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自虐之诗

自虐の詩,自虐的诗,Happily Ever After,Jigyaku no uta

主演:中谷美纪,阿部宽,远藤宪一,西田敏行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7

《自虐之诗》剧照

《自虐之诗》剧情介绍

自虐之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从小就生活在不幸中的幸江(中谷美纪 饰),结婚后依然过着苦情女的生活,丈夫(阿部宽 饰)不仅没有工作、嗜酒豪赌成性,还经常对她粗鲁相待,但幸江始终死心塌地地坚守在丈夫身边,不管看不下去的邻居劝她离婚,也不管有钱店主的求爱,在她看来,只要和丈夫在一起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直到有一天,刑满出狱的父亲(西田敏行 是)出现在幸江面前,生活开始发生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花店的秘密:妈妈的谜字追龙Ⅱ猜谜王只要你过的比我好沉睡的美人树海村双面佳人女人不哭龙之怒无罪之最浴血黑帮第五季错嫁不可遗忘第四季月满云知曾克林出关诅咒:纳扎尔荣耀时刻于无声处精灵宝可梦破坏之茧与蒂安希小戏骨:西游记之红孩儿苗寨情缘飘忽男女绝望写手第三季隐藏人物明月引粉红女郎我的拳王男友终点站西区故事坠爱

《自虐之诗》长篇影评

 1 ) 谈谈其他,关于坚持,关于放弃

看完了这部《自虐的诗》,应该说又是个完美的团圆结局,悲凉的“松子”最后获得了幸福。

然而关于这部戏,并不想谈太多,不如说说从这部戏引申出去的一点东西吧。

坚持,是很多戏剧,特别是日片和韩片的核心,尤以日片为甚。

自打从小看的圣斗士里的小强,到松子里执着的爱,再到这部戏里无悔地付出(先是叶山,然后是幸江)…… 总有无数的镜头在熏陶着我们:要坚持!

要坚持!

要坚持!

我从不敢说这样坚持的信念是一种错误,不过用到自己生活中呢?

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有些东西,特别是感情,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可以用坚持就能够扭转的。

这种情况下,坚持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感情和金钱。

坚持是好的,但懂得适时放手的人才是聪明的。

 2 ) DL

刚开始的那段色彩很艳。

挺不喜欢这种处理镜头的方式,像西班牙的艳情片,像《大电影2》。

后半部分,尤其是从幸江做手术急救开始,才发现片子的真谛。

《名侦探柯南》有集曾说过,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应该死的,因为当一个人死时,就会有或多或少的人为之伤心。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背后,都凝结着或多或少别人的关心和爱。

当然人们总是习惯羡慕别人,不曾想过其实自己健康的成长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学会感恩和知足,生活才会更加积极,才会更加幸福。

 3 ) 自虐之诗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所以就选择看了不过有些失望啊。

阿部宽让我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特别是沉默的站在雨中的时候,特别让人感触。

中谷美纪挺适合这样的电影,饰演一个苦情女,从小就生活不幸,还嫁了个没有工作,嗜酒如命的老公,她不离不弃的在老公身边,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幸福,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去追求。

加油吧!

 4 ) 密谋的幸福

“不论幸福或不幸,都值得珍惜,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片尾的时候,幸江在海边靠在丈夫的肩头想着。

