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妮可基德曼,在冷山和小岛惊魂里的表现令人无法忘记,多么美丽,漂亮,吸引人,魅力难挡,甚至有似乎是真实的感觉,沙漠女王依然想把她那高贵的魅力延续下去,但那无法掩盖的年龄衰老痕迹,在扮演少女部分显而易见,太过于牵强,而妮可本身的演绎,也无法达到当年的水准。
本片主要败笔有两个,第一个是前部分的初恋,太过于平淡和无聊,并且非常罗嗦缓慢,没有亮点,让人感觉很多余,第二个是妮可从少女到获得女王称号的十多二十年内,相貌几乎没有年龄的变化,全片没有给人时间长久沧桑、令人撼动感动的变化。
本片虽然不算成功,但妮可...你仍然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没有之一。
如果有哪个演员单靠绽放给高贵冷艳女主角应该深情实则猥琐的微笑毁掉一部时代史诗之作的演员的话,那非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莫属,柏林电影宫里频频的满场笑声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20世纪的女性版的“阿拉伯劳伦斯”的故事背景下,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女探险家Gertrude Bell在失去了付兰兰饰演的 ,这个引领她进入阿拉伯自然与文化的初恋之后,激发出她探索阿拉伯世界的欲望,在一连串的中东外交式探索之后,成就了一代“沙漠女王”的声名。
不知是已经在荧幕和个人生活的喜剧和出位路上走得太远,还是他太过现代感的脸庞失去了时代感的原因,在与妮可·基德曼爱情故事的对戏中,他失去了所有的魅力,所剩下的只有他布满脸庞的喜剧效果,这与电影所要表现的严肃史诗性完全不符合。
我们完全可以说,这部本来应该成为赫尔佐格六年来首部剧情史诗佳作的电影完全毁在了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的选角上。
前半段的爱情故事,不管是他带着Gertrude探索阿拉伯世界自然美景的唯美桥段,还是两半古钱币组合所表达的爱情忠贞誓言,随便换一个拥有真正英国口音的演员来表现都实在是更合理的选择,弗兰科的谈情说爱在天生自带华贵气质的妮可对比之下就是个耍戏的猴子,精美的台词用他不怎么熟练的英国口音讲出来,时代感差了真不是一点半点。
反观妮可的表演,中规中矩。
从二十多岁的“沙漠女王”演起,驻颜有术的妮可不费吹灰之力;华贵厅堂与壮阔沙漠间游走的气质女探险家,常年自带高贵美艳光环的妮可往那儿一站就可以了。
可依然,太过完美的脸庞没了假鼻子来遮美,妮可阐释的角色在美丽之下的深度永远也出不来。
赫尔佐格带着六年来的首部剧情长片而来,也在好莱坞风格电影的路上越走越远,历史史诗的题材,星光闪耀的卡司,让人不再认识那个会在热带雨林雨林拍摄陆上行舟的疯狂导演,只在依然一意孤行,勇于实践的主角,依然流畅的运镜调度上,才能找到一丝往年大师的风采。
今天看了《沙漠女王》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原型是英国驻伊拉克女外交官葛楚德·贝尔的传记。
在影片里女主叫“格特鲁德·贝尔”,是一位在沙漠中骑着骆驼苦行探索荒野文化和每个部落现状、风俗的人物,是旅行家、作家、政治家等角色集一身的女性。
大约半年前看《摩纳哥王妃》时,就有看到推荐里出现此片,那时我一看就觉得枯燥乏味,又太长,根本不想浪费那一个半小时(每个时期的自己都不一样,哪怕是几个月,随性而定很好),可是昨天略到此片,一点也不排斥,昨天到今天,各看了一半结束,我觉得挺好,不像很多影评说导演拍的一般般,不过可能是我,总能发现好的一面,让我领略其中之意。
从我的角度去看,格特鲁德·贝尔这一次又一次沙漠的探索,倒更像是一场自我救赎和排解内心痛苦的一次旅行!
