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普通了点,从小姑娘进入梦境之后那幻想的世界就开始异化。
精美的画面是最受推崇的地方,Close to me的魔音是亮点。
在灵魔臆想的世界里,能保持头脑清晰是相对难得的。
黑暗和光明的俩女皇对比相对明显些,但黑暗和光明这俩小孩还真没啥区别,反叛和较劲是成长的必要,都尽力从茧中突破而出,过程一样的挣扎和煎熬;挣脱束缚后,成蝶成蛾只是结果。
真的是部不错的电影,我想我会收藏,给我的孩子看。
很用心的一部电影,虽然故事情节有点糟糕,但是细节非常好,但是我看得过程中想起如下几个事物:那个动画片《Robot》,是不是很像?
那个童话《水孩子》,虽然我忘了大多数的内容,但是还是想起这个那个电影《美梦成真》,画面感~《木乃伊1还是2》里面全是甲虫的那部……《潘神的迷宫》那种色调~哈哈,我虽然又走神了,但是承认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很漂亮的画面,里面的动画形象设计也很好,化妆也好,喜欢喜欢
晚上看的,感觉让我提前进入了梦境里。
片子里小女孩海伦娜画的画都很特别,妈妈病了之后的一天夜里她进入了她画里的那个世界。
里面的一切都很神奇:能自己飞回图书馆的书,长着人脸的猫等等等等。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长着鸽子头,游人猿泰山一样身体的奇怪动物。
很搞笑,鸽子尖尖的嘴一经碰撞就会长歪,要么就干脆掉下来,哈哈。
黑女王那儿会唱歌的音乐盒唱的歌很是动听,迷幻的一踏,似乎叫close to you吧。
片子也很是奇幻,但是跟我想的:是镜子中与现实完全正反颠倒的世界,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了。
每一个画家都是自己二维世界中的神与救世主,而他的世界也在影响着他自己,自己的心境,自己的生活,内涵很深的一部电影,真的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因为看了一些评论,实在是为这部电影打抱不平,外加补充其他影评的作者可能没有看到的层面。
主人公是一名杂耍艺人,也是一名很有想象力的画家。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她的画作里面也处处是生活的影子,而整个故事中主导的那个梦境正是她所有画作构造出的一个二维世界,而她就是这个世界的神与救世主。
因为与母亲的争吵加上母亲的病情,主人公的内心收到了很大的打击,对于自己没有勇气道歉以及对自己叛逆的悔恨,加上自己画作中的材料,构成了这样的一个梦境。
她需要在这个梦境中说服自己,拯救这个属于自己的纯洁的,平衡的二维世界(就是拯救自己内心的平衡)。
这和心理医生给病人做催眠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她完全是自发的。
除了这个层面,还有一些更具有想象力的东西,甚至足够在这部电影的类型一栏加上“科幻”二字。
我们常常在思考四维世界与三维世界的时候用三维世界与二维世界做类比,这部电影正好是用二维的眼光看待三维的世界。
梦境中的人与怪物都是二维生物,他们胡言乱语,他们愚蠢无知,他们透过窗户看不见他们的神(主人公)能看见的三维世界,就像我们无法窥见具体的四维世界一样。
当另一个黑暗的主人公在撕毁烧毁这些绘画的时候,他们的世界也就面临末日了,这个时候他们的神,主人公,必须拯救这个世界。
而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这似乎能够反映一个大胆的假设,就是低维度世界的事情也会影响高维度世界的事情,主人公拯救二维世界之后,现实生活也被拯救了!
主人公的母亲手术成功了!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荣格的共时性原则。
既然电影的主线是梦境,弗洛伊德的解析方法肯定也是大量的反向应用在了电影中,我就不一一分析了,举例就是主角把自己不敢道歉的愧疚放在valentine身上解决,经过伪装变成了他与他的塔之间的过节。
除了以上所说的层面,还有一些有趣的意象和教育意义方面的东西,这我也不说了,最后说一下我对镜子面具这个意象的理解。
剧中,梦境里的人都戴着面具,而主人公是唯一没有戴面具的人,大家都觉得他不正常(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也经常觉得与我们不同的人就是不正常的人呢?