电影如是温馨的结束了。

在经历了种种不幸之后,她一脸的幸福都带着乐天知命的意味了。

从化身松子以来一直让人怜爱得心疼的中谷美纪大姐终于在这一刻让广大治愈系电影爱好者长舒一口气内流满面了。

看到结局是旧有重逢的同学们,你们错过了片尾字幕之后真正的结局。

当然是松子,看完这个片很自然让人想起松子,相同的女主演相似的境地。

诸多相似之处以外,两者还是很有些区别。

松子是孤身一人在谋求幸福的路上且败且战,最后变成卖火柴的小女孩去了天国。

而这部电影则是环形的结构,在最后回到现实的时候情节完整,故事也圆满了。

影片前半段主要讲了幸江的不幸经历以及她的乐观与坚强,就在幸江重伤眼看故事就要沦落到狗血的时候,镜头及时转到了从前,画完了影片的另外半个圆。

原来这个片子不仅仅有幸江柔弱者的坚强,还有一批人为她密谋的幸福:父亲、老板、朋友、楼下阿姨,还有最重要的,丈夫叶山。

由于比较圆满,配乐一如治愈系的动人,画面有别于松子,是写实的风格。

主演中谷美纪饰演这个角色自然是轻车熟路,一如松子的坚强善良惹人怜。

阿部宽大叔则以其非同一般的酷共同撑起了整部影片。

苦情也好,哀情也好,片中时时刻刻对幸福的呼唤,还有那句流传极广的“要坚持,一定要幸福啊!

”都表明了片子励志的本性。

穷人、陋巷、破旧的火车、底层劳动者、妓女、黑帮古惑仔,没有意识形态,有奋斗没有解放与斗争。

关于小人物的生存,却没有沉重的气息。

它是对追寻幸福的一种轻松地探讨与表达,却不似《顽主》需要依托一个特定时代。

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的,只是似乎还没有出现过。

看看国产片里充斥的“假大空”方式表达的“虚伪黑暗或者幸福光明”,难免让然难过。

《活着》当然是一部好电影,只是广大劳动人民已经够“活着”了,何必添堵呢?

党的政策亚克西票房低又低,群众眼睛有时候是雪亮的。

要么抛开现实架空历史,要么低俗媚俗庸俗娱乐至死,要么一副苦情样被压迫的被损害的,让人无所适从。

本片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是很有启发性的。

集中营题材都能拍出一部《美丽人生》,何况现当代。

当然了,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一点根据我火车站票的经历,深表疑惑)。

对幸福的探索、追寻与体验是片子的中心,也是中心事件。

这是人之常情,也就成为了一个和现实接轨的良好突破口。

幸江的幸福有自己的努力,有幸运的偶然,也有那些她不知道的“密谋”。

电影一步步展示了痛苦的表面,然后又一步步剥开了层层的痛苦,展示了温馨的“幸福阴谋”。

我有种感觉,人们在密谋让我幸福。

刚刚过去了艰难的一年,换个思考的方式吧。

我觉得也许每个人都被这种“密谋”包围,每个人也都在密谋者他人的幸福。

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么无私,那应该是没有意识到。

如果没有觉得自己处于这种“阴谋”中,那很自然,让你知道了就不是密谋了。

如果某人幸福了,那么肯定是这种密谋的结果;如果某人最终还是不幸,很简单,那个密谋失败了。

2010年初的北京下了好大的雪。

凌晨五点在窗口看到暗黄的路灯下没有人影。

那是看上去很温暖的颜色,像是烛光。

没有人影,四处都比往日要亮,没有人影,雪上也没有任何痕迹。

新的开始吧。

朋友们新年快乐。

 5 ) 生活就是半杯水

影片前半部分女主的生活充满了负面因素,后半部分则展现了阳光的一面,生活也许本无幸与不幸,就在于怎么看,生活本身就有它的意义。

如果生活本身的色彩无法改变,那么一定要从好的角度去看待它,乐观的度过人生。

这也许是影片想要表达的。

音乐过于完美,这样一个小品一样的作品,音乐大气磅礴,为啥中国电影少有这么好听的配乐呢?

影片如果是以寓言式的表述方式,那么,态度再明显一点会不会更好?