因为回国赢得父母对她和恋人婚事的肯定,长久未归,恋人坠崖,留下定情时的一半亚历山大帝硬币,面对此事,她长恨于此。
因为他们有太多未尽的激情和诉说,就好比还未弹琴尽兴,琴断无法修补一样。
失去了一个知音、一个爱人,无人能明白她想如何、想做什么、想去哪?
这种悲悯,更多也是可怜自己,随后经历了几次爱的擦边球,影片最后她自己写日记时,也说到了,自己终究与爱情无缘。
不过影片大部分叙述了她在沙漠中遭遇不同部落的惊险场面,动不动一堆男人骑着骆驼拿着猎枪就围堵了四人行的队伍,自我感觉这样的情景有点单一,可能也来自于事实?
没探究。
不过这时她眼睛里那种坚定和自由,没有人不尊重!
想写的很多,唠叨😏了。
主人公格特鲁德•贝尔年轻时就是离经叛道的少女,因不满贵族式的包办婚姻,只身来到伊朗德黑兰,并相遇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爱人,年轻英俊但是无财无势的外交官亨利•卡多根。
在瑰丽而充满迷幻色彩的德黑兰,一个彬彬有礼又精通波斯语和古典诗歌的男子,的确很容易让人爱上,从而证明了,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是多么的重要。
也许是为了映衬格特鲁德从一个逐梦少女到探险家的转变,这段初恋拍的格外美好,一起骑马、读诗、交换信物到带她到常去的悬崖下述说孤独,到寂静之塔看秃鹫啄食尸体。
之后分别,像任何一个贵族小姐和落魄青年相爱的结局一样,格特鲁德等来了爱人的死讯。
而后格特鲁德回来那一片沙漠,游历、勘探、记录当地人的生活,便是片头中一行骆驼悠游在无边的大漠里,风尘仆仆的女人坐在骆驼背上,风沙模糊了她的面容,当她停下休息是,面前的桌上总摆着一模一样的两杯茶。
她无法遗忘,也就无法停止脚步。
<图片1>格特鲁德穿行在沙漠里,路过不同的部落,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又重新拥有了爱一个人的能力,但却没有办法停止流浪的脚步。
一旦像雄鹰一样张开翅膀,看到过天下偌大,再想回到矮檐下做燕雀,千难万难。
她第二个爱上的男人死在了战场上,而后格特鲁德终身未婚,她一生波澜壮阔,却从没有得到幸福,她所爱过的人都以惨烈的方式离开,让她失去了对爱的信念,就像是她乍闻噩耗是打破的杯子。
之后便是作为外交官的格特鲁德,她在开罗、巴士拉和巴格达等地与穆斯林高官碰面,成为大英帝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桥梁。
片中的两处转折,从少女到探险家,从探险家到外交官,特别是格特鲁德从抗拒的态度一下子转变成政府官员,交代有些模糊,她如何成为沙漠女王,肯定不只是骑着骆驼晃一晃,好在妮可十年如一日的美貌,笑容恍如少女,几乎以为是几年前的片子。
故事的最后阿拉伯的王子问她为何如此喜欢他的国家和人民,格特鲁德说那是因为她仆人的阿图的妈妈说过一句话……有时候我真是理解不了外国人的逻辑。
有很多诗歌都在歌颂爱情,但是喜欢很难描绘,对一方土地和人民的喜欢,原因也许就是喜欢本身。
一个名叫格特鲁德.贝尔的英国女人,在一战前后的中东政治民族漩涡之中,探寻阿拉伯沙漠的秘密,了解了贝都因这个民族的魁力,影响了很多年后阿拉伯世界的格局。
斩断了与地位悬殊的初恋的感情,和爱人在沙漠中通过信笺传递甘甜与苦涩的爱情,最终归于永恒的沙漠。
虽然这部影片是女性题材电影,但却雄性气息扑面,崇尚力量与主宰,但却未能很好的表达出女性的刚强。
格特鲁.贝尔虽没有之后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有名,但是她也有着同劳伦斯一样的坚韧无惧。
这部影片在摩洛歌、约旦、英国等多地取景,片中的阿拉伯沙漠场面宏大,沙尘暴效果真实!