也许这些人会有更出色的能力。
)而最终她必须带上的面具却是一个镜子面具,面具本身是一个阻挡自己真实表情,给别人误导的东西,而镜子面具却让别的戴着面具的人看见自己给别人的错误信息,这颇有圣人做事的风范。
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不过我说这么多也就够了,文笔不好,写点东西也是心浮气躁,可能说的不够明白,大家见谅。
比起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概括的剧情,显然那迷人的、仿佛一个巨大梦境般的华丽舞台更叫人着迷。
画面华丽诡谲,色调光怪陆离,街道纵横、街角有个不合常理的转弯。
拱桥形同虚设,鱼群在周身穿梭,哪一尾精神特别亢奋,偷偷拿鱼尾扫过你的脸,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伴随着鱼腥味贯穿全身的愉悦。
这是对梦境的直接印象。
然后是急转而下的暗。
暗的世界,暗的主人,暗的八音盒,还有暗的歇斯底里的自欺。
背叛,迷失,豢养。
最后,关于人脸恶魔翅膀的猫的忠告:不要被看出你在害怕。
故事最后,光明的一塌糊涂。
各归各位,秩序井然。
少女邂逅一段美丽,开始另一段轰轰烈烈的传奇。
该补充的,女主的声音很好听。
一直PUNK其实也不错?
^-^
不得不先说影片的导演Dave McKean,Dave McKean是PS大师,曾做过不少影片的艺术指导,比如[哈里波特]。
Dave McKean这部[镜面具]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梦境里,所以画面是虚幻而唯美的。
影片画面里很多地方的处理,让我觉得有点[阿瓦隆]的风格。
不过,[镜面具]要处理得到位些,其实[镜面具]你大可把她当作一部真人动画片来看,关于故事情节你也大可放在一边。
到不是因为讲的事情很复杂,相反是很简单的,只是因为影片中很多东西是幻想的,可能很多人无法一下子接受。
这部影片让人想起[爱丽丝游记],爱丽丝无意中闯入一个梦一样的世界里。
这种奇幻类的影片在这几年大行其道,赚足了人们的口袋。
[镜面具]虽然也有奇幻的人物和绚丽的布景,但比起其他,象[魔戒]这类,就多了几分童趣和宁静。
当然他们所表达的主题是很大差别的。
[镜面具]的风格可能更象[入侵脑细胞],虽然后者更激烈些,但同样表现出非一般的想象力。
[镜面具]里充满了黑与白的讨论,黑与白的平衡。
主人公海莲娜对生活迷茫与反抗心理,海莲娜用手中的笔发泄着。
黑色的线条,白色的画纸。
充满怪异略带颓废的画风表现出了海莲娜内心的矛盾与性格上的挣扎。
但海莲娜对母亲内心是怀着歉意的,像任何一个青春期孩子那样,总是不善于表达内心的感受,海莲娜与母亲的关系就是绷紧的绳子。
这样的关系终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情打破——母亲病重,海莲娜开始自责,她认为是自己与母亲争吵才使妈妈生病的。
她给妈妈送去亲手画的卡片,祈祷着妈妈能够康复。
事情似乎就应该在这里结束了,然而这却是海莲娜的梦的开始。
海莲娜的梦其实就是她亲手画的那些黑白线条的世界。
有一天,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只有“镜子面具”能够恢复往日世界的平衡。
于是海莲娜与另一个新认识的伙伴踏上的寻找“镜子面具”拯救世界的路途。
寻找“镜子面具”的过程其实影射着海莲娜逐渐成长的心理路程,海莲娜必须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的自我,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事情。
黑与白、平衡。
导演似乎在引导着那些年青人的心,平衡心态、走出迷茫,认识真的自己。
我在夜里做梦,梦里妖魔当道邪物横生让我无处可逃,在黑夜中惊醒,元凶竟是入睡前喷得过多的花露水味道。
我已经好久没有做过美妙的梦,白天的困顿总是让脑细胞过度疲乏或兴奋,要么昏睡沉沉,要么噩梦连连。
《Mirror Mask》(《镜子面具》)让我的噩梦得到终结,我不想说它的精彩内容,因为那些瑰丽的画面和迷人的音乐很难付诸文字,并且,我不想让你只把它看作一部消遣的电影,或者是电影海报上宣传的所谓的“科幻片”。
我把它视作一个美妙梦境,以此弥补我夜晚受损的脑神经。
“我想要过真实的生活”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心里,怎样才是真实的生活?