比如前半部分多些铺垫,后半部分展现在女主看不到的地方,其他人对她的关爱,生活还是充满着阳光与希望的。

 6 ) 那些幸福来之不易

哭着看完这一小时55分钟。

自小被母亲抛弃的幸江,十几岁的年纪冒着暴风雨去送报纸,路过神社祈求保佑自己幸福的时候竟把摇铃的长绳拽了下来...得到的报酬只有当天的报纸一张,奖金是一瓶牛奶和一个馒头,翻开报纸的头条竟是自己父亲抢劫银行的消息。

回到家刚好看到父亲被捕的场景,慌张的父亲手里还拿着继母梦想中的四季常夏的夏威夷宣传画...在这一切发生之后只有同班的熊本不计前嫌愿意做她的伙伴。

那句“不论远近我都不会忘记你”成了两人的约定。

来到东京,生活所迫做了妓女。

在一番翻天覆地的折腾以后和混黑道的老公成了家,住在狭小的6榻榻米公寓间里。

阿部宽饰演的老公异常粗暴,机会每天吃饭都会上演掀桌子的情景,隔壁的阿婆还特意记录每次掀桌子...知道这里还都有搞笑的成分,还恍然大悟的说怪不得他们家过的穷,原来饭都不吃都是用来放在桌子上宣泄情绪的...成年幸江的生活是这样的,吃不上饭,老公异常粗暴,不务正业;没正型的父亲又再次出现,隔壁阿婆还算热心,在拉面店做工,为生计的奔波。

幸江唯一的感情出口就是给她从未见过面的母亲写永远不会寄出去的信。

不断不断的询问母亲到底怎样才能幸福...只到幸江知道自己也即将成为母亲的那天...从桥上摔下的幸江被送到医院抢救,昏迷之中我们才终于看到了幸江的一生,这一切一切的原委...熊本为即将去东京的幸江准备的便当和饯别礼,那胖胖的女生在月台上奔跑着对她说,一定不能输一定要幸福!

老公追她时候的甜蜜也终于展示出来,她对他百依百顺也有了解释...昏迷中看见的母亲给了幸江活下去的动力...喜欢电影最后的大团圆结局,也因为幸江最后的话感动的眼泪决堤...在这个世上也许并没有什么幸与不幸    有得必有失 有舍才有得    比如失去一样无上宝贵的东西时会怎么样呢    我们哭喊 呆然 但这是可以用幸福与否来衡量的吗    我终于发现 失去无上宝贵的东西    就是对它真正无限的拥有       妈妈我从小失去了你的爱    然后我拼命的追求 不断的追求    我想得到别人的爱    可是到现在 才在自己的心理找到    一直紧紧地握着双手 偶然间张开    才发现原来就在自己手中       妈妈无论以后发生什么    我都不再害怕    我现在充满了勇气       幸与不幸都无所谓了    不管哪个都有同样的价值    因为人生总有它自己的意义

 7 ) 细节打败无情

喜欢日本的应该看,讨厌日本的应该看,是人就应该看,如果说《裸婚》告诉我们细节打败爱情,那《自虐之诗》告诉我们细节打败无情。

 8 ) 《自虐之诗》幸江续写了松子的新人生

如果要用镜头在“人文精神”的版图上做个标示,日本人讲故事,跟法国人用电影讲故事,有很多共通之处。

他们从不畏惧创作出同类主题、同类素材、甚至是同类型人物的电影,不自量力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杀手锏。

这或许多少和他们保有丰富自我的内心世界有关,个性上内敛抑或热情,在做事方面的自信绝不是来路不明的。

所谓“假力于人”,对具备实力的人,有时真是毫不客气地把“抛砖引玉”拿来发挥了一下。

超越不好说,但鲜少有失水准的。

而且从“爱、诚实、自由、生活、同理心”等等议题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元素及电影表现技法。

细腻如日本人,多情如法国人,简直是信手拈来。

早期《血疑》里的幸子与光夫,是八十年代银幕爱情的符号,白血病也成为影视剧里制造不幸的悲剧滥觞。

或许《血疑》的成功也是《少女疑云》创作成型的动力,即便以悲剧与喜剧的差别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但在“幸子”与“雪”之间,我始终能嗅到她们属于同类的气息,或许那种感觉只属于我自己。