这绝对是第一次我用一整篇文章的长度去吐糟一部电影。
影片前半部分是讲格特鲁德和初恋相爱的故事,按道理他们俩从刚开始的气场相同到后来的谈到诗词歌赋再到两人骑着马看不一样的风景很浪漫啊,但是由于双方演技问题(后文会展开讲述)和某些不合理情节,这个故事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暧昧。
格特鲁德和亨利独处的时候,都是格特鲁德主动去靠近亨利,比如挽着他靠着他吻他,女生主动点没问题啊,但不要这么主动好不好?
虽然格特鲁德的条件比亨利好,但明显是格特鲁德的格局低一点。
两人爬上天葬的塔,碰上了秃鹫,想接吻但觉得应该找个安全的地方,亨利居然跑在格特鲁德的前面,Sorry,难道不应该让女生先脱离危险吗?
就算你跑在前面至少也应该拉着女生的手吧,从塔里出来后跑得比女生还快,期间居然也没回头看女生掉队了没有。
你这叫喜欢人家?
在格特鲁德到来之前,格特鲁德的妹妹喜欢亨利,还给他写了200多封信来着,用央求的语气让他表演魔术和戏法,这就是在跟亨利说“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啊。
但从剧情来看,亨利虽然不喜欢她但没有拒绝她,装傻充愣地和她们两姐妹相处。
这不就是妥妥的渣男一个,你不喜欢人家你倒是直说啊,耗着表现你的人格魅力吗。
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上两人身份悬殊,工作之外的晚上私会应该是容易招致闲言碎语的。
但是亨利就是没有想过要维护女生的名声就擅自带着梯子爬到格特鲁德的房间。
发生关系前跟女生说“男人为了娶女生,会先犯个错误”,发生关系后,又说不想大使馆的人知道他们的关系,前言不搭后语的,你是在逗我吧,一会说想娶人家一会说不想公开。
另外,这场戏的男主是忘记刷牙了吗,一笑一口大黄牙,差点看不下去。
后面的剧情提到亨利是个大赌徒没有家底,但这事没跟格特鲁德说过,真想和人家过日子的话早坦白了。
再说演技这回事,影片里格特鲁德在沙漠探险,先后拜访了三个地方,她在沙漠和当地的高官交谈,不论语气神情肢体动作给我的一大感觉就是作和浮夸,故意用累得喘气的语气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她透露出的信息是:我很厉害,你们都应该看着我),眼神也没有表现力。
最后和埃米尔会面的时候,她应该是通过眼神和坚定的语气去显示出强大气场,离开的时候也应该是如此,但除了前文提到的浮夸我丝毫感受不到所谓的气场。
和费塞尔王子会谈,台词透露出的应该是谦虚和从容,但她透露出来的是满满的骄傲。
后来和理查德相恋,前一秒推开人家说自己是个寡妇后一秒马上改口说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潜台词就是我也喜欢你但你要追我)。
到沙漠写日记情话不断,刚见面就忍不住亲吻,但是理查德是个有妇之夫,至少应该等人家断了之后再上位吧。
另外,得知理查德死讯的时候她的反应的确是震惊,但不应该是震惊加悲伤吗?
为什么又一次看见了浮夸。
整个剧情还是挺碎片化的,故事贯穿了一战,但从影片里除了丘吉尔等人外看不见一战的其他消息。
觉得演员真的没有演出神韵。
最后声明:这篇评论只涉及电影《沙漠女王》,觉得演技不真剧情方面不合理,并不涉及探险家Gertrude Bell。
介于我可怜的历史知识,我看这部片是懵逼的。
get不到女主的伟大之处,拜访的地方也都是在路上走啊走,和贝都因人的联系也没表现出多少,所以get不到为啥是沙漠的无冕之王,为啥大家都这么爱她 整体剧情真的的太平了……没睡着不容易 每次被一群人出来劫持,然后和酋长聊个天就走了 实在是get不到啊……女主的爱情除了第一个还有点看得懂之外,别的都好奇怪啊,完全不知道为啥就喜欢上了毫无过渡,爱上的都挂了……不过,这部片的风景真的赞,很多高空俯拍的镜头,当成沙漠风情片来欣赏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配乐很赞,很有味道!