其实不清楚。
但反正不是红色光晕下的缤纷马戏团,不是使人笑声连连的杂耍表演,不是现在所过的生活。
H笔下的涂鸦黑白分明:如果这不是我想过的真实的生活,那么我必须挣脱。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母亲病倒住院,父亲经济危机,H满怀歉疚却又继续不甘,当爱与想要过的真实的生活相矛盾,我要怎么做?
爱?
真实的生活?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也是个艰难的选择,对H,更加如此。
前一秒还听到母亲唠叨:“你根本不能应付真实的生活”,下一秒便陷入选择的困境,这已经不是简洁分明的黑白涂鸦能够解决的问题。
那么,H拥有一个成年人不再拥有的权利,做一个彩色的梦。
成年人做梦,多乏陈无趣,鲜有精彩奇妙的则必定问个究竟寻个出处。
弗洛伊德主张:“心理界与物理界一样,无所谓偶然”,所以梦也绝不是机会造成的错误的联想。
被压抑的欲望与潜意识,梦就是它们的产品。
导演Dave McKean一定深谙此道,所以梦境中处处巧立玄机。
无论是H一心寻找的镜子面具,还是那位出逃的黑暗公主,或是梦中出现的和H的黑白涂鸦里极为相似的场景,无一不在表述:H的生活造就了这个梦,这个梦的目的在于让H看清自我,找到自我。
尤其是梦境中H变身成黑暗公主的那个片段。
“close to you”空灵的前奏响起,斑驳的金属木偶开始机械舞蹈,柔软的手抚摸上H的脸庞,所到之处皆留下了温暖的黑色阴影。
笼罩在黑色烟雾中的眼皮,盛开在嘴唇上的黑色花朵,凌乱的短发向后梳成高贵的发髻,黑色礼裙慢慢爬上身体。
黑暗,正温柔地吞噬着H,没有痛楚,毫不犹疑。
这里,不得不提及作为此段插曲的“close to you”。
这首来自卡朋特乐队的乐曲实际上是由Burt Bacharach于1963年创作的“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改编而成。
影片《夕阳天使》的片尾也曾采用此曲,但作为《Mirror Mask》的插曲,“close to you”在卡朋特乐队的版本上再一次进行了改编,曲风延续了卡朋特乐队的舒缓情调,添入了更为空灵的音乐元素。
可以说,它的存在更加有力地诠释了H心中黑暗面的潜滋暗长,以一种毒药的姿态,从一开始便温柔地捕获人心,然后悄无声息地将它腐蚀。
就像“我想要过真实的生活”的念头,本身无可厚非,却在压抑与争吵中慢慢变味。
但这些,都不是H的梦。
这些不过是导演Dave McKean所营造的梦境假象,符合成年人逻辑,却毫无孩童趣味。
值得庆幸的是,以蝙蝠侠漫画《ARKHAW ASYLUM》成名的绘画师Dave McKean,也就是此片的导演,几年来一直不断尝试插画师、媒体大师、MTV导演、数码美术大师等不同职业,始终抱持着一颗追求新奇事物的心,才能浮想出无数想象力爆棚的场景,并用古典油画般的浓郁色彩去描绘出那些魔幻画面,为H打造出一个真正属于孩童的彩色梦境。
在空中恣意游动的鱼群,长着人脸和翅膀凶狠得要命的猫,说话啰嗦重复的飘浮在半空中的连体巨人……奇妙构思完全不亚于童话中的想象力巅峰之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当那些个性十足的图书遭人抛弃毅然返回图书馆,面对H的选择调皮地满屋子飞来飞去,又在不被选中后极度的消沉甚至绝望到腐烂时,弗洛伊德这个无神论者在无法从中找出与其真实生活的因果时恐怕也不得不大叫上帝了——“OHMY GOD!”《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结尾这样写到,“蒿草只是迎风作响,池水的波纹摆动了芦苇。
茶杯的碰击声实际是羊颈上的铃铛声,王后的尖叫起源于牧童的吃喝。
猪孩子的喷嚏声,鹰头狮的尖叫声和各种奇声怪音,原来只是农村中繁忙季节的各种喧闹声。
而远处耕牛的低吟,在梦中变成素甲鱼的哀泣。
”任何的风吹草动,甚至是空气流动的声音,都会成为孩童梦境中的一部分。
即使你知道它们都来自于现实却永远无法找出逻辑。
就像H找到镜子面具并从睡梦中醒来便发现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一样,不可解释。
爱?
真实的生活?