比如我看《彩虹女神》便要想起《蜂蜜与四叶草》,同时期上映,这样的邂逅令人玩味。

当然,同时期电影的不同风格相互渗透,进而衍生一种相似的面孔,是时代文化的趋势,也是类型片的特征。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电影都必须向当代的流行文化趋炎附势,因为流行这个元素极其热衷于攀附在电影的霓裳上。

所以,在冷僻且优异的故事模板上临摹、或再创造,再赋予新生命,日本电影基本树立了不乏味,会有惊喜的形象。

这也是我明知“幸江”是另一个“松子”,仍喜欢《自虐之诗》的理由。

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与《自虐之诗》相提并论是不可避免的,不仅撞脸撞衫,整个灵魂仿佛都是被双生花共享的魅惑所滋养的,两角色都由中谷美纪饰演,便更没有摆脱“克隆身份”的说辞了。

然而,她们确实是不同的。

如果说松子是用不可逆转的人生把“虐”字诠释出了凄美惆怅的秋叶之宿命,注定失去一切,注定被残害虐杀,抽到的是下下签。

幸江则是被赐予了重新选择的时光机器,这时,上帝发善,像松子一样,她亦生如霜降之冻土,生时孤独,活时凄凉,但幸好使其匍匐于爱神脚下,有“千疮百孔”的爱情守护她,虽然是下签,因有爱存在,便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在她生命里现出神迹。

脑海里留有“喜剧”的结局,我似乎说的有些自以为是了。

若把电影插叙进来的情节编排整齐,就幸江不幸人生的成因,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有主次之分。

幸江出生至少女时代,及逃离家乡后最终在异乡沦为妓女,这里的不幸主要对焦于亲情、友情,以辅助说明人物命运的方式演绎着,是一部分。

幸江遇到黑道打手阿部宽,并与其同居,回归正常生活,这期间的悲喜爱恨,时而涓涓溪流,时而音爆湍急,反反复复,折磨纠缠,且贯穿始终。

因此,幸江的不幸归根结底又是来自爱情的磨难。

她为爱义无反顾了,那么就等着粉身碎骨了。

这是幸江的自虐之诗。

爱情是毒药,它又是解药。

阿部宽掀翻小饭桌的动作,在慢镜头里喧宾夺主,反反复复,加之房东用“正”字计算法做烘托,阿部宽这个人对幸江的守护带着一种在尘世殉道的悲壮,戏剧化地占据了剧情的另一半分量。

生活与理想的冲突,蕴藏在阿部宽生活态度的变化上。

发泄郁结在心的苦闷,又不离不弃地追逐着幸江的身影。

阿部宽自虐的诗这样谱写。

而俯拍中景的视角恰似“虐”与“被虐”的不对等感受,肆虐在整部片子里,没有不适,但印象深刻。

说起来,幸江与阿部宽的爱情还真是美丽又善良。

哪有可指责的地方呢?

所有的错都挂在浮世上,理想就是鸡毛掸子,能把浮世的灰都掸掉,人生就会是另一个模样了。

想一些没用的东西,总比没有想法好。

走在寻找幸福的路上,路过各种风景,总比停在别人走过的路口做风景有意义。

活得复杂丰富,总比活得空洞干瘪好。

是啊,为什么活着?

幸福是什么?

松子在找答案,幸江也在寻找。

抛开不幸与幸,当真想成人生是一场修行。

我在来到人世之前,父母并没有跟我商量就给了我生命,这是问题的源头。

没错!

我的确是打败了无数个细胞个体把自己留了下来,事实上,我没得选择,生于我,确实没关系,活,则是“生”的延续,既来之则安之,如果在苟活中为没意义的“生”赋予了有意义的努力过程,那就是活着的意义——为什么活着!

