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品
The Souvenir,我们的相爱时光(台),纪念品:第一部分,The Souvenir: Part I
导演:乔安娜·霍格
主演:奥诺·斯温顿·伯恩,汤姆·伯克,蒂尔达·斯文顿,理查德·艾欧阿德,亚里安妮·拉贝德,托辛·科尔,杰甘·艾伊,格蕾丝·斯内尔,杰克·麦克马伦,爱丽丝·麦克米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影片讲述一个年轻、有野心的电影学生(Honor Swinton Byrne 饰)和一个有魅力的神秘男人(汤姆·伯克 饰)开始了她的初恋,她尝试将现实和虚构分离开,违抗过度保护的母亲(蒂尔达·斯文顿 饰),而这段关系正危险地接近摧毁她的梦想。 乔安娜·霍格执导,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执行制片人,BBC Films、BF..详细 >
爱情毒品 上瘾
真是无病呻吟的小布尔乔亚趣味啊。
一刷3星评价真的好闷。二刷三星半,如果只看故事确实老套狗血,老渣男和傻白甜富家女的故事往文艺里拍就是迷惘的人挥霍生命,让人有了人生无意义的共情感觉。剪辑和构图都蛮喜欢。
哈哈哈哈哈卧槽我懂
好吧……
#69thBerlinale# 全景。圣丹斯世界电影单元大奖。节奏和气质都非常独特的英国小品,算是导演乔安娜·霍格的自传式作品。影片完全抛弃了情节剧的拍法,剧情和结构都根据人物情绪和心理来展开,也会引用朱莉的摄影、剧作和影像作品。对女主角的生活圈子和生存状态有着精细的刻画,当然在比较自恋的同时也让影片显得有些散漫了,可能等第二部拍完一起来看再讨论是个合理的选择。
电影课作业,二代电影,节奏太拖沓,一段糟糕的relationship真是对人生活的摧残
我能感受到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所以更加确认自己喜欢。因为自己现在在学习表达,所以更加能体察主角的情绪,那些逞强,迷茫,自我怀疑,通过无保留的付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I don’t like living in a bubble. 我想和身边人连接在一起,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泡泡被戳碎了之后是痛苦,痛苦也是滋养,也是souvenir.
养个吸毒成瘾的小白脸还能把回忆抛光打磨自我沉溺成这样。。我的白眼翻得never trust早餐听歌剧的人so pretentious (艺术到底是巧言令色还是巧言令色?会看第二部
@Angelika.
好久没看到过这么肤浅又自以为是的电影了 坐如针毡
我比较倾向于称这部电影为非常规拍摄手法,导演乔安娜把自己拍电影的内容通过主角Julie拍电影这一故事呈现出来,情节甚至是对白都取材于真实世界,模糊了真实与虚构…
重要的永远是对生命赋形,而如果说所有的回忆都是自我叙事,它所生产的却不必都是叙事自我。在彼此独立到近乎莫名的片段连缀之下,Joanna Hogg试图让虚构影像与回忆会聚于对“此曾在”的见证,其中涌动着的是生命之流中的情绪与姿势,而这一切却又在冷峻简省的表演、台词和调度中获得形式的褶皱增值。因此不应将《纪念品》误认为Bildungsroman,其内核恰恰在各方面都构成对Bildungsroman的反对。
太作者化了,是拍给自己看的,感觉去掉了一切手段然而并不显得高级。
零散沉闷且无聊,充满了看不出意义的对话。我也不喜欢这部电影,但不能因为人家的生活优越惬意就剥夺人家表达真实生活体验的权利
There's gonna be a Part II?? OMFG.
我跟欧美影评人看的真是同一部电影吗???
大量文本与私人化对白却不沉闷,甚至让人有看第二遍的吸引力,电影more than okay,but短评一堆装逼侠
非常有趣的观影体验,神经非常纤细敏感,应该是导演非常私人化的一段经历,立体的去捕捉生活的质感,人物呈现也是立体式的,导演拍的应该就是他们这个群体在那个时候的生活,比如一群人谈论着喜欢的导演风格,个人创作上的想法和尝试,老师讲希区柯克如何拍摄《惊魂记》的浴室戏等等,还把片中角色拍摄的影像穿插到了其中,创作上非常的理由,不受电影形式条条框框的约束,有着诗一样的灵魂,属于那种艺术家气质的小品电影。看完之后才发现女主角奥诺·斯温顿·伯恩是蒂尔达·斯文顿的女儿,又一个开始攻占大银幕的星二代,第一部就是这样的片子,资源和品位都太厉害了,开始坐等第二部!
不太能接受这么利睡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