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够参与不散观影团本次《戏杀》的成都活动,这部电影真的给我惊喜满满,说实话开始看名字有点儿“平平无奇”,片头甚至有那么一点少儿不宜的惊恐时刻,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又会觉得剧情紧凑、环环相扣、反转不断、酣畅淋漓又不禁唏嘘!
影片与戏曲算是一种完美交融,个人很喜欢,尤其是用鼓点掩盖枪声的设定确实绝妙,而且每个角色都和京剧人物一一对照,会很让戏迷有带入感
我现在是老了开始积口德了,不然放十年前,对于戏杀这样的电影,我指定能奉献上千字国骂!
我看过的最烂的电影,没有之一!
烂过我之前批评诟病过的所有电影。
现在电影门槛这么低了吗,导演和演员都这么没有节操了吗?
这TM哪是电影,这就是一放大屏幕来骗钱的剧本杀!
导演烂,编剧烂,演员烂,服道化也烂,剧本故事更是烂上加烂!
所以,别再骂《满江红》了,也别再批评老谋子了,跟这部扯淡电影比,好一万倍都不止。
同时,也可以让某些心存妄想的所谓导演别以为整个电影版的剧本杀就都能骗到钱!
观众真不是傻子!
当然,我确实傻了一把,糟蹋了我40大元。
看它,还不如去看水果台的《明星大侦探》,起码有大张伟,有何炅,有流水的明星,有哏有料有逻辑。
还不要钱!
刚开始看这个剧就觉得剧情有点熟悉,但也没想起来到底跟哪个剧有点像,一直看到最也没想起来剧名,可能记性真的不如以前了,最近想看完一部剧就来评个分做个已看过的标记,直到来豆瓣评分才想起来扬名立万 ,确实有点像,但没有扬名立万那么精彩的感觉,可能是先看了扬名立万吧,但是整个剧中贾冰时不时的一些台词还挺搞笑的
低成本电影,一间房拍完整部剧。
悬疑剧,又整出许多无厘头喜剧效果。
我是冲着贾冰来看这个剧的,看到中途觉得剧情有些啰嗦。
剧中一直强调被杀女戏子涟漪容貌倾国倾城,各方势力都不惜重金抢夺,使我对他的容貌有强烈的好奇敢,但是看到结尾都是背影和侧颜,看得出来身材很好,收也很好看,就是没有见到正脸,导演就是用这个吊着我的胃口看完了全剧。
故事开始,感觉就是相当套路的剧本杀,而已。
如果有什么不一样,大概就是无非加入了一些京剧的元素,用各种脸谱为剧本杀中的诸位进行画像。
而贾冰,这个“大忽悠”出身的侦探,大概率是来搞笑的。
故事的起源,很简单。
秀才的戏班,进了一位名伶,这位名伶,是刘桦这个“老色批”给介绍过来的,当晚,戏班举办盛大的“挖墙角”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名伶当场被射杀身亡。
这案子成了悬案,但是忽然疯子出场,绑架了戏班班主和他的搭档,忽悠着一帮人到了戏班,然后关门打狗,贾冰如果不查出凶手,就等着团灭吧。
沿袭大侦探的套路,贾冰开始逐个审问。
案发当时,戏班班主和搭档吵架,因为名伶来了,头牌的名头就得让贤啊,吵着吵着,搭档就给了班主一巴掌。
于是,班主直接尴尬的进了卧室,搭档在书房发脾气。
保镖是亲眼目睹名伶被射杀的,基本没什么嫌疑。
但保镖的信息是诗人给的。
但是,诗人既然是提供线索的,大概率也没什么嫌疑。
诗人和名伶有点不清不楚。
但大侠的女儿又暗恋着诗人,这不清不楚的三角恋,让大侠的女儿有很大嫌疑。
但是,案发当时,大侠的女儿霸占着女厕所,老色批刘桦霸占着男厕所。
调查了一圈,反而是女佣有最大的嫌疑。
故事里头,还有一个不在场的哑巴。
这哑巴可神奇了,本来是刘桦的下人,后来就专职保护名伶。
名伶跳槽后,哑巴忽然会说话了。
这哑巴会说话,那就不需要腰里头别个喇叭。
原来,名伶之所以“跳槽”,是“老色批”的个人喜好太特殊。
但名伶是个性格刚烈的性子,老色批在名伶那儿没讨到什么便宜,反而挨了一枪,请注意,故事“本来”是拙劣的剧本杀,但是,想要完成最后反杀,就得有不动声色的伏笔。
说起名伶的被跳槽,还是很有故事的。
刘桦,为了保护名伶,其实也下过一番工夫的。
想着找个警察局长罩着,大概能保护片刻安宁。
故事里头有点奇怪的是,名伶性子刚烈,不知道为什么会接受刘桦这样的安排。
当然,这“便宜儿子”最后也没得逞就是了,因为霸道的“儿媳妇”即时赶到。
后来,刘桦准备亲自开苞,结果挨了名伶一枪,觉得这女人绝对是个祸水,该辞还是辞了吧。
于是,名伶被跳槽到了秀才的戏班。
故事讲到这里,刘桦是被所有人口诛笔伐的节奏啊。
但,刘桦本人表示,“男女之间”不就那点事儿嘛。
别说,故事开场,刘桦就在闲聊里头“顺水推舟”了一把。
没在场的,还有一个富二代。
这个富二代家里头有矿,钱多的不行。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看上了名伶。
从一开始的一万一晚,到后来的百万一晚,主打一个有钱。
武林高手也曾经做过富二代的保镖,和江湖大侠过过招。
虽然说,这杀手也是“唯利是图”,但着实还没领悟到北京四合院的潜力,白白错过了给子孙后代积富的机会。
好吧,这一桌子人,一个个都没了嫌疑。
难道一个女佣会杀名伶么?