是问题,也是答案。

逆向思维,活着就是打怪兽,一关关闯过,那样或许就能接近幸福。

诗如人生,人生如斯。

诗有造作出的刻板,诗也有巧取豪夺式的强悍,好像还有溜须拍马的奴颜。

看来,诗也有能让人生病的丑态。

可是,单单幻想诗的原始模样,它其实一直纯洁美好着,如果没有被人类中某些畸形的灵魂玷污。

所以,剔除不净的,诗是可以吟诵最美好的事物,也可以象征无穷无尽的能量。

自虐之诗,还是赋予了人生明快的色彩。

最后想到中谷美纪,相比漂亮这个词,一个字“美”是不太可能精准地描述出的概念,而且作为修饰词放置在前,词义可复杂可轻浮可单薄,比如说美女,这个原本很不错的词,现如今就像早餐摊上的豆浆泡油条,泛着油光又想保有植物奶的纯然。

但作为日本20世纪最后一个“美少女”中谷美纪,“美少女”三字与她,真心觉得无敌匹配。

羞涩且自由自在的美,锋利且柔情似水的美,喷涌时如明艳炽热的岩浆,休眠时又如含情脉脉的睡莲。

年轻时,各种恐怖片中隐藏潋滟青春秀老成,老了老了,各种文艺片里婆娑起舞。

 9 ) 终于,我们都幸福了

记得当初看《松子被嫌弃的一生》时,我被那五彩缤纷的糖衣包裹的悲剧轰的黯然神伤,半天缓不过劲儿来,当看到在那片中扮演一生寻幸福不得的松子的中谷美纪,在《自虐的诗》扮演的幸江在大部分时间里,也一脸惆怅的追问“什么是幸福”时,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这孩子也忒苦命了吧,好在这一次,从松子到幸江,追寻幸福的她终于体味幸福,她身边的人们终于体味幸福,终于,我们大家都幸福了。

幸江的人生看上去何其不顺,家境贫寒,母亲早早离她而去,少女时期的她亲眼目睹犯罪的父亲在家中被抓走后,幸江面对的是旁人的躲闪。

之后,故事跳到她长大后,依然看不到希望,每天辛苦工作,虽然已经结婚,但是丈夫却是个“掀桌”爱好者,稍有不爽就猛的将摆满幸江带着浓浓爱意和体贴做成的饭菜的桌子掀翻,而且还不工作,好吃懒做,上街寻衅惹事,可偏偏幸江对其痴情不改,任他人劝也好,有心人求爱也好,她自屹然不动,让人感到奇怪。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时从身边,从八卦闲聊中听到这样的故事,往往,对这样的女人,我们会在同情之余,粗俗的说声这是“贱”,或者稍稍“文雅”的讲,这叫有受虐倾向。

难道真的有人会有受虐倾向,真的有人会平白无故的承受那旁人眼中明摆的不幸。

本片的不俗之处正是在这样的疑问中开始出现,转折发生在幸江与出狱的父亲相遇,接着发现自己怀孕,而丈夫对此的冷漠让她心碎,并在一次送外卖途中跌下天桥,进入急救室抢救,这时昏迷的她开始进行类似死亡体验的回忆,也将添补了电影从她少女到成人间的空白。

原来,她曾那么羡慕高贵漂亮的有钱同学的生活,却从一位同样生活艰难的好友熊本那里获得鼓励,走出贫穷的地方,来到城市。

原来,父亲是为了迎合新情人才笨拙的前去抢银行,他也在以一种激进的方式追寻幸福。

原来,幸江在进城后曾经是一个妓女,却一直被一个黑帮背景的男人默默保护和关爱,他也在追寻幸福,而他正是现在暴力的丈夫,正是他用爱唤醒了幸江,正是他救了寻死的幸江,正是他为了幸江肯脱离黑帮作一个普通人,一个开着小货车迎接他的人,一个与她平静的并肩看海的人,这样的男人哪怕沉沦,却怎能不让幸江痴情,并且期待。

