赣的轻盈 而不是更多的塔可夫斯基 既然还是品牌合作 那也有必要说一下这个“假洋牌”让我从始至终对影像本身有一种膈应 不应该但是没办法
毕赣的电影,和外表繁复、神秘的修辞形式相比,内核主旨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纯粹的。本片和《地球最后的夜晚》一样,影片第一镜都足以说明一切:那黑猫的眼睛,就是温暖的灯火,就是太阳之心,就是献给小女孩“最珍贵的东西”(长出小苗的球形泥巴)。如果你喜欢毕赣,那这部短片就是久别重逢,念念难忘。
我就觉得一部本该是猫片的广告里满是人类和人类无聊的表达欲就挺失败的。
一样的配方反复烹调 但就是异常迷人
很毕赣,他是一个好诗人吧,但是商业广告的话,是不是还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啊……新世相的露出都比pidian多,替金主不值
影片名字和海报就很降好感度了 跟大多数商业短片一样没啥意思
粗糙但是有趣。
美丽的诗
复合影像的运用不错 如果能凝聚在一个易于抓住灵感源泉会好一些? 人眼还是猫的竖瞳都是呈现倒影 进而神经自动处理翻转 破碎镜(晶)片(体)既可以反射赋能也可以折叠倒置记忆 常忘燃灯 逆序溯源
隔靴搔痒却沸反盈天,凯里宇宙真是一种霸道的美学,但是它容易使人疲劳和逆反,毕赣走不出荡麦奇情也不想离开影史的沃野,是否最后会酿成母体子宫中的玻璃死胎呢?
一言难尽,作为广告片或许够抓眼球,可对于电影导演毕赣绝对不及格。缝合的诗意,老塔、泰伦斯马利克、锡兰、阿彼察邦...多少都能看出来点。我非常不能接受但国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伪文艺”商品,对艺术、诗意的糖衣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