沙漠女王(Queen of the Desert)概括故事主旨就是女文青的沙漠历险记。
本片根据英国著名探险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格特鲁德·贝尔(Gertrude Bell)的真实历史改编。
出身优渥家庭的高知女贝尔才华横溢,气质出众,但是上流社会的浮华和肤浅令她生厌。
出于对伊斯兰文化的喜爱,她来到了伊朗并与外交官相恋,怎奈上流社会的家庭无法接受这样的凤凰男,最终这段恋情被终结。
贝尔感到万念俱灰,从此开挂冒险的人生。
她无畏前往中东腹地,多次身处危险境地,遭遇凶残成性,杀人如麻的各种“基地组织”。
她的勇敢,真诚,尊重以及人格魅力打动了各方穆斯林高官,成为中东各割据势力的座上客。
由于她对神秘中东情况的了解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的判断,协助英国成立伊拉克王国,成为大英帝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桥梁。
她在一战后参与划定了中东地区各国界线,在阿拉伯世界中倍受尊重,称为无冕女王。
妮可基德曼在本片中不忌形象,但是一颦一笑中尽显果敢刚毅,优雅从容的女神形象。
貌似这部电影评分不高,可我看到的是:圈养天鹅和鹿的美丽英国庄园,充满异域风情的大使馆,铺满鲜花花瓣。
女角们的衣裳:细皱褶高领连衣裙,白色绣花蕾丝裙,中东特色绣花袖口。
干净又可爱的白色骆驼,女主漂亮的手写英文字,沙漠特有的景色。
初恋男主角沙哑性感的声音,合二为一古银币浪漫爱情信物。
细节很漂亮,撇去跳跃剧情和理不出女主为什么信仰在沙漠游走的动力外。
我喜欢这部电影。
真实人物传记,虽然不无改编美化痕迹,但是基于历史人物原型拍摄的沙漠女王,依然在女性典范上给予女观众一剂清醒良药。
电影里的女主,博学、独立、勇敢、自信,即使多次坠入爱河,也从来没有被男人控制过思想意识。
首先是自己足够优秀,毕业于牛津大学,精通文学诗歌,因此有足够的底气自信。
当被第一个男人爱上之后,能迅速get到心意并且予以反馈,互相爱慕喜欢,也希望得到父亲的支持。
然而在收到父亲不同意的回信之后,毅然决然地离开男主,当面请求父亲同意。
即使是爱的男人,也无法左右他回家的心意,最后死的有点突然,但也为女主开挂的人生奠定基础。
从此,女主不再想着谈情说爱,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自我追求上。
认真的女人最美丽,就在女主一心一意专注自我理想的过程中,散发的迷人魅力难以避免会吸引一个又一个男人,即使有妇之夫也难以阻挡地沉沦其中,不择手段地想献上自己所能贡献的力量,为女主偷来一匹好马,送上一箱好枪,无视妻子的感情。
女主的自信还在对于感情的敢爱敢恨,即使知道对方是有妇之夫,也没有压抑隐瞒自己爱的反馈,在沙漠里为男人写下一封又一封信,一本又一本日记。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第二个两情相悦的男人也死了,导致女主更无心思谈情说爱,全神贯注搞事业,凭借着高超的双商,在动荡不安的沙漠里赢得一个又一个人的尊敬。
优秀的女性当然不会缺少男人的青睐,但是她们还是足够理智与清醒,不会因为男人的垂怜就全身心依靠,仍然不断学习和努力,发挥自己智商与情商的能力,在追求自我的人生成就上不断前进。
所以,优秀的女生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具有男性的理智,恋爱只是和呼吸、吃饭一样重要,但不代表全部,也没有必要为了男人放弃自己的人生梦想,尤其是在自我条件还这么优越的基础上,更不能浪费双商,毕竟大部分男人是配不上拥有这么美好的女人的。
如果说看一部女性电影对现代女性有什么启示?