别说,这女佣和名伶确实认识。
同班同学,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
女佣此时,死活没有不在场证据啊。
当时的办案,和现在也差不多,没不在场证据?
那就是你了。
可是,此时万万没想到啊,是刘桦站出来替女佣证明了。
原来,案发当时,女佣和刘桦在厕所呢。
老色批归老色批,此时能为了一个女佣挺身而出,多少是条汉子。
可是,所有人都没嫌疑。
那么,到了午夜十二点,大家都得死在疯子枪下。
这,如何是好?
大家可别忘了,在故事开场,贾冰是有一番“大忽悠”的操作的。
此时,贾冰又开始了他的“大忽悠”。
故事到了此刻,才开始真正的精彩。
剧本杀的桥段结束,反杀开始。
对于只相信“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诗人来说,贾冰的那套装神弄鬼,他是不信的。
但是,诗人身上的瓜,也是有点出人意料。
在诗人的背后,竟然是大侠。
这个大侠,下的这盘棋,绝对是故事最大的反杀。
而刘桦,这个披着老色批外衣的大尾巴狼,确实是人间清醒。
说起来,他能毫不犹豫的把名伶甩给秀才,足以证明是个人精。
在剧本杀里,真凶其实并不难猜。
然而,当你以为猜中了全部真相,却不过是另一个谎言。
剧透就没意思了,还是建议别错过这部伪装的剧本杀。
当真相在一步步反转中揭开面纱时,其中包含的无尽悲凉,贾冰即便是主角,也无可奈何。
即便是到了当下,我们也会感慨,“怎么不明抢”……
【主观评分:5 分】【海报&基础信息】🎬
【剧情概述】💊一个当家花旦转会后大摆宴席的当晚被枪杀,一帮相关人士被囚于一室自证清白,最终落个真相贼喊捉贼的故事。
【评价感受】🤨剧本是还可以的,也是下了心思和血本拍的电影可惜选角和人物造型上都是稀碎,那个保镖完全荧幕造型跟他在演员表上的造型都完全一样,真是离大谱了。
搜了一下果然这个牛信信就是导演牛朝阳亲儿子……再减一分就是看不惯权贵资本的自嗨剪辑里面搞了一些故作深沉和戏剧元素相关的专场,氛围是有了,但确实没有太起到非常对剧情的进一步铺垫或者情节上的暗示作用,可能是我个人背景知识太匮乏吧,那部分彩蛋估计只对京剧迷们有效。
【印象深刻】💾开局就非常的Joker,浓烈本土化裁缝感,房梁上挂的各种大头是真的阴间到不行
这种掷千金博戏子一笑的桥段确实有些老套了
使用的喜剧演员太多,而且与故事中人物形象都不符合,各个造型也无比出戏,很多回忆拍出来都跟闹着玩似的
callback了一下开头的尸身还魂指凶案的套路,都是在意料之中的反转,包括最后换子弹
哑巴的妆照,演员选角都一塌糊涂,摘下面具完全就是路人气质,满脑子墨怜伊真是眼瞎的恋爱脑叹息不值得
借用《戏杀》里的一句经典台词“破案就像饺子,谎言是皮,真相是馅”,这部电影也是如此,不断反转,高潮迭起,真相之下还有真相,推理迷会看得非常过瘾。
主演也都很贴合角色,贾冰演的侦探集幽默、认真、正义于一体,很讨喜,破案的过程搞笑中又透着惊悚,荒诞中又带着合理,是属于咱们中国的可爱名侦探!
希望能出探案系列!