本片的巧妙之处正在此处,它以一个表像先将观众引向表面的思考,误入歧途,然后,再将故事深层次展开,给我们在后面最温情的一击。

他人的幸福我们常常无法体会,我们的幸福也常常是他人无法知晓的,所以,幸福往往是甘苦自知。

往往有时,我们无法抓住自己幸福的机会,即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状态,所以,社会无论处于战乱还是和平,经济衰退还是经济繁荣,我们都会常常感叹自己的幸福感缺失,满口“郁闷”,这很正常,没有太多人天生就要那么高的悟性,我们需要去追求,去学习,去碰壁,去感受,就如幸江,少女的时候就想如她眼中的幸福女同学一样,能被她们接纳是她最期待的一种幸福,但是追求后,碰壁后,她发现,最后,幸福其实就在身边,一个与在她相比显的甚至更不幸的女孩熊本就是真正愿意与她患难与共的人,她俩的相互依靠就是幸福。

她们的友谊是本片的一大亮点,熊本鼓励幸江前往东京的一幕,很像《心灵捕手》中,查克鼓励威尔去追求爱与理想的一幕,纯真的友情令人感动。

在幸江死亡体验的回忆中,她悟到了很多东西,而她的事故,也在身边的人中引起一阵涟漪,丈夫终于醒悟,明白了该如何对待一个曾经让他抛开一切的女人,在幸江醒来后,他俩平淡生活的一幕传递着温馨的幸福感。

醒来后的幸江如同重生一般大彻大悟,“妈妈,我从小失去了你的爱,然后我拼命的追求,不断的追求,我想得到别人的爱,可是到现在才在自己这里找到,一直紧紧地握着双手,偶然间张开,才发现原来就在自己手中”,由于前面她经历的铺垫,这样的领悟显的顺其自然,而不煽情。

这部电影从两个看似矛盾的方向表达着一种幸福观,一方面,幸福是需要去追求的,不是去看着旁人幸福的笑脸去羡慕的;另一方面,幸福是需要领悟的,是自身的领悟,不是他人的认可,在埋头苦寻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停下来回望体会。

其实归结起来是一样的,就是幸福是自己的,我们追求着自己的幸福,然后体会,领悟,如同片末幸江和熊本重逢,两人十指相并打转,尽情享受那眩晕的幸福感觉。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46ff6bd0679de889a1ec9c19.html

 10 ) 其实,你想要什么呢~

这是一部亮点和问题多得不知彼此谁更多的电影。

严重的节奏问题,生涩的叙事手法,后半用力过头的煽情。

然而,又有不经意中恰到好处的温情,微薄的希望,避难所般纯粹坚强的友情,孽缘深重的爱情。

当阿部叔叔matrix扮相沉默地站在雨中时,我不知道第几次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

并不是因为中岛,而是因为两个故事前半某种相似的味道。

显然,中島哲也驾驭故事的能力比堤幸彦强多了,然而个人以为,然而,自虐之诗比起颇有匠气的松子却更有魂许多。

所谓有魂,大概是用到多少力道凄惨幽默和叙述者的激情。

于是,或者,我还是跟堤幸彦在某个方面的电波合呀,笑松子是个傻女人,幸江则是个努力踏实的女人。

在个人看来,幸江是比松子更可能得到所谓幸福的女人。

但幸福这主题,被彻底讲坏了。

故事结尾的急转直下其实狠狠地弱化甚至几乎一棍子打翻了前面的不幸,虽然能理解想要治愈的急切心理,个人觉得这个收尾颇为失败。

结局虽然煞有介事地想总结幸福与否也无所谓,但却不禁让人像吐,这么凄惨的开头到这么幸福的结尾,它是怎么过渡的,它又怎么好意思不承认结局的自己很幸福呢。

有些人事若能短短几日就如此彻底地改变,那么所谓幸福又何其廉价。

如此以致我不禁在想,于是,这片折腾到了最后,痛苦了,挣扎了,煽情了,骗眼泪了,稀里糊涂地,却突然不知道它想要干什么了。

友情线过于松散,与故事融合并不好,除了铜板这桥之外几乎与爱情线割裂成两个故事。

但对夕阳下肮脏舞蹈的少女和大义凛然地背满意义不明的垃圾大步回家的少女的背影,却在某个角度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