想想主要还是不要太把男人和恋爱当回事吧,有讨好和猜疑男人的时间心思,不如花时间充实自我,思考人生梦想,专注实现自我追求。
另外,爱情来的时候也不用逃避。
一个优秀的男人会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自我的优秀,也会为了对方变得更好。
女人总是需要爱情的,有了爱情的滋润人会变得年轻、美丽、性感、柔美,但是这指的是优秀男人给予的好的爱情。
如果没有运气遇见好的爱情,从精神领域获得满足也是可以的。
在那一片只有自己知道的王国,做自己的女王,无需迁就,不用自卑,懂得享受,深得其乐,最终开挂的人生都是靠自己实现,男人不过是点缀!
挺喜欢的片子,中东这种环境是吸引点,女主角因为爱情不顺利反而有了后来的传奇。很好奇妮可这个年龄却也有少女般的个别镜头,不错。
英音太蹩脚
全程只看到了妮可基德曼的美美美,除了美之外只有沉闷、无聊、亢长。还有罗伯特那个扮相,是来搞笑的吗??
好灾难的观感,,基本把不该踩的雷踩完了(奠
字幕组做的第一部美妮电影,太不容易了!目前质量最好的一版!说说电影,其实我觉得美妮跟付兰兰竟然有激情,有CP感。电影一般,我妮不容易!
包装还行,场景/音乐/服装啥的,都还上乘,其他都太平庸了。 3星
音效画面不错 妮可演技一级棒 人物传记拍的不错
明显可以看出Nicole在本片对自己的美,自己侧颜的美是高度自知和自珍的,因此演技滑落到了非常刻意和表面的境地。台词对白也是从头到尾贯穿着莫名的喘气音,无论悲喜都用喘气音表达。。。。。。除了风景剧情完全看不下去。
流水账记,亮点不多,妮可基曼是漂亮,可那样的旅行澡都洗不了,她怎么一身白衣不脏不乱的,太追求镜头美感了
评分怎么低
#65th Berlin#主竞赛 寻常女性传记
妮可老了,取景也是太美。。
虽然大家都给了差评,但我感觉还是可以的,给一个提分的评价吧。不过最后的字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翻译出来没了下半句?!
风景是美的,妮可基德曼老了,费兰兰是毫无存在感的,西方人依然把自己当做现代文明与社会秩序建立的神。至于阿拉伯,向往之,却也许一辈子也去不成了,只能在文字和电影中了解它
画面很美,但是情节真心不够深入,什么都没讲清楚,好失望😞
加一星給咆哮的駱駝。選角只能用慘絕人寰形容,讓人懷疑是不是都自暴自棄了,付蘭蘭真是只能活在instagram裏的人啊,然而不能怪付蘭蘭一個人,尼可就像永遠的高中生小栗旬,和誰搭戲都僵硬。故事還能更小家子氣一些嘛,沒有kinski不成啊,不瘋癲的herzog太難看了。
拜托……
服装道具景色演员都到位了,可是故事核心还是一部玛丽苏的大女主故事,即便有历史加持也活生生地拍成了一部平庸之作。
期待一部可以匹及&lt;走出非洲&gt;的宏大史诗真是想多了。卡伦.布利克森与格特鲁德同为聪敏坚韧、向往广阔天地的伟大女性,也几乎是在相同时期只身奔赴异域,书写那块土地上的人与故事。可&lt;走出非洲&gt;成为不朽经典,让你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次次重温,向它索求,也总能收获新的感悟与感动。&lt;沙漠女王&gt;却
妮可基德曼完全无感观啊好不好,加上导演各种避重就轻不知所云,根本看不出来为什么沙漠女王。女王啊,你以为写个日记、死个丈夫、组个团队、进个沙漠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