缺点是片长太长了,128分钟,前面大部分是硬凑时间,气氛没营造好,直接赶跑观众。
现在很多电影动辄120分钟以上,没有必要,做成90分钟就好,至少节奏赶上来了。
最后40分钟还算可以,一波三折,揭示“疯子”真相。
各方势力都想得到名伶,然而名伶却被暗枪杀害。
“疯子”和名伶关系匪浅,由青梅竹马到身边衣箱,由策划假死到真死。
策划假死,是其他人为了让她和“疯子”远走,真死是“疯子”为了让她自保,出于好心将子弹换成真的。
所以“疯子”为了查出墨怜伊死亡真相,联合满天飞探长,将大家劫持在戏院,最后发现是“疯子”自己对名伶的死亡负责。
“疯子”自杀在情理之中。
倾国倾城的名伶美女在一次聚会中被人暗杀。
头七之夜,私家侦探和几位嫌疑人被一蒙面男子胁迫至一座戏院里,蒙面人要求侦探必须在4个小时内查出真凶,否则就将他们全部送入地狱!
以祭奠美女的亡魂!
为了让几人听从安排,蒙面人先用枪突突了其中1人。
死去一位后,剩下的7个嫌疑人分别是:1,童老板。
他是死去美女墨怜伊的新任老板。
自从签署墨怜伊后,对其在戏院的表现不太满意。
2,云思月。
童老板的老情人。
她怕童老板对新名伶心生爱慕,放弃他俩过去的种种,因此对墨怜伊也有杀心。
3,鲍老板。
墨怜伊的前任老板,曾经把墨怜伊献给警察局长未遂,又强暴墨怜伊未遂。
4,谢书城。
曾经收到过墨怜伊的情书,承认他和墨怜伊是情人关系,很有可能由爱生恨产生报复心;5,胡娇娇。
单恋谢书城,因此记恨墨怜伊横刀夺爱;6,陈小五。
金公子的保镖,被金公子派去向墨怜伊问话,拿100万亲她脸是否愿意。
墨怜伊拒绝,陈小五很有可能替主报仇。
7,杨玉儿。
和墨怜伊是老乡,曾经找墨怜伊为母看病借钱未遂。
蒙面人把侦探和这几个嫌疑人都聚齐后,几人纷纷自述当天案件发生时,自己在做什么,看到了其他人在做什么,最后大家推来测去,竟发现无1人是凶手!
眼看着蒙面人规定的最后时刻要到了,真相到底是什么?
蒙面人到底是谁,和凶手有关系吗?
凶手为啥要杀掉墨怜伊?
谜底,大家可以亲自去看《戏杀》了解。
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戏杀》这部电影的了解。
它为啥叫戏杀?
“戏”杀的戏,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墨怜伊是戏子,死的地方在戏院,因此是戏杀。
2,几个嫌疑人没一个真的想杀她,但墨怜伊还是死了。
因此,这是一场戏谑的死亡。
3,电影里穿插了唱戏的多个桥段,配合着一个个嫌疑人身份的揭露,因此是戏和杀。
4,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墨怜伊的死,牵扯出几个嫌疑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
就像电影《十二公民》里演的那样,看似12个人坐在一起审视、推理一件别人的案件,其实最后破的,讲述的,也是他们12个人各自的人生。
5,由于是“戏”杀,全程有可能都是某导演自拍自导自演的一部戏,并非真实发生的案件。
所以在电影结尾的片段里,才出现了侦探在给几位嫌疑人讲戏的片段。
也许从始至终,都不曾有人死亡。
大家,都只是在排练人生。
人生如果都有彩排就好了。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过的每一天,都是舞台,因此,我们也有徒手改变戏份的权利,不失为一种幸福。
你喜欢《戏杀》这部电影吗?
镜头没有质感,人物出场又多又乱,头一遭看的时候,哪个人物的形象都没立起来。
故事叙述方式:白话似的平铺直叙,故事推进的方式:“一个一个嫌疑人跟翻牌似的被质疑,其他人补充人证,嫌疑消除。
”整个故事只有一条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明线,没有其他支。
属于那种一眼看到头,没有反转新意的故事。
叙事冗余,节奏极慢,非常无聊。
且,故事的悬疑点设置得太浅显,还加入一个明显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疯子”角色,整个故事变得虚浮而魔幻(贬义)。
编剧一定不懂悬疑也不喜欢读已经成名的推理小说,所以才会特意设置出这种一点就破的超简单推理。
贾冰表演方式和他在小品里的毫无二致,故作高深 ,配合着讲话时抑扬顿挫的调调,因为过于贴近他小品里的形象,所以让人非常出戏。
他表现出来的侦探形象:瞎猫撞上死耗子类型的捡漏侦探。
各个人物的设置也完全是拙劣的扬名立万复刻品。
切机位切得我头晕,剪辑特别喜欢快闪的feel吗?