至于爱情线,无关幸福与否,无关这故事是不是为了惨而制造惨,也无关结局是否为了温馨而温馨,甚至无关这爱情是否起的毫无缘由,这对近似于自虐的孽缘,却真挚地感动到了我。

男人笨拙,女人的跌跌撞撞,彼此伤害彼此虐待彼此相爱彼此欠债。

最后的最后,沉默的阿部叔叔,很有爱,恩。

《自虐之诗》短评

松子的平行宇宙故事:你一定要幸福啊。正是因为《继续》喜欢中谷美纪,堤幸彦真懂我想看什么样的中谷美纪,在他的影、剧中能看到另一个魅力四射的中谷美纪。本片剧情过于敷衍,为了恶搞出喜剧效果也不至于这么差,前面夸张的剧情设计蛮搞笑,在插叙中完成主角背景的讲解以及为何人生自虐抉择的原因。中谷美纪掀桌子不输阿部宽。

7分钟前
  • 我到和林格尔来
  • 还行

m(13.8.8)方言有趣 美纪姐姐继松子之后又一苦逼点背的角色 老板真是一个纯情憨厚自甘接盘的男人啊 其实勇夫看上去就是那种粗暴但其实专情的笨蛋 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勇夫对幸江不好 但其实追忆过往 只不过是角色对调了233前半段搞笑但没太大触动 我更喜欢后半段的过往3.6

10分钟前
  • 我是直的
  • 还行

扇我吧

15分钟前
  • PROMISE921
  • 力荐

幸不幸福,自己知道就好。P。S:我还是不习惯看这类片子……

18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ノ-o-)ノ⌒┳ ┫┻┣

19分钟前
  • 荔蘿
  • 推荐

抽桌子好劲

20分钟前
  • salonbus
  • 还行

确实很自虐捏…看到一半甚至还幻想了一下老公是不是熊本妹子变性来的所以对他这么好,好吧男的天生被偏爱。

23分钟前
  • 活着好困
  • 较差

一般

24分钟前
  • 在木莲树下
  • 较差

1完全被名字骗了,不是晦涩片。

28分钟前
  • 肉抖抖
  • 推荐

没养分。。。

30分钟前
  • 葛朗婷
  • 较差

阿部宽大叔

34分钟前
  • Juninoaiisa
  • 还行

幸与不幸,我们都会经历,不必强求。只要有爱,生活就有意义。很像中谷的另一部电影《松子不幸的一生》,连前半段的别致和戏剧感都很像。但松子是华丽的歌舞,自虐则真的是一首诗。配乐是弦乐手风琴,很有诙谐感,但片尾曲唱起的时候,禁不住流泪感动。演员就更不用说了,真是一部各方面都出彩的片子。

37分钟前
  • skysunny
  • 力荐

这个阵容。。。我期望过高了。。。喜欢美纪姐姐啊~~~~

38分钟前
  • 粉圆
  • 还行

关西男!

40分钟前
  • R
  • 力荐

不幸松子的继续

41分钟前
  • 咕咕
  • 推荐

看电影又笑又哭,堤幸彦你太棒了;听配乐又笑又哭,泽野弘之你太棒了。

46分钟前
  • 力荐

像一篇粗糙的四百字小学生作文,最后一定要写出一个正能量结尾。

50分钟前
  • 友邻
  • 较差

导演果然煽的一塌糊涂,片子的牛B之处在于故事的线索处理。

55分钟前
  • MindX
  • 推荐

笑死然后哭死。

59分钟前
  • ___amoa
  • 力荐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1小时前
  • naccha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