这个选择或许并不是那么难,或许我们只是需要做一个好久不曾做过的梦,一个属于孩童般的彩色的美妙梦境。
但如果你和前段时间的我一样无法做出那样的梦,那么你可以去看《Mirror Mask》。
而现在,我要去做梦了。
片中所描绘的世界被黑暗影子吞噬的片断很魔幻一个15岁女孩子所梦想出的世界必然与5岁女孩不同有欺骗和背叛 有离奇的达利式的场景最深刻印象于漂浮在空中的那两个巨大的人偶 纠缠着的身体与不愿放弃的手指
在MIRROR MASK的世界,影子是个可怕的怪物,它们是黑暗皇后的奴隶.开始进入她的魔幻世界的时候,场面的布置像是百老汇的感觉,面部都用纸做修饰.女生的绘画世界,有些人模怪样的东西很是喜欢.要能做成一个绘本,一定看.挺喜欢在女生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通过贴在墙上的涂鸦来窥视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一幕和父母翻天覆地得吵架,和男友肆无忌惮地热吻,自己独处的彷徨与困惑.天马行空地想象总能强烈地吸引我.
不能算是影评,只是想说点什么你根本没有应对真实生活的能力。
妈妈直白的道出了整部影片的中心。
每个人最少拥有两个自我,一个存在于世人眼中,另一个活在自己的世界,仿佛站在天秤的两边摇摆着左右自己的人生道路,一边失重就全盘皆输。
自我活着自己的世界里是个美好的梦,我们沉浸在像是重归母腹中呼吸的时光,自在也安详,没有危险没有威胁没有紧张,我们活着自己的梦,没有被人胁束的任何迹象,张开自己的翅膀就可任意驶向无穷远方。
现实是拖住飞翔中脚踝的一根锁链,只轻轻拉一下就可把人带回现在我们所逃避的地方,我们根本无从选择任何感觉无可奈何的境地。
庄子梦蝴蝶,不知自己是蝴蝶的梦,或者只是单纯梦中是蝴蝶。
有选择他宁愿自己是那蝴蝶,洗脱现世苦恼,翩然花海间。
你们长得都很像,没有一张真实的脸。
将自己定格在某一位置,就真的就此扎根无法离开,等你动一动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被钉死在这里。
迷惑自我生活着是一味有效的麻醉剂,是去减缓我们在现世中所受到的伤痛的缓冲品,但毕竟不是最终解决之道。
醒过来,拿起丢下的剑,坚定地向前走,路总会有尽头。
你要活在哪里
怎么说Neil Gaiman也是编剧大手,满以为会看到一个故事,结果只看到一个意象了。唉!不过那些画儿还是蛮喜欢的~
不够优秀
小众的魔幻 晦涩 精致
完全的天马行空。很喜欢女主角。
现在我知道,找寻所有的魔幻片只为了这一场相遇。
说不出的感觉,仿佛是有很多道理包含在里边,但是又被搅的很混,整个色调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想给两颗星但是看在尼尔盖曼的份上……
开头好看类
典型成人臆想儿童世界的拙劣模仿,形式主义和自以为是的主观与象征比比皆是,从中无法感受到真正的童真与孩童视角,只有无知。
果然很诡异,想象力很丰富white queen and black queen,white Helena and black Helena,Mirror mask ,which one do you choose,be yourself,back to your real nature through the window and the mirror mask
看完就忘了剧情。画面很好。
奇幻的想像,唯美的画面,如吟的歌声,画面背后仍有可思考的空间。
太棒了~~酣畅淋漓 女主角要是漂亮一点就好了
今天是第二次看这个电影了,发现自己连梦想的本能都在渐渐消失。
真的欣賞無能⋯真的⋯看不懂⋯
失物之书的图画and光明版?超喜欢略带怪异美感的设计。
梦里的一切看上去都显得如此的迷幻奇异
科幻片 真的科幻片 8知道主题是什么 就是小女孩的幻想世界=。=
想象力
制作精良的魔幻童话,需要点耐心欣赏~
能看出梦境给了导演不少灵感来源,并想以魔幻诡奇的画风述说一个平凡的哲理。但整体看下来,堆砌而滥用的特效讲真让人有点儿烦。尤其是带有暗角和发光的滤镜般的镜头显得不慎高级,很多情节也挺玛丽苏的,看个热闹还行。总之,于我而言,属于不是处处看懂,却也不会想去再看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