一个个机位切的比闪电都快。
且, 每个机位的设置极其随意,毫无审美和质感。
另一个标签是喜剧电影,但它的喜剧体现在每一句多余的粗鄙的语言包袱里。
而不是巧妙设置的情节。
这一点和扬名立万天差地别。
请看例子123:1. 思月:“要是杀人犯选美的话,我会得第一名吗?
”2. 满探长:“你不会把响枪当放屁了吧。
”3. 女扮男装的胡小姐:“处理一下那个。
” ,“哪个?
”,“那个。
”(月经羞耻当心照不宣的默契笑点)这种粗鄙的笑点贯穿始终。
当然如果你特别欣赏的话,我也不会和你抬杠。
还有剧情设置的问题,所有情节都太过老套,宣传对齐《扬名立万》,但实际成品却令人直呼上当。
配置确实够低。
不完全算烂片,京剧和人物的对应梗还是挺有意思,就是有点隐晦了。
额
贾冰太像好朋友的老公了!
都是圣人?都这么屌?这给5.6?呵呵哒 中国人牛
一言难尽啊
别人的反转是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上了,你家的反转是卡住了吞不下去吐不出来
乱世才是凶手。
没那么差,但虎头蛇尾;喻恩泰是主演,一上来就猜他是凶手。
看评论总体觉得很普通,但我觉得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国产悬疑片,喜剧+推理+温情,有点像《扬名立万》,并还加入了戏曲元素,值得一看。
烂片,立意不强,好好的推理片又搞情情爱爱的破事,片子里赞美女性“冰清玉洁”,都2024年了,女性只有这个标签吗?然后2小时了,连脸都不给露一个。其他三个女性角色,一个爱戏院老板,一个为钱出卖色相,一个爱诗人。我真要吐了,想看有情有义有高光的角色看男性吧。我不是挑性别对立,但最起码的就没有一个稍微出彩的女性角色吗?感觉完全给男性角色作配。而且人物根本不深刻,不饱满。女性除了色相情情爱爱,没有其他人物性格特征。再说演员,贾冰斗包袱全场都不带笑的,推理片+喜剧小品演员没问题,他演他自己的风格也没问题,关键是斗一个包袱让观众哈哈大笑才是对喜剧演员的期待吧。全场最多几次轻笑。没了。我旁边挨着的男的基本上全程玩手机,女的后半段也在玩手机。到后期影院就开始有人出去了,咱也不知道是干嘛了,你自己品
豆瓣的女权让我感到害怕,一部电影而已,怎么能上升到那样的高度
低配版厨子戏子痞子。贾冰没法转型了,就像郭德纲一样,很难让人忘记他是个喜剧演员。
为啥评分这么低啊。。不比利刃出鞘差呢 蒋梦婕原来演技这么好的吗。。
挺好的啊。当然如果不是刻意搞喜剧,压缩一下,就更好咯。毕竟秀才、道哥几个戏骨还在哦!新黛玉和龙帮主也演得挺好的。大长脸这次也很走心嘛!宝弱摘了面具是真有点跳戏。小五人设不稳,鲍老板没太多机会去塑造,胡女侠跳不出龙门镖局(虽然形象本就类似,但是演员选择接这个角色自己不拧巴么)。给警长母老虎通风报信这种小坑也填是真有诚意,给人物形象锦上添花。乱世中的草莽英雄、市井之徒朴素的侠义、自私愚蠢之人天生的善良偶然的闪光,就是我这个小老百姓爱看的吗。俗,但是俗才是真的。鸡汤文让贾冰说出来就对了,反正他也被骂麻木了,就别霍霍别人了,心疼贾冰三秒钟,向他致敬。彩蛋好看!PS:反正只要不是大女主的戏,就总有人打拳,啥年代背景都能打吗?
一个民国年代的大型剧本杀,结构上很像《风声》,密室解谜,探长依次推断嫌疑人是谁,每个人再陈述自己的不在场证明。不过层层反转,最后真相的确是没想到。在乱世中留下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逼良为娼君子怀玉话剧感太强了,剧本说实话,相对已经看过的来讲算及格分。影片中穿插的一些戏剧名词,什么霸王别姬 穆桂英挂帅,如果有一些些联系应该也不多吧。如果仅仅作为串场用,好浅薄。面具背后其实不难猜,人人都有阴暗面也不难查。整体而言欠缺了啥。例如,苏三你可知罪?
不喜欢
烂,两个字,超烂
没有谣传的那么差,相反看了之后觉得挺好的,最后的结局也是更有意思,而且不存在物化女性,更多是嘲讽。这个片子不至于5星,但是更不至于那么低,所以打个高分拉拉平均数,希望有更多人看到,也期待第二部!!